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372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的电机通常采用直流电来进行驱动。电机需要通过电机引出线电连接至设置于压缩机壳体上的接线机构,通过接线结构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此获得供电。通常,所述接线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接线柱,电机引出线与接线柱电连接,而外部电源通过电源引出线与接线端子电连接,接线端子再通过接线端子与接线柱插接相连,实现对电机的供电。

现有的接线端子通常为柱形接线端子或旗形接线端子。安装的过程中,首先将电源引出线插到密封的接线端子的一端,再将接线端子的另一端与接线柱插接相连,使得接线柱与电源引出线电连接。进而,再使用一接线盒盖盖住电源引出线和密封的接线端子,以保护其不受雨水、灰尘的影响。最后采用螺钉或者弹簧等紧固件固定住接线盒盖。其中,电源引出线和接线盒盖分别单独制作。然而,现有的接线端子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1)由于接线端子与接线盒盖是单独的两个部件,在安装压缩机时,需要首先将接线端子与接线柱和电源引出线连接,随后盖上接线盒盖,这样的安装步骤较为繁琐;

2)由于电源引出线和接线柱分别连接在接线端子的两端,为保证接线盒盖能够顺利的盖住接线端子并且互不干涉,在接线盒盖与接线端子连接电源引出线的一端之间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因此,导致接线盒盖高度较高,对于某些对高度有限制要求的压缩机而言非常不利;

3)固定接线盒盖所需的螺钉和螺母或者弹簧和卡箍等紧固件较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可降低接线盒盖的高度、节省压缩机的安装空间,并且还使压缩机的电机与外部电源安装便捷、增加压缩机使用的便利性、降低压缩机的使用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接线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组件电连接,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座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且部分显露于所述壳体外;接线柱,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接线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电机组件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接线盒盖,盖合于所述座体上,与所述座体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接线盒盖包括接线端子,与所述接线柱相对应,所述接线柱插接于所述接线端子中。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盖包括顶盖以及由所述顶盖向所述壳体的一端延伸的侧壁,所述接线端子容置于所述顶盖中。

优选地,所述座体和所述接线盒盖的侧壁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座体的外径为25~30mm。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盖的侧壁的内径为25~30mm。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盖的顶盖朝向所述接线柱的表面与所述座体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抱紧机构,所述抱紧机构包括第一弹性抱紧部及第二弹性抱紧部;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沿着所述接线柱的延伸方向排列,并在垂直于其排列方向的平面上形成供所述接线柱穿过的间隙;当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时,所述接线柱位于所述间隙中,所述第一弹性抱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抱紧部位于所述接线柱的两侧并抱紧所述接线柱。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盖还包括电源引出线,所述电源引出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接线盒盖的顶盖内,与所述接线柱电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机架;上盖,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端,所述接线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盖;下盖,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将电源引出线、接线端子以及接线盒盖集成为一个整体,电源引出线、接线端子均被包裹在接线盒盖内,电源引出线通过接线端子与接线柱电连接,该结构有效地节省了接线盒盖的内部空间、降低接线盒盖的高度,从而,节省了压缩机的安装空间,并且,电源引出线和接线盒盖一体化设计还节省了安装工序,只需将整个接线盒盖盖合于座体上,即可完成现有技术中插电源引出线和盖接线盒盖两个步骤。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盖与座体之间为过盈配合,相互之间会产生抱紧力,因此,无需使用紧固件对接线盒盖进行固定,不但安装便捷,而且还节省了固定所需的螺钉和螺母或者弹簧和卡箍等紧固零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接线盒盖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接线端子与接线柱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接线盒盖装配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1 机架

12 上盖

13 下盖

2 电机组件

21 曲轴

22 转子

23 定子

31 座体

32 接线柱

33 接线盒盖

331 顶盖

332 侧壁

334 电源引出线

4、4’ 接线端子

41 第一弹性抱紧部

42 第二弹性抱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实用新型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结构和部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接线盒盖装配后的剖视图。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组件以及接线组件。

所述壳体包括机架11、上盖12以及下盖13。上盖12设置于机架11的一端,下盖13设置于机架11的另一端。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上盖12和下盖13分别设置于机架11的上下两端。上盖12和下盖13与机架11之间可以焊接相连。

电机组件2设置于壳体内。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电机组件2包括曲轴21以及套设于曲轴21上的转子22和定子23。定子23与机架11固定相连。转子22插置于定子23中,在转子22与定子23之间具有预定间隙,进而通过与定子23的相互作用而旋转转子22。曲轴21联接到转子22并且延伸至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间内,以将转子22的旋转力传递至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间,以压缩制冷剂。

接线组件设置于壳体的一端,与电机组件2电连接。具体来说,所述接线组件设置于壳体的上盖12。如图1所示,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座体31、接线柱32以及接线盒盖33(可参见图2)。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座体31设置于壳体的一端,且部分显露于壳体外。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座体31固定于壳体的上盖12上,其上半部分显露于上盖12外。座体31的横截面优选地呈圆形,其外径(此处的外径是指座体31显露于上盖12外的部分的外径)优选地为25~30mm。

