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073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以简单的结构而抑制了行李舱门的变形。本发明不将横凸条(38)连结于被形成在内板(20)的外周上的环状凸条(34),其中,所述横凸条(38)沿着由行李舱门(14)的内板(20)的内上壁部(30)和内后壁部(32)所构成的棱线部分(37)而形成。与连结在一起的情况相比,本发明能够抑制棱线部分(37)的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外上壁部(24)与外后壁部(26)的“大致V字的弯折”,所述“大致V字的弯折”是在行李舱门(14)的车辆后方下侧的中央部分通过锁止组件(42)和车辆的撞板而被固定了的状态下,于来自车宽方向两侧的门铰链(16)的朝向上方的旋转力(F)作用于环状凸条(34)的车宽方向两侧的车辆前方侧,并且作用有由密封条产生的回弹力时所产生的。
【专利说明】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对行李舱的开口进行封闭的行李舱门,已知一种如下的行李舱门,其具备从后窗后端附近朝向车辆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的上壁部、和从该上壁部的车辆后端起朝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后壁部,且在侧视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在这种行李舱门中,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的车辆前方侧部分经由门铰链而被支承在车身上。此外,在车身上,于行李舱开口的车辆后方下边缘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处,设置有能够将行李舱门保持为关闭状态的锁止机构。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671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6]由于在通过锁止机构而使行李舱门被封闭的状态下,在行李舱门上,从铰链作用有对行李舱门向打开方向施力的力,并且作用有作为弹性体的密封条的回弹力,因此存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行李舱门产生“大致V字的弯折(在侧面观察时上壁部与后壁部所成的角度变小、且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行李舱门的角部与车辆主体相比而突出的变形)”的情况,为了抑制上述变形,虽然可以考虑增加行李舱门的板厚、追加加固部件等的对策,但是存在部件和重量将增加的问题,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7]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抑制行李舱门的变形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09]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具有:行李舱门,其以包括外板和内板的方式而构成,并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壁部以及从所述上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后端起朝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后壁部,且被设置为,通过使所述上壁部的车辆前方侧经由铰链而被支承在车辆主体上,从而能够相对于车辆的行李舱的开口而进行开闭;施力部件,其被连结在所述行李舱门的车辆前方侧的车宽方向两侧,并对所述行李舱门向打开方向施力;锁止机构,其将所述行李舱门的车辆后方下边缘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卡止于车身上;环状凸条,其被形成在所述内板上,并环绕外周一周;纵凸条,其被形成在所述内板上,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处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两端部连结于所述环状凸条;横凸条,其沿着所述上壁部与所述后壁部之间的棱线部分而设置,并从所述纵凸条起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被配置在与所述环状凸条分离的位置处。
[0010]接下来,对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0011]行李舱门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壁部以及从上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后端起朝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后壁部,且被设置为,经由铰链而被支承在车辆主体上,并能够对行李舱的开口进行开闭。
[0012]锁止机构对行李舱门的车辆后方下边缘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进行卡止,从而能够对行李舱门的封闭状态进行维持。
[0013]由于施力部件对行李舱门向打开方向施力,因此当解除锁止机构对行李舱门的卡止时,能够轻便地打开行李舱门。
[0014]由于对于通过锁止机构而被维持了封闭状态的行李舱门作用有施力部件的施力,因此行李舱门欲产生以上壁部与后壁部之间的棱线部分为中心而折弯的变形(以后,适当称为“大致V字的弯折”)。另外,当密封条的回弹力作用于行李舱门上时,将会促进上述“大致V字的弯折”。
[0015]通过发明人的各种实验研究而明确了如下内容,即,当在棱线部分的整个全长上刚性较高、即在棱线部分的整个全长上形成有凸条时,容易产生该“大致V字的弯折”,并且通过某种程度上抑制棱线部分的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大致V字的弯折”。
