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可以精确调节关闭高度的内置式组合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9392发布日期:2019-07-27 11:1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可以精确调节关闭高度的内置式组合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可以精确调节关闭高度的内置式组合阀。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大幅加严(从国五2g/test 加严到0.7g/test),国六油箱阀相应提高了要求,向低渗透、集成、内置式的方向发展。目前的阀体设计主要有如下两种:1.金属油箱液位控制阀和翻车阀单独组装在油箱上壳体上,并通过尼龙管路相连后再通过金属接头连接油箱外部的尼龙管;2.塑料油箱液位控制阀和翻车阀焊接在油箱上,并通过管路,快插接头相连,外置的阀安装壳体需要使用2K技术来减少渗透。

如上的两种布置方式虽然都可以满足国六的要求,但是因为2K的应用和阀体之间的连接尼龙管路都会增加整个油箱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可以精确调节关闭高度的内置式组合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可以精确调节关闭高度的内置式组合阀,其特点是:它包括法兰、液位控制阀和翻车控制阀,液位控制阀包括液位控制阀体外壳、液位控制阀体底座、第一弹簧、第一浮子、第一排气孔和第一阀门,翻车控制阀包括翻车阀体外壳、翻车阀体底座、第二弹簧、第二浮子、第二排气孔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位于第一排气孔的上方,第二阀门位于第二排气孔的上方;

液位控制阀体外壳与液位控制阀体底座连接,液位控制阀体外壳的上部与法兰卡接,翻车阀体外壳与翻车阀体底座卡接,翻车阀体外壳的上部与法兰卡接,液位控制阀体外壳的侧面开有第一进油口,翻车阀体外壳的底部开有第二进油口;

第一弹簧和第一浮子位于液位控制阀体外壳内,第一弹簧套设液位控制阀体底座的导柱上,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液位控制阀体底座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浮子连接;

第二弹簧和第二浮子位于翻车阀体外壳内,第二弹簧套设在翻车阀体底座的导柱上,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翻车阀体底座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浮子连接;

法兰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液位控制阀体外壳的上端出口与排气通道相通,翻车阀体外壳的上端出口与排气通道相通。

进一步的,液位控制阀体外壳与液位控制阀体底座采用超声波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法兰上开有第一卡槽,液位控制阀体外壳上部设置有第一卡钩,第一卡钩与第一卡槽卡接,在卡接处,液位控制阀体外壳与法兰通过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的,法兰上开有第二卡槽,翻车阀体外壳上开有第二卡钩,第二卡钩与第二卡槽卡接。

进一步的,第二进油口的位置可以通过模具换镶块的方式进行快速调节。

进一步的,第二排气孔孔径小于第一排气孔的孔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可以精确调节关闭高度的内置式组合阀,翻车阀和液位控制阀内插在油泵法兰上,极大的减少了燃油系统的蒸发排放,并且取消了阀体之间的连接尼龙管路,减少整个油箱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可以精确调节关闭高度的内置式组合阀,当应对不同客户需求时,仅需要单独调整液位控制阀和翻车阀,内置的液位控制阀,仅需调整液位控制阀上的第一进油口高度即可精准的调整液位关闭高度,液位控制阀阀体外壳模具的进油口设置为可更换的活动镶块,也就是说同一副模具,进油口的高度可以灵活调节;内置的翻车阀关闭高度可通过调整第二浮子的重量和第二弹簧的劲度系数来符合客户的需求,同时内置的翻车阀和液位控制阀的关闭高度可依据不同的额定加油容积和排气容积的要求进行做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可以精确调节关闭高度的内置式组合阀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油箱上的示意图。

图中:

法兰1,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排气通道1.3,液位控制阀体外壳2,第一卡钩2.1,液位控制阀体底座3,第一弹簧4,第一浮子5,密封圈6,第一排气孔7,第一进油口8,翻车阀体外壳9,第二卡钩9.1,翻车阀体底座10,第二弹簧11,第二浮子12,第二阀门13,第二排气孔14,第一阀门15,第二进油口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油箱上的可以精确调节关闭高度的内置式组合阀,设置在油箱上,它包括法兰1、液位控制阀和翻车控制阀,液位控制阀包括液位控制阀体外壳2、液位控制阀体底座3、第一弹簧4、第一浮子5和第一阀门15,翻车控制阀包括翻车阀体外壳9、翻车阀体底座10、第二弹簧11、第二浮子12和第二阀门13。

