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1152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糖果鸢尾组培技术。



背景技术:

糖果鸢尾(×Pardancanda norrisii)是以野鸢尾(Iris dichotoma)和射干(Iris domestica)为亲本,经不断杂交、回交等方式获得的后代群体的统称。因其花被会在花朵闭合次日翻卷,连着子房就像糖果,故名Candy lily,中文译为糖果鸢尾。射干和野鸢尾均原产我国,于夏季少花时节开花,花期长达一个半月,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等优良抗逆性,是十分优良的育种材料。但花色比较单一,限制了它们在园林中的应用。通过种间杂交获得的杂交后代糖果鸢尾,花色变异十分丰富,除了野鸢尾的白色和射干的橙色外,还出现了亲本没有的黄色、红色、粉色、紫色等花色。创造出了很多特异新类型,是培育鸢尾新品种的有效手段。

鸢尾繁殖方式常采用种子繁殖,也可采用分株繁殖,但是,利用传统方式繁殖,其株型一致性较差,植株变异性较大,优良性状无法保持。因此,研究糖果鸢尾离体快繁技术,可以进一步选择和稳定优良性状,提升植株的观赏应用价值,使其更快地应用于园林绿化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可保持糖果鸢尾的优良性状,进行快速大量地繁殖。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不定芽的诱导:选择糖果鸢尾的花托或茎节嫩叶作为外植体,将所属外植体接种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至分化出不定芽;

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6-BA0.8~1.2mg/L+2,4-D0.8~1.2mg/L+蔗糖25~35g/L+琼脂;

2)苗的分化:将所述不定芽转接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至分化出苗;

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8~1.2mg/L+NAA 0.4~0.6mg/L+蔗糖25~35g/L+琼脂;

3)生根培养:将所述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生根后得糖果鸢尾幼苗;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8~1.2mg/L+蔗糖25~35g/L+琼脂。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选择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直接培养得到不定芽,再将所述不定芽培养得分化苗,进一步生根得幼苗,进一步的,对愈伤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激素选择和用量进行优化,得到一种高诱导成功率的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

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pH均为5.8~6.2。pH值与植物体液pH值一致,利于植物生长,所接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以及幼苗均形态正常。

优选的,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琼脂的添加量均为6~7g/L。培养基硬度刚好,所有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以及幼苗均很好地固定在培养基中。

优选的,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mg/L+2,4-D1.0mg/L+蔗糖30g/L+6.5g/L琼脂,pH为5.8~6.2;

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mg/L+2,4-D 1.0mg/L+蔗糖30g/L+6.5g/L琼脂,pH为5.8~6.2和/或;

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蔗糖30g/L+6.5g/L琼脂,pH为5.8~6.2和/或;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mg/L+蔗糖30g/L+6.5g/L琼脂,pH为5.8~6.2。

优选的,选择花托作为外植体。

优选的,所述不定芽的诱导、苗的分化和生根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条件均为温度23~27℃,光照时间11~13h/d,光照强度25~30μmol·m-2·s-1。在这种条件下,所有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以及幼苗均生长良好。

优选的,在接种到愈伤诱导培养基前先用70%的无水乙醇对所述外植体消毒25~35s,再用2%次氯酸钠消毒10~14min。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消毒,既可充分地杀灭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还不会对外植体造成过大的伤害,保证外植体的较强活性。优选的,将所述糖果鸢尾幼苗栽到草炭、珍珠岩和蛭石头的混合基质中得糖果鸢尾植株。

优选的,所述草炭:珍珠岩:蛭石=5:1:1。采用这种比例,可保证所述植株具有较高的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5%。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选择糖果鸢尾的花托作为外植体,对其进行初步清洗后,先用70%的无水乙醇对所述外植体消毒25~35s,再用2%次氯酸钠消毒10~14min,得消毒后的外植体;

2)不定芽的诱导:将所述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至分化出不定芽,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mg/L+2,4-D 1.0mg/L+蔗糖30g/L+6.5g/L琼脂,pH为5.8~6.2;

