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223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治疗感冒药的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在春、冬季节发病率高,其症状为鼻塞、流涕、头痛、咳嗽、发热等,令人感觉十分不适,严重时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感冒多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是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成人感冒大多由鼻病毒和冠状病毒引起。鼻病毒传播力很强,感染率高,多在秋、春季节流行,是引起感冒的最主要病毒。冠状病毒以冬季较为常见。迄今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吗啉胍、阿糖腺苷、聚肌胞等药物,对某些病毒繁殖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并不能对所有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都有效。
目前市售的抗感冒药品种多样,多为复方制剂,复方制剂主要是利用各种药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发挥每个药物的优势,达到对症治疗的目的。化学药物虽然在缓解因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主要是缓解症状,且大部分化合物制成的感冒药物所带来的嗜睡等副作用也不容忽视。目前治疗感冒的中药很多,剂型也多种多样,既有起效缓慢的丸剂、也有起效迅速的滴丸剂、针剂、粉针剂;既有可代替茶饮的颗粒剂、也有服用方便的片剂;既有可满足患者好奇心里的泡腾剂、也有适合小儿的栓剂,但从目前临床应用疗效而言,无论是单方制剂还是复方制剂,药物疗效较低依然是影响患者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中药天然程度高,副作用低;化合药物疗效高和副大的选择中,患者往往放弃毒副作用低的中药而选择副作用较大的化合药物来治疗感冒,以求快速缓解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抗流感病毒、抗SARS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是由金银花、黄芩、荆芥、栀子、连翘、玄参、僵蚕、地黄、射干、桔梗、薄荷、蝉蜕、防风、甘草制成。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栀子为炒栀子,僵蚕为姜制僵蚕。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的用量和配比是经过发明人通过大量摸索和试验总结得到的,各组分原料药在下述重量份配比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金银花36~145份、黄芩36~145份、荆芥36~145份、栀子36~145份、连翘36~145份、玄参36~145份、僵蚕22~85份、地黄55~215份、射干11~45份、桔梗22~85份、薄荷22~85份、蝉蜕22~85份、防风22~85份、甘草11~45份。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各组分原料药在下述重量份配比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金银花53.54~86.70份、黄芩53.54~86.70份、荆芥53.54~86.70份、栀子53.54~86.70份、连翘53.54~86.70份、玄参53.54~86.70份、僵蚕33.57~51.55份、地黄86.27~129.81份、射干17.54~26.70份、桔梗33.57~51.55份、薄荷33.57~51.55份、防风33.57~51.55份、蝉蜕33.57~51.55份、甘草17.54~26.70份。
更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各组分原料药在下述重量份配比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金银花69~75份、黄芩69~75份、荆芥69~75份、栀子69~75份、连翘69~75份、玄参69~75份、僵蚕40~47份、地黄100~115份、射干20~25份、桔梗40~47份、薄荷40~47份、蝉蜕40~47份、防风40~47份、甘草20~24份。
最佳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各组分原料药在下述重量份配比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金银花72份、黄芩72份、荆芥72份、栀子72份、连翘72份、玄参72份、僵蚕43份、地黄108份、射干22份、桔梗43份、薄荷43份、蝉蜕43份、防风43份、甘草22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制成药剂学上任何一种制剂;优选制成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口含剂、口服液、颗粒剂、软胶囊、胶囊、冲剂、丸剂、散剂、滴丸;最佳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软胶囊。
所述的本发明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的制备和制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萃取法、水提法、水提醇沉法、萃取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联合应用制备。例如,可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也可以将这些药物一起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制成口服液;但是为了使该药物各原料药更好地发挥药效,本发明优选对原料采用如下工艺提取,制成丸剂、口服液、片剂、颗粒剂、胶囊、软胶囊,但是这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所用原料药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任意配比,优选原料药重量份配比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剂量范围。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金银花36~145份、黄芩36~145份、荆芥36~145份、栀子36~145份、连翘36~145份、玄参36~145份、僵蚕22~85份、地黄55~215份、射干11~45份、桔梗22~85份、薄荷22~85份、蝉蜕22~85份、防风22~85份、甘草11~45份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1~12倍量乙醇回流1~3次,每次1~3小时,乙醇的浓度为30%~95%,回收乙醇,浓缩至在40~85℃时相对密度1.03~1.3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1~12倍量水,浸泡0.5~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1~8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0.5~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50~80℃时相对密度1.00~1.35,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10~85%,静置3~48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0~90℃时相对密度1.00~1.4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2~6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30~80℃并保持2~30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5~50分钟,放冷,至8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90~150℃灭菌5~60分钟,即得口服液。
优选的本发明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金银花53.54~86.70份、黄芩53.54~86.70份、荆芥53.54~86.70份、栀子53.54~86.70份、连翘53.54~86.70份、玄参53.54~86.70份、僵蚕33.57~51.55份、地黄86.27~129.81份、射干17.54~26.70份、桔梗33.57~51.55份、薄荷33.57~51.55份、防风33.57~51.55份、蝉蜕33.57~51.55份、甘草17.54~26.70份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2~10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乙醇的浓度为40%~9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45~80℃时相对密度1.05~1.30,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2~10倍量水,浸泡0.5~3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2~6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0~75℃时相对密度1.00~1.3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40~80%,静置4~36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0~80℃时相对密度1.00~1.30,得浸膏II;
