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肿瘤减毒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04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肿瘤减毒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医中药领域,涉及中药生脉注射液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中药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肿瘤减毒药物尤其是恶性肿瘤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中药生脉注射液源于古方“生脉散”,为国家基本药物、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是中医急症必备的中药注射液。其企业生产标准编号为WS3-B-2865-98,中药保护品种编号为ZYB2071998054-3。
生脉注射液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功能。古代医家既用于以抢救热伤元气、津液耗伤、脉微欲绝等重症,又用作为气阴两虚病人的补益剂。此方历经几百年的长期应用,安全有效,经久不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证实生脉散的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现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病中的抗休克、抗心衰、抗心肌缺血三大适应症,成为中医急症的用药方。
化学治疗为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各类化疗药物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出现某些严重毒副反应则是限制药物剂量或使用的直接原因。通常认为化疗药物常“是非不清”、“敌我不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正常组织细胞,尤其是杀伤人体的血液、淋巴组织细胞等免疫防御系统。据报道,化疗导致的主要毒副反应有1.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操作不慎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栓塞性静脉炎。
2.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
3.可不同程度的损害肝脏细胞,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胆红素上升、肝肿大、肝区疼痛、黄疸等,严重的会引起肝硬化、凝血机制障碍等。
4.有些化疗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有毒性作用,严重的可发生心力衰竭。
5.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化疗药物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和慢性肺纤维化,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6.泌尿系统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表现有蛋白尿,少尿或无尿,有的发生血尿。
7.某些药物可影响生殖功能障碍及致癌和致畸作用。
8.在化疗的全身反应中,要数消化系统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最令患者烦恼,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以及口腔黏膜溃疡、咽喉炎等。
此外,化疗由于其毒副作用,有时还可能出现并发症,常见的有感染、出血、穿孔、尿酸结晶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中药生脉注射液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中药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肿瘤减毒药物尤其是恶性肿瘤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理论,人参对骨髓造血功能有保护及刺激作用,同时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麦冬能抗氧化和捕获自由基,促进物质代谢;五味子可以拮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增强肝脏解毒能力等作用,根据临床化学治疗特点,采用生脉注射液和肿瘤化疗药物,尤其是以烷化剂为代表的化疗药物——CTX、以抗代谢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5-Fu、以抗肿瘤抗生素为代表的化疗药物——ADM、和以杂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Oxiplatin,对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包括肝癌、肉瘤、艾氏腹水瘤细胞株进行试验,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对化疗药物有明显减毒的新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恶性肿瘤细胞株包括H22肝癌细胞株、S180肉瘤细胞株、H22肝癌细胞株(购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艾氏腹水瘤(EAC)细胞株(由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惠赠)。
所述化疗药物包括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以烷化剂为代表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环磷氮芥、CTX,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以抗代谢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5-Fu(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以抗肿瘤抗生素为代表的化疗药物——阿霉素(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杂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Oxiplatin/L-OHP(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试验采用试剂包括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CTX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CTX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CTX 20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容量,调配成0.4ml/鼠,腹腔注射,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复制模型次日起给药,连续给药14天。停药次日脱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测。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采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本发明生脉注射液经肿瘤细胞实验证实对化疗药物在癌细胞中有明显减毒作用,本发明的新用途扩大了生脉注射液的适应症,能造福于肿瘤患者。本发明的新用途具有下述特点(1)生脉注射液对以烷化剂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有减毒作用;(2)生脉注射液对H22肝癌移植瘤CTX化疗有减毒作用;(3)生脉注射液对S180肉瘤移植瘤CTX化疗有减毒作用;(4)生脉注射液对艾氏腹水瘤移植瘤CTX化疗有减毒作用;(5)生脉注射液对以抗代谢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5-FU有减毒作用;(6)生脉注射液对H22肝癌移植瘤5-FU化疗有减毒作用;(7)生脉注射液对S180肉瘤移植瘤5-FU化疗有减毒作用;
(8)生脉注射液对艾氏腹水瘤移植瘤5-FU化疗有减毒作用;(9)生脉注射液对以抗肿瘤抗生素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ADM有减毒作用;(10)生脉注射液对H22肝癌移植瘤ADM化疗有减毒作用;(11)生脉注射液对S180肉瘤移植瘤ADM化疗有减毒作用;(12)生脉注射液对艾氏腹水瘤移植瘤ADM化疗有减毒作用;(13)生脉注射液对以杂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Oxiplatin有减毒作用;(14)生脉注射液对H22肝癌移植瘤Oxiplatin化疗有减毒作用;(15)生脉注射液对S180肉瘤移植瘤Oxiplatin化疗有减毒作用;(16)生脉注射液对艾氏腹水瘤移植瘤Oxiplatin化疗有减毒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生脉注射液对H22肝癌移植瘤,以烷化剂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CTX化疗减毒作用试验材料(1)实验动物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20±2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瘤株H22肝癌细胞株,购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
(3)主要仪器和试剂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环磷氮芥、CTX,购于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方法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CTX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CTX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CTX 20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p>表3 处方筛选结果