3)苗的分化:将所述不定芽接种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得分化苗,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 0.5mg/L+蔗糖30g/L+6.5g/L琼脂,pH为5.8~6.2;

4)生根培养:将所述分化苗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得糖果鸢尾幼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0mg/L+蔗糖30g/L+6.5g/L琼脂,pH为5.8~6.2;

5)移栽:将所述糖果鸢尾幼苗移栽到灭菌后的草炭:珍珠岩:蛭石=5:1:1的基质中,培养得糖果鸢尾植株;

所述不定芽的诱导、苗的分化和生根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条件均为温度23~27℃,光照时间11~13h/d,光照强度25~30μmol·m-2·s-1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糖果鸢尾的花、茎节、嫩叶等外植体进行了系列组织培养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其中以花托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时,效果最优。本发明通过消毒外植体,得到无菌系,继而利用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进行诱导、继代增殖以及生根进行筛选、调控,最后确定最佳的外植体与培养基配方,使其能保持优良性状,并能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所得愈伤组织都比较紧凑、呈球形、淡黄色,状态好。生根率高达96%。

附图说明

图1为糖果鸢尾外植体;

图2为糖果鸢尾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情况;

图3为糖果鸢尾分化出不定芽情况;

图4为糖果鸢尾分化苗生根情况;

图5为糖果鸢尾组培苗移栽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所涉及的诱导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均添加30g/L的蔗糖,调节其pH至5.8~6.2;

以下实施例所涉及的不定芽的诱导分化、苗的分化和生根培养的培养条件均为温度为25℃,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25~30μmol·m-2·s-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消毒播种糖果鸢尾的种子,得到播种苗,采集健壮的无病虫害的花托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如图1),将采集到的外植体先用20%的洗洁剂水浸泡30min,再用流水冲洗1~2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无水乙醇消毒30s,无菌水冲洗3遍,再用2%次氯酸钠消毒12min,无菌水冲洗5遍;

(2)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基:MS+6-BA 1.0mg·L-1+2,4-D 1.0mg·L-1,送入培养室进行无菌培养,培养室的条件:温度为25℃,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25~30μmol·m-2·s-1,培养4周后,诱导出愈伤组织(如图2),8周后,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如图3);所述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55%,不定芽的发生率为70%;

(3)苗的分化将不定芽继代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 1.0mg·L-1+NAA 0.5mg·L-1,经过3~4轮的继代培养,得到2~3倍数量的分化苗;所述分化苗的形成率为99%;

(4)生根培养将生长健壮,高6cm左右的分化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6周后生根(如图4),生根培养基:1/2MS+IBA 1.0mg·L-1,所述生根率为96%;

(5)移栽当分化苗生根长到2cm左右时,将三角瓶封口膜逐渐打开,炼苗3d,轻轻取出小苗,洗净根部残留的培养基,移栽到灭过菌的基质中基质中,所述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5:1:1,移栽成活率为95%(如图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消毒播种糖果鸢尾的种子,得到播种苗,采集健壮的无病虫害的茎节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将采集到的外植体先用20%的洗洁剂水浸泡30min,再用流水冲洗1~2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无水乙醇消毒30s,无菌水冲洗3遍,再用2%次氯酸钠消毒12min,无菌水冲洗5遍;

(2)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基:MS+6-BA 1.0mg·L-1+2,4-D 1.0mg·L-1,送入培养室进行无菌培养,培养室的条件:温度为25℃,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25~30μmol·m-2·s-1,培养4周后,诱导出愈伤组织,8周后,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所述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32%,不定芽的发生率为68%;

(3)苗的分化将不定芽继代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 1.0mg·L-1+NAA 0.5mg·L-1,经过3~4轮的继代培养,得到2~3倍数量的分化苗;所述分化苗的形成率为95%;

(4)生根培养将生长健壮,高6cm左右的分化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6周后生根,生根培养基:1/2MS+IBA 1.0mg·L-1,所述生根率为96%;