[0016]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中,由于虽然沿着棱线部分的横凸条被形成在内板上,但是该横凸条未被连结于环绕内板的外周一周的环状凸条,因此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棱线部分的刚性,从而与将横凸条连结于环状凸条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大致V字的弯折”。
[0017]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为,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中,所述横凸条、和所述环状凸条内与所述横凸条的延长线交叉的部分以外的部分,通过辅助凸条而被连结在一起。
[0018]对于行李舱门而作用于车辆前方侧的车宽方向两侧部分上的施力部件的施力,成为对行李舱门进行扭转的力,其中,所述行李舱门通过锁止机构而使车辆后方下侧的车宽方向中央被卡止从而被维持了封闭状态。
[0019]根据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由于环状凸条的与棱线部分相比靠车辆下方的部分和横凸条通过辅助凸条而被连结在一起,因此环状凸条的一部分、横凸条以及辅助凸条这三个凸条被相互连结在一起,从而在内板内形成由三个凸条所构成的新的环状部分,所以,抑制了行李舱门的扭转变形,并能够进一步抑制行李舱门的“大致V字的
弯折”。
[0020]另外,由于成为了促进“大致V字的弯折”的方向,因此辅助凸条在环状凸条内的横凸条的延长线上未进行连结。
[0021]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为,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中,所述辅助凸条的环状凸条侧的端部被连结在,由所述环状凸条的车辆后方下边部和车辆宽度方向纵边部形成的角部上。
[0022]通过将辅助凸条的环状凸条侧的端部连结在由环状凸条的车辆后方下边部和车辆宽度方向纵边部形成的角部上,从而使三个凸条在一个位置处被连结在一起,进而提高了刚性。
[0023]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为,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中,所述辅助凸条的环状凸条侧的端部被连结在所述环状凸条的车辆后方下边部上,且所述辅助凸条以相对于所述环状凸条的车辆后方下边部而垂直的方式形成。[0024]通过将辅助凸条的环状凸条侧的端部连结在环状凸条的车辆后方下边部上,且以相对于环状凸条的车辆后方下边部而垂直的方式形成辅助凸条,从而提高了纵向上的刚性。
[0025]发明效果
[0026]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通过在最佳的位置处形成凸条,从而能够在不追加加固部件、或增加板厚的条件下,有效地抑制行李舱门的变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表示车辆的后部的立体图。
[0028]图2为行李舱门的分解立体图。
[0029]图3A为行李舱内部的立体图。
[0030]图3B为图3A的3A-3A线剖视图。
[0031]图4为图2所示的行李舱门的4-4线剖视图。
[0032]图5为图2所示的行李舱门的5-5线剖视图。
[0033]图6为图2所示的行李舱门的6-6线剖视图。
[0034]图7为图2所示的行李舱门的7-7线剖视图。
[0035]图8为图2所示的行李舱门的8-8线剖视图。
[0036]图9为表示行李舱门的变形的情况的立体图。
[0037]图10为表示行李舱门的开闭机构的立体图。
[0038]图11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使用图1?图9,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0]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例如为轿车类的小汽车,且在车厢的车辆后方侧具备行李舱12。
[0041]对行李舱12的开口进行封闭的行李舱门14在侧视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且经由门铰链16而被安装在车辆10上,并且被设置为,从后保险杠18的上边缘起打开。
[0042](行李舱门的开闭机构)
[0043]在图10中,图示了行李舱门14的开闭机构。如图10所示,门铰链16的一端侧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连结于设置在车辆10上的后文叙述的铰链支承件16A的铰链轴(未图示)上,而另一端侧通过螺栓而被固定在车辆前方侧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部分(更详细而言为,后文叙述的内板20 (在图10中,省略了图示))上。
[0044]行李舱门14的开闭机构具备:行李舱门14,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隔离出行李舱12和车厢外侧;门铰链16,其对行李舱门14进行支承;左右一对铰链支承件16A,其将该门铰链16和车身连接在一起。
[0045]行李舱门14的开闭机构具备作为施力部件的行李舱门铰链扭杆17、和铰链连杆19,其中,所述行李舱门铰链扭杆17通过扭转力而对行李舱门14向开口方向(朝向上方转动的方向)施力,所述铰链连杆19用于将该扭转力传递到门铰链16。
[0046]而且,行李舱门14的开闭机构具备对行李舱门铰链扭杆17进行轴支承的托架21。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以上的部件作为主要的要素而构成了行李舱门14的开闭机构。
[0047]由此,行李舱门14被设置为,能够绕门铰链16的铰链轴进行转动,从而在对行李舱12的开口进行封闭的封闭位置(图1的状态)、和对行李舱12的开口进行开放的开放位置(图10的状态)之间进行移动。
[0048]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行李舱门14采用如下的结构,S卩,通过使例如利用钢板等的一块金属板而被冲压成形的内板20、和同样地利用钢板等的一块金属板而被冲压成形的外板22重叠并进行接合(例如,外周部分通过折边加工等而进行接合,其他部分通过点焊等而进行接合)从而被构成的结构。
