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

文档序号:95327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领域,具体为 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茵陈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滨蒿"rtem/w^ "qp"r/a" )或茵陈 蒿"Wew^/a cop ///w/es T7w"6.)的干燥地上部分。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 布,主产于陕西、山西、安徽等地,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 陈蒿"。绵菌陈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本品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 经,具清利湿热、保肝利胆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 黄疸型肝炎等症,含有黄酮、绿原酸及挥发油等多种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 究发现,黄酮作为绵茵陈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压、降血脂、抗 凝血、抗肿瘤等作用。鉴于绵茵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绵茵陈在食品和医药领 域作为天然药物、功能食品因子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有文献报道采用超声波和微波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如"茵陈总黄酮 的提取及初步纯化"[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 14 (3): 60-62]、"超声波和微 波辅助法提取茵陈总黄酮的条件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 16(3): 56-58], 这些研究均采用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不但提取率低,而且提取温度高,加剧 了非目标成分(杂质)的溶出,也易造成提取物失活和有机溶剂的残留,而且 其设备成本较高、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存在提取率低、提取温度 高,加剧了非目标成分(杂质)的溶出,也易造成提取物失活和有机溶剂残留 以及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提供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1)将绵茵陈除杂、筛选、干燥后,粉碎为40 50目过筛;(2)在绵茵陈中加入相当于绵茵陈重量20-30倍的提取剂,然后密封、避光,在 40-6(TC的温度下浸提1.0-2.0h,最后抽滤得到黄酮提取粗液,所述提取剂是由 浓度均为0.02%的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以1:1.5-2.5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的 复合酶液,提取剂的PH值为4.5-5.5; (3)将步骤(2)中得到的黄酮提取粗液 经真空浓縮后加入无水乙醇,使黄酮提取液中乙醇浓度达到80%以上,经反应、 沉淀、过滤以除去大分子物质,得到初步纯化的黄酮提取液,乙醇浓度越大, 与大分子物质反应的更完全;该步骤中,乙醇可与黄酮提取粗液中的蛋白质、 多糖等大分子物质发生反应并生成沉淀,过滤并除去杂质,将黄酮提取液进一 步纯化;(4)将步骤(3)得到的黄酮提取液低温浓縮并回收乙醇溶剂,同时将 浓縮液干燥,即可得到粉末状的黄酮提取物,该步骤利用乙醇熔点较低、易挥 发的特性将其回收,重复利用。所述最终浓縮液经干燥后制取粉末状黄酮提取物的方法可采用很多现有方 法,本发明所述的步骤(4)中对浓縮液进行干燥的方法是在真空冷冻干机中冻 干,冻干的条件是:加热温度为25-35°C ,冷阱温度为-50——60°〇,压力为30-50Pa, 冻干时间为7.0-9.0h。所述真空冷冻干机为现有公知产品,采用该方法进行干燥, 温度、压力较低,能有效保存黄酮的生物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有以下优点(1) 本发明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溶液作为提取剂,对绵茵陈原料细胞进行破壁处理,改善了物料细胞内成分的传质特性;植物细胞壁起保护 作用,防止细胞内外物质的随意出入,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组成,因此采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解细胞壁,可有效地促进植物细胞内有效成分的溶出, 同用乙醇或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相比,提取率较高,且提取温度较低,无有机 溶剂残留,降低了对杂质的溶解能力,使绵茵陈的黄酮提取物的一次加工纯度 达到82%以上,因此,本发明具有提取物纯度高和提取率好、安全性高的优点;(2) 本发明所得到的绵茵陈黄酮为纯天然产品,采用冷冻干燥,保持黄酮 有效成分不被破坏,生物活性高,工艺过程中从未使用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 