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057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面具备收纳袋的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车辆用座椅的后板相对于座椅靠背骨架通过螺丝紧固、钩进行的卡止等结合单元而固定。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在后板里面的上部的两处设置钩的结合单元,在下部的两处设置螺丝紧固的结合单元。另外,根据车辆的规格,往往在后板的背面具备收纳袋(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但是,从车辆品质提高的观点出发,理想的是在后板和座椅靠背表皮之间不产生不期望的间隙。特别是在后板的中央侧部和座椅靠背表皮之间不产生间隙至为重要。因此,人们认为不仅要将结合单元设于后板的上下,而且还要设于上下间的中间部。专利文献1:实开平5 — 76354号公报专利文献2:实开平4 — 6754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但是,在后板的背面具备收纳袋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在后板上固定收纳袋的构成,难以确保在后板的上下间的中间部设置相对于座椅靠背骨架的结合单元的空间。本实用新型鉴于这样的问题,其课题在于,通过利用将收纳袋固定于后板的单元将后板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即使在不能确保设置结合单元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后板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在背面具备收纳袋,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所述收纳袋固定于后板的袋骨架,该袋骨架具备用于将袋骨架卡止于座椅靠背骨架的卡止部,通过将该卡止部卡止于座椅靠背骨架,后板被袋骨架和座椅靠背外表面夹持。根据第一方面,通过将袋骨架卡止于座椅靠背骨架,后板经由座椅靠背外表面被间接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因此,能够在收纳袋安装位置将后板牢固地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而无需在后板的收纳袋的安装位置追加设置结合单元。其结果,能够抑制在后板和座椅靠背表皮之间产生不期望的间隙,能够提高座椅的品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板上与所述卡止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所述卡止部朝向座椅靠背骨架通过的开口。 根据第二方面,由于可以使卡止部通过开口而卡止于座椅靠背骨架,因此,可以不受后板的外形制约地设定卡止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骨架以沿着收纳袋的两侧端部及下端部的方式形成为具备两侧部及下边部的U字状,分别在袋骨架的两侧部一体形成有所述卡止部,收纳袋具备盖体,该盖体相对于袋骨架以袋骨架的下边部为铰接中心开闭自如,该盖体其上部经由弹性部件与所述袋骨架的侧部结合。[0013]根据第三方面,盖体以袋骨架的下边部为铰接中心开闭自如,平时利用弹性部件以沿袋骨架的两侧部的方式关闭。在打开盖体时,在袋骨架上以经由弹性部件从后板拉开的方式施加拉伸力。此时,袋骨架通过卡止部卡止于座椅靠背骨架,因此,能够抑制袋骨架从后板浮起。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被直接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被直接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的上部及下部,所述卡止部在上下方向的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的上部和下部之间卡止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

图1是应用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后板的主视图;图2是与图1相同的后板的里面图;图3是与图1相同的后板的仅后板下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袋骨架的里面图;图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收纳袋组件的里面图;图6是图2的VI — VI线剖面图;图7是图2的VI1- VII线剖面图8是与图1相同的后板的侧面图。符号说明I 后板11后板上部12后板下部124贯通孔(开口)2收纳袋21 盖体22袋骨架221两侧部222下边部2 钩(卡止部)23 皱褶24弹性部件31座椅靠背骨架32卡止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 图8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各图表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在此,表示所谓的可调式背靠座椅的后板。因此,后板I由后板上部11和后板下部12构成。后板上部11和后板下部12分体构成,能够伴随座椅靠背的调整背靠动作而相对移动。另外,在后板下部12,在其下部设有收纳袋2。从图2可知,后板上部11通过设于其里面上部的一对卡止片111卡止于座椅靠背的可调式背靠上部的座椅靠背骨架(未图示)的上部,且利用设于后板上部11的里面下部的一对固定片112固定于座椅靠背的可调式背靠上部的座椅靠背骨架的下部。另外,后板下部12通过设于其里面上部的一对卡止片121卡止于可调式背靠上部的下部的主体部的座椅靠背骨架31 (参照图6、7)的上部,且利用设于后板下部12的里面下部的一对固定片122固定于主体部的座椅靠背骨架31的下部。因此,后板上部11及后板下部12被一体地固定于可调式背靠上部的座椅靠背骨架及主体部的座椅靠背骨架31。收纳袋2通过将盖体21安装于后板下部12的背面侧下部而成,为进行该安装而设有袋骨架22。袋骨架22由树脂的注射成形品构成,以沿着区划收纳袋2的外形形状的盖体21的两侧端部及下端部的方式形成为一体具备两侧部221及下边部222的U字状。在该袋骨架22的里面(后板下部12 —侧的面)一体设有用于将袋骨架22固定于后板下部12的螺丝孔224、225、226、227。螺丝孔224分别配置于袋骨架22的两侧部221的上部,螺丝孔225分别配置于袋骨架22的两侧部221的上下端间部,螺丝孔226分别配置于袋骨架22的两侧部221和下边部222的结合部,螺丝孔227分别配置于袋骨架22的下边部222的左右端间部。另外,在袋骨架22的两侧部221的上下间部,与螺丝孔225相邻,与袋骨架22 —体成形而形成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止部的钩223。