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蟾蜍提取物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7986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射用蟾蜍提取物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蟾蜍提取物的药物制剂,特别涉及含有蟾蜍提取物的注射用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蟾蜍为两栖纲无尾目动物,有250多种,分布很广,其中数量较多的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其皮肤、皮肤腺及耳后腺的提取物,味甘、辛、性温。有排毒、消肿、强心、止痛功能。主治恶疮,痈疽、咽喉肿痛等症。
蟾蜍提取物主要成分强心甙为蟾酥毒,其水解后得10余种蟾毒配基。如华蟾毒灵、华蟾毒素、华蟾毒配基、羟基华蟾毒配基、蟾毒灵。吲哚类衍生物蟾酥碱、蟾素甲碱、5-羟色胺、肾上腺素等。详见(现代中药药理学,王本祥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P1411)。
蟾蜍脂性提取物对多种癌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尤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蒋开先主编,蟾酥的临床与研究,中医文献,海洋出版社,北京,1994,P58)。
蟾蜍的水性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神经胶原瘤,肝癌,白血病和子宫癌等细胞有抑制作用(张瑜瑶,许长照蟾酥水溶性总成分的实验研究,南京中医药学院学报,1998,7(2)33)(杨素娟,蟾蜍及蟾酥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中医药杂志,1992,9(5)2)。
用蟾蜍提取物脂蟾毒配基制成的注射液在日本已有产品,主要用于呼吸兴奋剂,可以增加心脏博出量,加大换气量,有强心升压的功效。国内有中华大蟾蜍皮水溶性提取物的水针,华蟾素注射液、蟾酥注射液,主要功能为解毒消炎,作为急性、慢性化脓性感染,抗肿瘤,抗癌辅助用药,有改善全身状态,恢复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白血球水平等作用。蟾蜍的油、水提取物的主要作用是强心,但也是主要的毒性作用部分。因其有效浓度较低,限制了它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注射用蟾蜍提取物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具有局限性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这样的脂质体可以包裹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类型药物,它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定向性的药物载体。脂质体本身对人体毒性小,并且脂质体对人体无免疫抑制作用,在体内使药物具有定向分布的靶向性特征。药物被包封于脂质体,能够降低药物毒性。因为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所摄取,在肝、脾和骨髓等网状内皮细胞较丰富的器官中集中,而药物在心脏和肾脏中的累积量比游离药物低得多。因此,如将那些对心脏、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尤其是对正常细胞有毒性的抗肿瘤药物,包封成脂质体可以明显降低药物的毒性。
为此,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开发研究了一种以脂质体为载体的注射用蟾蜍提取物脂质体制剂,以满足医疗领域的需要。
本发明的注射用蟾蜍提取物脂质体制剂包括治疗有效量的蟾蜍提取物和卵磷脂以及胆固醇,其中卵磷脂与胆固醇之间的用量为卵磷脂3~20份,胆固醇0~10份,重量份;优选的组分和重量份数包括胆固醇 1份卵磷脂 3~20份蟾蜍提取物 0.1~10份胆固醇的作用是使脂质体的膜强度增加,以增加脂质体的稳定性,卵磷脂的作用是提供双分子层,包容药物,两者作为脂质体制剂的载体;
所说的蟾蜍提取物包括蟾蜍脂溶性提取物或/和水溶性提取物。
所述及的脂溶性提取物指的是采用非水溶性有机溶剂从蟾蜍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在众多文献中已有详细报道,本发明不再赘述。
