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852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湿路面上行驶时适用的充气轮胎,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发挥优异 的湿路性能并且抑制胎面部的损伤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在充气轮胎中提出了方向性胎面花纹:在胎面部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多根 主槽,并且设置有一边向与所指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一边向轮胎宽度方向的两外 侧延长的多根倾斜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具备这样的方向性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基于多根主槽以及多根倾斜槽而有效地 进行排水,所以能够发挥优异的湿路性能。然而,相反,在从路面对胎面部作用较大的力的 情况下,存在被主槽以及倾斜槽细分化了的花纹块容易损伤这一缺点。
[0004] 例如,旅游轿车(在市售车基础上改装的的赛车),虽然车量较重但是轮胎尺寸较 小,所以从路面对胎面部作用较大的力,有在胎面部划分出的花纹块的损伤变大的倾向。特 别是,轮胎赤道附近处的花纹块损伤显著。因此,在这种轮胎中,强烈需要一边良好地维持 湿路性能一边抑制胎面部的损伤。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42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与提供一种能够发挥优异的湿地性并且抑制胎面部的损伤的充 气轮胎。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1]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其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而呈环状的 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在该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 对胎圈部,且指定了旋转方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至少 4条主槽,通过这些主槽划分出位于所述胎面部的轮胎赤道上的中心陆部、位于所述胎面部 的胎肩区域的胎肩陆部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陆部与所述胎肩陆部之间的中间陆部,所述中心 陆部设为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肋构造,设置有多根第1倾斜槽,所述第1倾斜槽一边从所述 中心陆部的轮胎赤道附近位置向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一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 侧延伸至少到达接地端,向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的第1倾斜槽与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另 一侧延伸的第1倾斜槽沿着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设置有多根第2倾斜槽,所述第2倾斜槽 一边从所述中间陆部向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一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 少到达接地端,向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的第2倾斜槽与向轮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的第2倾斜槽沿着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并且第1倾斜槽以及第2倾斜槽沿着轮胎周向交 替地配置。
[0012] 发明效果
[0013] 在本发明中,在胎面部设置在轮胎周向上延长的至少4根主槽,并且设置:多根第 1倾斜槽,它们一边从中心陆部的轮胎赤道附近位置向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一边向 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少到达接地端;和多根第2倾斜槽,它们一边从中间陆部向与旋 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一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少到达接地端;由此,能够基于这 些主槽、第1倾斜槽和第2倾斜槽而发挥优异的湿路性能。
[0014] 另一方面,将中心陆部设为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肋构造以提高该中心陆部的刚 性,并且中间陆部为不被第2倾斜槽分割开的构成,所以即使在向胎面部的负载较大的情 况下,也能够抑制胎面部的损伤。
[0015] 第1倾斜槽以及第2倾斜槽能够分别以横截胎肩陆部的方式延伸。在该情况下, 可充分确保基于第1倾斜槽以及第2倾斜槽所产生的排水性,所以能够构成重视在路面上 形成有具有某种程度的水深的水膜的状态下的湿路性能的胎面花纹。
[0016] 另外,能够:第2倾斜槽以横截胎肩陆部的方式延伸,另一方面,第1倾斜槽在胎肩 陆部内终止。在该情况下,可充分地确保胎肩陆部的刚性,所以能够构成重视在路面上几乎 没有形成水膜的湿润状态下的湿路性能的胎面花纹。
[0017] 在本发明中,胎面花纹如下述这样构成即可。即,第1倾斜槽在轮胎周向上的配置 间隔L优选设为80mm~150mm。在轮胎周向上第1倾斜槽与第2倾斜槽的配置间隔La、Lb 均优选设为40mm~75mm。第1倾斜槽以及第2倾斜槽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α、β 均优选设为50°~80°。在中心陆部,轮胎赤道与第1倾斜槽的顶端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 距离Wal优选设为一8mm < Wal < 8mm。另外,在中心陆部,第1倾斜槽的顶端与和该顶端 相对的中心陆部的边缘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Wa2优选设为5mm < Wa2。另一方面,在 中间陆部,第2倾斜槽的顶端与该中间陆部的宽度方向中心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 Wbl优选设为一 5mm < Wbl。另外,在中间陆部,第2倾斜槽的顶端与和该顶端相对的中间 陆部的边缘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Wb2优选设为5mm < Wb2。由此,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 一边发挥优异的湿路性能一边抑制胎面部的损伤的效果。
[0018] 本发明,优选适用于下述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间架设有包含相对于轮胎径向 倾斜的多根增强帘线的胎体层,在轮胎最大宽度位置胎体层的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径向的 倾斜角度设为4°~30°。具有这样的胎体构造的充气轮胎,其刚性较高,在竞技中有用。 本发明在应用于向胎面部的负担较大的竞技用轮胎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显著的效果。
[0019] 胎面部的槽面积比例优选设为35%~55%。另外,配置于胎面部的胎冠橡胶层的 JIS硬度优选设为50~65。由此,能够一边良好地确保胎面部的耐损伤性一边发挥优异的 湿路性能。本发明中的JIS硬度是依据JIS K - 6253、使用A型硬度计在温度20°C的条件 下测定到的硬度。
[0020] 在本发明中,所谓"接地端"是在将轮胎装配于正规轮辋充填正规内压并且在静 止状态下相对于平面垂直地放置且施加了正规载荷时的、与平面接触的接触面在轮胎轴方 向上的外边缘位置。所谓"正规轮辋"是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 按每个轮胎而确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则设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设为"设计 轮辋"(Design Rim)、或者如果是ETRTO则设为"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所谓"正规 内压"是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个轮胎而确定的内压,如果是 JATM则为最高内压、如果是TRA则为表"各种冷膨胀压力下的轮胎负载极限"(TIRE ROAD U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S)中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 ETRTO 则为 "膨胀压力"(INFLATION PRESSURES),但在轮胎为乘用车的情况下设为180kPa。所谓"正 规载荷"是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个轮胎而确定的载荷,如 果是JATM则设为最大负载能力、如果是TRA则设为表"各种冷膨胀压力下的轮胎负载极 限" (TIRE R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S)中所记载的最大值、如 果是ETRTO则设为"负载能力"(LOAD CAPACITY),但在轮胎为乘用车用轮胎的情况下设为 与上述载荷的88 %相当的载荷。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半剖视图。
[0022] 图2是表示图1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俯视图。
[0023]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4] 图4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尺寸要件的俯视图。
[0025] 图5是表示以往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图1~图3表示由本发 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是指定了旋转方向R的轮胎。 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在图1中,描画出了以包含轮胎赤道E的轮胎赤道面P为边界的单 侧部分,但具有在该轮胎赤道面P的两侧对称的内部构造。另外,W为供上述充气轮胎组装 的车轮的轮辋。
[0027]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 1 ;配置于该胎面部1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2 ;和配置于这些胎侧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 对胎圈部3。
[0028] 在一对胎圈部3、3之间架设有2层胎体层4。这些胎体层4包含相对于轮胎径向 倾斜的多根增强帘线,该增强帘线配置成在层间互相交叉。在胎体层4中,增强帘线相对于 轮胎径向的倾斜角度设定为例如4°~30°的范围。但是,胎体层4的增强帘线的倾斜角 度为在轮胎最大宽度位置测定到的角度。胎体层4围绕在各胎圈部3配置的胎圈芯5从轮 胎内侧向外侧卷起。作为胎体层4的增强帘线,优选使用有机纤维帘线。在胎圈芯5的外 周上配置有由截面三角形状的橡胶组成物构成的胎圈填充物6。
[0029] 另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