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常温保鲜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471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β-常温保鲜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具有杀菌和除臭作用的β-常温保鲜剂。它可作为各种食品,如水果、蔬菜、糕点、蛋类、肉类、水产品的保鲜剂。
当前,国内外用于食品的保鲜剂仍仅限于化学合成的,具有杀真菌作用的化合物,尤以苯并吡唑及其衍生物居多,但它们都有微毒性。经这些药品杀菌处理过的水果等仍需在冷藏条件下储存,例如,日本的托布津就有微毒,所以仅用于剥皮食用的柑桔保鲜。保鲜也仅三个月,柑桔损耗就达2.1%保鲜效果不理想,除冷藏条件外,有的还需加上气调条件。这样一来,能源消耗大,保鲜条件局限性也大,因而不便推广应用。至于微波杀菌、辐照保鲜等更需特殊设备,一般用户难以达到。现在普遍使用的保鲜膜,实际上只是超薄的聚乙烯薄膜。利用它能紧贴在食品表面,使食品表面与外部空气隔绝,避免细菌侵入,再加上冷藏条件可以达到短时食品的保鲜目的。近期内新研制成的PVBC保鲜薄膜也仍是类似产品。而且它不含杀菌、防腐成分,更无分解与吸收乙烯的能力,而仅靠超薄使聚乙烯分子间隙达到二氧化碳的逸出和氧的进入比(硅窗为6~8∶1)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用于此类食品的保鲜剂。例如,中国专利CN1045511中介绍的自然风干功能膜保鲜剂是用纤维素类物质和聚乙烯醇、硅醇等无毒无害的水溶性高分子溶液,添加各种助剂制得,将其溶液浸涂于食品表面风干,水果蔬菜、蛋品的保护涂膜。
还有一种保鲜组合物如CN86104531中所介绍的单酸甘油酯、乙酰单酸甘油酯与丁二酰等物质添加防腐剂等,浸涂后在食品表面风干成一层透明的薄膜,而使食品保鲜。
上述这两种保鲜剂主要用的是纤维素或酸甘油酯,它们仅用于水果、蔬菜和蛋品的保鲜,而且无杀菌、除臭作用。这就需要一种常温下能杀菌、除臭、保鲜、可以用于各种食品、工艺简单,取自天然物质的无毒常温保鲜剂。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以天然提取物为主的,具有杀菌、除臭作用的常温保鲜剂。它不但可以用于水果蔬菜,也可以用于蛋品、肉类、水产品和糕点等的保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保鲜剂的工艺过程。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就是本发明的保鲜剂可以作为各种形式如水剂、成膜剂、粉剂、片剂及塑料薄膜等应用。
本发明-β-常温保鲜剂是以天然提取物为原料,无毒、无须低温。在普通房子里,常温条件下(以20℃±2℃为宜)对柑、橙、桔、梨、苹果可保鲜五个月,对其它果菜、蛋品、糕点等亦可保鲜一个月以上,而对于历来靠冷冻保鲜的水产品,如是、蛏肉等以及肉类则可在冷藏条件下(5℃左右)即可保鲜一个月左右,经本发明保鲜剂保存后的食品,色泽好,味道不变,平均损耗率仅为1%左右,低于已知国外几乎所有保鲜方法中使用的保鲜剂的损耗率(见附表)。
本发明的β-常温保鲜剂主要是以变性淀粉的β环糊精与天然高分子多糖的壳聚酸结合为主,再添加各种助剂,如硫酸亚铁、芳香油、肉豆蔻油、柠檬酸、抗坏血酸、富马酸甲酯等配制成溶液,然后再作进一步加工。
在本发明的β-常温保鲜剂中,β环糊精具有防腐杀菌作用,它与壳聚糖结合后,形成的果蔬保护膜(厚仅零点几微米)。不仅具有类似的硅窗的气调作用,而且可减少食品中水分的逸出并防止细菌的侵入。其用量约为总量的1~5%,壳聚糖的用量同样约为1~5%。
本发明的保鲜作用也在于助剂硫酸亚铁的二价铁离子能与细菌赖以生存的氧结合,同时抗氧剂-抗氧作用,抑制了食品自身的氧化过程。硫酸亚铁的用量为1~5%。
其它适量的助剂,如膜或孔剂柠檬酸约为5%。另外,能增强杀菌作用的香茅草油,它遏制了细菌对食品中的脂肪酸、蛋白质、糖类的分解,并且还分解和吸收食品释放的乙烯和二氧化碳,降低了保鲜环境中的这两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其用量约为0.01~0.2%。