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5~5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40~70℃并保持5~20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0~40分钟,放冷,至7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95~120℃灭菌10~50分钟,即得口服液。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金银花69~75份、黄芩69~75份、荆芥69~75份、栀子69~75份、连翘69~75份、玄参69~75份、僵蚕40~47份、地黄100~115份、射干20~25份、桔梗40~47份、薄荷40~47份、蝉蜕40~47份、防风40~47份、甘草20~24份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3~7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1.5~2.5小时,乙醇的浓度为55%~8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0~70℃时相对密度1.10~1.2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3~7倍量水,浸泡0.5~2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2~4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5~73℃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70%,静置8~32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75℃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10~3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45~60℃并保持8~15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5~25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0~110℃灭菌20~40分钟,即得口服液。
最佳的本发明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金银花72份、黄芩72份、荆芥72份、栀子72份、连翘72份、玄参72份、僵蚕43份、地黄108份、射干22份、桔梗43份、薄荷43份、蝉蜕43份、防风43份、甘草22份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5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乙醇的浓度为65%,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5~60℃时相对密度1.15~1.20,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4倍量水,浸泡1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06~1.11,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16~1.20,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2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50℃并保持10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20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5℃灭菌30分钟,即得口服液。
以上口服液制备过程中,所选用的金银花、黄芩、荆芥、栀子、连翘、玄参、僵蚕、地黄、射干、桔梗、薄荷、蝉蜕、防风、甘草的剂量可以是任意的,但优选本发明所提供的原料药重量份配比。以上组成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料重量配比比例不变。
本发明药物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主要用于感冒属风热外侵,邪热内扰证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痰粘,口渴溲黄等。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抗SARS病毒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观察上述药物组合物对祛邪作用(抗病毒、抗细菌作用)、清热作用、抗炎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镇痛作用、以及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的作用,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作用。以下试验中所用药物按照实施例17方法制备,为了便于叙述,以下将按照实施例17获得的本发明药物简称克感利咽口服液。
一.祛邪作用(抗病毒、抗细菌作用)1.克感利咽口服液体外抗流感病毒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对流感病毒甲3型、乙型既有直接杀伤作用,又有阻断病毒繁殖作用。其直接杀伤作用最低有效浓度为0.1g生药/ml,其阻断繁殖作用最低有效浓度为0.5g生药/ml。
2.克感利咽口服液对小鼠体内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克感利咽口服液能显著减轻流感病毒所致小鼠的肺炎程度,且能特异性抑制流感病毒在鼠肺内的增殖量。说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对流行性感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克感利咽口服液的抗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对呼吸道常见致病菌如金葡萄球菌、表葡、肺杆、肺双球、肠球、甲链、乙链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菌谱较宽,尤其对毒性较大的致病菌如金葡、甲链、乙链等抑制率较高,与对照药银翘解毒片相比,抗菌谱与抗菌强度近似。
4.克感利咽口服液对小鼠致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死亡的保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5、克感利咽口服液克感利咽口服液有一定的抑制SARS病毒复制的作用。
克感利咽口服液体外抗SARS病毒试验实验采用SARS病流行期间从北京病人尸解肺组织中分离的病毒BJ01株及其敏感的Vero-E6细胞,按《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空指导原则》中体外抗病毒药效试验部分的规定,检测克感利咽口服液对Vero-E6细胞的毒性和在该细胞内对SARS病毒的抑制效果。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
试验结果表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对VERO-E6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D0为60μg/ml,细胞半数有毒浓度TD50为100μg/ml;克感利咽口服液有一定的抑制SARS病毒复制的作用。
表1克感利咽口服液对VERO-E6细胞的毒性作用

表2克感利咽口服液抗SARS病毒作用结果

6克感利咽口服液体外抗冠状病毒试验病毒株为非SRAS冠状病毒中华株ZHZ(HK3D3),用人肺K1二倍体细胞进行体外治疗、预防及抑制病毒实验。结果见表3。
表3克感利咽口服液对冠状病毒ZHZ株作用(CPE)

结果表明,克感利咽口服液的半毒性浓度为1∶25,在其高稀释浓度1∶5120下,药物仍可以抑制病毒。研究证实了该药在体外实验中对非SARS冠状病毒确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7克感利咽口服液抗流感病毒的免疫-自由基机理研究实验在肯定克感利咽口服液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基础上,从流感性肺炎小鼠的整体特征、病毒感染与免疫功能、病毒感染与氧化应激态、克感利咽口服液的还原性质和抗氧化作用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病毒感染和克感利咽口服液调节氧化应激态作用以及克感液抗流感病毒的免疫-自由基机理。
试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进行体内实验;(2)流感性肺炎小鼠的整体特征研究观察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体重增长、血象和肺部病变程度的影响,及克感液的治疗作用;(3)病毒感染与免疫功能研究观察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组织结构的病理学改变和非特异性免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以及克感液等药物的调节作用;(4)病毒感染与氧化应激态研究整体氧化应激——ESR法测定血清抗坏血酸自由基和布氏显微镜观察ROTS块,靶器官肺的氧化应激——化学发光法测定肺灌流液中免疫细胞释放活性氧水平,细胞氧化应激——ESR-抗坏血酸法,分光法测定脾淋巴细胞释放氧自由基和NO的水平;(5)克感液的还原性质和抗氧化作用研究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法和化学发光法。
研究结果如下(1)流感病毒FM1呼吸道感染可使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明显下降,且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而给予克感液后免疫功能明显好转,尤其是吞噬功能可恢复接近正常水平,表明克感液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十分显著。(2)流感病毒作为抗原侵入机体后可激活免疫细胞释放活性氧和NO自由基,并使机体在整体、靶器官和细胞三个不同层次上,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且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氧化应激水平标志了氧化受损程度,是促成流感发病和症状产生的根源之一。给予克感液后,可调节机体氧化应激水平下降并能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3)NO自由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流感病毒感染确可使免疫细胞释放NO自由基的水平升高,给予克感液后,能调节NO接近正常水平。(4)电子自旋波谱(ESR)-没食子酸丙脂(PG)法等研究证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发光法和全血吞噬化学发光法证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氧作用。为克感利咽口服液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并参与抗病毒的免疫-自由基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流感病毒感染可激活机体免疫系统,造成机体氧化应激态急剧升高,使机体造成氧化损伤,免疫力下降,从而形成流感。克感利咽口服液抗流感的机制则在于其是一个良好的氧化应激态调节剂,对调节机体由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有显著调节到正常水平的作用。
