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92241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模型组比较:*P〈0. 05,林P〈0. 01。
[0162] 从表8可以看出,模型组大鼠CRA血流流速明显降低,Max、Min、TAMx均非常显著 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反映视网膜血流灌注和供血严重不足,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 合物各剂量组大鼠CRA血流流速明显增加,各剂量组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中高 剂量3'-甲氧基大豆苷、3'-甲氧基大豆苷元、合用3'-甲氧基大豆苷-3'-甲氧基大 豆苷元均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灌注和供血不足,对糖尿病性视网膜 病变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合同效果优于单用。
[0163] 表8药物3'-甲氧基大豆苷及3'-甲氧基大豆苷元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大 鼠CR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治疗组)(x土s,n= 10)
[0166] 与模型组比较:*P〈0. 05, **P〈0. 01。
[0167]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预防和治疗 作用。
[0168] (五)3'-甲氧基大豆苷及3'-甲氧基大豆苷元的组合物下调高糖培养心肌成 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M(TGF-M)表达
[0169] 转化生长因子-M(TGF-M)的异常分泌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异常表 达均是心肌纤维化病变中最重要的促诱发因子之一。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等代谢紊乱均可刺激TGF-M分泌。TGF-M通过受体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合成I、111型胶 原及纤维连接蛋白,下调蛋白水解酶活性,抑制纤溶酶原、胶原酶原、基质酶原等酶原激活 物的产生,减少胶原降解,增加心肌组织外基质的含量,最终使细胞外基质在细胞间沉积, 使心肌变僵硬,舒张功能障碍,最终出现心力衰竭。
[0170] 1实验方法
[0171] 分离1~3dWistar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并培养,传代至第二代时用于实验。将 所有细胞分为10组,随机分为10组,每组均加入葡萄糖终浓度为25mM的高糖DMEM培养 基〇.lml,再分别添加〇.lml梯度稀释的3'-甲氧基大豆苷、3'-甲氧基大豆苷元溶液 (终浓度分别为10、100nM)、3'-甲氧基大豆苷-3'-甲氧基大豆苷元(终浓度为10yg/ ml:5yg/ml)和3'-甲氧基大豆苷-3'-甲氧基大豆苷元(终浓度为5yg/ml:10yg/ ml)。以只加普通DEME培养基(葡萄糖终浓度5. 5nM)为正常对照组,以加葡萄糖终浓度为 25mM的高糖DMEM培养基为高糖组。各组细胞均刺激24h,用胰酶消化,抽提总RNA、反转录 cDNA,以反转录cDNA为模板扩增各组细胞I型、III型胶原mRNA。
[0172] 2实验结果
[0173] 从表9可以看出,25mM葡萄糖能显著升高I型、III型胶原mRNA,单用及合用不同 浓度的3'-甲氧基大豆苷及3'-甲氧基大豆苷元均能显著降低I型、III型胶原mRNA,且 -甲氧基大豆苷一3'-甲氧基大豆苷元组的效果优于3'-甲氧基大豆苷组和3'-甲 氧基大豆苷元组。这表明3'-甲氧基大豆苷和/或3'-甲氧基大豆苷元可以下调高糖 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M(TGF-M)表达。
[0174] 表9 3'-甲氧基大豆苷及3'-甲氧基大豆苷元的组合物下调高糖培养心肌成 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0 1 (TGF-M)表达($士 s,n= 10)
[0176] 与模型组比较:*P〈0. 05。
[0177] (六)3'-甲氧基大豆苷及3'-甲氧基大豆苷元的组合物降低糖尿病心肌病变 大鼠心肌细胞Ca2+超载作用
[0178] 糖尿病心肌病变大鼠心肌细胞Ca2+超载是心肌功能受损的直接原因。
[0179] 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健康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 其余为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发大鼠糖尿病,连续注射 5周后形成2型糖尿病模型,喂养10周后形成糖尿病心肌病变模型。
[0180] 1实验方法
[0181] 将造模成功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S卩:正常组;模型组; -甲氧基大豆苷元高中低剂量组(6、2、0.7mg/kg);3'-甲氧基大豆苷高中低剂量组 (9、3、lmg/kg);3'-甲氧基大豆苷-3'-甲氧基大豆苷元(l:2,3mg/kg);3'-甲氧基大 豆苷-3'-甲氧基大豆苷元(2 :1,3mg/kg);阳性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100mg/kg)。治疗 4周后,采用Ca2+荧光指示剂Fura-2,测定激发波长340/380nm的荧光值,以F340/F380比 值反映大鼠心肌细胞内钙浓度。
[0182] 3实验结果
[0183] 从表10可以看出,单用及合用不同浓度的3'-甲氧基大豆苷及3'-甲氧基大 豆苷元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心肌病变大鼠心肌细胞内Ca2+超载作用,且3'-甲氧基大豆 苷-3'-甲氧基大豆苷元组的效果优于3'-甲氧基大豆苷组和3'-甲氧基大豆苷元组。
[0184] 表10 3'-甲氧基大豆苷及3'-甲氧基大豆苷元的组合物降低糖尿病心肌病变 大鼠心肌细胞内Ca2+超载作用(x土s,n= 10)
[0186] 与模型组比较:*P〈0. 05。
[0187] 综上药理结果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对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较好的 预防和治疗作用。
[018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8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3'-甲氧基大豆苷和/或3'-甲氧基大豆苷元在制备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中 的应用。2. -种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组分包括3'-甲氧基大 豆苷和/或3'-甲氧基大豆苷元。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 分包括重量比为(1-5) :(5-1)的:V -甲氧基大豆苷与:V -甲氧基大豆苷元。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3'-甲 氧基大豆苷与3'-甲氧基大豆苷元的重量比为(1-2) : (2-1)。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还包 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活性组分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 1-99. 5%。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 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 剂、助溶剂、防腐剂、香味剂或甜味剂中的至少一种。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形剂 为水或注射用油;填充剂为淀粉、蔗糖、糊精、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粘合剂为纤维素衍生 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湿润剂为甘油;崩解剂为琼脂、碳酸钙 或碳酸氢钠;吸收促进剂为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醇;吸附载体为高岭土或皂 粘土;润滑剂为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或聚乙二醇;助溶剂为苯甲酸苄酯;防腐剂为 苯甲醇。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 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粉剂、丸剂、胶囊或液体制剂。9. 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如下步骤: 取:V -甲氧基大豆苷和/或:V -甲氧基大豆苷元,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匀 并制成常规剂型,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的活性组分包括3′-甲氧基大豆苷和/或3′-甲氧基大豆苷元。本发明通过药理实验发现了3′-甲氧基大豆苷和3′-甲氧基大豆苷元具有优良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新医药用途,为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提供了新的防治候选药物,特别是将3′-甲氧基大豆苷和3′-甲氧基大豆苷元按照本发明所述重量比进行配合使用时,可获得最佳的糖尿病并发症防治效果。
【IPC分类】A61K31/7048, A61K31/352, A61P3/10
【公开号】CN104940220
【申请号】CN201510397896
【发明人】王汝上, 郑兆广, 朱荃, 何宝, 段婷婷, 顾斐, 程慧荃, 胡琴, 杨琳琳, 陈丹扬, 高雪晖, 屈夏菁, 杨丹
【申请人】广州康臣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7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