液位控制阀体外壳2与液位控制阀体底座3采用超声波焊接连接。

液位控制阀体外壳2的上部与法兰1卡接,具体为,法兰1上开有第一卡槽1.1,液位控制阀体外壳2上部设置有第一卡钩2.1,第一卡钩2.1与第一卡槽1.1卡接,在卡接处,液位控制阀体外壳2与法兰1通过密封圈6密封。

第一弹簧4和第一浮子5位于液位控制阀体外壳2内,第一弹簧4套设液位控制阀体底座3的导柱上,第一弹簧4的一端与液位控制阀体底座3连接,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与第一浮子5连接,在油液浮力的作用下,第一浮子5的上端上浮至液位控制阀体外壳2上的第一排气孔7实现密封。

液位控制阀体外壳2上部设置有第一阀门15,第一阀门15位于第一排气孔7的上方。

液位控制阀体外壳2的侧面开有第一进油口8,第二进油口8的位置可以通过模具换镶块的方式进行快速调节。

翻车阀体外壳9与翻车阀体底座10卡接在一起。

翻车阀体外壳9的上部与法兰1卡接,具体为,法兰1上开有第二卡槽1.2,翻车阀体外壳9上开有第二卡钩9.1,第二卡钩9.1与第二卡槽1.2卡接。

第二弹簧11和第二浮子12位于翻车阀体外壳9内,第二弹簧11套设在翻车阀体底座10的导柱上,第二弹簧11的一端与翻车阀体底座10连接,第二弹簧11的另一端与第二浮子12连接,在油液浮力的作用下,第二浮子12 的上端上浮至翻车阀体外壳9的第二排气孔14实现密封。

翻车阀体外壳9上部设置有第二阀门13,第二阀门13位于第二排气孔14 的上方。

翻车阀体外壳9的底部开有第二进油口16。

法兰1上设置有排气通道1.3,液位控制阀体外壳2的上端出口与排气通道1.3相通,翻车阀体外壳9的上端出口与排气通道1.3相通。

第二排气孔14孔径小于第一排气孔7的孔径。

工作原理:

加油枪对油箱加油时,油箱内的液位不断升高,此时在第一弹簧4的拉力下,第一浮子5的上端与第一排气孔7脱离,油箱内的油气经第一排气孔7进入排气通道1.3排出;油箱内液位继续升高时,油液经第一加油口8进入液位控制阀内,此时第一浮子5受到油液的浮力作用克服自身重力及第一弹簧4的拉力上升,第一浮子5堵住第一排气孔7形成密封,油箱内油气不能排出导致油箱内压力升高,加油枪跳枪,加油停止,此时油箱内液位高度就是液位控制阀的关闭高度

加油跳枪后,若要进行补加油,在第二弹簧11的拉力下,第二浮子12的上端与第二排气孔14脱离,油箱内油气经过第二排气孔14进入排气通道13 排出,翻车阀提供排气通道;当补加油到一定程度时,油液经第二加油口16 进入翻车阀内,此时第二浮子12受到油液的浮力作用克服自身重力及第二弹簧11的拉力上升,第二浮子12堵住第二排气孔14形成密封,油箱内压力进一步升高,加油枪强制停止,因此防止过加油问题出现。

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当油箱内部压力过大时,油箱内油气经第二排气孔14 将第二阀门13顶开,然后油气经排气管道1.3进入碳罐阀来保持油箱内压力平衡。

车辆在坡度,翻转等特殊状况下,液位控制阀的第一阀门15和翻车阀的第二阀门13都会关闭防止泄漏。

当应对不同客户需求时,仅需要单独调整液位控制阀和翻车阀,内置的液位控制阀,仅需调整液位控制阀上的第一进油口8高度即可精准的调整液位关闭高度,液位控制阀阀体外壳模具的进油口设置为可更换的活动镶块,也就是说同一副模具,进油口的高度可以灵活调节;内置的翻车阀关闭高度可通过调整第二浮子12的重量和第二弹簧11的劲度系数来符合客户的需求,同时内置的翻车阀和液位控制阀的关闭高度可依据不同的额定加油容积和排气容积的要求进行做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范性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专利申请后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