二.清热作用通过观察克感利咽口服液对伤寒、副伤寒、乙三联菌苗致热家兔体温的影响;对酵母致热大鼠体温的影响;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体温的影响,发现克感利咽口服液具有确切的解热作用。
三.抗炎作用通过观察克感利咽口服液对组织胺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症的影响、对大鼠蛋清性关节肿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克感利咽口服液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试验观察,发现克感利咽口服液对正常小鼠和因感染病毒而免疫功能都到抑制的小鼠,均能提高其特异性免疫功能,且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增强与所用剂量曾正相关。
2.克感利咽口服液对正常和造模小鼠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对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
五.镇痛作用通过试验观察和所获得的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对醋酸引起的腹腔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六.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按最大耐受量测定试验要求,克感利咽口服液以2g生药、每次给药体积0.4ml/10g一日内灌胃给药三次后,除见一过性稀便外,未见其它毒性反应。日总剂量达240g生药/kg,相当于成人临床用药量的300倍,仍不引起死亡,表明本品急性毒性甚小,口服安全,可以临床应用。
七、动物长期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克感利咽口服液在低(22g生药/kg、相当与成人临床用量28倍)、高(50g生药/kg、相当与成人临床用量63倍)两个剂量水平时,经灌胃给药16天后,对动物的一般状态、体重、饮食、血象、肝肾功能和重要脏器的病理镜检均未发现明显药物毒性影响。表明本品毒性很低,临床用药剂量是安全可靠的。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a.取处方一金银花36g、黄芩36g、荆芥36g、栀子(炒)36g、连翘36g、玄参36g、僵蚕(姜制)22g、地黄55g、射干11g、桔梗22g、薄荷22g、蝉蜕22g、防风22g、甘草11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12倍量乙醇回流3次,每次3小时,乙醇的浓度为95%,回收乙醇,浓缩至在85℃时相对密度1.03~1.3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12倍量水,浸泡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8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80℃时相对密度1.01~1.35,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5%,静置48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90℃时相对密度1.01~1.4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6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80℃并保持30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50分钟,放冷,至8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50℃灭菌6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2
a.取处方二金银花145g、黄芩145g、荆芥145g、栀子145g、连翘145g、玄参145g、僵蚕85g、地黄215g、射干45g、桔梗85g、薄荷85g、蝉蜕85g、防风85g、甘草45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1倍量乙醇回流1次,提取1小时,乙醇的浓度为3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40℃时相对密度1.03~1.3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1倍量水,浸泡0.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1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1次,提取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50℃时相对密度1.01~1.35,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10%,静置3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0℃时相对密度1.00~1.4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2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30℃并保持2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5分钟,放冷,至8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90℃灭菌5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3a.取处方三金银花145g、黄芩45g、荆芥36g、栀子36g、连翘145g、玄参36g、僵蚕22g、地黄55g、射干11g、桔梗85g、薄荷85g、蝉蜕22g、防风85g、甘草45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12倍量乙醇回流1次,每次3小时,乙醇的浓度为75%,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时相对密度1.08~1.1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12倍量水,浸泡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2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50℃时相对密度1.05~1.25,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25%,静置36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0℃时相对密度1.0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4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30℃并保持20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0分钟,放冷,至70℃,然后将药液过滤;
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0℃灭菌1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4a.取处方四金银花86.70g、黄芩86.70g、荆芥86.70g、栀子86.70g、连翘86.70g、玄参86.70g、僵蚕51.55g、地黄129.81g、射干26.70g、桔梗51.55g、薄荷51.55g、防风51.55g、蝉蜕51.55g、甘草26.70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10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3小时,乙醇的浓度为8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时相对密度1.05~1.2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7倍量水,浸泡4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7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75℃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静置40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80℃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3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70℃并保持25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40分钟,放冷,至7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20℃灭菌5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5a.