各个指标数据测定法方如下颗粒流动性用固定圆锥底法测定休止角。
流动性观察片子的完整性、光洁度、是否粘结冲头等。
崩解时限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崩解时限测定发进行测定。
分散均匀性去分散片3片,置100ml水中震摇,在20℃±1℃水中,3分钟应全部崩解并通过2号筛。
分析结果综合3个处方考察指标的数据来看,性状、休止角、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等各项指标,处方2的测试结果最为理想,因此选用处方2。即竹沥浸膏15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9g、微晶纤维素12g、乳糖9g、甘露醇9g、甜菊糖9g、硬脂酸镁12g、淀粉90g、1%PVP水溶液适量,共制1000片,0.3g/片,每片含竹沥浸膏150mg,制成1000片。
实施例6 本发明药物口含片的制备原料及辅料竹沥浸膏150g、淀粉50g、甘露醇75g、柠檬酸5g、硬脂酸镁20g、蒸馏水适量、柠檬黄色素、香精适量;共制1000片,0.3g/片,每片含竹沥浸膏150mg。
辅料用量的筛选主要是为了调节制剂的口感,取竹沥浸膏和辅料按不同的量进行配制,经多次配比,结果表明加入淀粉50g,甘露醇75g,柠檬酸5g,硬脂酸镁20g的比例配制的制剂其制粒过程顺利、压出的片剂各方面均能符合规定,并且酸甜适宜,口感较好。
制备方法取竹沥浸膏150g,加50-60℃的蒸馏水1000ml溶解,溶解后用100目筛过滤,滤液作为药液浆备用。取药用淀粉50g,甘露醇25g,硬脂酸镁20g过100目筛后备用。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1、将辅料装入沸腾制粒机中的原料容器中,药液浆装入输液小车盛液桶内。2、调试喷枪在0.3~0.4Mpa正常压力下,调节泵机流量和喷嘴,使喷雾均匀无颗粒,喷射有力,覆盖面大。3、升启原料容器,使主机密闭,设定温控仪上温度控制范围25~40℃,开启电磁阀,加热换热室内空气。启试引风机,运转30秒后,开干燥起,调节风门,使物料沸腾混合,待温度升至所需值时,致的免疫抑制。表2是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2

vs对照组*P<0.05,**P<0.01;(3)荷瘤鼠应用生脉注射液后IgA、IgG、IgM升高,与对照组以及单纯CTX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生脉注射液可提高荷瘤鼠的体液免疫功能。表3是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表3

vs对照组*P<0.05;(4)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荷瘤鼠在应用化疗药物CTX后出现ALT、BUN升高,说明化疗药物对小鼠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在联合生脉注射液后可有效保护荷瘤鼠的肝肾功能,使升高的ALT、BUN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ALB在各组未出现明显变化。表4是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表4

vs对照组*P<0.05,**P<0.01;vs CTX组#P<0.05.
(5)应用CTX后小鼠出现外周血WBC、Hb以及PLT明显下降,而联合生脉注射液后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说明生脉注射液对小鼠化疗后骨髓造血有保护作用。表5是生脉注射液对骨髓造血的保护作用。
表5

vs对照组*P<0.05,**P<0.01;vsCTX组#P<0.05实验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可增加CTX对H22肝癌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减少CTX化疗所致肝肾、骨髓毒性反应。
实施例2生脉注射液对S180肉瘤移植瘤,以烷化剂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CTX化疗减毒作用试验材料(1)实验动物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20±2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瘤株S180肉瘤细胞株,购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
(3)主要仪器和试剂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环磷氮芥、CTX,购于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方法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CTX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CTX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CTX 20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容量,调配成0.4ml/鼠,腹腔注射,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复制模型次日起给药,连续给药14天。停药次日脱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测。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利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表明(1)CTX组瘤重抑制率为45.89%,而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61.73%、66.16%和63.96%,明显高于单纯CTX组,P<0.05。
表6是生脉注射液对瘤重抑制率的影响。
表6

