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415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液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抛光机磨液的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抛光机基本上采用真空吸附工件(例如手机玻璃),真空吸附工件时会吸入大量磨液进入真空管路中,抛光机一般需要配一个气液分离装置,现有的气液分离装置只能等抛光程序完成机台停止工作后才能排出吸入装置中的磨液,会出现堵塞真空管路、生产效率低、机台产能低等现象,严重制约抛光机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断开真空(机台不停机)情况下,实现气液分离和排水的气液分离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真空桶和下真空桶,所述上真空桶和下真空桶之间通过第一自控阀连通,所述上真空桶与真空气源和用于吸附工件的真空吸入管路连通,所述下真空桶通过第二自控阀设有排液管。

所述第一自控阀、第二自控阀分别为气控三通球阀和气控二通球阀。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将真空吸入管路中的磨液存储在上下真空桶内,通过第一自控阀连通和第二自控阀的交替操作控制下真空桶交替处于真空和常压两种状态,在保证不断开真空(机台不停机)情况下,实现气液分离和排水,可大大降低真空管路堵塞的机率,提高机台产能和生产效率以及便于实现机台自动化。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真空桶5和下真空桶10,所述上真空桶5和下真空桶10之间通过气控三通球阀6、不锈钢直通(外丝)7和不锈钢弯头(内丝)8连通;所述上真空桶5通过其上的桶盖4与连通真空气源的气管13和用于吸附工件的真空吸入管路连通,真空吸入管路由分液块1、真空接头2和花纹管3组成;所述下真空桶10的底部通过气控二通球阀11设有排液管12;气控三通球阀6、不锈钢直通(外丝)7和不锈钢弯头(内丝)8设在真空桶5的底部和下真空桶10的桶盖9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真空气源通过气管13进入上真空桶5内,真空通过真空吸入管路吸附工件,同时磨液被吸入真空吸入管路中,最后经上真空桶5储存在下真空桶10中;一段时间(1min)后,气控三通球阀6关闭,两个上下真空桶5、10被隔开,上真空桶5依旧是真空环境,可提供真空源,吸入磨液则被存储在上真空桶5中;这时气控二通球阀11打开,下真空桶10与大气连通,桶中磨液自动排出,一段时间(1min)后,气控二通球阀11关闭,气控三通球阀6打开,上下真空桶5、10连通起来都是真空环境,储存在上真空桶5中的磨液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入到下真空桶10内;如此过程循环发生,在不断真空(机台不停机)情况下,该装置能实现不间断排出磨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