取处方五金银花53.54g、黄芩53.54g、荆芥53.54g、栀子53.54g、连翘53.54g、玄参53.54g、僵蚕33.57g、地黄86.27g、射干17.54g、桔梗33.57g、薄荷33.57g、防风33.57g、蝉蜕33.57g、甘草17.54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2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1小时,乙醇的浓度为4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0℃时相对密度1.05~1.2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1倍量水,浸泡1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1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0℃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15%,静置6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0℃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1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40℃并保持4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0分钟,放冷,至7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95℃灭菌1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6a.取处方六金银花86.70g、黄芩53.54g、荆芥86.70g、栀子53.54g、连翘86.70g、玄参53.54g、僵蚕51.55g、地黄86.27g、射干26.70g、桔梗33.57g、薄荷51.55g、防风33.57g、蝉蜕51.55g、甘草17.54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4倍量乙醇回流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乙醇的浓度为55%,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5℃时相对密度1.05~1.2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3.5倍量水,浸泡3.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3.5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5℃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30%,静置20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2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50℃并保持15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2分钟,放冷,至40℃,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7℃灭菌18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7a.取处方七金银花75g、黄芩75g、荆芥75g、栀子(炒)75g、连翘75g、玄参75g、僵蚕(姜制)47g、地黄115g、射干25g、桔梗47g、薄荷47g、蝉蜕47g、防风47g、甘草24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8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乙醇的浓度为8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0℃时相对密度1.10~1.2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4倍量水,浸泡3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静置36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3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50℃并保持15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25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5℃灭菌3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8a.取处方八金银花69g、黄芩69g、荆芥69g、栀子69g、连翘69g、玄参69g、僵蚕40g、地黄100g、射干20g、桔梗40g、薄荷40g、蝉蜕40g、防风40g、甘草20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2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乙醇的浓度为4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5℃时相对密度1.10~1.2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1倍量水,浸泡1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2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20%,静置8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1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50℃并保持8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5分钟,放冷,至30℃,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5℃灭菌3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9a.取处方九金银花75g、黄芩69g、荆芥75g、栀子69g、连翘75g、玄参75g、僵蚕40、地黄115g、射干25g、桔梗40g、薄荷40g、蝉蜕40g、防风47g、甘草20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3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乙醇的浓度为55%,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8℃时相对密度1.10~1.2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2.5倍量水,浸泡1.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4.5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30%,静置12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70℃计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12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50℃并保持15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8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5℃灭菌3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0a.取处方十金银花72g、黄芩72g、荆芥72g、栀子(炒)72g、连翘72g、玄参72g、僵蚕(姜制)43g、地黄108g、射干22g、桔梗43g、薄荷43g、蝉蜕43g、防风43g、甘草22g备用;a.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10倍量乙醇回流3次,每次1小时,乙醇的浓度为9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3~1.35(45℃~70℃计),得浸膏I;b.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8倍量水,浸泡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1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2~1.30(50~8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5%,静置48小时,趁热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45(50~90℃计),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然后搅拌下将其煮沸45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将浸膏II倒入容器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80℃并保持30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50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50℃灭菌5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1