所述及的水溶性提取物以水为溶剂,从蟾蜍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吲哚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在前述的文献中已有详细的介绍,提取方法在众多文献中已有详细报道,本发明不再赘述。也可采用市售产品。
蟾毒灵<bfifalin简称BF),是蟾蜍的脂溶性提取物抗舯瘤作用主要成分之一,能延缓大鼠植入肿瘤的生长速率和延长大鼠的生存期。蟾毒灵能选择性的诱导人白血病病细胞分化和调亡,体外细胞培养证明,蟾毒灵在10-7~10-5M时诱导白血病细胞调亡,在10-9~10-8M时则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并可恢复临床上耐维甲酸白血病细胞对维甲酸的敏感性。与其它抗肿瘤药合用,可提高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尽管蟾毒灵的上述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可能与蟾毒灵可以改变细胞中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活性有关,进而影响某些癌基因的表达水平。
蟾毒灵为疏水性药物,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2.2mg/kg,目前尚未单独作为药物应用。
所说的吲哚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对动物移植肿瘤的抑制率为30~63%(沙静珠,毛洪奎,华蟾素注射液,药学通报,1987,22(7)438),临床上已用于肝癌等消化系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宣典发,周敏,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癌69例近期疗效初步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1985,5(2)126),张振己等发现华蟾素对三种消化道肿瘤有直接的杀伤作用,效果与顺铂相当。作用部位在细胞内的DNA,(张振己等,华蟾素对三种消化道肿瘤细胞杀伤机制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5(5)实验研究。
按照本发明,如以蟾蜍水溶性提取物为活性成分时,最好在上述组合物中再加入右旋糖酐或甘露醇10~30份,以作为冻干品的支架,形成良好的制剂。
以蟾蜍脂溶性提取物为活性成分时上述注射用蟾蜍提取物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卵磷脂,胆固醇和蟾蜍脂溶性提取物如蟾毒灵溶解于有机溶剂,再于10~50℃的温度下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加入注射用水于超声水浴中处理5~60分钟,高压均化,过滤,采用常规的方法冷冻干燥即可。
所述及的有机溶剂包括氯仿或乙醇,优选氯仿。
以蟾蜍水溶性提取物为活性成分时上述注射用蟾蜍提取物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卵磷脂、胆固醇用乙醇溶解后,逐滴滴入通N2的急速搅拌的溶解有蟾蜍脂水性提取物和右旋糖酐或甘露醇的水溶液,然后采用常规的方法冷冻干燥即可。
如同时以蟾蜍脂溶性提取物和蟾蜍水溶性提取物为活性成分时,述注射用蟾蜍提取物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胆固醇,卵磷脂和蟾蜍脂溶性提取物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中,在10~50℃水浴上加热,除去氯仿得含药磷脂膜;(2)将卵磷脂、胆固醇用乙醇溶解后,逐滴滴入通N2的急速搅拌的溶解有蟾蜍脂水性提取物和右旋糖酐或甘露醇的水溶液;(3)将步骤(1)和步骤(2)的产物加入水中,搅拌下通N2使溶解,高压均化,过0.45u,0.2u的滤膜后,采用常规的方法冻干即可。
本发明的制剂可用于治疗肝癌,肺癌,消化道肿瘤或白血病等疾病,一般剂量>3μg/kg体重,可根据病情和病人情况决定,通过静脉注射。
试验数据证明,本发明的制剂毒性明显低于现有的产品,治疗效果良好,并具有靶向治疗效果,产品粒径分布均匀。


图1为以蟾毒灵为活性成分的脂质体粒径分布。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处方卵磷脂5克,胆固醇1克;蟾毒灵1克。
制备工艺取卵磷脂,胆固醇和蟾蜍脂溶性提取物如蟾毒灵溶解于18ml氯仿,再于40℃的温度下减压除去氯仿,加入注射用水100ml,于超声水浴中处理15分钟,高压均化,过滤,采用常规的方法冷冻干燥。
其粒径分布如图1,图1为用激光衍射法测得的粒径分布图,从图可见,平均粒径为80nm,未见大于200nm的粒子。
实施例2处方卵磷脂8克,胆固醇1克,蟾蜍水溶性提取物0.5克,右旋糖酐10克。
