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312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其中设有用于在车身上安装乘客座椅的支架的车身结构部分的改进。
背景技术
通常,在车身上设有一种用于在车身上安装乘客座椅的座椅支架,由座垫和座椅靠背构成的座椅通过座椅导轨安装在座椅支架上。
现在如图9、10所示,有两种将座椅支架安装在车身上的方法。
如图9所示的第一车身100具有地板面板106和设在地板面板106的相对侧的沿纵向延伸的左、右纵梁103、103。地板通道101在地板面板106的横向中央部处沿纵向延伸并向上突出地形成。用于加强地板通道101的地板通道强化部件102设置在地板通道101的底面上。座椅支架104、104分别设置在地板通道101和左、右纵梁103、103之间的地板面板106的顶面上。左、右乘客座椅105、105分别设置在座椅支架104、104上。
如图10所示,第二车身200具有地板面板206和沿纵向延伸地设在地板面板206的相对侧上的左、右纵梁203、203。地板通道201沿纵向延伸并略微向上突出地形成在地板面板2 06的横向中央部上。辅助支架202、202设置在其中左、右纵梁203、203抵靠着地板面板206的角部处。横跨地板通道201的座椅支架204在左、右纵梁203、203之间的地板通道206上延伸。左、右乘客座椅205、205安装在座椅支架204、204上。
如图9和图10,所示的座椅支架104、204具有如此的构造,即,座椅支架104、204分别在左、右纵梁103、103之间和左、右座椅纵梁203、203之间延伸。座椅支架104、204必须为较大构件以分别适配在左、右纵梁103、103之间和左、右纵梁203、203之间的尺寸。
因而,要求减少在车身上安装乘客座椅的座椅支架的尺寸和重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其包括设置在车身的横向中央部并沿车身纵向延伸的左、右地板架构件,所述地板架构件具有后端部;设置在左、右地板架构件的外侧并沿车身纵向延伸的左、右纵梁,该纵梁具有与左、右地板架构件的后端部直接或者间接相连接的纵向中间部分,以及用于安装设置在左、右后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乘客座椅的座椅支架。
在本发明中,左、右地板架构件的后端部与左、右纵梁的纵向中间部分相连接,同时乘客座椅设置在至少一个后端部分上,这样消除了座椅支架在左、右纵梁之间延伸的必要。从而座椅支架可减小到可在乘客座椅上固定的尺寸。由此可减小座椅支架的尺寸和重量,这导致车身的成本降低。
乘客座椅可被放置在远离纵梁的位置上,在纵梁和座椅支架之间形成可被有效利用的一空间。例如,其可作为储存空间使用。
由于座椅支架被远离纵梁地设置,当冲击能量从侧面作用在车身上时,冲击能量没有直接从纵梁传到座椅支架上。因此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座椅支架和安装在座椅支架上的纵梁受到冲击能量的影响。
优选的是,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地板面板,并且地板面板和座椅支架以这样的顺序设置在地板架构件上,并且在这样状态下,地板架构件、地板面板和座椅支架通过焊接以及由螺栓或者铆钉等紧固元件紧固连接在一起。
如上所述,地板面板和座椅支架以这样的顺序设置在地板架构件上,并且,在这样状态下,地板架构件、地板面板和座椅支架被连接在一起,从而地板架构件和座椅支架形成横截面封闭的结构。因此,增加了地板架构件和座椅支架的强度。
对于在地板架构件、地板面板和座椅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而言,组合地使用通过焊接的连接结构和通过螺栓或者铆钉紧固构件将它们紧固在一起的连接结构,这样可以完善彼此的连接结构。例如,在地板架构件、地板面板和地板支架被简单地点焊,有必要在地板架构件中提供数个用来插入焊接夹具的孔。当孔的数量增加时,有必要增加或者加大地板架构件的厚度,以确保地板架构件的强度,这有助于增加车辆的重量。
相反,当使用螺栓将它们相连的连接结构时,可将螺母预先固定在地板架构件的背面。使用螺母可从一个面紧固螺栓,以很容易地把地板架构件、地板面板和座椅支架连接在一起。从而可减少用于连接操作的夹具插入孔的数量,这样,就消除了用来增加或者加大地板架构件的厚度,以确保地板架构件的强度的必要。
