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醇香绿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绿茶(Green 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
不同种类的茶叶的生产工艺各不相同,同种类不同品质的茶叶加工工艺也存在差异。其中绿茶的杀青工艺是其加工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步骤,影响成品绿茶的品质。茶叶的杀青包括滚筒杀青和微波杀青,滚筒杀青得到的茶叶香气宜人,但是经常会出现杀青不透、不均匀的现象;微波杀青,可以使茶叶的内部和外表面同时受热,杀青透彻、均匀,但是获得的茶叶香气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醇香绿茶的加工工艺,制作的绿茶香气清新、茶色清绿、口感纯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醇香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鲜叶:采摘一芽一叶的鲜茶叶作为绿茶原料;
(2)萎凋:将鲜叶放置于室内自然萎凋60~70min,然后热风萎凋40~50min;反复操作至萎凋叶的含水量为45~55%;
(3)冷却:利用温度10~15℃的冷风冷却至萎凋叶的温度为15~20℃;
(4)一次杀青:将茶叶加热至160~200℃,杀青100~150s,然后将茶叶在30s内降温至-10~0℃,并保持10~30min;
(5)一次揉捻:将茶叶放入揉捻机中,待茶叶温度升高至5~10℃时,先空压冷揉5~8min,然后轻压冷揉3~5min;
(6)二次杀青:将茶叶加热至180~200℃,杀青60~100s,然后将茶叶在30s内降温至-10~0℃,并保持10~30min;
(7)翻炒:杀青后的茶叶取出后,置于炒锅中翻炒,炒锅温度为60~70℃,翻炒3~5min后取出;
(8)二次揉捻:将翻炒后的茶叶取出后风冷至25~35℃后进行揉捻;
(9)烘干:烘干机的温度调节至70~80℃后,将茶叶置于烘干机中烘干至含水量为8~10%;
(10)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置于提香机中,提香温度为45~50℃,水分含量低于5%时停止,即得到所述醇香绿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将茶叶加热至180℃,杀青120s,然后将茶叶在30s内降温至-5℃,并保持20min。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6)中,将茶叶加热至190℃,杀青80s,然后将茶叶在30s内降温至-5℃,并保持2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不仅能够增加茶叶的茶多酚以及芳香性物质,并且减少了黄酮类物质的生成,使得制成的绿茶香气清新、茶色清绿、口感纯正,颇受绿茶消费者的喜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醇香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鲜叶:采摘一芽一叶的鲜茶叶作为绿茶原料;
(2)萎凋:将鲜叶放置于室内自然萎60min,然后热风萎凋50min;反复操作至萎凋叶的含水量为45~55%;
(3)冷却:利用温度10~15℃的冷风冷却至萎凋叶的温度为15~20℃;
(4)一次杀青:将茶叶加热至180℃,杀青120s,然后将茶叶在30s内降温至-5℃,并保持20min;
(5)一次揉捻:将茶叶放入揉捻机中,待茶叶温度升高至5~10℃时,先空压冷揉5min,然后轻压冷揉5min;
(6)二次杀青:将茶叶加热至190℃,杀青80s,然后将茶叶在30s内降温至-5℃,并保持20min;
(7)翻炒:杀青后的茶叶取出后,置于炒锅中翻炒,炒锅温度为60~70℃,翻炒5min后取出;
(8)二次揉捻:将翻炒后的茶叶取出后风冷至25~35℃后进行揉捻;
(9)烘干:烘干机的温度调节至80℃后,将茶叶置于烘干机中烘干至含水量为8~10%;
(10)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置于提香机中,提香温度为50℃,水分含量低于5%时停止,即得到所述醇香绿茶。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