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993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残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豆制品只生产行业中,在制作豆浆前,需要将黄豆预先泡发预定时间,然后在在制作豆浆时,直接将泡发好的黄豆通过输送带送入搅磨机器中进行碾压磨碎,然后使用碾碎的黄豆原浆制造豆浆。

但是,此种制作豆浆的过程中,豆浆中会含有部分黄豆泡发时残留的水分,而这些水分由于较长时间的泡发黄豆,会产生异味,例如酸味,会直接影响豆制品的品质和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残水分离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分离泡发的黄豆中水分,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残水分离装置,其包括:

架体;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侧面;

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端面设置有连接轴的转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转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一端与所述转轮的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

筛体,所述筛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端,所述筛体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所述筛体在所述架体上往复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残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的筛体包括筛底以及筛框,所述筛底中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筛框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方向与所述筛体的运动方向平行。

优选的,前述的残水分离装置,其还包括: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筛体的第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

所述筛体的第二侧与所述筛体的第一侧相对,所述筛体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前述的残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的筛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滚轮,所述架体上端设置有两个轮槽,所述两个滚轮分别放置在所述两个轮槽中,所述两个滚轮能够在所述两个轮槽中往复滚动。

优选的,前述的残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的两个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筛体第一侧的底部以及所述筛体第二侧的底部。

优选的,前述的残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的筛体底部设置有一组滑块,所述架体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滑块的滑槽,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滑槽中往复滑动。

优选的,前述的残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电动马达。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残水分离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残水分离装置包括架体、驱动装置、曲柄连杆机构以及筛体,其中筛体设置在架体上端,驱动装置设置在架体的侧面,驱动装置、筛体以及架体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连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曲柄连杆机构,进而带动筛体在所述架体上往复的运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制作豆浆时,直接将泡发过得黄豆送入搅磨机器中进行碾压磨碎,然后使用碾碎的黄豆原浆制造豆浆,此种制作豆浆的过程中,豆浆中会含有部分黄豆泡发时残留的水分,而这些水分由于较长时间的泡发黄豆,会产生异味,例如酸味,会直接影响豆制品的品质和口感,即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机器能够用于分离泡发后的黄豆中的残水,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残水分离装置,能够用于泡发后的黄豆中残水的分离,具体的,当泡发后的黄豆送入本实用新型的筛体中,在驱动装置配合曲柄连杆机构的带动下,筛体在架体上往复运动,能够筛去泡发后的黄豆中的残水,然后在将黄豆送入搅磨机器中,碾碎的黄豆原浆中无泡发黄豆的残水,进而使用此黄豆原浆制造的豆浆或者其他豆制品不会产生异味,豆制品的口感更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残水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残水分离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残水分离装置,其包括:架体1、驱动装置2、曲柄连杆机构3以及筛体4;驱动装置2设置在架体1的侧面;曲柄连杆机构3包括端面设置有连接轴的转轮31、第一连杆32和第二连杆33,转轮31与驱动装置2连接,第一连杆32第一端与转轮31的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32第二端与第二连杆3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33的第二端与架体1转动连接;筛体4设置在架体1上端,筛体4与第二连杆3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驱动装置2能够驱动曲柄连杆机构3,带动筛体4在架体1上往复的运动。

具体的,架体可以使用角钢或者方钢直接焊制而成,在架体的上端放置筛体,在架体的侧面安装上驱动装置,此驱动装置可以是电动马达,然后将曲柄连杆机构中的端面具有连接轴的转轮,连接在驱动装置的转动端,即转轮的中心与驱动装置的转动端连接,此转轮的功能就相当于曲柄,并依次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转轮上的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还与筛体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架体转动连接,以上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接方式要保证,在驱动装置驱动时曲柄连杆机构能够带动筛体在架体上往复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残水分离装置包括架体、驱动装置、曲柄连杆机构以及筛体,其中筛体设置在架体上端,驱动装置设置在架体的侧面,驱动装置、筛体以及架体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连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曲柄连杆机构,进而带动筛体在所述架体上往复的运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制作豆浆时,直接将泡发过得黄豆送入搅磨机器中进行碾压磨碎,然后使用碾碎的黄豆原浆制造豆浆,此种制作豆浆的过程中,豆浆中会含有部分黄豆泡发时残留的水分,而这些水分由于较长时间的泡发黄豆,会产生异味,例如酸味,会直接影响豆制品的品质和口感,即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机器能够用于分离泡发后的黄豆中的残水,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残水分离装置,能够用于泡发后的黄豆中残水的分离,具体的,当泡发后的黄豆送入本实用新型的筛体中,在驱动装置配合曲柄连杆机构的带动下,筛体在架体上往复运动,能够筛去泡发后的黄豆中的残水,然后在将黄豆送入搅磨机器中,碾碎的黄豆原浆中无泡发黄豆的残水,进而使用此黄豆原浆制造的豆浆或者其他豆制品不会产生异味,豆制品的口感更好。

如图1所述,在具体实施当中,其中筛体4包括筛底41以及筛框42,筛底41中部设置有筛网411,筛框4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的方向与筛体4的运动方向平行。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残水分离装置,其中的筛体为类似于簸箕形状,其底部设置有筛网,筛网的网眼小于黄豆的大小,其筛框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当筛体在驱动装置与曲柄连杆机构配合的带动下。筛体能够在架体上往复运动,当泡发的黄豆倒入筛体后,在筛体的往复运动下将发泡发的黄豆中的残水筛掉,同时使筛掉残水的黄豆向筛框开口出运动,能够冲开口处滚出,进入下一工序中。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当中,残水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杆(图中未示出),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筛体4的第一侧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架体1转动连接;筛体4的第二侧与筛体4的第一侧相对,筛体4的第二侧与第二连杆3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具体的,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残水分离装置中的筛体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在筛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转动的连接两个连杆,其中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的连接筛体的第二侧以及架体,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的连接筛体的第一侧以及架体,由于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相对的设置在筛体的两侧,所以筛体往复运动时能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当中,其中筛体4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滚轮5,架体4上端设置有两个轮槽6,两个滚轮5分别放置在两个轮槽6中,两个滚轮5能够在两个轮槽6中往复滚动;两个滚轮5分别设置在筛体4第一侧的底部以及筛体4第二侧的底部。或者筛体底部设置有一组滑块,架体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滑块的滑槽,滑块能够在滑槽中往复滑动。

具体的,为了使筛体在往复运动时,筛体与架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顺滑,可以在筛体的底部设置滚轮或者滑块,然后在架体的上端相应的设置轮槽或者滑槽,使筛体沿架体上的轮槽或者滑槽运动,除了增加筛体与架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顺滑性之外,还增加了筛体在架体上运动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当中,其中驱动装置2为电动马达,在电动马达的带动下,曲柄连杆机构3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筛体4在架体1上往复运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