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齿轮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37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联齿轮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联齿轮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行走减速装置是通过液压马达驱动输入太阳轮,经过轮系的减速,最后将增大的扭矩通过齿圈输出;液压行走减速装置与马达集成用于行走驱动、吊装升降的集成装置,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起重运输、轻化、船舶、农业机械、航空等相关领域中。在国内液压行走减速装置发展至今,虽然产品结构已形成多元化。液压行走减速装置品牌已完成了系列化,但近几年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极度低迷状态,出现了产能过剩,市场利润普遍下滑及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推出更加贴近用户的产品。现在国内生产的液压行走减速装置基本都是NGW传动形式行星轮系组成,太阳轮和齿圈采用浮动结构,一级与二级的行星传动是分体的,由于行星轮的分体传动,造成液压行走减速装置的体积增大,占空间,使用寿命短,造成加工与安装的精度降低,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的双联齿轮减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双联齿轮减速装置,包括壳体、一级内齿圈、行星盘、双联齿轮、二级内齿圈和连接齿轮;所述一级内齿圈固定于壳体上,所述壳体的端部设有端盖,所述行星盘通过轴承安装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双联齿轮安装于行星盘上,所述双联齿轮包括一大径齿轮和一小径齿轮,所述连接齿轮固定于液压马达的外壳上,所述二级内齿圈套设于连接齿轮上并与连接齿轮啮合;所述双联齿轮的大径齿轮与液压马达输出轴上的驱动齿及一级内齿圈啮合,所述双联齿轮的小径齿轮与二级内齿圈啮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齿轮通过螺钉和圆柱销固定于液压马达外壳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液压马达外壳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并且轴承的外侧设有浮动油封。

优选地,所述二级内齿圈通过卡簧与连接齿轮配合安装。

改进地,所述二级内齿圈包括两个齿形段,两个齿形段分别与连接齿轮和双联齿轮的小径齿轮啮合。

运行原理:液压马达输出轴转动驱动大径齿轮转动,此时一级内齿圈与双联齿轮的大径齿轮组成NGW型行星齿轮传动,二级内齿圈与双联齿轮的小径齿轮组成NGW型行星齿轮传动;由于双联齿轮中大径齿轮与小径齿轮在行星齿轮传动过程中整体运动的角速度相同而直径不同,并且二级内齿圈与连接齿轮啮合不旋转,因此最后转动由双联齿轮的大径齿轮传递给壳体驱动壳体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借鉴、整合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特点,在原有行星轮单体的基础上,将其设计为一体,双联齿轮减速装置与传统液压行走减速装置相比至少有三方面优点:①由于行星轮是双联齿轮,使减速内腔减小,省去部分支撑件,总体体积减小,起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双联齿轮在机加工与齿形加工方面即省工又能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②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③运动平稳,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联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一级内齿圈,3、行星盘,4、双联齿轮,5、二级内齿圈,6、连接齿轮,7、大径齿轮,8、小径齿轮,9、浮动油封,10、卡簧,11、端盖,12、驱动齿,13、液压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如图1到图2所示的一种双联齿轮减速装置,包括壳体1、一级内齿圈2、行星盘3、双联齿轮4、二级内齿圈5和连接齿轮6;一端盖11与一级内齿圈2通过螺栓固定于壳体1上,行星盘3通过轴承安装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双联齿轮4通过一转轴安装于行星盘3上,并包括一个二十八齿的大径齿轮7和一个二十齿的小径齿轮8;连接齿轮6通过螺钉和圆柱销固定于液压马达13的外壳上;二级内齿圈5通过卡簧10安装于连接齿轮6上并与连接齿轮6啮合,二级内齿圈5设有两个齿形段,两个齿形段分别能与连接齿轮6和双联 齿轮4的小径齿轮8啮合;双联齿轮4的大径齿轮7与液压马达13输出轴上的驱动齿12及一级内齿圈2啮合,双联齿轮4的小径齿轮8与二级内齿圈5啮合;壳体1与液压马达13的外壳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并且轴承的外侧壳体1与液压马达13的外壳之间设有浮动油封9。

运行原理:液压马达13输出轴转动驱动大径齿轮7转动,此时一级内齿圈2与双联齿轮4的大径齿轮7组成NGW型行星齿轮传动,二级内齿圈5与双联齿轮4的小径齿轮8组成NGW型行星齿轮传动;由于双联齿轮4中大径齿轮7与小径齿轮8的在行星齿轮传动过程中整体的角速度相同而直径不同,并且二级内齿圈5与连接齿轮6啮合不旋转,因此最后转动由双联齿轮4的大径齿轮7传递给壳体1驱动壳体1转动。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