参照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车身结构的车辆侧面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形成有多个卷边(bead)的地板面板的车身的透视图。
图3为拆掉地板面板的车身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在图3中示出的右纵梁与右地板架构件之间关系的车身的透视图。
图5为沿图3线5-5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在右纵梁、右地板架构件和座椅支架之间关系的车身的平面图。
图7为沿图3线7-7的剖视图。
图8A和8B为表示在本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当冲击能量作用纵梁上时对座椅支架的影响的视图。
图9为表示通过座椅支架以传统方式安装车辆座椅的第一示例的视图。以及图10为表示通过座椅支架以传统的方式安装车辆座椅的第二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的车辆10为带有背门的旅行车,其具有客厢11、与客厢11之间没有隔断的发动机舱12和后部货舱。车辆10具有设置在客厢11的前部和后部的乘客座椅(即,前排座椅13和后排座椅14),并且具有在车身20的框架构件的上方延伸的地板面板30,该地板面板30的后部形成货舱部分。
附图标记15表示前车轮,附图标记16表示后车轮。
地板面板30包括位于地板面板30前部的前地板31和从前地板31的后部边缘延伸的后地板32,该后地板32位于高于前地板31位置的水平位置上。
左、右前排座椅13大约设置在前地板31的中间位置上。左、右两个后排座椅14位于后地板32的前部。燃油箱17位于后地板32的下方和后排座椅14的下方。
如图1和2所示,前地板31具有在前排座椅13和后排座椅14之间形成的在地板下方的左、右储存室18、18,也就是说,左、右储存室18、18位于座在后排座椅14上的乘客的脚下面。
如图2所示,前地板31相对于位于横向中央部的地板通道33具有左半部分的几乎扁平的左半侧地板34L和具有为向上凸起的右半侧部分的一部分的凸部35的右半侧部分34R。左半侧地板34L和右半侧地板34R每个都具有数个用来增加地板刚度的卷边36L、36R。
图3为拆掉地板面板30的车身的俯视图,但是,为了便于说明,例外地表示出地板面板30的地板通道33。
车身20在其前部具有沿车身纵向延伸的左、右前纵梁构件41、41,与前纵梁构件41、41的后部相连的左、右侧支架42、42和从侧支架42、42的后部向后延伸的左、右纵梁43、43,以及从作为其主要构件的纵梁43、43的后部向后延伸的左、右后纵梁构件44、44。
地板通道33在横向中央部(横向中间部分)CL上沿车身纵向延伸。一对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在地板通道33的相对侧沿车身纵向延伸。地板架构件45、45在它们后端部分46、46与左、右纵梁43、43的纵向中间部分相连接。
从而,地板架构件45、45和纵梁43、43以从横向中央部CL一侧到左、右侧的这样顺序设置。如上所述,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的后端部分46、46与纵梁43、43的纵向中间部分直接相连接。
换句话说,左、右前纵梁构件41为从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的前端部向前延伸的构件。
第一横构件51在左、右前纵梁构件41、41的后端部之间延伸。一对左、右第二横构件52、52在地板通道33的前部和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的前部之间延伸。左、右第三横构件53、53于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的后端在地板通道33和左、右纵梁43、43之间延伸。左、右第四横构件54、54在地板通道33和左、右纵梁43、43的后端部分之间延伸。第五横构件55和第六横构件56在左、右后纵梁构件44、44之间的前部和后部位置延伸。
地板通道33从第一横构件51延伸至第四横构件54。