vs对照组**P<0.01;vs CTX组#P<0.05.
(2)S180荷瘤鼠在单独注射CTX后出现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CTX各组小鼠其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提高同时伴有CD8下降,与CTX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7是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7

vs对照组*P<0.05,**P<0.01;(3)荷瘤鼠在注射CTX后IgG、IgM和Ig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可使IgG、IgM以及IgA的产生水平增高,与对照组、CTX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8是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表8

vs对照组*P<0.05;(4)荷瘤鼠在应用CTX后血清ALT(谷丙转氨酶)、BUN(尿素氮)明显升高,P<0.01,而生脉注射液联合CTX应用时ALT、BUN有一定程度降低,与CTX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LB(血清白蛋白)在各组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表9是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表9

vs对照组**P<0.01;vs CTX组#P<0.05.
(5)荷瘤鼠在应用CTX后出现WBC、Hb、PLT降低,P<0.05或P<0.01,而联合生脉注射液各组WBC、Hb、PLT数量有一定提高,与CTX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10是生脉注射液对骨髓造血的保护作用。
表10

vs对照组*P<0.05,**P<0.01;vsCTX组#P<0.05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可增加CTX对S180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减少CTX化疗所致肝肾、骨髓毒性反应。
实施例3生脉注射液对EAC移植瘤,以烷化剂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CTX化疗减毒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20±2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瘤株艾氏腹水瘤(EAC)细胞株,由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
(3)主要仪器和试剂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环磷氮芥、CTX,购于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方法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CTX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CTX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CTX 20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容量,调配成0.4ml/鼠,腹腔注射,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复制模型次日起给药,连续给药14天。停药次日脱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测。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利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表明(1)CTX组瘤重抑制率为44.39%,而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67.43%、67.06%和65.80%,明显高于单纯CTX组,P<0.05。表11是生脉注射液对瘤重抑制率的影响。
表11

vs对照组*P<0.05,**P<0.01;vs CTX组#P<0.05,##P<0.05.
(2)EAC荷瘤鼠在单独注射CTX后出现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CTX各组小鼠其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提高同时伴有CD8下降,与CTX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2是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12

vs对照组*P<0.05;**P<0.01.
(3)EAC荷瘤鼠在注射CTX后IgG、IgM和Ig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可使IgG、IgM的产生水平增高,与对照组、CTX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3是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表13

vs对照组*P<0.05;**P<0.05.
(4)荷瘤鼠在应用CTX后血清ALT(谷丙转氨酶)、BUN(尿素氮)升高,而生脉注射液联合CTX应用时ALT、BUN有一定程度降低,与CTX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LB(血清白蛋白)在各组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表14是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表14

vs对照组*P<0.05 **P<0.01;vs CTX组#P<0.05,##P<0.01.
(5)荷瘤鼠在应用CTX后出现WBC、Hb、PLT明显降低,P<0.01,而联合生脉注射液各组WBC、Hb、PLT数量有一定提高,与CTX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15是生脉注射液对骨髓造血的保护作用。
表15

vs对照组*P<0.05**P<0.15;vs CTX组#P<0.05.
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可增加CTX对EAC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减少CTX化疗所致肝肾、骨髓毒性反应。
实施例4生脉注射液对H22肝癌移植瘤,以抗代谢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5-FU化疗减毒材料(1)实验动物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20±2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瘤株H22肝癌细胞株,购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
(3)主要仪器和试剂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药物0.25g 5-FU(购于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方法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5-FU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5-FU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5-FU 20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容量,调配成0.4ml/鼠,腹腔注射,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复制模型次日起给药,连续给药14天。停药次日脱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测。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利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表明(1)5-FU组瘤重抑制率为37.03%,而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63.28%、66.46%和62.90%,明显高于单纯5-FU组,P<0.05,其中以生脉注射液中剂量组更高一些,但统计学无差异。表16是生脉注射液对瘤重抑制率的影响。
表16

vs对照组*P<0.05;vs 5-FU组#P<0.05.
(2)H22荷瘤鼠在单独注射5-FU后出现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5-FU各组小鼠其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提高,与5-FU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各组在提高CD3、CD4以及CD4/CD8比值方面没有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表17是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17

