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左右侧支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318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左右侧支架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配件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左右侧支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后保险杠左右支架是汽车尾部吸能防撞的一对左右对称的重要零件,其不但承担后保险杠的安装扣接功能和吸能避冲击保护功能,还是尾部其它功能塑件的中间扣接联结件,所以对其强度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不能出现缺料欠注、局部变脆、滞留斑及熔接裂纹等,其结构上注塑脱模时无特殊的侧抽芯结构位等有难度的要求,因而其脱模方面不存在非常困难的地方;但塑件众多的不规则结构特征导致实际注塑时注塑料流截面变化大、流动拐角地方比较多及侧边尖小末端多易致使料流跑动紊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注塑不均匀、结构强度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左右侧支架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左右侧支架注塑模具,它包括底板、上模板、下模板和面板;所述上模板上设有通过上模仁定位楔紧块连接的上模仁;所述下模板上设有通过下模仁定位楔紧块连接的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相对设置;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复位杆耐磨块和平衡块,外侧设有锁模片;所述底板上设有通过垃圾钉连接的底针板;所述底针板上设有面针板、顶针和拉料杆;所述面针板上设有中托司与下模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底板与下模板之间设有垫块;所述上模板上面设有与上模仁连通快速水嘴接头,与上模仁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面板上设有定位圈和热流道嘴;所述热流道嘴直通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柱与下模板连接;所述面针板上设有复位杆和套在复位杆上的复位杆弹簧,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面板上设有吊环。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四角分别设有导套安装板和四角定位耐磨块。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依据经验设计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塑件的成型工艺难点问题,并结合模流分析结果,完成了塑件的模具结构设计,并加设了水冷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注塑模具注塑不均匀、结构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1-定位圈;2-热流道嘴;3-面板;4-上模板;5-上模仁;6-上模仁定位楔紧块;7-下模仁;8-锁模片;9-复位杆耐磨块;10-下模仁定位楔紧块;11-下模板;12-中托司;13-垫块;14-底板;15-面针板;16-底针板;17-顶针;18-拉料杆;19-垃圾钉;20-支撑柱;21-限位块;22-复位杆;23-复位杆弹簧;24-平衡块;25-快速水嘴接头;26-吊环;27-导套安装板;28-四角定位耐磨块;2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根据图1,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左右侧支架注塑模具,它包括底板14、上模板4、下模板11和面板3;所述上模板4上设有通过上模仁定位楔紧块6连接的上模仁5;所述下模板11上设有通过下模仁定位楔紧块10连接的下模仁7;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相对设置;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复位杆耐磨块9和平衡块24,外侧设有锁模片8;所述底板14上设有通过垃圾钉19连接的底针板16;所述底针板上设有面针板15、顶针17和拉料杆18;所述面针板上设有中托司12与下模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底板与下模板之间设有垫块13;所述上模板上面设有与上模仁连通快速水嘴接头25,与上模仁连接处设有密封圈29;所述面板3上设有定位圈1和热流道嘴2;所述热流道嘴直通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

根据图2,所述底板14上设有支撑柱20与下模板连接;所述面针板15上设有复位杆22和套在复位杆上的复位杆弹簧23,一侧设有限位块21;所述面板上设有吊环26。

根据图3,所述面板的四角分别设有导套安装板27和四角定位耐磨块28。

模具浇注系统零件包括定位圈1、热流道嘴2、拉料杆18以及安装螺钉,拉料杆直径顶端采用“Z”字形设计。

冷却系统零件包括快速接头25、密封圈29以及黄铜堵头等;快速接头选用NPT1/8”管牙接头,安装时用白色防水生胶布缠绕管牙;密封圈29采用“O”型圈P22型号,主型腔、主型芯冷却水管道直径上、下模水路采用随形水路方式,上模冷却水为In1~In3三条水路,下模为In4~In6三条水路。

成型组件包括上模仁5、下模仁7。

排气系统设计模腔的排气依靠排气槽和型芯上的顶针孔间隙来完成;型腔侧排气槽的设计为距分型线5mm宽度,深度为0.02mm,引气槽宽度12mm,深度0.3mm;型芯侧顶针孔排气其间隙值不能大于材料的飞边值,设计为0.015mm。

定位及导向件定位组件包括上模仁定位楔紧块6、锁模片8、下模仁定位楔紧块10、平衡块24、导套安装板27、四角定位耐磨块28。为保证上下模仁配模时的定位一致性,模仁安装定位采用单边靠的方式,即上下模仁分别靠同一边为基准,由上模仁定位楔紧块6、下模仁定位楔紧块10分别楔紧安装。锁模片8的作用是保证模具装配好后可靠地闭合在一起,以免吊装、运输过程中模具被打开,锁模片规格为50x15x120mm,并配有2个M8螺钉。为保证上下模板的配合稳定性,在模板四角设置有77x77x25mm的配合虎口,并配置有四角定位耐磨块28来定位配合。模具的导向由四角四副导柱/导套完成。

顶出机构配件包括复位杆耐磨块9、顶针17、支撑柱20、限位块21,产品顶出高度45mm,顶出限位由限位块21实现,顶针有28根14根顶针组成,顶针底部削边定位;为增强下模板强度,下模板11的强度支撑由4根支撑柱20来实现。

此设计以汽车后保险杠左右支架的注塑模具设计为主要目标,在依据经验设计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塑件的成型工艺难点问题,并结合模流分析结果,完成了塑件的模具结构设计,并给出了注塑机试模工艺参数。在设计中基于使用传统二维结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艺进行模拟分析,进行结构设计和改进,可以有效地保证模具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本次模具结构设计优点体现为:综合运用模具CAD/CAE技术,将生产经验和有限元分析技术有机结合,将模具试模前的潜在技术难题集中在设计阶段解决,提高了模具生产效率,为同类产品的模具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

显然,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