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由红薯30-40、牛奶180-200、淀粉酶0.3-0.6、丹参2-3、黄荆1-3、丁香2-3、百合2-4、黄芩1-2、八仙草1-3、葛根2-3、钩藤1-2、罗布麻叶1-2、天麻2-3、罗汉果叶1-2、板栗叶1-3制成。本发明提供的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改变了传统饮料的口味,采用红薯作为主要原料,添加至牛奶中,同时加入了丹参、黄荆、丁香等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中药成分,使得本发明产品具有保健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饮料中,大多数饮料口感好的饮料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以往的传统饮在保健功能和口感上都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口味丰富的保健饮料将受到人们的喜爱。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红薯30-40、牛奶180-200、淀粉酶0.3-0.6、丹参2-3、黄荆1-3、丁香2-3、百合2-4、黄岑1_2、八仙草1-3、揭根2-3、钩藤1-2、罗布麻叶1-2、天麻2-3、罗汉果叶1-2、板栗叶1-3。
[0005]所述的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将红薯去皮洗净后,切成块,然后将淀粉酶加入到红薯中,加水至总的重量份为95-105,然后用搅拌装置搅拌打碎,得混合浆;然后将混合浆加热至55-65°C,发酵3_5小时,然后采用减压过滤,得红薯汁;
(2)向丹参、黄荆、丁香、百合、黄芩、八仙草、葛根、钩藤、罗布麻叶、天麻、罗汉果叶、板栗叶中加入适量的水,提起2-3次,合并提取液;
(3)将步骤(I)得到的红薯汁和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一起加入至牛奶中,加热至50-70°C后进行均质处理,然后进行灭菌,装罐,即得。
[0006]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的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改变了传统饮料的口味,采用红薯作为主要原料,添加至牛奶中,同时加入了丹参、黄荆、丁香等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中药成分,使得本发明产品具有保健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1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kg)的原料组成:
红薯40、牛奶200、淀粉酶0.5、丹参3、黄荆3、丁香2、百合2、黄芩2、八仙草2、葛根3、钩藤2、罗布麻叶1、天麻2、罗汉果叶1、板栗叶I。
[0008]所述的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I)将红薯去皮洗净后,切成块,然后将淀粉酶加入到红薯中,加水至总的重量份为100,然后用搅拌装置搅拌打碎,得混合浆;然后将混合浆加热至60°C,发酵5小时,然后采用减压过滤,得红薯汁;
(2)向丹参、黄荆、丁香、百合、黄芩、八仙草、葛根、钩藤、罗布麻叶、天麻、罗汉果叶、板栗叶中加入适量的水,提起2次,合并提取液;
(3)将步骤(I)得到的红薯汁和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一起加入至牛奶中,加热至50°C后进行均质处理,然后进行灭菌,装罐,即得。
[0009]本发明提供的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改变了传统饮料的口味,采用红薯作为主要原料,添加至牛奶中,同时加入了丹参、黄荆、丁香等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中药成分,使得本发明产品具有保健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红薯30-40、牛奶180-200、淀粉酶0.3-0.6、丹参2-3、黄荆1-3、丁香2-3、百合2-4、黄岑1_2、八仙草1-3、揭根2-3、钩藤1-2、罗布麻叶1-2、天麻2-3、罗汉果叶1-2、板栗叶1-3。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降血压牛奶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将红薯去皮洗净后,切成块,然后将淀粉酶加入到红薯中,加水至总的重量份为95-105,然后用搅拌装置搅拌打碎,得混合浆;然后将混合浆加热至55-65°C,发酵3_5小时,然后采用减压过滤,得红薯汁; (2)向丹参、黄荆、丁香、百合、黄芩、八仙草、葛根、钩藤、罗布麻叶、天麻、罗汉果叶、板栗叶中加入适量的水,提起2-3次,合并提取液; (3)将步骤(I)得到的红薯汁和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一起加入至牛奶中,加热至50-70°C后进行均质处理,然后进行灭菌,装罐,即得。
【文档编号】A23C9/156GK103461496SQ201310355025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吴祥忠 申请人:当涂县瑞龙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