a.取金银花36g、黄芩36g、荆芥36g、栀子36g、连翘36g、玄参36g、僵蚕22g、地黄55g、射干11g、桔梗22g、薄荷22g、蝉蜕22g、防风22g、甘草11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7倍量乙醇回流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1小时,乙醇的浓度为35%,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时相对密度1.03~1.3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5倍量水,浸泡2.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52℃时相对密度1.02~1.3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25%,静置22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90℃时相对密度1.05~1.4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然后搅拌下将其煮沸8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将浸膏II倒入容器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70℃并保持24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并加入纯化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50分钟,放冷,至25℃,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40℃灭菌6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2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2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10倍量乙醇回流3次,每次3小时,乙醇的浓度为9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5(55℃~60℃计),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7.5倍量水,浸泡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1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78℃时相对密度1.05~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5%,静置48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0℃时相对密度1.15~1.3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然后搅拌下将其煮沸45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将浸膏II倒入容器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80℃并保持30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50分钟,放冷,至30℃,然后将药液过滤;
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50℃灭菌5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3a.取金银花145g、黄芩45g、荆芥36g、栀子36g、连翘145g、玄参36g、僵蚕22g、地黄55g、射干11g、桔梗85g、薄荷85g、蝉蜕22g、防风85g、甘草45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5倍量乙醇回流2次,每次2小时,乙醇的浓度为53%,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1.15(65℃~70℃计),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4.5倍量水,浸泡1.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2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2~1.20(50~6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5%,静置24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50~60℃计),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然后搅拌下将其煮沸15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将浸膏II倒入容器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40℃并保持20分钟,过滤;向所需的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45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5℃灭菌25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4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4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5.5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乙醇的浓度为77%,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5(55℃~60℃计),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1倍量水,浸泡3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1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35%,静置10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然后搅拌下将其煮沸16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将浸膏II倒入容器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50℃并保持9分钟,过滤;向所需的聚山梨酸酯放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7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8℃灭菌14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5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7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2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乙醇的浓度为40%,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5(55℃~60℃计),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4倍量水,浸泡3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2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4~1.20(7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8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4~1.25(70℃计),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1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50℃并保持8分钟,过滤;向所需的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25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5℃灭菌3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6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8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8.5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5小时,乙醇的浓度为73%,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55℃~60℃计),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1.5倍量水,浸泡1.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6.5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4~1.10(7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36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70℃计),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然后搅拌下将其煮沸3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50℃并保持15分钟,过滤;向所需的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5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10℃灭菌3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7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10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5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乙醇的浓度为65%,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5~60℃时相对密度1.15~1.20,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4倍量水,浸泡1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06~1.11,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16~1.20,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2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50℃并保持10