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9134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汽车的主要防护措施集中在方向盘和汽车前车门,然而后车门的防护措施较少,当汽车后车门发生撞击时,后车门中的防撞杆由于缓冲性能较差,使得防撞杆容易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防撞杆,且防撞杆为圆柱型杆,平行设置的两个防撞杆的顶部放置有两个中间板,且两个中间板相互平行设置,每个中间板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圆柱型套管,且位于同一个中间板底部两侧的圆柱型套管分别套设在对应的防撞杆上,所述中间板的正上方水平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且每个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杆,且每个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均铰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中间板的顶部还开设有与第二滑动块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下方两侧的第二滑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压缩弹簧,且第二压缩弹簧远离第二滑动块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槽的侧壁上,两个第一连接板的正上方水平设有同一个撞击板,且每个第一连接板的上方两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板,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板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三转动杆,且第三转动杆的一侧倾斜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杆,多个第一连接杆的顶端焊接有同一个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上的一个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每个第一连接杆的底端铰接有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三转动杆上的另一个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动块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远离第三转动杆的一侧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压缩弹簧,且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动块远离第三转动杆的一侧,位于最上方的第二连接板的顶端和撞击板相铰接,且位于最下方的第二连接板的底端和第一连接板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杆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接头,且安装接头通过螺杆固定在汽车后车门的内板上。

优选的,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下方两侧的第二连接杆相对称,且第二连接杆倾斜设置。

优选的,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上方两侧的多个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

优选的,套设在同一个防撞杆上的两个圆柱型套管的两侧分别延伸至对应的中间板的两侧。

优选的,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且第二连接板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中通过第一连接板的顶部两侧和撞击板之间分别从上至下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板以及相邻的第二连接板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三转动杆,当撞击板受到撞击力时,第一连接板的顶部两侧和撞击板之间的多个第二连接板从上至下进行多级缓冲,使得相邻的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多个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转动杆在第三转动杆上的一个第二连接板上进行转动,同时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滑动块在第一滑槽的内壁上进行滑动,第一滑动块对第一压缩弹簧进行压缩,位于最下方的第二连接板将经过多级缓冲后的撞击力传送到第一连接板上,通过第二转动杆、第二连接杆、第二滑动块、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滑槽相配合,第一连接板受到的撞击力带动第一连接板向靠近中间板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转动杆在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进行转动,同时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滑动块在第二滑槽的内壁上进行滑动,第二滑动块对第二压缩弹簧进行压缩,此时可以对外部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再一次缓冲,最后通过中间板上的圆柱型套管将经过多次削弱的撞击力传送到防撞杆上,避免了防撞杆发生损坏,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可以对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多级缓冲,经过多级缓冲后的撞击力最后传送到防撞杆上,极大的避免了防撞杆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的A-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的两个相邻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接头、2圆柱型套管、3防撞杆、4中间板、5第二滑槽、6第二压缩弹簧、7第二滑动块、8第二连接杆、9撞击板、10第二转动杆、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转动杆、13第三转动杆、14第二连接板、15第一连接杆、16第一滑槽、17第一滑动块、18第一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防撞杆3,且防撞杆3为圆柱型杆,平行设置的两个防撞杆3的顶部放置有两个中间板4,且两个中间板4相互平行设置,每个中间板4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圆柱型套管2,且位于同一个中间板4底部两侧的圆柱型套管2分别套设在对应的防撞杆3上,中间板4的正上方水平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1,且每个第一连接板11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转动杆10,第一连接板11通过第二转动杆10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杆8,且每个第二连接杆8的底端均铰接有第二滑动块7,中间板4的顶部还开设有与第二滑动块7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5,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11下方两侧的第二滑动块7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压缩弹簧6,且第二压缩弹簧6远离第二滑动块7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槽5的侧壁上,两个第一连接板11的正上方水平设有同一个撞击板9,且每个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两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板14,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板14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三转动杆13,且第三转动杆13的一侧倾斜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杆15,多个第一连接杆15的顶端焊接有同一个第一转动杆12,且第一转动杆12和第三转动杆13上的一个第二连接板14转动连接,每个第一连接杆15的底端铰接有的第一滑动块17,第三转动杆13上的另一个第二连接板14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动块17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16,第一滑槽16远离第三转动杆1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压缩弹簧18,且第一压缩弹簧18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动块17远离第三转动杆13的一侧,位于最上方的第二连接板14的顶端和撞击板9相铰接,且位于最下方的第二连接板14的底端和第一连接板11相铰接,防撞杆3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接头1,且安装接头1通过螺杆固定在汽车后车门的内板上,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11下方两侧的第二连接杆8相对称,且第二连接杆8倾斜设置,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两侧的多个第二连接板14相对设置,套设在同一个防撞杆3上的两个圆柱型套管2的两侧分别延伸至对应的中间板4的两侧,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板14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且第二连接板14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汽车后车门防撞装置可以对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多级缓冲,经过多级缓冲后的撞击力最后传送到防撞杆3上,极大的避免了防撞杆3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中,当撞击板9受到撞击力时,第一连接板11的顶部两侧和撞击板9之间的多个第二连接板14从上至下进行多级缓冲,使得相邻的第二连接板14之间的多个第一连接杆15通过同一个第一转动杆12在第三转动杆13上的一个第二连接板14上进行转动,同时第一转动杆15带动第一滑动块17在第一滑槽16的内壁上向远离第三转动杆13的方向进行滑动,第一滑动块17对第一压缩弹簧18进行压缩,位于最下方的第二连接板14将经过多级缓冲后的撞击力传送到第一连接板11上,第一连接板11受到的撞击力带动第一连接板11向靠近中间板4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第二连接杆8通过第二转动杆10在第一连接板11的底部进行转动,同时第二连接杆8带动第二滑动块7在第二滑槽5的内壁上向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方向进行滑动,第二滑动块7对第二压缩弹簧6进行压缩,经过第二压缩弹簧6缓冲后的撞击力传送到中间板4上,中间板4通过中间板4上的圆柱型套管2将经过多次削弱的撞击力传送到防撞杆3上,可以避免防撞杆3被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