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渣油混合物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67057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体阐述。
[0028]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水渣油混合物分离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水渣油混合物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渣油混合物分离装置100用于对图中未显示的水渣油混合物中的渣滓、油脂和废水进行分离。水渣油混合物分离装置100包含:渣滓分离部10、油脂分离部20、渣滓收集部30、油脂收集部40、供水部50以及图中未显示的控制部。
[0030]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渣滓分离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如图3所示,渣滓分离部10用于从水渣油混合物中分离出渣滓,渣滓分离部10包含:筒状本体11、筒状滤网12、混合物引入管13、螺旋推送杆14、驱动单元15、排渣管16和两个水油出口 17。
[0032]筒状本体11为空心密封结构,与水平面相倾斜设置,即筒状本体11与水平面之间呈一定角度。
[0033]筒状滤网12也为空心结构,设在筒状本体11内,用于从水渣油混合物中分离出渣滓,即通过筒状滤网12对水渣油混合物进行过滤,使渣滓残留在筒状滤网12中。另外,筒状滤网12的外径比筒状本体11的内径小,使得筒状滤网12与筒状本体1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这样使得被引入的水渣油混合物能够快速被分离完毕,分离后的水油混合物由筒状滤网12与筒状本体11之间的间隔流出。
[0034]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筒状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0035]如图4所示,为了实现对水渣油混合物进行分离,筒状滤网12的侧壁上设有复数个滤孔12a。水渣油混合物中的包含废水和油脂的水油混合物由滤孔12a中流出,渣滓被残留在筒状滤网12中。
[0036]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图4中的滤孔的放大图。
[0037]如图5所示,筒状滤网12上的每个滤孔12a的结构相同,都呈锥形,即每个滤孔12a位于筒状滤网12内侧壁上的内孔径N比位于筒状滤网12外侧壁上的外孔径M小。这样,即使有渣滓堵塞滤孔12a,渣滓也很容易被水渣油混合物冲掉。
[0038]又如图3所示,混合物引入管13位于筒状本体11的下部顶侧,用于向筒状滤网12内引入水渣油混合物。该混合物引入管13呈T型结构,具有第一横向管13a和第一纵向管13b。
[0039]第一横向管13a为两端开口结构,其中一端与筒状滤网12相连通,这样,通过第一纵向管13b的开口处即可以向筒状滤网12内引入水渣油混合物。
[0040]螺旋推送杆14设在筒状滤网12内,且轴向贯穿筒状本体11的两端侧壁,通过螺旋推送杆14的旋转,从而对筒状滤网12内分离出的渣滓进行挤压、并朝向筒状滤网12的上部推送洛滓。
[0041]螺旋推送杆14包含:贯穿筒状本体11的推送杆14a以及轴向在推送杆14a上螺旋环绕设置的螺旋片14b。而且,该螺旋片14b的螺距从下往上逐渐减小。这样,使得渣滓被挤压的更充分,显著降低了所排出的渣滓的含水量。
[0042]驱动单元15设在筒状本体11上部端侧壁上,用于驱动螺旋推送杆14旋转。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5为驱动电机。
[0043]排渣管16位于筒状本体11的上部底侧,而且靠近筒状本体11的端部,用于排出被螺旋推送杆14推送来的渣滓。另外,筒状本体11在靠近排渣管16的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排渣管16的引导板18,该引导板18用于引导渣滓进入排渣管16中,使得排渣更顺畅。
[0044]两个水油出口 17相间隔设在筒状本体11的底侧,用于排出水渣油混合物被分离出渣滓后剩余的水油混合物,即由筒状滤网12与筒状本体11的间隔中流出的水油混合物。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水油出口 17分别连接有水油排出管19,通过两个水油排出管19将水油混合物排出。
[0045]油脂分离部20与两个水油排出管19相连接,用于从水油混合物中分离出油脂和废水。油脂分离部20包含:油脂分离室21、环形隔板22、冲击板23、排油阀门24、两个加热器25、排水管26、和排空阀27。
[0046]油脂分离室21为一个空中结构的密封结构,用于从水油混合物中分离出油脂,分离后剩余的即为废水。
[0047]油脂分离室21包含腔体21a和密封该腔体21a的盖板21b。盖板21b整体呈类似锥形状,在盖板21b的顶部具有呈长方形的方型凸起21c。而且,在盖板21b的边缘处设有检修盖21d,在需要对油脂分离室21进行检修时,打开该检修盖21d即可观察到油脂分离室21的内部情况,从而进行检修。
[0048]另外,在腔体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脚21e,而且支撑脚21d的高度可调节,这样,当油脂分离室21被放置在不平整的地面上时,可以通过调节支撑脚21e的高度,使油脂分离室21更平稳,不会产生晃动。
[0049]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油脂分离室与环形隔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50]如图6所示,环形隔板22设在油脂分离室21的腔体21a内部,将腔体21a的内部分隔为环形通道,这样,进入该油脂分离室21中的水油混合物沿着该环形通道流动,使得水油混合物在油脂分离室21中的停留时间增加,更有利于水油混合物中的油脂和废水的分离。
[0051]冲击板23设在油脂分离室21内的环形通道的入口处,而且,该冲击板23与水平面相倾斜设置,并朝向与水油排出管19相连通的位置。这样,通过使水油混合物撞击该冲击板23,从而使水油混合物中的油脂和废水快速分离。而且,由于油脂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分离后的油脂漂浮在水的上面。
[0052]又如图2所示,排油阀门24设在油脂分离室21的一侧上部,即方型凸起21c的右侧壁上部,通过该排油阀门24从上部将被分离出的油脂排出。另外,为了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分离出的油脂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在与排油阀门24相对向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能够直观地看到分离出的油脂的情况。
[0053]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水渣油混合物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0054]如图7所示,两个加热器25分别被插入腔体21a内,且靠近油脂分离室21的顶部,用于对漂浮在废水上的油脂进行加热,这样,避免了气温过低导致油脂凝固而无法排出。
[0055]另外,在油脂分离室21的顶部(即方型凸起21c的顶侧壁上)设有排气孔28,通过排气孔28将油脂分离室21内部的空气排出。
[0056]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水渣油混合物分离装置的侧视图。
[0057]如图8所示,排水管26用于排出位于油脂下方的废水,该排水管26也呈T型结构,具有第二横向管26a和第二纵向管26b。
[0058]第二横向管26a —端开口且另一端密封的结构,其中,开口的一端被插入油脂分离室21中,且靠近腔体21a的底侧壁,这样,便于将位于油脂下方的废水排出,而且,废水由第二纵向管26b中排出,该第二纵向管26b可以直接与下水管道连通。另外,在第二横向管26a上靠近被密封的一端设有气孔26c。
[0059]为了让废水能够从第二纵向管26b中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纵向管26b的位置设置为比第一纵向管13b的位置低。
[0060]排空阀27设置在油脂分离室21的底侧壁上,通过该排空阀27能够将油脂分离室21中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