分钟,趁热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20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5℃灭菌3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8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4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10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3小时,乙醇的浓度为9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80℃时相对密度1.05~1.30,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10倍量水,浸泡3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75℃时相对密度1.01~1.3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静置36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80℃时相对密度1.01~1.30,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5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70℃并保持5~20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40分钟,放冷,至7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20℃灭菌5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9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5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2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1小时,乙醇的浓度为4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45℃时相对密度1.05~1.30,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2倍量水,浸泡0.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2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0℃时相对密度1.05~1.1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40%,静置4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0℃时相对密度1.06~1.20,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5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40℃并保持5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0分钟,放冷,至7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95℃灭菌5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20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6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3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5小时,乙醇的浓度为55%,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0℃时相对密度1.05~1.30,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5.5倍量水,浸泡1.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4.5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5℃时相对密度1.00~1.3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5%,静置24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0~70℃时相对密度1.05~1.20,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15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50℃并保持15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5分钟,放冷,至65℃,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20℃灭菌1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21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7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7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5小时,乙醇的浓度为55%~8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10~1.2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7倍量水,浸泡2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4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73℃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32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75℃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3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60℃并保持15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25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10℃灭菌4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22a.取处方,处方同实施例8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3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1.5小时,乙醇的浓度为55%~8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0℃时相对密度1.10~1.2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3倍量水,浸泡0.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2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5~73℃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8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75℃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1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45℃并保持8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5分钟,放冷,至55℃,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0℃灭菌20分钟,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23a.取金银花75g、黄芩69g、荆芥75g、栀子69g、连翘75g、玄参75g、僵蚕40、地黄115g、射干25g、桔梗40g、薄荷40g、蝉蜕40g、防风47g、甘草20g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4倍量乙醇回流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小时,乙醇的浓度为6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0~60℃时相对密度1.10~1.2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5倍量水,浸泡1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2~4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5~73℃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16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75℃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25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45℃并保持12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8分钟,放冷,至40℃,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8℃灭菌25分钟,即得口服液。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36~145份、黄芩36~145份、荆芥36~145份、栀子36~145份、连翘36~145份、玄参36~145份、僵蚕22~85份、地黄55~215份、射干11~45份、桔梗22~85份、薄荷22~85份、蝉蜕22~85份、防风22~85份、甘草11~4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53.54~86.70份、黄芩53.54~86.70份、荆芥53.54~86.70份、栀子53.54~86.70份、连翘53.54~86.70份、玄参53.54~86.70份、僵蚕33.57~51.55份、地黄86.27~129.81份、射干17.54~26.70份、桔梗33.57~51.55份、薄荷33.57~51.55份、防风33.57~51.55份、蝉蜕33.57~51.55份、甘草17.54~26.7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69~75份、黄芩69~75份、荆芥69~75份、栀子69~75份、连翘69~75份、玄参69~75份、僵蚕40~47份、地黄100~115份、射干20~25份、桔梗40~47份、薄荷40~47份、蝉蜕40~47份、防风40~47份、甘草20~24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72份、黄芩72份、荆芥72份、栀子72份、连翘72份、玄参72份、僵蚕43份、地黄108份、射干22份、桔梗43份、薄荷43份、蝉蜕43份、防风43份、甘草22份。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治疗感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栀子为炒栀子,僵蚕为姜制僵蚕。