接线柱32设置于座体31上,接线柱32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内,与电机组件2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具体来说,接线柱32的一端与定子23之间通过电机引出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接线柱32的另一端延伸出上盖12外,与接线盒盖33电连接。

接线盒盖33盖合于座体31上,与座体31之间为过盈配合。具体来说,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接线盒盖33包括顶盖331以及由顶盖331向所述壳体的一端(即所述壳体的上盖12)延伸的侧壁332。接线盒盖33的侧壁332的横截面也为圆形。接线盒盖33与座体31之间为过盈配合(此处的过盈配合是指在接线盒盖33未盖合于座体31上的状态下,接线盒盖33的侧壁332的内径尺寸小于座体31的外径尺寸;而在接线盒盖33盖合于座体31上的状态下,接线盒盖33的侧壁332的内表面与座体31的外表面完全贴合,且相互挤压、形成抱紧力),接线盒盖33的侧壁332的内径优选地为25~30mm。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由于接线盒盖与座体之间为过盈配合,相互之间产生抱紧力,因此,接线盒盖无需使用紧固件进行固定,进而,安装较为便捷,并且还可以节省固定所需的螺钉和螺母或者弹簧和卡箍等紧固零件,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接线盒盖33包括接线端子4,接线端子4与接线柱32相对应,接线柱32插接于接线端子4中。接线端子4容置于接线盒盖33的顶盖331中。在图2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接线盒盖33盖合于座体31之上后,顶盖331朝向接线柱32的表面与座体31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顶盖331朝向接线柱32的表面与座体31的上表面之间也可以是相互贴合的,这些实施例同样可以予以实现,在此不予赘述。

如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接线端子4为插片式接线端子,每个接线端子4包括用于抱紧接线柱32的抱紧机构,当接线盒盖33盖合于座体31上、接线端子4与接线柱32连接时,所述抱紧机构从接线柱32的两侧抱紧接线柱32。请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接线端子与接线柱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仅以图3所示的接线端子4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其他可用于与接线柱32插接的接线端子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的接线盒盖33中,在此不予赘述。

具体来说,每个抱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抱紧部41和至少一个第二弹性抱紧部42。如图3所示,所述抱紧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弹性抱紧部41以及一个第二弹性抱紧部42,第一弹性抱紧部4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42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抱紧部4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4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例如抱紧力的大小)进行变化,在此不予赘述。

如图3所示,接线端子4与接线柱32连接时,第一弹性抱紧部4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42位于接线柱32的两侧并抱紧接线柱32。第一弹性抱紧部4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42为一体成型的金属薄片。由于第一弹性抱紧部4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42一体成型,因此,当第一弹性抱紧部4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42位于接线柱32两侧,并且第一弹性抱紧部4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42的两端相连,进而对接线柱32产生抱紧力。具体来说,第一弹性抱紧部41和第二弹性抱紧部42沿着接线柱32延伸方向排列,且在垂直于其排列方向的平面上形成供接线柱32穿过的间隙。该间隙与接线柱32之间过盈配合(是指在接线柱32未插入的状态下间隙的尺寸小于接线柱32的径向尺寸)。因此,当接线盒盖33盖合后,抱紧机构可以对接线柱32产生抱紧力。接线端子4的抱紧机构与接线柱之间抱紧力可以在接线盒盖与座体之间因过盈配合而产生的抱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接线盒盖与座体之间固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接线盒盖33还包括电源引出线334,电源引出线334的一端延伸至接线盒盖33的顶盖331内、与接线柱32电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图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接线盒盖33盖合后,接线组件的接线柱32以及接线端子4容纳在接线盒盖33内,有效地节省了接线盒盖的内部空间、降低接线盒盖的高度,从而,节省了压缩机的安装空间,此外,电源引出线和接线盒盖一体化设计还节省了安装工序,只需将整个接线盒盖盖合于插电源引出线和盖接线盒盖即可完成安装。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接线盒盖装配后的剖视图,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接线端子4’仅仅为一接线孔,供接线柱32插接。在此实施例中,由于接线端子4’为一接线孔,因此,相比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接线端子4来说,更便于整个接线盒盖33的制造,此处不予赘述。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将电源引出线、接线端子以及接线盒盖集成为一个整体,电源引出线、接线端子均被包裹在接线盒盖内,电源引出线通过接线端子与接线柱电连接,该结构有效地节省了接线盒盖的内部空间、降低接线盒盖的高度,从而,节省了压缩机的安装空间,并且,电源引出线和接线盒盖一体化设计还节省了安装工序,只需将整个接线盒盖盖合于座体上,即可完成现有技术中插电源引出线和盖接线盒盖两个步骤。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盖与座体之间为过盈配合,相互之间会产生抱紧力,因此,无需使用紧固件对接线盒盖进行固定,不但安装便捷,而且还节省了固定所需的螺钉和螺母或者弹簧和卡箍等紧固零件,降低了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