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4791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阿维巴坦钠中间体的检测方法,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其cas号为1416134-49-0,是生产阿维巴坦钠(avibactam)的重要中间体,其手性纯度、异构体杂质直接影响阿维巴坦钠的手性纯度、异构体杂质的多少,从而直接影响阿维巴坦钠药物的疗效。

阿维巴坦钠的化学名称:[(1r,2s,5r)-2-(氨基羰基)-7-氧代-1,6-二氮杂双环[3.2.1]辛-6-基]硫酸单酯,属于二氮杂双环辛酮化合物,是目前最被看好的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三种已上市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相比,具有长效和与酶可逆性共价结合,且不会诱导β-内酰胺酶产生。其本身并没有明显的抗菌活性,但能抑制a型(包括esbl和kpc)和c型的β-内酰胺酶。因此,与各类头孢和碳青霉烯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尤其是对含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肺炎杆菌、含有超量ampc酶的大肠杆菌以及同时含有amp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的活性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阿维巴坦能恢复头孢类抗生素对绝大多数的测试菌株的活性。此外,体外测试表明阿维巴坦与头孢他洛林酯合用时,产生抗药性变异的机会较小。

目前,还未发现(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手性纯度检测方法的相关文献及报道,为了加强(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质量控制,需要研发出(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特别是其手性纯度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

(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结构式为:

(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结构式为:

(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结构式为:

(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结构式为: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检测步骤如下:

(1)分别适量称取(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这四种相应的工作品,并置于同一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制成一定浓度的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进一步地,所述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中(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3~0.7mg/ml,(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3~0.7mg/ml,(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3~0.7mg/ml,(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3~0.7mg/ml。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中(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5mg/ml,(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5mg/ml,(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5mg/ml,(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5mg/ml。

(2)取适量的供试品,精密称定,加稀释液稀释制成每1ml约含0.5mg的溶液,配制成供试品溶液,可以理解为所述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为0.3~0.7mg/ml;

(3)精密量取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进样量为15~25μl,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样量为20μl,记录色谱图。理论板数按(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计算应不低于5000,任意异构体峰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根据《中国药典》,分离度(简称为r)也叫分辨率,是指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之差与平均峰宽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r=2(tr2-tr1)/(w1+w2)),tr1和tr2为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w1和w2为其相应的峰宽。

分离度表示相邻两峰的分离程度,r越大,表明相邻两组分分离越好。一般说当r<1时,两峰有部分重叠;当r=1.0时,分离度可达98%;当r=1.5时,分离度可达99.7%。通常用r=1.5作为相邻两组分已完全分离的标志。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进样量为15~25μl,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样量为20μl,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与系统适应性溶液中异构体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面积归一化法分别计算。

将所述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检测,其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chiralcelad-h;

流速:0.8~1.2ml/min;

柱温:10~40℃;

检测波长:208~212nm;

流动相:正己烷:无水乙醇:异丙醇:二乙胺,其体积比为(820~880):150:50:0.5;

稀释液:甲醇;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

采用大赛璐手性色谱柱,使(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及其三个异构体实现有效分离,经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进一步地,所述色谱柱的规格或尺寸为4.6*250mm,5μm。色谱柱的填料粒径为5μm,孔径为4.6mm,色谱柱柱长25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流速为1.0ml/min;所述柱温为20~30℃,也可以将所述柱温理解为正常的室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柱温为2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检测波长为210n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流动相中正己烷:无水乙醇:异丙醇:二乙胺的体积比为(820~880):150:50:0.5,采用适当比例的异丙醇、无水乙醇,可以有效改善分离效果,增加少量二乙胺改善峰型。

进一步地,定量方法为面积归一化法。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及其三个异构体均能实现有效分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快速准确测定,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2)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分离度不小于1.5,符合完全分离的标准;

(3)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为(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类别的化合物提供了研究开发和质量检测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现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检测方法

一、仪器与检测条件

岛津lc-15c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选用chiralcelad-h,色谱柱的规格为4.6*250mm,5μm。即色谱柱的填料粒径为5μm,孔径为4.6mm,色谱柱柱长250mm。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0nm;检测器:紫外检测器,进样量为20μl。

流动相:正己烷:无水乙醇:异丙醇:二乙胺,其体积比为850:150:50:0.5;

稀释液:甲醇。

二、实验步骤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检测步骤如下:

(1)适量称取(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这四种相应的工作品,并置于同一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配制成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其中(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5mg/ml,(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5mg/ml,(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5mg/ml,(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浓度为0.5mg/ml。

(2)取适量的供试品,精密称定,加稀释液稀释制成每1ml约含0.5mg的溶液,配制成供试品溶液;

(3)精密量取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理论板数按(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计算应不低于5000,异构体峰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与系统适应性溶液中异构体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面积归一化法分别计算。

取四批同一生产规格指令生产的(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产品,按照上述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手性纯度及三个异构体计算,检测结果见表1。

表1:四批(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样品的检测结果。

(2s,5s)杂质为(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r,5r)杂质为(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r,5s)杂质为(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

图1是实施例1中的高效液相色谱图,是系统适应性溶液典型图谱,出峰顺序为(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保留时间11.673min为(2s,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保留时间14.324min为(2r,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保留时间18.924min为(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保留时间25.406min为(2r,5s)-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其中检测器a通道1/210nm。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简便、准确、快速、高效、可靠的检测(2s,5r)-苯氧胺基哌啶-2-甲酰胺的手性纯度及其异构体杂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且操作简便,可以实现完全分离,进而为研究此类化合物提供了研究开发和质量检测的基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