[0049]外板22具备外上壁部24和外后壁部26,其中,所述外上壁部24被配置在行李舱12的车辆上方,所述外后壁部26被配置在行李舱12的车辆后方侧,并从外上壁部24的车辆后方侧端部起朝向后保险杠18向车辆下方延伸。
[0050]另外,在外后壁部26的左右两侧,形成有用于安装尾灯27 (参照图1)的开口 28。
[0051]内板20具备内上壁部30和内后壁部32,其中,所述内上壁部30以与外上壁部24对置的方式而设置,且被配置在行李舱12的车辆上方,所述内后壁部32以与外后壁部26对置的方式而设置,并被配置在行李舱12的车辆后方侧,且从内上壁部30的车辆后方侧端部起朝向后保险杠18延伸。
[0052]在内板20上,形成有环绕外周一周的剖面呈凹状(朝向行李舱内侧凸出的凸状)的环状凸条34。在形成于内上壁部30上的环状凸条34上,在车辆宽度方向两侧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处通过螺栓35而固定有门铰链16的另一端部。
[0053]在内板2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处形成有纵凸条36,所述纵凸条36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两端部连结于环状凸条34的、剖面呈凹状(朝向行李舱内侧凸出的凸状)的凸条。
[0054]在内板20上设置有横凸条38,所述横凸条38为,沿着由内上壁部30和内后壁部32所构成的棱线部分37,且剖面呈凹状(朝向行李舱内侧凸出的凸状)的凸条。虽然该剖面呈凹状的横凸条38与剖面呈凹状的纵凸条36交叉并连结在一起,但并未与剖面呈凹状的环状凸条34连结在一起。
[0055]如图3所示,横凸条38的横向端部38A与环状凸条34的内周侧边缘部34E分离,并且横凸条38和环状凸条34作为凸条部彼此间并未被连结在一起(而是经由与剖面呈凹状的部分不同的平坦部分39 (谷部分)而被连结在一起)。
[0056]而且,在内板20上形成有,对横凸条38和环状凸条34进行连结的断面呈凹状(朝向行李舱内侧为凸状)的辅助凸条40。
[0057]辅助凸条40的一端被连接在,横凸条38的与纵凸条36的交叉部分和横凸条38的与纵凸条侧为相反侧的端部之间。
[0058]被连结于横凸条38的辅助凸条40朝向环状凸条34的、车辆后方下边部34A与车辆宽度方向纵边部34B之间的连结部分而延伸,其中,所述车辆后方下边部34A在车辆宽度方向(水平)上延伸,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纵边部34B从车辆后方下边部34A的两端部起向车辆上方延伸。另外,在从车辆后方侧进行主视观察时,本实施方式的辅助凸条40相对于车辆后方下边部34A而倾斜。
[0059]另外,内板20的除了被形成为剖面呈凹状的环状凸条34、纵凸条36、横凸条38、以及辅助凸条40以外的部分被设置为,接近外板22,并与外板22大致平行。
[0060]在内板20的内后壁部32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的下端侧(环状凸条34上)形成有锁止组件安装部44,所述锁止组件安装部44上安装有用于以封闭状态对行李舱门14进行固定的锁止组件42。在该锁止组件安装部44上,形成有配线用的孔46。
[0061]此外,在内板20上,在内上壁部30的纵凸条36的两侧形成有剖孔48及剖孔50,在内后壁部32的纵凸条36的两侧形成有剖孔52及剖孔54。
[0062]剖孔52等作为安装行李舱门14的电子部件(例如,与智能键相关的部件)的部分而被利用。另外,剖孔54以与安装尾灯27的开口 28 (在图3中未图示)对置的方式而形成。
[0063]如图1所示,在车辆10中,于行李舱12的开口的车辆后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处,安装有与行李舱门14的锁止组件42进行卡合的撞板47。并且,通过锁止组件42和撞板47而构成了锁止机构。
[0064]另外,在环状凸条34的角部上(辅助凸条40的延长线上)设置有装配止动件安装部56,所述装配止动件安装部56用于安装成为关闭行李舱门14时的止动件的装配止动件(未图示)。
[0065](作用)
[0066]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的作用进行说明。
[0067]行李舱门14经由门铰链16而被支承在车辆主体上,并被设置为能够对行李舱12的开口进行开闭。此外,通过使锁止组件42卡止于撞板47,从而能够对行李舱门14的封闭状态进行维持。
[0068]另外,在车辆10中,沿着行李舱12的开口安装有,为了与行李舱门14的内表面紧贴而由弹性体构成的密封条,以使雨水不会浸入到行李舱12内。
[0069]由于在门铰链16上作用有由行李舱门铰链扭杆17而产生的、打开行李舱门14的方向上的施力,因此当解除锁止组件42与撞板47之间的卡合时,能够轻便地打开行李舱门14。
[007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行李舱门14中,由于沿着由内板20的内上壁部30和内后壁部32所构成的棱线部分37 (参照图5)而形成的横凸条38,未被连结于被形成在内板20的外周上的环状凸条34,因此与将横凸条38连结于环状凸条34的情况相比,能够某种程度上抑制棱线部分37的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外上壁部24与外后壁部26的车辆宽度方向侧部分所成的角度变小的这种如图9的双点划线所示的这种变形、即所谓的“大致V字的弯折”,所述“大致V字的弯折”是在行李舱门14的车辆后方下侧的中央部分通过锁止组件42和撞板47而被固定了的状态下,于来自车宽方向两侧的门铰链16的朝向上方的旋转力F作用于环状凸条34的车宽方向两侧的车辆前方侧,并且作用有由密封条产生的回弹力时所产生的。
[0071]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行李舱门14中,设置有辅助凸条40,所述辅助凸条40从内板20的横凸条38的中途(横凸条38与纵凸条36的交叉部分、和横凸条38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之间的中间部)起,朝向环状凸条34的车辆后方下边部34A与车辆宽度方向纵边部34B之间的连结部分、即环状凸条34的角部,以相对于车辆后方下边部34A而倾斜的方式延伸,从而对横凸条38和环状凸条34进行连结。即,在从车辆后方观察行李舱门14时,辅助凸条40以上端位于纵凸条34侧,下端位于环状凸条34的车辆宽度方向纵边部34B侧的方式而倾斜形成。
