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生全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262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马铃薯生全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粮菜兼备,营养全面,加工附加值高,同时种植广泛,产量高,对粮食安全及其主食化应用起重要作用。将马铃薯加工成全粉,再按一定比例添加到主食中去,加工成新型马铃薯主食产品,有利于增强传统主食的营养价值,同时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营养型主食的需求。

现有马铃薯全粉生产工艺主要有回填法、冻融法和滚筒干燥法,大多是熟化后制成全粉,其生产能耗较高,且马铃薯原有品质发生变化,限制了马铃薯主食的进一步开发。

发明专利cn105211797a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生全粉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将沥水后的马铃薯丝在冷冻条件下减压干燥,该发明干燥成本较高。发明专利cn104082660a公开了一种薯类全粉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将切分后薯块颗粒使用螺旋榨汁机挤压破碎,然后使用压滤机脱水,该方法脱水过程中不易连续化操作。发明专利cn105795401a公开了一种制备马铃薯生全粉的方法,该方法将马铃薯切丁然后分段干燥,无脱水处理,干燥时间长。

伴随马铃薯主粮化的不断推进,马铃薯全粉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各类马铃薯全粉加工工艺纷纷涌现,探究如何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备高品质的马铃薯全粉对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马铃薯生全粉的制作方法;通过螺杆挤出机将马铃薯破碎至不同的粒径,然后使用离心脱水机快速脱水,降低干燥能耗,缩短生产周期,得到不同品质的马铃薯生全粉;以期望解决马铃薯全粉加工中生产成本高、能耗大、生产周期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一种马铃薯生全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马铃薯清洗后除去外表皮并切分成薯丝,护色完成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破碎成粒径范围1~8mm的薯块。破碎后的马铃薯浆料送入转鼓内壁附有400~800目滤布的离心脱水机内脱水4~8min,脱水处理后的马铃薯物料送入气流干燥机内,干燥后马铃薯块水分含量为5%~10%,将干燥后的马铃薯块按粒径筛分为不同等级,并分别用锤式旋风磨粉碎,得到不同等级的马铃薯生全粉;

(2)根据本发明的制作方法,马铃薯除去外表皮后切分成丝径8~10mm、长度不限的薯丝;切分后的薯丝浸泡于1.0%左右的异抗坏血酸钠溶液中,室温浸泡处理约10min,沥水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破碎,挤出机机头选用8mm孔径的筛板,破碎后的马铃薯块粒径应在1~8mm;

(3)根据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破碎后的马铃薯浆料送入离心脱水机内,脱水机内壁应附有孔径在400~800目的滤布,在150×g离心力下脱水处理4~8min,优先选择800目滤布;

(4)根据本发明的制作方法,调节气流干燥机风量20~24m3/min左右,于60~70℃下热风干燥10~30min;

(5)根据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将干燥后的马铃薯块按粒径筛分为a、b、c、d、e五个等级,分别用锤式旋风磨粉碎,产品过60目筛,得到五种不同等级的马铃薯生全粉。所述的等级a是指干燥后粒径小于2mm,等级b粒径为:2~3mm,等级c粒径:3~4mm,等级d粒径:4~5mm,等级e粒径:大于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单螺杆挤出破碎方式,及离心脱水工艺,降低了生产能耗,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将产品根据品质差异分为五种等级,可满足生产加工中的不同需求,拓宽马铃薯生全粉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据以实施。

马铃薯原料:以大西洋马铃薯为原料。

实施例1

(1)取600g新鲜马铃薯清洗干净,除去外表皮,切分成丝径8~10mm、长度不限的薯丝;切分后的薯丝浸泡于1.0%的异抗坏血酸钠溶液中,沥水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破碎,机头选用8mm孔径的筛板,破碎后的马铃薯浆料送入离心脱水机内,脱水机转鼓内壁附有800目的滤布,在150×g离心力下脱水处理5min,脱水处理后的马铃薯物料置于气流干燥机内,调节风量20m3/min,于60℃下热风干燥20min,马铃薯水分含量降至10%,将干燥后的马铃薯块按粒径筛分为a、b、c、d、e五个等级;

所述的等级a是指粒径小于2mm,等级b粒径为:2~3mm,等级c粒径:3~4mm,等级d粒径:4~5mm,等级e粒径:大于5mm;

(2)将干燥后不同等级的马铃薯块分别用锤式旋风磨粉碎,产品过60目筛,得到a、b、c、d、e五种等级的马铃薯生全粉分别为10g、24g、20g、17g、7g。

实施例2

(1)取2kg新鲜马铃薯清洗干净,除去外表皮,切分成丝径8~10mm、长度不限的薯丝;切分后的薯丝浸泡于1.0%的异抗坏血酸钠溶液中,室温浸泡处理约10min,沥水1min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破碎,机头选用8mm孔径的筛板,破碎后的马铃薯浆料送入离心脱水机内,脱水机转鼓内壁附有700目的滤布,在150×g离心力下脱水处理6min,脱水处理后的马铃薯物料置于气流干燥机内,调节风量20m3/min,于60℃下热风干燥25min,马铃薯水分含量降至10%,将干燥后的马铃薯块按粒径筛分为a、b、c、d、e五个等级;

所述的等级a是指粒径小于2mm,等级b粒径为:2~3mm,等级c粒径:3~4mm,等级d粒径:4~5mm,等级e粒径:大于5mm;

(2)将干燥后不同等级的马铃薯块分别用锤式旋风磨粉碎,产品过60目筛,得到a、b、c、d、e五种等级的马铃薯生全粉分别为36g、82g、70g、58g、24g。

实施例3

(1)将10kg新鲜马铃薯清洗干净,除去外表皮,切分成丝径8~10mm、长度不限的薯丝;切分后的薯丝浸泡于1.0%的异抗坏血酸钠溶液中,室温浸泡处理约10min,沥水1min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破碎,机头选用8mm孔径的筛板,破碎后的马铃薯浆料送入离心脱水机内,脱水机转鼓内壁附有400目的滤布,在150×g离心力下脱水处理8min,脱水处理后的马铃薯物料置于气流干燥机内,调节风量24m3/min左右,于70℃下热风干燥30min,马铃薯水分含量降至10%,将干燥后的马铃薯块按粒径筛分为a、b、c、d、e五个等级;

所述的等级a是指粒径小于2mm,等级b粒径为:2~3mm,等级c粒径:3~4mm,等级d粒径:4~5mm,等级e粒径:大于5mm;

(2)将干燥后不同等级的马铃薯块分别用锤式旋风磨粉碎,产品过60目筛,得到a、b、c、d、e五种等级的马铃薯生全粉分别为192g、406g、362g、293g、128g。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马铃薯生全粉的制作方法,属于农副产品加工领域。该方法将马铃薯清洗、切分、护色、沥水、破碎、离心脱水、气流干燥、粉碎得到马铃薯生全粉产品。本发明所使用的设备简单,能耗少,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廉,营养损失少,得到的马铃薯生全粉表观细腻、色泽柔和,同时保持了马铃薯原有风味与品质,按不同粒径分级干燥得到不同等级的马铃薯生全粉,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广泛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王远辉;王稳新;王彦波;刘秀芳;吕莹果;李雪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4.22
技术公布日:2017.08.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