现在将参照图4-7对纵梁和地板架构件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每个纵梁43为由横向内纵梁的内侧部分47和横向外纵梁的外侧部分48组合而成的横截面封闭的梁构件。当从侧面看纵梁43时,纵梁43为这样一个构件,其具有与侧支架42相连接的较细前部和在第三横构件53后面的较粗部分。
更具体地说,如图4和图5所示,纵梁43具有几乎扁平的顶面43a、前部厚度H1(从顶面43a到底面43b的横截面高度)、靠近第三构件53的底面43b的向后下方倾斜的斜面43c、以及在横构件53后面的部分厚度H2。后部厚度H2大于前部厚度H1。
如图4和图6所示,每个地板架构件45具有基本上呈U形的向上开口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具有从上边缘延伸到左、右侧的凸缘45a、45a。地板架构件45的后端部分46从顶部看时具有朝向纵梁43沿曲线变宽的加宽形状。
如图5所示,后端部分46沿纵梁43的底面43b向后延伸并还以锥形沿纵梁43的斜面43c向后延伸。图5示出了后端部分46的端部通过点焊与第三横构件53的底部相连接。图7示出了后端部分46的端部通过点焊与纵梁43的底部相连接。
因此,如图6所示,当从顶部看车身20时,地板架构件45的后端部分46具有朝向纵梁43沿曲线变宽的加宽形状,该后端部分46的端部与纵梁43的纵向中间部分相连接。后端部分46也与第三横构件53相连接。
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被设置为短于左、右纵梁43、43,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的后端部分46、46与左、右纵梁43、43的纵向中间部分直接相连接,并且同时通过左、右第三横构件53、53与左、右纵梁43、43的纵向中间部分间接相连接。
因此,车身20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而无需将地板架构件45延伸到车身20的后部。
当冲击能量从前面作用在前纵梁构件41中的任意一个上时,冲击能量从前纵梁构件41传到相应的地板架构件45上。被传到地板架构件45上的冲击能量从后端部分46被有效地分散到纵梁43和第三横构件53上。
如图5所示,前地板31为一板材,其设置在第三横构件53前面,并沿整个车身20即在地板架构件45上延伸,并且,也设置在第三横构件53的后面,并在整个车身20的底部上即在第三横构件53和第四横构件54上延伸。
后地板32为具有其前边缘向下延伸并与前地板31的后部相连的下弯部分37的板件。
更具体地说,前地板31也在整个地板架构件45上延伸,并在后端部分46几乎沿向后下方倾斜的顶面向后下方倾斜地延伸,并且进一步沿第三横构件53的底部几乎水平地向后延伸。
以下,如上所述,前地板31的向后下方倾斜的部分指的是“在地板下方的储存室的前壁61”,沿第三横构件53的底部向后水平延伸的前地板31的部分的是“在地板下方的储存室的底板62”。
如图2、3和5所示,从横向中央部CL至少延伸到左、右纵梁43、43的在左、右的地板下方的储存室18、18被设置在地板架构件45的后端部分46的后面,在地板下方的储存室18、18为在俯视图中具有基本上呈矩形的向上开口的凹部,其由左、右纵梁43、43、中央地板通道33、第三横构件53、前地板31和后地板32的向下弯曲的部分37围成。在地板下方的储存室18、18位于地板通道33的相对侧。
如上所述,每个在地板下方的储存室18具有从前部向后下方倾斜的前壁61和从前壁61的下边缘向后延伸的几乎水平的底板62。在地板下方的储存室18的底板62(底部62)的高度,也就是说前地板31的后部高度略高于地板架构件45的底面45b的高度(参见图5)。
可以省去第四横构件54。第四横构件54具有由前地板31和与前地板31的后部相连接的后地板32构成的组合结构。
如图3所示,外座椅支架70设置在至少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的后端部分46、46中的一个上。内座椅支架81设置在地板通道33上。
这些地板支架70、81为用来安装在图7中用假想线表示的前排座椅13(乘客座椅13)的安装构件。前排座椅13通过座椅导轨82、82可纵向滑动地安装在座椅支架70、81上。
现在将参照图4-7对在地板架构件45上的安装外座椅支架70的结构进行说明。
