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虱磺胺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91714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丙醚其中的一种。
[0126] 具体配方见表20。
[0127] 表20实施例66~71各组分及重量份
[0128] 组分实施例66 实施例67 实施例68 实施例69 实施例70 实施例71 氟風擴胺 20% 10% 2% 30% 20% 5% 鑼虫乙靡 2% - - - - - 虫螨腈 - 40% - - - - 批- - 30% - - - 風靖脈 一 .一 一 1% - - 氰氟虫腙 - 一 - - 2% - 啶虫丙酿 - - - - - 5% 溶剂 2,4-甲苯二 二甲苯 环H酮 丙醇丙爾 植物油 (i%-ir/>) 异氰酸酯 乳化剂烷基苯磺聚甲基丙烯环氧乙烷-环苯乙烯聚氧苄基二甲 肪醇醇聚 (?%-!〇%) 酸钙酸钿氧丙烷嵌段乙烯醚硫酸基酿聚氧 氧乙烯醚
[0129] 共聚物 铵盐 乙基醚 高分子囊 阿拉伯胶变形乳蛋白甲醛 β-环糊精 勤才料聚謂醇团2 (1%-1?%) 顧-兀醇 烷基芳基脂肪酿胺基三苯乙稀苯亚甲基双萘靡聚氧乙 燒基酿聚 衣If? 酚聚氧乙对甲氧基苯酚甲酸树脂 磺酸盐 烯嘧 氧乙烯嘧 0 ??η烯丁二酸 磺酸钠聚氧乙稀醚 ( )酯磺酸盐 鱗酸離 消泡剂(〇.() CV,(,脂肮 有机硅消泡 C純脂肪醇硅酮类化(:丨,卜2"饱和 1%-2%) 醇类硅油 荆 类 合物脂肪酸类 水余量 水余量 水余量 水余量 水余暈 水余量 水余量
[0130] 将表中螺虫乙酯、虫螨腈、吡丙醚、虱螨脲、氰氟虫腙、啶虫丙醚互换,可制得新制 剂。
[0131] 表21氟虱磺胺与螺虫乙酯、虫螨腈、吡丙醚、虱螨脲、氰氟虫腙、啶虫丙醚及其混配 防治棉花棉铃虫药效试验
[0133] 由表21可以看出,氟虱磺胺与螺虫乙酯、虫螨腈、吡丙醚、虱螨脲、氰氟虫腙、啶虫 丙醚复配后对棉花棉铃虫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对作物安全。
[0134] 实例72~77微囊悬浮剂-悬浮剂
[0135] 采用界面聚合法,将上述配方中有效成分Β、高分子囊壁材料、有机溶剂混合,使溶 解成均匀油相,将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加入到含有乳化剂、PH调节剂的水相溶液中,两种材料 在油水界面发生反应,围绕含有化学物质的液滴形成高分子囊壁,制成有效成分B微胶囊悬 浮剂。将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氟虱磺胺原药, 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πι以下,制得氟虱磺胺悬浮剂,然后将溶解 在水中稳定的氟虱磺胺悬浮剂加入到有效成分B微胶囊悬浮剂的水相溶液中,制成本发明 组合物分散良好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产品,有效成分B包括螺虫乙酯、虫螨腈、吡丙醚、虱螨 脲、氰氟虫腙、啶虫丙醚其中的一种。
[0136] 具体配方见表22。
[0137] 表22实施例72~77各组分及重量份
[0138] 组分 实施例72 实施例73 实施例74 实施例75 实施_76 实施例77 氟虱磺胺 2% 3% 6% 5% 30% 30% 螺虫乙醋: 40% - - - - - 虫鱗臆 - 30% - - -- - : _眺丙醚 一 一 4.2% -一 一 虱螨脲 - - - 10% - - 氰氟虫腙 - - - - 5% - 啶虫丙醚 一 一 一 一 一 10% 高分子襄壁 多官能团 材料 T 酿基卤多变性淀粉 氣化钙 P-环糊精 (1%-12%)褐澡酸销 08 胺 表面活性剂辛基酿聚脂胳酸聚亚甲紐十-焼苯苯乙烯-马来酿聚氧乙 氧乙烯菡==甲基萘磺^^酸酐共聚钠顒 二氧纖酸盐 麵钠 盐乳液 觸 机5〇剂、聚乙二醇植物油溶荆油二氯甲烷 乙酸乙酯 环己爾 (!%-!0%) 乳化剂 苯基勘聚 山梨醇軒 节塞二甲 丨2%)氧乙麵=H2*烯单麵酸脂^氧麵聚氧 磷酸酯氧乙烯醚 酯 酿 乙燦醚 乙基醚 pH调节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钠 (0.0!%-5%)与山梨酸与盐酸与柠檬酸与山梨酸 柠檬酸 与盐酸 消泡剂0)·() 有机硅消 饱和硅酮类化有机桂消泡 CWin脂册 1%-2%) 洇泡剂 脂肪酸类合物 荆 醇类 酚麵脂比甲?"维丙嫌_硅酸麵羟5?纤 (0%-2%) 略烷酮 素 维素 水余量水余量 水余量 水余量 水余量 水余量 水余量
[0139] 表23氟虱磺胺与螺虫乙酯、虫螨腈、吡丙醚、虱螨脲、氰氟虫腙、啶虫丙醚及其混配 防治白菜菜青虫药效试验

[0141] 由表23可以看出,氟虱磺胺与螺虫乙酯、虫螨腈、吡丙醚、虱螨脲、氰氟虫腙、啶虫 丙醚复配后对白菜菜青虫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作物安 全。