所用原料配比如下%β-环糊精1~5壳聚糖1~5柠檬酸1~5抗坏血酸1~5硫酸亚铁4~10富马酸甲酯0.05~0.5香茅草油0.01~0.1肉豆蔻油0.01~0.1水其余各种成份的使用比例需要根据不同的食品、特殊条件改变,这些条件是指食品本身的表皮PH,以及食物容易含有的致病菌和霉菌。各种水果的PH值近似但不尽相同,所以必须使保鲜剂的PH调成基本适应,例如大约3.5~4.5。对于食品易受细菌侵蚀做水产品的鲜虾为例,每只对虾含有至少23000个大肠杆菌,以至影响长途运输。所以必须把PH调到足以杀死对虾所含大肠杆菌的数值。试验证明本发明的β-常温保鲜剂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可达99.9%以上。
本发明的保鲜剂的生产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其工艺流程见附图。
如流程图所示,整个过程分三部分同时进行。
第一部分是将硫酸亚铁以1∶2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溶解、过滤待用。再把壳聚糖以5∶95加乙酸溶解、澄清。而后,取5%上述壳聚糖乙酸澄清液与硫酸亚铁过滤液混合,经真空过滤待用。
第二部分是把富马酸甲酯或富马酸经过酯化得到的富马酸甲醌用乳化剂5%的β环糊精水溶液(固液比为1∶5)进行乳化待用。再把柠檬酸与抗坏血酸混合,而后按1∶5加去离子水溶解得到溶解酸,经真空过滤得到的滤液与乳化的富马酸甲酯混合,再经真空过滤待用。
第三部分是把香茅草油和肉豆蔻油分别用乳化剂5%β环糊精水溶液乳化(体积比为1∶5),然后将二种乳化液混合得到香料油的乳化液。
把上述三部分所得的壳聚糖的滤液、富马酸的混合液与香料油的乳化液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即得到β-常温保鲜剂溶液。
本发明的β-常温保鲜剂的液体呈白色或浅咖啡色,可由它制成系列产品。液态产品经浓缩、喷雾干燥就得到300目以上的粉剂,或片剂、或膜剂和塑料薄膜。例如,干燥后的纯粉为浅黄色,可成为气相保鲜剂。亦可以1.5%的量将其加入到聚乙烯中制成厚度为2.5微米以下的保鲜膜,直接用于水产品、肉类的低温或短期的常温保鲜。虽然薄膜包裹的食品不紧贴着食品,但可发挥其固有的杀菌、防腐和分解吸收乙烯的效能。同时,320目粒度的纯粉与聚乙烯分子形成的自然间隙同样有利于二氧化碳的逸出和氧的吸入。因此本发明制成的保鲜薄膜(袋)才是名符其实的保鲜薄膜或袋。而在将本发明产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时,在200℃以下的温度不会发生分解或失效。


,见β-常温保鲜剂工艺流程示意图。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杀菌、除臭作用的β-常温保鲜剂,其特征在于它以天然提取物β-环糊精结合多糖物质的壳聚糖为主,并添加有抗氧、防腐等作用的助剂、柠檬酸、富马酸甲酯、香茅草油、硫酸亚铁、抗坏血酸、肉豆蔻油等。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保鲜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β-环糊精1~5%、壳聚糖1~5%、柠檬酸1~5%、抗坏血酸1~5%、富马酸甲酯0.05~0.5%、香茅草油0.01~0.1%、硫酸亚铁4~10%、肉豆蔻油0.01~0.1%、其余为水。
3.一种制备β-常温保鲜剂的方法,第一部分是将硫酸亚铁以1∶2用水溶解,真空过滤,再与5%壳聚糖乙酸溶液混合,过滤,第二部分是把酯化后的富马酸甲酯与β环糊精水溶液进行乳化,然后与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水溶液混合过滤,再将二部分的过滤液与用β环糊精水溶液乳化的香料油混合,得到液体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得到的β-常温保鲜剂溶液,可经浓缩干燥制成成膜剂、粉剂、片剂或作为聚乙烯薄膜的添加剂。
5.根据权利要求4的β-常温保鲜剂,它可以作为水果、蔬菜、蛋品、肉类、水产品等各种食品的保鲜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具有杀菌、除臭作用的β—常温保鲜剂。本产品以天然提取物为主,添加有抗氧剂、防腐剂、杀菌助剂等,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所得液体产品可经浓缩干燥制成粉剂、片剂等。各种形式的产品作为水果、蔬菜、糕点、蛋品、肉类、水产品等各种食品的保鲜剂用。
文档编号A23B5/12GK1083330SQ9211015
公开日1994年3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4日
发明者付伟 申请人:付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