外座椅支架70为向下开口的横向细长的基本上为矩形的盒子,其中在其下边缘处一体地具有数个沿侧面延伸的连接凸缘(两个前凸缘71、72,后凸缘73和横向向内的侧凸缘74)。位于横向向内的前凸缘71具有螺栓孔75。后凸缘73具有前、后两个螺栓孔75、75。
如图5所示,支撑件91在对应于座椅支架70的位置处被设置在地板架构件45的后端部分46上。支撑件91为在剖视图中具有向上开口的基本上呈U形的构件,其具有从上边缘向前、向后延伸的凸缘92、92。凸缘92、92具有与地板架构件45的凸缘45a、45a的凸缘面的高度相同的凸缘面。支撑件91的凸缘92、92和地板架构件45的凸缘45a具有在与座椅支架70的螺栓孔75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固定在背面上的螺母93。
座椅支架70设置在地板架构件45和支撑件91上,并且前地板31被夹在座椅支架70和支撑件91之间。具体地说,座椅支架70的凸缘71-74从前地板31的上方设置在地板架构件45的凸缘45a和支撑件91的凸缘92、92上,这些凸缘和前地板31在五个焊接点Pw处被点焊在一起(参见图6),三个螺栓(即,紧固构件)94从上方穿过螺栓孔75被紧固到相应的螺母93中,从而将座位支架70紧固在地板架构件45上。
这样,地板面板30和座椅支架70以这样的顺序设置在地板架构件45上,在这样状态下的地板架构件45、地板面板30和座椅支架70通过在点Pw处被点焊而连接在一起,并且也通过螺栓94将它们紧固连接在一起。
因此,如图5所示,地板架构件45和座椅支架70形成横截面封闭的结构,从而增加了地板架构件45和座椅支架70的强度和刚度。
对于在地板架构件45、地板面板30和座椅支架70之间的连接结构而言,组合使用通过点焊的连接结构和利用作为紧固构件的螺栓94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结构,这可完善彼此的连接结构。
例如,当地板架构件45、地板面板30和座位支架70被简单地点焊时,有必要在板架构件45设置数个夹具插入孔45c(参见图7),用来插入焊接夹具。当增加夹具插入孔45c的数量时,有必要增加或者加大地板架构件的厚度,以确保地板架构件45的强度和刚度,这有助于增加车辆的重量。
相反,当用螺栓94紧固连接结构时,螺母93可以预先固定在地板架构件45的背面上。通过使用固定螺母93,螺栓94可以在一侧被紧固,以很容易地把地板架构件45、地板面板30和座位支架70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以减少用于连接操作的夹具插入孔45c的数量。这消除了增加或者加大地板架构件的厚度,以确保地板架构件45的强度和刚度的必要。
如图7所示,地板架构件45的后端部分46被直接和/或间接地连接到纵梁43的纵向中间部分上,外座椅支架70设置在后端部分46上,这消除了座椅支架70在左、右纵梁43之间延伸的必要。
因此,可将座椅支架70的尺寸减少到可固定在前排座椅的乘客座椅13上。由此,可以减小乘客支架70的尺寸和重量,从而降低了车身20的成本。
座椅支架70设置在与纵梁43相连接的地板架构件45的后端部分46上。从而座椅支架70的横向位置可以自由地设定在如图7所示的后端部分46的宽度(横向尺寸)内。因此,座椅支架70的位置可以很容易地设定以安装乘客座椅13,从而增加了车身20的设计自由度。
由于座椅支架70可设置在远离纵梁43的位置上,在纵梁43和座椅支架70之间形成空间Sp1。外座椅支架70和内座椅支架81可由不同构件构成。因此,在地板面板30的上方,在外座椅支架70和内座椅支架81之间形成空间Sp2。
可有效地利用这些空间Sp1、Sp2。例如,它们可用作储存空间,或者作为其中放置小附件(紧凑的光盘换盘装置,导航装置)的空间。
现在将对具有上述构造的车身结构的功能进行说明。
图8A和8B分别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的车身结构和在对比例中的车身结构。
在图8B中所示的对比例示出了其中在左、右纵梁43(只示出一个)之间延伸的座椅支架70A的示例,乘客座椅13安装在座椅支架70A上。
当冲击能量En从侧面作用在车身20(例如,在侧梁43或者中柱49)上时,冲击能量En从纵梁43传到座椅支架70A上。由此,座椅支架70和安装在座椅支架70上的乘客座椅13直接受到冲击能量En影响。
相反,在图8A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地板架构件45的前端部分46朝着43总量的纵向中间部分弯曲并与之相连,座椅支架70设置在弯曲后端部46上,这消除了座椅支架70在左、右纵梁43之间延伸的必要。
