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换挡油缸结构的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847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换挡油缸结构的变速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内结构领域,具体是涉及变速箱的换挡油缸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立式车床加工中,为了实现车床的重切削和保证各种大小零件的加工扭矩要求,车床经常要变换转速,换档油缸活塞经常要上下运动,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啮合要求,油缸结构应尽量简单而且稳定可靠。但是,目前大部分国内车床厂都采用传统的油缸来换档,传统的油缸结构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活塞杆支撑座等零件组成,这种换档油缸结构较复杂,零件多,配件成本高,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立式车床变速箱换档油缸结构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还能利于提高加工精度的一种改进换挡油缸结构的变速箱。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换挡油缸结构的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体,设有高、低档变速齿轮的变速转轴,变换高、低档变速齿轮传动的换挡转轴,及带动换挡转轴做换挡动作的换挡油缸,所述变速转轴、换挡转轴和换挡油缸分别设置在变速箱体内,所述换挡油缸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变速箱体上的上缸体和下缸体,所述上缸体与下缸体之间连接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密封活动在上缸体内,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密封活动在下缸体内,所述活塞杆上固定设有换挡部件来实现带动换挡转轴做换挡动作。

所述换挡转轴上设有可上下滑动与高档变速齿轮或低档变速齿轮啮合的双联齿轮,所述换挡部件为固定设置在活塞杆上的拨叉,所述拨叉通过轴承连接双联齿轮。

所述拨叉通过圆螺母和止动垫圈固定设置在活塞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换挡油缸分为上、下缸体,上、下缸体之间设置活塞杆,工作时液压油直接驱动活塞杆的端部,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活塞、活塞杆支撑座及其他部件,减少部件也就能够使得结构变得简单,生产装配更容易;通过固定设置的拨叉连接双联齿轮,活塞杆上下动作时能带动双联齿轮同步上下动作,从而实现双联齿轮能够处于两个不同位置,即两个换挡位置,来分别与高档变速齿轮或低档变速齿轮啮合传动;该结构的变速箱的活塞杆两端直接由液压油推动,能够使得换挡动作更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换挡油缸结构的变速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变速箱体-1;

变速转轴-2;高档变速齿轮-21;低档变速齿轮-22;

换挡转轴-3;双联齿轮-31;

换挡油缸-4;上缸体-41;下缸体-42;活塞杆-43;密封圈-44;

换挡部件-45;轴承-46;圆螺母-47;止动垫圈-4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改进换挡油缸结构的变速箱,如图1所示,包括变速箱体1、变速转轴2、换挡转轴3和换挡油缸4,所述变速转轴2、换挡转轴3和换挡油缸4分别设置变速箱体内,所述变速转轴2上上下固定设置有高档变速齿轮21和低档变速齿轮22,所述换挡转轴3设置在变速转轴2与换挡油缸4之间用于变换高、低档变速齿轮传动,所述换挡油缸4用于带动换挡转轴3做换挡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换挡油缸4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变速箱体1上的上缸体41和下缸体42,所述上缸体41与下缸体42之间连接活塞杆43,所述活塞杆43上端密封活动在上缸体41内,所述活塞杆43的下端密封活动在下缸体42内,图中所示的活塞杆43的上端与上缸体41内壁及下端与下缸体42内壁之间分别是通过密封圈44是实现密封,所述活塞杆43上固定设有换挡部件45来实现带动换挡转轴3做换挡动作。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换挡转轴3上设有可上下滑动与高档变速齿轮21或低档变速齿轮22啮合的双联齿轮31,所述换挡部件45为固定设置在活塞杆43上的拨叉,所述拨叉通过轴承46连接双联齿轮31。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拨叉通过圆螺母47和止动垫圈48固定设置在活塞杆43上,能够使得拨叉较好的稳固固定。

上述结构的变速箱工作过程如下:

换挡动作时,换挡油缸4只有一端进液压油,当液压油从上缸体41的进油口进油时,推动活塞杆43向下运动,带动拨叉向下移动,同步带动双联齿轮31移动到下方的位置,使双联齿轮31下方的齿轮与变速转轴2的低档变速齿轮22啮合传动,实现低档变速。

当液压油从下缸体42的进油口进油时,推动活塞杆43向上运动,带动拨叉向上移动,同步带动双联齿轮31移动到上方的位置,使双联齿轮31上方的齿轮与变速转轴2的高档变速齿轮21啮合传动,实现高档变速。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