6.一种治疗感冒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金银花36~145份、黄芩36~145份、荆芥36~145份、栀子36~145份、连翘36~145份、玄参36~145份、僵蚕22~85份、地黄55~215份、射干11~45份、桔梗22~85份、薄荷22~85份、蝉蜕22~85份、防风22~85份、甘草11~45份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1~12倍量乙醇回流1~3次,每次1~3小时,乙醇的浓度为30%~95%,回收乙醇,浓缩至在40~85℃时相对密度1.03~1.3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1~12倍量水,浸泡0.5~5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1~8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0.5~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50~80℃时相对密度1.00~1.35,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10~85%,静置3~48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0~90℃时相对密度1.00~1.4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2~6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30~80℃并保持2~30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5~50分钟,放冷,至8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90~150℃灭菌5~60分钟,即得口服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感冒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金银花53.54~86.70份、黄芩53.54~86.70份、荆芥53.54~86.70份、栀子53.54~86.70份、连翘53.54~86.70份、玄参53.54~86.70份、僵蚕33.57~51.55份、地黄86.27~129.81份、射干17.54~26.70份、桔梗33.57~51.55份、薄荷33.57~51.55份、防风33.57~51.55份、蝉蜕33.57~51.55份、甘草17.54~26.70份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2~10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1~3小时,乙醇的浓度为40%~9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45~80℃时相对密度1.05~1.30,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等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2~10倍量水,浸泡0.5~3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2~6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0~75℃时相对密度1.00~1.3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40~80%,静置4~36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0~80℃时相对密度1.00~1.30,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5~5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40~70℃并保持5~20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0~40分钟,放冷,至7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95~120℃灭菌10~50分钟,即得口服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感冒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金银花69~75份、黄芩69~75份、荆芥69~75份、栀子69~75份、连翘69~75份、玄参69~75份、僵蚕40~47份、地黄100~115份、射干20~25份、桔梗40~47份、薄荷40~47份、蝉蜕40~47份、防风40~47份、甘草20~24份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3~7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1.5~2.5小时,乙醇的浓度为55%~80%,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0~70℃时相对密度1.10~1.25,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3~7倍量水,浸泡0.5~2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2~4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5~73℃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70%,静置8~32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75℃时相对密度1.14~1.25,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10~3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45~60℃并保持8~15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15~25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0~110℃灭菌20~40分钟,即得口服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感冒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金银花72份、黄芩72份、荆芥72份、栀子72份、连翘72份、玄参72份、僵蚕43份、地黄108份、射干22份、桔梗43份、薄荷43份、蝉蜕43份、防风43份、甘草22份备用;b.浸膏I的提取取黄芩加5倍量乙醇回流二次,每次2小时,乙醇的浓度为65%,回收乙醇,浓缩至在55~60℃时相对密度1.15~1.20,得浸膏I;浸膏II的提取①提取挥发油取金银花、荆芥、薄荷、防风四味药材,合并一起,加4倍量水,浸泡1小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继续提取;②提取其余药材与黄芩药渣及金银花等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06~1.11,放冷;③醇沉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④回收乙醇,浓缩至在70℃时相对密度1.16~1.20,得浸膏II;c.配液称取浸膏I,加水,搅拌下将其煮沸20分钟,使充分溶解,过滤;向浸膏II中加水及其它辅料,搅拌均匀,加热至50℃并保持10分钟,过滤;向适量聚山梨酸酯中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芳香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合并,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20分钟,放冷,至60℃以下,然后将药液过滤;d.灌装、压盖,然后通蒸汽105℃灭菌30分钟,即得口服液。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抗流感病毒、抗SARS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是由金银花、黄芩、荆芥、栀子、连翘、玄参、僵蚕、地黄、射干、桔梗、薄荷、蝉蜕、防风、甘草制成。本发明药物对原料药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制成口服液,有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以克服药物起效较慢的缺点。
文档编号A61P31/12GK1985922SQ200510130660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0日
发明者李祖泽, 施少斌, 郑荣波, 沈军, 黄晓丹 申请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