当冲击能量En作用在车身20(例如,在侧梁43或者中柱49)冲击能量En从纵梁43通过地板架构件45的后端部46传到座椅支架70上。另外,地板面板30在纵梁43和座椅支架70之间塑性变形。因此,冲击能量En没有从纵梁43直接传到座椅支架70上。由此,可尽可能地防止座椅支架70和安装在座椅支架乘客座椅13受到冲击能量En的影响。
本实施例表示出其中座椅支架70、70分别地设置在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的后端部分46、46上。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选择地设置在后端部分46、46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座椅支架70。
将地板架构件45的后端部分46连接到纵梁43的纵向中间部分上的结构可为直接型接头和/或间接型接头。例如,可用下面结构(1)-(3)中的一个(1)一种结构,其中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的后端部分46、46仅与左、右纵梁43的纵向中间部分直接相连接;(2)一种结构,其中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的后端部分46、46仅与第三横构件53、53相连接,并且第三横构件53、53与左、右纵梁的43、43的纵向中间部分相连接,因此,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的后端部分46、46通过第三横构件53、53与左、右纵梁43、43的纵向中间部分间接相连接。左、右第三横构件53、53可选择地结合成一个部件;以及(3)组合使用(1)和(2)的结构。
在地板架构件45、地板面板30和座椅支架70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为任何一种,只要其为包括通过焊接的连接结构和通过使用紧固构件紧固的连接结构的组合体。紧固构件可为例如代替螺栓94的铆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身适用于具有左、右纵梁43、43和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的车辆。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其包括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其设在车身(20)的横向中央部(CL)的相对侧上,并沿所述车身纵向延伸,所述地板架构件具有后端部分(46、46);左、右纵梁(43、43),其设在所述左、右地板架构件的外侧,并沿所述车身纵向延伸,所述纵梁具有与所述左、右地板架构件的后端部分直接或者间接地相连接的纵向中间部分;以及座椅支架(70),其安装设置在所述左、右后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乘客座椅(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进一步包括地板面板(30),其中,所述地板面板和所述地板支架(70)以这样的顺序设置在所述地板架构件(45)上;在这样状态下,所述地板架构件、所述地板面板和所述座椅支架通过焊接以及通过紧固构件(94、94)螺栓或铆钉紧固而相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车身结构,其具有左、右地板架构件(45、45)和位于左、右地板架构件的外侧的左、右纵梁(43、43)。左、右地板架构件的后端部分(46、46)分别与左、右纵梁的纵向中间部分相连接。用于安装乘客座椅的座椅支架(70、70)分别设置在左、右地板架构件的后端部分上,而无需在左、右纵梁之间延伸。
文档编号B62D25/20GK1590194SQ200410057040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6日
发明者中村正, 鸟羽良幸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