vs对照组*P<0.05;(3)H22荷瘤鼠在注射5-FU后IgG、IgM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可使IgG、IgM的产生水平增高,与对照组、5-FU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gA水平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表18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表18

vs对照组*P<0.05;(4)H22荷瘤鼠在应用5-FU后血清ALT(谷丙转氨酶)升高(41.6±3.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5-FU应用时可使ALT一定程度降低,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为35.8±2.6、35.0±8.0、36.7±4.2,与5-FU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ALB(血清白蛋白)、BUN(尿素氮)在各组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表19是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表19

vs对照组*P<0.05;vs 5-FU组#P<0.05.
(5)荷瘤鼠在应用5-FU后出现WBC、PLT明显降低,Hb影响较小,而联合生脉注射液各组WBC、PLT数量有一定提高,与5-FU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其提高血细胞的疗效没有出现剂量依赖效应。表20生脉注射液对骨髓造血的保护作用。
表20

vs对照组*P<0.05;vs 5-FU组#P<0.05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可增加5-FU对H22肝癌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减少5-FU化疗所致肝肾、骨髓毒性反应。
实施例5生脉注射液对S180肉瘤移植瘤,以抗代谢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5-FU化疗减毒材料
(1)实验动物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20±2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瘤株S180肉瘤细胞株,购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
(3)主要仪器和试剂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药物0.25g 5-FU(购于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方法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5-FU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5-FU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5-FU 20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容量,调配成0.4ml/鼠,腹腔注射,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复制模型次日起给药,连续给药14天。停药次日脱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测。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利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
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表明(1)5-FU组瘤重抑制率为46.19%,而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67.74%、66.08%和66.82%,明显高于单纯5-FU组,P<0.05。表21生脉注射液对瘤重抑制率的影响。
表21

vs对照组**P<0.01;vs CTX组#P<0.05.
(2)荷瘤鼠在单独注射5-FU后出现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5-FU各组小鼠其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提高,与5-FU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各组在提高CD3、CD4以及CD4/CD8比值方面没有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表22是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22

vs对照组*P<0.05,**P<0.01;(3)S180荷瘤鼠在注射5-FU后IgA、IgG、IgM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可使IgA、IgG、IgM的产生水平增高,后,返回左颈外静脉。开放血流15min后立即取出棉线称重,减去丝线重量即得血栓湿重,并分别观察给药后8h、16h、24h、32h、40h、48h、56h、64h、72h后,血栓的湿重,观察本发明胶囊及原胶囊剂的起效时间及速度。
表8 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x±s,n=1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如表8所示,开放血流15min后丝线上有明显的血栓黏附,本发明胶囊剂140mg/kg、原胶囊280mg/kg均可明显抑制血栓的形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发明胶囊剂与原胶囊作用强度相当(P>0.05)。且本发明胶囊剂的起效速度快于原胶囊8小时以上。(本发明胶囊为64h开始起效,原胶囊于72h开始起效,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胶囊剂的制备原料配方黄芪1320g、赤芍540g、丹参540g、当归540g、川芎540g、桃仁540g、红花260g、制乳香260g、制没药260g、鸡血藤400g、牛膝540g、桂枝400g、桑枝540g、地龙540g、全蝎260g、水蛭540g。
制法(1)取川芎、当归、桂枝、制乳香、制没药粉碎成粗粉,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用4倍量的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得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药渣及药液备用;(2)取丹参,每次用4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共提取2次,提取液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后,得丹参酮提取物,丹参药渣备用;(3)取全蝎、水蛭、地龙粉碎成粗粉,再超微粉碎成超微粉,备用;(4)取赤芍、黄芪、红花、桃仁、桑枝、牛膝、鸡血藤七味药材粗粉,与上<p>表5 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CK、LDH、AST活性以及心肌梗死百分比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原胶囊比较#P>0.05。
结果如表4及表5所示,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可以导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表现为心电图J点明显抬高,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含量)明显升高,心肌梗死百分比明显增加。本发明胶囊剂140mg/kg、280mg/kg与原胶囊280mg/kg均可在冠状动脉结扎后一定时间范围内抑制心电图J点的抬高;明显抑制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含量)的升高;降低心肌梗死百分比。本发明胶囊剂与原胶囊作用强度相当(P>0.05)。
三、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1、取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原胶囊组,本发明胶囊剂小剂量组(70mg/kg)、中剂量组(140mg/kg)、大剂量组(280m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3天,第2天给药后禁食16小时, 末次给药90分钟后,水合氯醛麻醉(360mg/kg,i.p.),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及左颈外静脉,在聚乙烯管中放入一根长5cm已称重的七号丝线。以含肝素钠(50U/ml)的生理盐水溶液充满聚乙烯管,聚乙烯管的一端插入左颈外静脉,另一端插入右颈总动脉。打开夹闭血管的动脉夹,使血流从右总颈动脉流经聚乙烯管后,返回左颈外静脉。开放血流15min后立即取出棉线称重,减去丝线重量即得血栓湿重。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利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表明(1)5-FU组瘤重抑制率为44.18%,而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63.52%、65.74%和63.64%,明显高于单纯5-FU组,P<0.05,其中以生脉注射液中剂量组更高一些,但统计学无差异。表26是生脉注射液对瘤重抑制率的影响。
表26