[0072]由此,抑制了作用有上述旋转力F的行李舱门14的扭转,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述“大致V字的弯折”。
[007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在不实施加固部件的追加、和板厚的增加等的条件下,仅通过使凸条的配置最佳化来抑制行李舱门14的变形,因此不会增加车辆的重量,从而能够实现轻量化及低成本化。
[0074][其他实施方式]
[0075]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采用了门铰链16通过行李舱门铰链扭杆17而对行李舱门14向打开方向施力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门铰链16只具有如合叶这样的仅简单地使之进行开闭的功能,对行李舱门14向打开方向施力的行李舱门铰链扭杆17被连结在,行李舱门14的与安装有门铰链16的部分不同的部分上。
[0076]另外,也可以使用金属弹簧、气弹簧等的施力部件,以代替行李舱门铰链扭杆17。
[0077]本实施方式的门铰链16的形式为一个示例,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门铰链16置换为现有公知的其他形式的门铰链。
[0078]行李舱门14中的横凸条38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图5所示的位置,也可以向车辆前方侧(例如,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或车辆下方侧(例如单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移动。
[0079]虽然在本实施方式的行李舱门14中,辅助凸条40相对于环状凸条34的车辆后方下边部34A而倾斜,但也可以如图11所示,使辅助凸条40以相对于环状凸条34的车辆后方下边部34A而垂直的方式形成。由此,提高了纵向上的刚性。此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在与图2、3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倾斜。
[0080]辅助凸条40与横凸条38的连结位置并不限定于例如图3所示的位置,可以与图3所示的位置相比而靠近纵凸条36侧,也可以与图3所示的位置相比而靠近横向端部38A侧。
[0081]而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的行李舱门14中,在内后壁部32上形成有辅助凸条4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辅助凸条40形成在内上壁部30上。
[0082]无论如何,需要将辅助凸条40的一端连结于横凸条38的某一部分上,并将另一端连结于横凸条38的延长线与环状凸条34交叉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此外,辅助凸条40的形状为任意形状,可以以直线状延伸,也可以弯曲。
[0083]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行李舱门14中,在内板20上形成有辅助凸条40,但只要能够抑制“大致V字的弯折”,则并非必须形成辅助凸条40。
[0084]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除上述方式以外,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改变而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具有: 行李舱门,其以包括外板和内板的方式而构成,并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壁部以及从所述上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后端起朝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后壁部,且被设置为,通过使所述上壁部的车辆前方侧经由铰链而被支承在车辆主体上,从而能够相对于车辆的行李舱的开口而进行开闭; 施力部件,其被连结在所述行李舱门的车辆前方侧的车宽方向两侧,并对所述行李舱门向打开方向施力; 锁止机构,其将所述行李舱门的车辆后方下边缘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卡止于车身上; 环状凸条,其被形成在所述内板上,并环绕外周一周; 纵凸条,其被形成在所述内板上,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处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两端部连结于所述环状凸条; 横凸条,其沿着所述上壁部与所述后壁部之间的棱线部分而设置,并从所述纵凸条起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被配置在与所述环状凸条分离的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其中, 所述横凸条、和所述环状凸条内与所述横凸条的延长线交叉的部分以外的部分,通过辅助凸条而被连结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其中, 所述辅助凸条的环状凸条侧的端部被连结在,由所述环状凸条的车辆后方下边部和车辆宽度方向纵边部形成的角部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行李舱门结构,其中, 所述辅助凸条的环状凸条侧的端部被连结在所述环状凸条的车辆后方下边部上,且所述辅助凸条以相对于所述环状凸条的车辆后方下边部而垂直的方式形成。
【文档编号】B62D25/10GK103442974SQ201280013087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岩野吉宏, 海老名孝介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