制备工艺卵磷脂、胆固醇用15ml乙醇溶解后,逐滴滴入通N2的急速搅拌的溶解有蟾蜍脂水性提取物和右旋糖酐水溶液200ml,用5u,0.45u,0.2u的滤膜过滤,然后采用常规的方法冷冻干燥即可。用激光衍射法测得的粒径分布为平均粒径为80nm,未见大于500nm的粒子。
实施例3处方(A)部分卵磷脂9克,胆固醇2克,蟾毒灵1克,脂蟾毒配基0.5克,华蟾毒精0.14克。
(B)部分卵磷脂5克,胆固醇1克,蟾蜍水溶性提取物0.5克,右旋糖酐10克或甘露醇20克。
制备工艺(1)将(A)部分的全部材料溶于氯仿中,在40℃水浴上减压,除去氯仿得含药磷脂膜;(2)将卵磷脂、胆固醇用乙醇溶解后,逐滴滴入通N2的急速搅拌的溶解有蟾蜍脂水性提取物和右旋糖酐水溶液或甘露醇水溶液;(3)将步骤(1)和步骤(2)的产物加入水中,搅拌下通N2使溶解,高压均化,过0.45u,0.2u的滤膜后,采用常规的方法冻干即可。
用激光衍射法测得的平均粒径为70~80nm,99.5%的粒子小于200nm。
实施例4实施例1的蟾毒灵脂质体的急性毒性游离蟾毒灵的LD501.64(1.5~1.8);实施例1的LD503.68(3.4~3.9)蟾毒灵脂质体的毒性明显下降,可能由于其在网状结构内皮系统分布多,心脏处少,淋巴系统浓度高,主要浓度降低有关。因此提示可能会减少其心脏毒性,而提高抗肿瘤作用。
实施例5对实施例1的蟾毒灵脂质体的体内抗小鼠Lewis肺癌的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6实施例2的制剂的急性毒性
蟾蜍水提物的LD501.3mg/kg;实施例2的LD504.6mg/kg。
由此可见,实施例2的脂质体毒性明显下降,有利于抗肿瘤治疗。
实施例7实施例3的制剂的稳定性试验。
将实施例3的复合制剂置于40℃,75%RH的条件下,不同时间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稳定性试验表明,实施例3的制剂在3各月内是稳定的。
权利要求
1.注射用蟾蜍提取物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有效量的蟾蜍提取物和卵磷脂以及胆固醇,其中卵磷脂与胆固醇之间的用量为卵磷脂3~20份,胆固醇0~10份,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组分和重量份数包括胆固醇 1份卵磷脂 3~20份蟾蜍提取物 0.1~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蟾蜍提取物包括蟾蜍脂溶性提取物或/和水溶性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旋糖酐或甘露醇10~30份,所说的蟾蜍提取物为蟾蜍水溶性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旋糖酐或甘露醇10~30份,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卵磷脂,胆固醇和蟾蜍提取物溶解于有机溶剂,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加入注射用水于超声水浴中处理分钟,高压均化,过滤,采用常规的方法冷冻干燥即可;所述及的有机溶剂包括氯仿或乙醇中的一种,所述的蟾蜍提取物为脂溶性提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蟾蜍脂水性提取物为活性成分时上述注射用蟾蜍提取物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卵磷脂、胆固醇用乙醇溶解后,滴入通N2的搅拌的溶解有蟾蜍提取物和右旋糖酐或甘露醇的水溶液,然后采用常规的方法冷冻干燥即可;所说的蟾蜍提取物为水溶性蟾蜍提取物。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胆固醇,卵磷脂和蟾蜍脂溶性提取物溶于有机溶剂,10~50℃加热,除去有机溶剂,得含药磷脂膜;(2)将卵磷脂、胆固醇用乙醇溶解后,滴入通N2的搅拌的溶解有蟾蜍脂水性提取物和右旋糖酐或甘露醇的水溶液;(3)将步骤(1)和步骤(2)的产物加入水中,搅拌下通N2使溶解,高压均化,过滤膜后,采用常规的方法冻干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注射用蟾蜍提取物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治疗有效量的蟾蜍提取物和卵磷脂以及胆固醇。试验数据证明,本发明的制剂毒性明显低于现有的产品,治疗效果良好,并具有靶向治疗效果,产品粒径分布均匀。可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疾病。
文档编号A61P35/00GK1647799SQ20041001606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29日
发明者贺芬, 侯惠民 申请人: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