vs对照组**P<0.01;vs 5-FU组#P<0.05.
(2)EAC荷瘤鼠在单独注射5-FU后出现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5-FU各组小鼠其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提高,与5-FU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各组在提高CD3、CD4以及CD4/CD8比值方面没有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表27是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27

vs对照组*P<0.05,**P<0.01;(3)荷瘤鼠在注射5-FU后IgA、IgG、IgM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可使IgA、IgG、IgM的产生水平增高,与对照组、5-FU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8是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表28

vs对照组*P<0.05;(4)H22荷瘤鼠在应用5-FU后血清ALT、BUN明显升高,而生脉注射液联合5-FU应用时可使ALT、BUN一定程度降低,与5-FU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ALB各组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表30是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表30

vs对照组**P<0.01;vs 5-FU组#P<0.05.
(5)荷瘤鼠在应用5-FU后出现WBC、PLT明显降低,而联合生脉注射液各组WBC、PLT数量有一定提高,与5-FU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31是生脉注射液对骨髓造血的保护作用。
表31

Vs对照组**P<0.01;vs 5-FU组#P<0.05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可增加5-FU对EAC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减少5-FU化疗所致肝肾、骨髓毒性反应。
实施例7生脉注射液对H22肝癌移植瘤,以抗肿瘤抗生素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ADM化疗减毒材料(1)实验动物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20±2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瘤株H22肝癌细胞株,购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
(3)主要仪器和试剂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药物10mg阿霉素(由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方法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ADM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ADM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ADM 2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容量,调配成0.4ml/鼠,腹腔注射,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复制模型次日起给药,连续给药14天。停药次日脱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测。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利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表明
(1)ADM组瘤重抑制率为54.36%,而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74.31%、77.50%和73.89%,明显高于单纯ADM组,均P<0.05,其中以生脉注射液中剂量组更高。表32生脉注射液对瘤重抑制率的影响。
表32

vs对照组**P<0.01;vs ADM组#P<0.05.
(2)H22荷瘤鼠在单独注射ADM后出现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ADM各组小鼠其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提高,同时伴有CD8下降,与ADM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33是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33

vs对照组*P<0.05;**P<0.01.
(3)H22荷瘤鼠在注射ADM后IgG、IgM和IgA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可使IgG、IgA和IgM的产生水平增高,与对照组、ADM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生脉注射液中剂量对免疫功能的改善明显高于大、小剂量。表34是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表34

vs对照组*P<0.05,**P<0.01;(4)荷瘤鼠在应用ADM后血清ALT(谷丙转氨酶)和BUN(尿素氮)升高明显,而生脉注射液联合ADM应用时可使ALT、BUN一定程度降低,与ADM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ALB(血清白蛋白)在各组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表35是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表35

vs对照组**P<0.01;vs ADM组#P<0.05.
(5)荷瘤鼠在应用ADM后出现WBC、Hb、PLT明显降低,P<0.01,而联合生脉注射液各组WBC、Hb、PLT数量有一定提高,与ADM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生脉注射液对小鼠骨髓造血具有保护作用。表36是生脉注射液对骨髓造血的保护作用。
表36

vs对照组**P<0.01;vsADM组#P<0.05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可增加ADM对H22肝癌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减少ADM化疗所致肝肾、骨髓毒性反应。
实施例8生脉注射液对S180移植瘤,以抗肿瘤抗生素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ADM化疗减毒材料(1)实验动物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20±2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瘤株S180肉瘤细胞株,购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
(3)主要仪器和试剂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药物10mg阿霉素(由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方法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ADM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ADM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ADM 2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容量,调配成0.4ml/鼠,腹腔注射,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复制模型次日起给药,连续给药14天。停药次日脱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测。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利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表明(1)ADM组瘤重抑制率为33.46%,而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49.74%、51.15%和50.13%,明显高于单纯ADM组,P<0.05,其中以生脉注射液中剂量组更高一些,但统计学无差异。表37是生脉注射液对瘤重抑制率的影响。
表37