[0142]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 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CTC),CTC<80为拮抗作用,80 < CTC < 120 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0143] 试验方法:试验时分别将各混配剂的母液稀释成五个系列浓度,分别置于烧杯中 备用。采用先浸叶后接虫的方法,将未接触任何药剂的大小一致的叶片在配置好的药液中 浸泡5s后取出、自然晾干,放入养虫盒中,然后接上供试幼虫,在25°C条件下饲养,每处理3 次重复,每重复所用试虫数为50头,同时设空白对照,于72h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和校正 死亡率,求得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LC 5q值。若对照死亡率大于10%,则视为无效试验。计算公 式如下: 药前活虫数一药后活虫数
[0144] 7死亡率(%) =-XlOO 药前活虫数 处理组死亡率_对照组死亡率
[0145] 校正死亡率(%) =:-XlOO 100_对照组死亡率
[0146] 将害虫校正死亡率换算成机率值(y),处理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 二乘法得出毒力回归方程,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值。按照孙云沛公式法计算出共毒系 数CTC。计算公式如下(以氟虱磺胺为标准药剂,其毒力指数为100): 氣風擴胺的LCso
[0147] 有效活性成分B的毒力指数(?) =---XlOO 有效活性成分B的LC5:C) 氟虱磺胺的LC5a
[0148] M 的毒力指数(ATI)二-xlOO M 的 LC50
[0149] 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氟虱磺胺的TI XΡ_1]#有效活性成分B的TI X_3铖洲 M 的 ATI
[0150] 共毒系数(CTC)二-XlOO M 的 T TI
[0151] 式中:M为不同配比的混合物
[0152] _3贼洲为有效活性成分B在组合物中所占的比例
[0153] Pte雛为氟虱磺胺在组合物中所占的比例
[0154] 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螺虫乙酯、虫螨腈、虱螨脲、吡丙醚、氰氟虫腙、啶虫丙 醚中之一种。
[0155] 应用实施例二:供试害虫:水稻稻飞虱。
[0156]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0157]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虱磺胺、螺虫乙酯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 效致死浓度范围。
[0158] 毒力测定结果一
[0159]表24氟虱磺胺与螺虫乙酯不同配比对水稻稻飞虱的毒力测定
[0161] 由表24可知,氟虱磺胺与螺虫乙酯复配防治水稻稻飞虱的配比在70:1至1:70时, 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70:1至1:7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氟虱 磺胺与螺虫乙酯的配比在10:1至1:20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其中当氟虱磺胺与螺虫 乙酯重量比为1:6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同时发现,氟虱磺胺与螺虫乙酯配 比在10 :1、9:1、8:1、7:1、6:1、5 :1、4:1、3:1、2:1、1:1、1 :2、1:3、1:4、1:5、1:6、1 :7、1:8、1:9、 1:10、1:11、1 :12、1:13、1:14、1:15、1:16、1 :17、1:18、1:19、1:20 时复配对稻飞虱、蚜虫、木 虱、粉虱、粉蚧、介壳虫、蓟马、菜青虫、斜纹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棉铃虫、潜叶 蛾、锈壁虱、小卷叶蛾、小地老虎、稻纵卷叶螟、水稻二化螟也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共毒系 数均大于200。
[0162] 应用实施例三:供试害虫:苹果蚜虫。
[0163]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0164]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虱磺胺、虫螨腈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 致死浓度范围。
[0165] 毒力测定结果二
[0166] 表25氟虱磺胺与虫螨腈不同配比对苹果蚜虫的毒力测定
[0168] 由表25可知,氟虱磺胺与虫螨腈复配防治苹果蚜虫的配比在70:1至1:70时,共毒 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