(5)移栽当分化苗生根长到2cm左右时,将三角瓶封口膜逐渐打开,炼苗3d,轻轻取出小苗,洗净根部残留的培养基,移栽到灭过菌的基质中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5:1:1,移栽成活率为9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消毒播种糖果鸢尾的种子,得到播种苗,采集健壮的无病虫害的花托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将采集到的外植体先用20%的洗洁剂水浸泡30min,再用流水冲洗1~2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无水乙醇消毒25s,无菌水冲洗3遍,再用2%次氯酸钠消毒14min,无菌水冲洗5遍;

(2)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基:MS+6-BA 0.8mg·L-1+2,4-D 1.2mg·L-1,送入培养室进行无菌培养,培养室的条件:温度为25℃,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25~30μmol·m-2·s-1,培养4周后,诱导出愈伤组织,8周后,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所述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43%,不定芽的发生率为51%;

(3)苗的分化将不定芽继代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 0.8mg·L-1+NAA0.4mg·L-1,经过3~4轮的继代培养,得到2~3倍数量的分化苗;所述分化苗的形成率为85%;

(4)生根培养将生长健壮,高6cm左右的分化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8周后生根,生根培养基:1/2MS+IBA0.8mg·L-1,所述生根率为87%;

(5)移栽当分化苗生根长到2cm左右时,将三角瓶封口膜逐渐打开,炼苗3d,轻轻取出小苗,洗净根部残留的培养基,移栽到灭过菌的基质中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5:1:1,移栽成活率为97%。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消毒播种糖果鸢尾的种子,得到播种苗,采集健壮的无病虫害的花托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将采集到的外植体先用20%的洗洁剂水浸泡30min,再用流水冲洗1~2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无水乙醇消毒30s,无菌水冲洗3遍,再用2%次氯酸钠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5遍;

(2)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基:MS+6-BA 1.2mg·L-1+2,4-D 0.8mg·L-1,送入培养室进行无菌培养,培养室的条件:温度为25℃,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25~30μmol·m-2·s-1,培养5周后,诱导出愈伤组织,8周后,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所述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38%,不定芽的发生率为60%;

(3)苗的分化将不定芽继代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 1.2mg·L-1+NAA0.6mg·L-1,经过3~4轮的继代培养,得到2~3倍数量的分化苗;所述分化苗的形成率为87%;

(4)生根培养将生长健壮,高6cm左右的分化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6周后生根,生根培养基:1/2MS+IBA 1.2mg·L-1,所述生根率为80%;

(5)移栽当分化苗生根长到2cm左右时,将三角瓶封口膜逐渐打开,炼苗3d,轻轻取出小苗,洗净根部残留的培养基,移栽到灭过菌的基质中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5:1:1,移栽成活率为9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9mg/L+2,4-D 1.1mg/L+蔗糖30g/L+琼脂6.5g/L。其愈伤诱导成功率为40%,最终成活率为9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4mg/L+蔗糖30g/L+琼脂6.5g/L。苗分化的成功率为87%,最终成活率为93%。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9mg/L+蔗糖30g/L+琼脂6.5g/L,生根率为89%,最终成活率为95%。

对比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对外植体消毒的具体操作为:将采集到的外植体先用20%的洗洁剂水浸泡30min,再用流水冲洗1~2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无水乙醇消毒30s,无菌水冲洗3遍。结果为外植体污染率为89%。

对比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对鸢尾幼苗进行移栽过程中选择的基质为,草炭:珍珠岩:蛭石=1:1:1,移栽成活率为79%

对比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糖果鸢尾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消毒播种糖果鸢尾的种子,得到播种苗,采集健壮的无病虫害的花蕾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将采集到的外植体先用20%的洗洁剂水浸泡30min,再用流水冲洗1~2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无水乙醇消毒30s,无菌水冲洗3遍,再用2%次氯酸钠消毒12min,无菌水冲洗5遍;

(2)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基:MS+6-BA 1.0mg·L-1+2,4-D 1.0mg·L-1,送入培养室进行无菌培养,培养室的条件:温度为25℃,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25~30μmol·m-2·s-1,培养6周后,没有诱导出愈伤组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