vs对照组**P<0.01;vs ADM组#P<0.05.
(2)S180荷瘤鼠在单独注射ADM后出现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ADM各组小鼠其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提高同时伴有CD8下降,与5-FU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38是,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38

vs对照组*P<0.05;**P<0.01.
(3)荷瘤鼠在注射ADM后IgG、IgM和IgA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可使IgG、IgA和IgM的产生水平增高,与对照组、ADM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39是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表39

vs对照组*P<0.05,**P<0.01;(4)S180荷瘤鼠在应用ADM后血清ALT(谷丙转氨酶)和BUN(尿素氮)升高明显,而生脉注射液联合ADM应用时可使ALT、BUN一定程度降低,与ADM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ALB(血清白蛋白)在各组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表40是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表40

vs对照组*P<0.05,**P<0.01;vs ADM组#P<0.05,##P<0.01.
(5)荷瘤鼠在应用ADM后出现WBC、Hb、PLT明显降低,P<0.01,而联合生脉注射液各组WBC、Hb、PLT数量有一定提高,与ADM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41是生脉注射液对骨髓造血的保护作用。
表41

与盐水对照组比较**P<0.01;与5-FU组比较#P<0.05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可增加ADM对S180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减少ADM化疗所致肝肾、骨髓毒性反应。
实施例9生脉注射液对EAC移植瘤,以抗肿瘤抗生素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ADM化疗减毒材料(1)实验动物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20±2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瘤株艾氏腹水瘤(EAC),由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惠赠。
(3)主要仪器和试剂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药物10mg阿霉素(由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方法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ADM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ADM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ADM 2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容量,调配成0.4ml/鼠,腹腔注射,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复制模型次日起给药,连续给药14天。停药次日脱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测。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利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表明(1)ADM组瘤重抑制率为39.23%,而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68.30%、69.09%和69.49%,明显高于单纯ADM组,P<0.05。表42生脉注射液对瘤重抑制率的影响。
表42

vs对照组*P<0.05;vs ADM组#P<0.05.
(2)EAC荷瘤鼠在单独注射ADM后出现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ADM各组小鼠其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提高同时伴有CD8下降,与5-FU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43是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43

vs对照组*P<0.05,**P<0.01;(3)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荷瘤鼠在注射ADM后IgG、IgM和IgA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可使IgG、IgA和IgM的产生水平增高,与对照组、ADM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表44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表44

vs对照组*P<0.05,**P<0.01;(4)EAC荷瘤鼠在应用ADM后血清ALT(谷丙转氨酶)和BUN(尿素氮)升高明显,均P<0.01,而生脉注射液联合ADM应用时可使ALT、BUN一定程度降低,与ADM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ALB(血清白蛋白)在各组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表45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表45

vs对照组**P<0.01;vs ADM组#P<0.05.
(5)荷瘤鼠在应用ADM后出现WBC、Hb、PLT明显降低,P<0.01,而联合生脉注射液各组WBC、Hb、PLT数量有一定提高,与ADM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46生脉注射液对骨髓造血的保护作用。
表46

vs对照组**P<0.01;vsADM组#P<0.05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可增加ADM对EAC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减少EAC化疗所致肝肾、骨髓毒性反应。
实施例10生脉注射液对H22肝癌移植瘤,以杂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Oxiplatin/L-OHP化疗减毒材料(1)实验动物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20±2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瘤株H22肝癌细胞株,购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
(3)主要仪器和试剂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药物Oxiplatin/L-OHP(50mg奥铂,购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方法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Oxiplatin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Oxiplatin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Oxiplatin 6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容量,调配成0.4ml/鼠,腹腔注射,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复制模型次日起给药,连续给药14天。停药次日脱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测。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利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表明(1)L-OHP组瘤重抑制率为37.36%,而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64.80%、66.90%和65.56%,明显高于单纯L-OHP组,P<0.05。表47是生脉注射液对瘤重抑制率的影响。
表47

