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清理装置的渣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214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清理装置的渣浆泵。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灰渣池排渣设备大多采用渣浆泵,渣浆泵在开启前一般要先进行灌泵。现有渣浆泵灌泵装置是在渣浆泵的吸入口设置有一个单向底阀,启泵前从渣浆泵的入口处灌泵。这种渣浆泵灌泵装置的吸入口单向底阀存在设计缺陷,在渣浆泵系统反复启动或停泵的情况下故障频繁,使渣浆泵系统无法长期稳定运行。

检修发现,该装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介质中的灰渣颗料进入吸入管后,卡在底阀密封面上,使底阀关闭不严,无法灌泵;由于底阀阀杆、滑动轴承结垢严重等原因,停泵后底阀卡死,无法正常启闭,无法灌泵;吸入口堵塞严重,造成吸入口局部阻力损失剧增,吸入口压力减小,致使渣浆泵打不上液。

由于渣浆泵无法正常灌泵或打压,常常威胁到系统的稳定运行,采取的办法只有临时抢修,需要动用钳工、起重工配合拆卸渣浆泵入口管路,并且占用一台灰斗车辅助起吊至渣池边上,清理底阀处的灰渣等异物,更换垫片。检修过程费时费力,占用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在渣池内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冬季作业时更是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清理装置的渣浆泵,包括渣浆泵、缓冲罐和真空泵,与渣浆泵进口连接的吸浆管通入灰渣池中,在渣浆泵的出口设有出口阀,缓冲罐的底部连接吸料管道,吸料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吸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吸浆管,真空泵通过连接管道与缓冲罐的顶部连通,在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连接管道上还设有放空管和放空阀,带有放料阀的放料管一端连接在缓冲罐的底部,另一端通入灰渣池中。

本发明专利在连接管道上还设有一个过滤器,该过滤器设在第二阀门与真空泵之间,可以避免将杂质吸入真空泵中,损坏真空泵。

一般地,在缓冲罐上还设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优选翻板液位计。同时,在缓冲罐上还可以设有真空压力表。

为防止灰渣水被吸入真空泵中,连接真空泵的连接管道距离灰渣池的高度应大于等于10米,一般设置为10米即可。

本发明专利的带清理装置的渣浆泵采用抽真空灌泵的方式替代原有的渣浆泵单向底阀灌泵方法,彻底解决了因底阀密封不严导致的不能灌泵故障,同时也避免了因停泵而造成的经常性临时抢修工作。

本发明专利的带清理装置的渣浆泵在真空泵前加装一个过滤器,该过滤器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清洗,避免了杂质进入真空泵使得真空泵损坏,保证了渣浆泵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带清理装置的渣浆泵包括有渣浆泵13、缓冲罐8、真空泵1、过滤器2、放空管6及放空阀5、必要的管道及阀门若干。吸浆管12一端连接在渣浆泵13的入口,另一端通入灰渣池15中,渣浆泵13的出口设有出口阀14,缓冲罐8通过其底部连接的吸料管道11与吸浆管12连通,在吸料管道11上设有第一阀门10。真空泵1通过连接管道3及第二阀门4与缓冲罐8的上部连通,并在连接管道3上设置过滤器2。连接管道3上还设有放空管6及放空阀5。放料管16一端连接在缓冲罐8的底部,另一端通入灰渣池15中,放料管16上设有放料阀17。

缓冲罐8为外压容器,工作容积约1~5m3,在缓冲罐8上设有翻板液位计7和真空压力表9,可以方便地查看液位和压力,缓冲罐8在投入运行前先进行气密性试验,以保证其密封性。

连接管道3的安装高度应位于灰渣池15高度以上10米。

带清理装置的渣浆泵的工作过程是:启动渣浆泵13时,首先进行灌泵,关闭渣浆泵13出口阀14、放空阀5和放料阀17,打开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4,启动真空泵1,将灰渣池15渣料通过吸浆管12及吸料管道11吸入到缓冲罐8中,当液位计7显示有液位时,渣浆泵13中已灌满介质。关闭第二阀门4,停止真空泵1,缓冲罐8内的真空度将使液位保持,渣浆泵13中灌满介质。关闭第一阀门10,将缓冲罐8与渣浆泵13脱离后,打开渣浆泵13出口阀14,即可正常启动渣浆泵13。

然后打开放空阀5,将缓冲罐8通过放空管6与大气连通,缓冲罐8内恢复至常压,随后打开放料阀17,通过放料管16将缓冲罐8内残留的渣料排放回灰渣池15中,完成一次渣浆泵开启前的灌泵操作。下次开启渣浆泵时重复上述操作过程。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