该钩223以在袋骨架22的两外侧与作为搭档部件的后述的卡止托架32卡合的方式构成。另外,在袋骨架22的两侧部221的被螺丝孔224和钩223夹着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供后述的弹性部件24插入的缝隙228。盖体21和袋骨架22的结合通过在盖体21的下端部利用覆盖盖体21的芯材211的表皮212的下端部将袋骨架22的下边部222和芯材211 —起覆盖来进行。表皮212的下端部在覆盖芯材211和袋骨架22的下边部222的状态下通过在两侧部的里面侧从表皮212上向芯材211打钉而固定。另一方面,在盖体21的两侧部设有皱褶23 (参照图5及图8)。该皱褶23被设定为,缝合两片与盖体21的侧部相同长度的布片且缝合后的两片布片的宽度成为与相对于袋骨架22打开盖体21时的袋骨架22和盖体21之间的间隔相当的尺寸。在缝合两片布片时,以在盖体21关闭时两片布片重叠并折于盖体21和袋骨架22之间的方式进行。皱褶23相对于盖体21打钉固定,且相对于袋骨架22通过在穿设于皱褶23的多个安装孔嵌合袋骨架22的多个突起来进行结合。袋骨架22的多个突起由缝隙228周围的凸起、突出形成有螺丝孔226的部分、及钩223构成。另外,在盖体21的两侧部固定有弹性部件24的一端,弹性部件24的另一端插入袋骨架22的缝隙228及与缝隙228对应形成的后板下部12的缝隙125,将弹性部件24的另一端的贯通孔241卡止于后板下部12的里面的钩123进行固定。袋骨架22向后板下部12的固定通过相对于袋骨架22的各螺丝孔224、225、226、227经由后板下部12的对应的贯通孔从后板下部12的里面侧进行螺丝紧固来进行。这样,在将袋骨架22固定于后板下部12时,袋骨架22的钩223从后板下部12的贯通孔12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开口)突出。在这样将固定有收纳袋2的后板下部12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31时,通过使钩223卡止于焊接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31的背面侧的卡止托架32,将袋骨架22直接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31。如上,通过将袋骨架22经由钩223卡止于座椅靠背骨架31,后板下部12被袋骨架22和座椅靠背外表面夹持,被间接地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31。此时,钩223卡止于卡止托架32的位置为相比卡止前钩223将袋骨架22压向更靠座椅靠背骨架31侧的位置,在钩223卡止于托架32后不容易脱落。因此,能够在收纳袋2的安装位置将后板下部12牢固地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31而无需在后板下部12的收纳袋2的安装位置追加设定结合单元。其结果,能够抑制在后板下部12和座椅靠背表皮之间产生不期望的间隙,能够提高座椅的品质。另外,在由袋骨架22夹持后板下部12并将其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31时,可以通过后板下部12的贯通孔124将钩223卡止于座椅靠背骨架31的卡止托架32,因此,能够不受后板下部12的外形制约而设定钩223的位置。另外,盖体21以袋骨架22的下边部222为铰接中心而开闭自如,平时通过弹性部件24以沿着袋骨架22的两侧部221的方式关闭。在打开盖体21时,在袋骨架22上经由弹性部件24以从后板下部12拉开的方式施加拉伸力。此时,由于袋骨架22通过钩223而卡止于座椅靠背骨架31的卡止托架32,所以能够抑制袋骨架22从后板下部12浮起。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外观、构成,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更、追力口、删除。例如:1.袋骨架的卡止部不限于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朝向座椅靠背骨架31突出的钩223,也可以是接收从座椅靠背骨架突出的钩并卡合的孔。2.后板的开口不限于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贯通孔124,也可以是切缺后板的周缘部而得到开口即开设于周缘部上的开口。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在背面具备收纳袋, 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将所述收纳袋固定于后板的袋骨架, 该袋骨架具备用于将袋骨架卡止于座椅靠背骨架的卡止部, 通过将该卡止部卡止于座椅靠背骨架,后板被袋骨架和座椅靠背外表面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板上与所述卡止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所述卡止部朝向座椅靠背骨架通过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骨架以沿着收纳袋的两侧端部及下端部的方式形成为具备两侧部及下边部的U字状, 分别在袋骨架的两侧部一体形成有所述卡止部袋骨架, 收纳袋具备盖体,该盖体相对于袋骨架以袋骨架的下边部为铰接中心开闭自如, 该盖体其上部经由弹性部件与所述袋骨架的侧部结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板被直接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板被直接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的上部及下部, 所述卡止部在上下方向的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的上部和下部之间卡止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的后板安装构造,背面具备收纳袋(2),利用将收纳袋(2)固定于后板的单元将后板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由此,即使不能确保设置结合单元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后板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具备用于将收纳袋(2)固定于后板下部(12)的袋骨架的两侧部(221),该两侧部(221)具备用于将两侧部(221)卡止于座椅靠背骨架(31)的托架(32)的钩(223),通过将钩(223)卡止于托架(32),后板下部(12)被两侧部(221)和座椅靠背外表面夹持。
文档编号B60N2/44GK203063727SQ2012206771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高田直树, 清水照之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