vs对照组*P<0.05;vs L-OHP组#P<0.05.
(2)H22荷瘤鼠在单独注射L-OHP后出现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L-OHP各组小鼠其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提高,与L-OHP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48是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48

vs对照组*P<0.05 **P<0.01;(3)荷瘤鼠在注射L-OHP后IgG、IgM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可使IgG、IgM以及IgA的产生水平增高,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49是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表49

vs对照组*P<0.05;(4)H22荷瘤鼠在应用L-OHP后血清ALT(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72.0±20.0),而生脉注射液联合L-OHP应用时可使ALT一定程度降低,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为52.8±11.6、51.6±13.0、53.9±11.6,与L-OHP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ALB(血清白蛋白)、BUN(尿素氮)在各组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表50是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表50

vs对照组*P<0.05**P<0.05;vs 5-FU组#P<0.0 5.
(5)荷瘤鼠在应用L-OHP后出现WBC明显降低,而Hb、PLT影响较小,在联合生脉注射液各组WBC数量有一定提高,与L-OHP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51生脉注射液对骨髓造血的保护作用。
表51

vs对照组*P<0.05;vs 5-FU组#P<0.05
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可增加LOHP对H22肝癌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减少LOHP化疗所致肝肾、骨髓毒性反应。
实施例11生脉注射液对S180肉瘤移植瘤,以杂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Oxiplatin/L-OHP化疗减毒材料(1)实验动物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20±2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瘤株S180肉瘤细胞株,购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
(3)主要仪器和试剂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药物 Oxiplatin/L-OHP(50mg奥铂,购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方法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L-OHP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L-OHP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x×Rx/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L-OHP 6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容量,调配成0.4ml/鼠,腹腔注射,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复制模型次日起给药,连续给药14天。停药次日脱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测。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利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表明(1)单独应用L-OHP组瘤重抑制率为37.09%,而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7.06%、59.78%和57.23%,明显高于单纯L-OHP组,均P<0.05,其中生脉中剂量组疗效要好于大、小剂量组。表51生脉注射液对瘤重抑制率的影响。
表51

vs对照组**P<0.01;vs L-OHP组#P<0.05.
(2)荷瘤鼠在单独注射L-OHP后出现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L-OHP各组小鼠其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提高,与L-OHP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52是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52

vs对照组*P<0.05;(3)荷瘤鼠在注射L-OHP后IgA、IgG、IgM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可使IgG、IgM以及IgA的产生水平增高,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53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表53

vs对照组*P<0.05;(4)H22荷瘤鼠在应用L-OHP后血清ALT(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而生脉注射液联合L-OHP应用时可使ALT一定程度降低,与L-OHP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ALB(血清白蛋白)、BUN(尿素氮)在各组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表54是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表54

vs对照组**P<0.01;vs L-OHP组#P<0.05.
(5)荷瘤鼠在应用L-OHP后出现WBC明显降低,在联合生脉注射液各组WBC数量有一定提高,与L-OHP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55是生脉注射液对骨髓造血具有保护作用。
表55

vs对照组**P<0.01;vsL-OHP组#P<0.05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可增加L-OHP对S180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减少L-OHP化疗所致肝肾、骨髓毒性反应。
实施例12生脉注射液对艾氏腹水瘤移植瘤,以杂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Oxiplatin/L-OHP化疗减毒材料(1)实验动物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20±2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瘤株艾氏腹水瘤(EAC)细胞株,由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惠赠。
(3)主要仪器和试剂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liburxi;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21血球计数仪;3321小鼠CD4-FITC单抗、2769小鼠CD3-PE单抗、2778小鼠CD8-FITC单抗,购于法国曼特生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4)药物Oxiplatin/L-OHP(50mg奥铂,购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脉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方法瘤细胞复苏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取瘤细胞处于快速增殖期的腹水,生理盐水稀释,调整细胞浓度至2×107个细胞/毫升,备用。所有动物常规消毒,沿腋下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压迫止血。造模后当日随机分为5组,设对照组、L-OHP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L-OHP组,每组10只。
药物及动物处理根据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人与小鼠剂量换算公式dB=dA×RB/RA×(WA/WB)1/3获得小鼠剂量为L-OHP 6mg/kg,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分别为3.5ml/kg、7ml/kg、14ml/kg。生脉注射液及化疗药以生理盐水调节容量,调配成0.4ml/鼠,腹腔注射,对照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复制模型次日起给药,连续给药14天。停药次日脱椎处死动物,眼眶取血,送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及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测。
血常规应用日本K-21血球计数仪检测。
肝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通过日本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免疫功能检测小鼠眼球摘除取血,1∶25肝素抗凝,取A、B两管,分别在A管中加入CD3、CD8单抗各20ul,B管中加入CD4单抗20ul,然后两管分别加入100ul细胞悬液,混匀后暗处室温中孵育30分钟,后加入红细胞溶解液2ml混匀静置10分钟,1500/s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PBS清洗2次上机。利用CELLQuest功能软件进行参数获取和数据分析,激发光488nm,波长576nm,X轴为前向散射光,Y轴为侧向散射光,确定淋巴细胞群,计数窗内细胞10000个在FL1-H的直方图上以FITC标记对照单抗,调整确定电压及放大倍数,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淋巴细胞群的阳性表达率。
分离瘤块,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计算公式为瘤重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结果表明(1)L-OHP组瘤重抑制率为45.74%,而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71.42%、73.20%和72.80%,明显高于单纯L-OHP组,P<0.05。表56是生脉注射液对瘤重抑制率的影响。
表56

