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8506阅读:1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

[

背景技术:
]

根据主轴布置的方式,涡旋压缩机分为立式涡旋压缩机和卧式涡旋压缩机,卧式涡旋压缩机主要应用于大巴、地铁和列车等高度空间受限的领域。

申请号为CN201110173522.8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包括在密闭容器内包容的压缩机构、电动机构、传动机构、支撑机构和挡板,密闭容器上设有吸气管和排气管,供油系统由挡板、泵油装置和供油通道组成。挡板的外径小于密闭容器内径,在挡板外径与密封容器内径之间形成环形缝隙,挡板下部设有油通道,挡板固定安装在密闭容器内下支撑的下端面上,挡板将密闭容器分隔为电机腔和储油腔。排气管设置在密闭容器被挡板分隔成的储油腔的侧面的中部,排气管与储油腔相连通。该发明的缺点是曲轴前后轴承和主轴曲拐轴承均采用滑动轴承,滑动轴承接触面大,旋转阻力大,传动效率低,使用寿命低,故障率高,不适合用于高速运转的压缩机。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阻力小、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的卧式涡旋压缩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包括机壳、机架、动涡旋盘、静涡旋盘、曲轴、后支撑板、轴承座、油封、吸油管和排气管,后支撑板布置在机壳的后部,后支撑板的后方包括油池,轴承座安装在后支撑板上;曲轴包括轴向油道,轴向油道包括中心油道和偏心油道;曲轴的前部由机架中的前轴承支承,后部由轴承座中的后轴承支承,动涡旋盘由曲轴前端的曲拐通过曲拐轴承驱动;排气管安装在后支撑板后方机壳的侧壁上,为L形或U形;排气管的入口朝上,靠近机壳的顶部,前轴承、后轴承和曲拐轴承都是滚动轴承;所述的轴承座包括油封承孔和储油腔,油封的外圈安装在轴承座的油封承孔中,所述的储油腔位于油封唇口的后面;曲轴的后端包括油封轴颈,油封轴颈穿过油封的唇口,插入所述的储油腔;吸油管的上端连通储油腔,下端插入到油池中。

以上所述的卧式涡旋压缩机,轴承座包括本体、轴承盖和后盖,本体包括轴承承孔,后轴承的外圈固定在轴承承孔中,后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曲轴后部的安装轴颈上;轴承盖固定在本体的后端,轴承盖的内孔为通孔,通孔包括所述的油封承孔;后盖固定在轴承盖的后端,后盖上包括吸油管的安装孔,安装孔通油封承孔。

以上所述的卧式涡旋压缩机,所述油封是双唇式骨架油封。

以上所述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包括油封卡簧,轴承盖的内孔包括卡簧槽,油封卡簧安装在卡簧槽中,油封的前端抵住油封卡簧。

以上所述的卧式涡旋压缩机,机架后部的内孔和曲轴之间包括阻油装置,曲轴的轴向油道与曲轴曲拐的端部相通,曲拐与动涡旋盘驱动孔之间通过滚针轴承配合。

以上所述的卧式涡旋压缩机,所述的阻油装置是滑动轴承。

以上所述的卧式涡旋压缩机,中心油道与曲轴的主轴线同轴,偏心油道与曲拐的轴线同轴;中心油道为进油油道,偏心油道为出油油道。

本实用新型卧式涡旋压缩机与曲轴相关的轴承采用滚动轴承,曲轴后部进油部位的储油腔用油封密封,滚动轴承和油封的旋转阻力小,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适合用于高速运转的压缩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卧式涡旋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Ⅰ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卧式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壳1、机架11、动涡旋盘12、静涡旋盘13、曲轴2、曲轴前轴承20、曲轴后轴承3,轴承座、油封4、后支撑板10、排气管15、吸入管16和吸油管5。

轴承座包括本体6、轴承盖7和后盖8。

曲轴2内部有轴向油道,轴向油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中心油道205和偏心油道206,中心油道205与曲轴2的主轴线同轴,偏心油道206与曲拐201的轴线同轴;中心油道205为进油油道,偏心油道206为出油油道。

机壳1中部的空腔E通过排气通道21与机壳前部的高压腔C连通。后支撑板10布置在机壳的后部,排气管15安装在后支撑板10后方,机壳1的侧壁上,为L形或U形;排气管15的入口朝上,靠近机壳1的顶部。

后支撑板10后方机壳中的内腔A的压力为排气压力,内腔A的下部是油池。

后支撑板(挡板)10的外周焊接固定在机壳1上,后支撑板10上有油道和气道,连通机壳1中部的空腔E与后支撑板10后方的内腔A。轴承座的本体6通过螺钉固定在后支撑板10中部的内孔中。

曲轴2的前部由安装在机架11中曲轴前轴承20支承,曲轴前轴承20为滚柱轴承,后部由轴承座中的曲轴后轴承3支承。

机架11的内腔D为中压储油腔(背压腔),通过动涡旋盘12上的背压孔引入气体,背压腔中的压力处于吸排气压力之间的中间压力。机架11后部的内孔中安装的滑动轴承19作为与曲轴2之间的阻油装置,曲轴2的偏心油道206 与曲轴2曲拐201的端部相通,曲拐201通过滚针轴承22与动涡旋盘13的驱动孔配合。

曲轴后轴承3是滚珠轴承。本体6的内孔是曲轴后轴承3的轴承承孔,曲轴后轴承3的外圈固定在本体6的轴承承孔中,曲轴后轴承3的内圈固定在曲轴2后部的轴承安装轴颈202上。

轴承盖7通过螺钉固定在本体6的后端,轴承盖7的内孔为通孔,该通孔为油封承孔,油封4的外圈安装在轴承盖7的油封承孔中。

后盖8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盖7的后端,后盖8上有吸油管5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前端与油封承孔相通。吸油管5的上端连接后盖8上的安装孔,下端插入机壳1下部的油池中。

油封4是双唇式骨架油封,储油腔B位于油封唇口的后方。油封4主体部分的材料为复合高分子材料,复合高分子材料可以是含有聚四乙烯、碳素纤维和石墨的复合高分子材料,这种含有聚四乙烯、碳素纤维和石墨的复合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油封不仅摩擦阻力小,而且使用寿命长。

曲轴的最后端是与油封4配合的油封轴颈203,油封轴颈203的后端有1 个大倒角204,便于轴颈204插入到油封中。

油封4与后盖8之间的空间构成中压储油腔B。曲轴2后端的油封轴颈203 穿过油封4的唇口,插入中压储油腔B。

为了进一步减小曲轴的旋转阻力,采用尽量小的油封轴颈,油封轴颈203 的直径小于二分之一轴承的安装轴颈202。

轴承盖7的内孔中有卡簧槽,油封卡簧9安装在卡簧槽中,油封4的前端抵住油封卡簧9,油封4的后端有后盖8将油封4固定。

本结构在安装时,先安装曲轴2和轴承3,然后用螺钉固定带有油封卡簧9 的轴承盖7。安装完轴承盖7后再由外向内向油封承孔中安装油封4。因为油封轴颈203有大倒角204导向,可以顺利地安装油封,最后将后盖8固定。

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卧式涡旋压缩机与曲轴相关的轴承都采用滚动轴承,曲轴后部进油部位的储油腔用油封密封,滚动轴承和油封的旋转阻力小,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适合用于高速运转的压缩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