vs对照组*P<0.05,**P<0.01;vsL-OHP组#P<0.05.
(2)EAC荷瘤鼠在单独注射L-OHP后出现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生脉注射液联合L-OHP各组小鼠其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有所提高同时伴有CD8下降,与5-FU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生脉大剂量对免疫功能的改善要优于中、小剂量。表57生脉注射液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表57

vs对照组*P<0.05;**P<0.01.
(3)EAC荷瘤鼠在注射L-OHP后IgA、IgG、IgM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可使IgG、IgM以及IgA的产生水平增高,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58是生脉注射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表23

vs对照组*P<0.05;(4)荷瘤鼠在应用5-FU后血清ALT(谷丙转氨酶)升高(48.8±6.3),而生脉注射液联合5-FU应用时可使ALT一定程度降低,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为40.9±3.9、42.1±3.5、42.4±4.8,与5-FU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ALB(血清白蛋白)、BUN(尿素氮)在各组间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表24是生脉注射液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表24

vs对照组**P<0.01;vs CTX组#P<0.05,##P<0.01.
(5)荷瘤鼠在应用5-FU后出现WBC、PLT明显降低,Hb影响较小,而联合生脉注射液各组WBC、PLT数量有一定提高,与5-FU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其提高血细胞的疗效没有出现剂量依赖效应。表25是生脉注射液对骨髓造血的保护作用。
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可增加LOHP对EAC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提高荷瘤鼠免疫功能,减少LOHP化疗所致肝肾、骨髓毒性反应。
权利要求
1.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肿瘤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2.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恶性肿瘤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3.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恶性肿瘤烷化剂类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4.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H22肝癌移植瘤CTX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5.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S180肉瘤移植瘤CTX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6.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艾氏腹水瘤移植瘤CTX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7.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恶性肿瘤抗代谢类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8.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H22肝癌移植瘤5-FU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9.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S180肉瘤移植瘤5-FU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10.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艾氏腹水瘤移植瘤5-FU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11.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恶性肿瘤抗肿瘤抗生素类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12.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H22肝癌移植瘤ADM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13.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S180肉瘤移植瘤ADM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14.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艾氏腹水瘤移植瘤ADM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15.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恶性肿瘤杂类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16.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H22肝癌移植瘤Oxiplatin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17.生脉注射液在制备对S180肉瘤移植瘤Oxiplatin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18.生脉注射液在制备对艾氏腹水瘤移植瘤Oxiplatin化疗减毒药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领域,涉及中药生脉注射液在制药中的新用途,提供中药生脉注射液在制备治疗肿瘤减毒药物尤其是恶性肿瘤减毒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根据现代药理学关于中药生脉注射液研究,结合临床化学治疗特点,采用生脉注射液和肿瘤化疗药物,尤其是以烷化剂为代表的化疗药物-CTX、以抗代谢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5-Fu、以抗肿瘤抗生素为代表的化疗药物-ADM、和以杂类为代表的化疗药物-Oxiplatin,对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包括肝癌、肉瘤、艾氏腹水瘤细胞株进行试验,结果证实生脉注射液对所述化疗药物有明显减毒作用。
文档编号A61P43/00GK1679766SQ20051002356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5日
发明者陈震, 丁建弥, 刘鲁明, 陈忠梁, 廖进明, 张正光, 乐国祥, 康爱仙 申请人: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