得到的最终产品无有机溶剂残留;(3) 工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产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绵茵陈除杂、筛 选、干燥后,粉碎为40目过筛;(2)在绵茵陈中加入相当于绵茵陈重量20倍的提取剂,然后密封、避光,在4(TC的温度下浸提1.0h,最后抽滤得到黄酮提 取粗液,所述提取剂是由浓度均为0.02%的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以1:1.5 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的复合酶液,提取剂的PH值为4.5; (3)将步骤(2)中得 到的黄酮提取粗液经真空浓縮后加入无水乙醇,使黄酮提取液中乙醇浓度达到 98%,经反应、沉淀、过滤以除去大分子物质,得到初步纯化的黄酮提取液;(4) 将步骤(3)得到的黄酮提取液低温浓縮并回收乙醇溶剂,同时将浓縮液干燥, 方法是在真空冷冻干机中冻干,冻干的条件是加热温度为25'C,冷阱温度为-50。C,压力为30Pa,冻干时间为7.0h,即可得到粉末状的黄酮提取物。 实施例2:
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绵茵陈除杂、筛 选、干燥后,粉碎为50目过筛;(2)在绵茵陈中加入相当于绵茵陈重量30倍 的提取剂,然后密封、避光,在6(TC的温度下浸提2.0h,最后抽滤得到黄酮提 取粗液,所述提取剂是由浓度均为0.02%的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以1:2.5 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的复合酶液,提取剂的PH值为5.5; (3)将步骤(2)中得 到的黄酮提取粗液经真空浓縮后加入无水乙醇,使黄酮提取液中乙醇浓度达到 85%,经反应、沉淀、过滤以除去大分子物质,得到初步纯化的黄酮提取液;(4) 将步骤(3)得到的黄酮提取液低温浓縮并回收乙醇溶剂,同时将浓縮液千燥, 方法是在真空冷冻干机中冻干,冻干的条件是加热温度为35'C,冷阱温度为 -60°C,压力为50Pa,冻干时间为9.0h,即可得到粉末状的黄酮提取物。 实施例3:
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绵茵陈除杂、筛 选、干燥后,粉碎为45目过筛;(2)在绵茵陈中加入相当于绵茵陈重量20-30 倍的提取剂,然后密封、避光,在5(TC的温度下浸提1.5h,最后抽滤得到黄酮 提取粗液,所述提取剂是由浓度均为0.02%的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以 1:2.0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的复合酶液,提取剂的PH值为5.0; (3)将步骤(2) 中得到的黄酮提取粗液经真空浓縮后加入无水乙醇,使黄酮提取液中乙醇浓度 达到90%,经反应、沉淀、过滤以除去大分子物质,得到初步纯化的黄酮提取 液;(4)将步骤(3)得到的黄酮提取液低温浓縮并回收乙醇溶剂,同时将浓縮 液干燥,方法是在真空冷冻干机中冻干,冻干的条件是加热温度为3(TC,冷阱温度为-55X:,压力为40Pa,冻干时间为8.0h,即可得到粉末状的黄酮提取物。 实施例4:
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绵茵陈除杂、筛 选、干燥后,粉碎为40目过筛;(2)在绵茵陈中加入相当于绵茵陈重量20-30 倍的提取剂,然后密封、避光,在60'C的温度下浸提1.0h,最后抽滤得到黄酮 提取粗液,所述提取剂是由浓度均为0.02%的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以 1:1.8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的复合酶液,提取剂的PH值为4.5; (3)将步骤(2) 中得到的黄酮提取粗液经真空浓縮后加入无水乙醇,使黄酮提取液中乙醇浓度 达到95%,经反应、沉淀、过滤以除去大分子物质,得到初步纯化的黄酮提取 液;(4)将步骤(3)得到的黄酮提取液低温浓縮并回收乙醇溶剂,同时将浓縮 液干燥,方法是在真空冷冻干机中冻千,冻干的条件是加热温度为32'C,冷 阱温度为-6(TC,压力为35Pa,冻干时间为7.5h,即可得到粉末状的黄酮提取物。
权利要求
1、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绵茵陈除杂、筛选、干燥后,粉碎为40~50目过筛;(2)在绵茵陈中加入相当于绵茵陈重量20-30倍的提取剂,然后密封、避光,在40-60℃的温度下浸提1.0-2.0h,最后抽滤得到黄酮提取粗液,所述提取剂是由浓度均为0.02%的纤维素酶溶液和果胶酶溶液以1∶1.5-2.5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的复合酶液,提取剂的PH值为4.5-5.5;(3)将步骤(2)中得到的黄酮提取粗液经真空浓缩后加入无水乙醇,使黄酮提取液中乙醇浓度达到80%以上,经反应、沉淀、过滤以除去大分子物质,得到初步纯化的黄酮提取液;(4)将步骤(3)得到的黄酮提取液低温浓缩并回收乙醇溶剂,同时将浓缩液干燥,即可得到粉末状的黄酮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 步骤(4)中对浓縮液进行干燥的方法是在真空冷冻干机中冻干,冻干的条件是 加热温度为25-35°C,冷阱温度为-50—-60。C,压力为30-50Pa,冻干时间为 7.0-9.0h。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领域,具体为一种从绵茵陈中提取黄酮的方法,解决现有黄酮提取方法提取率低、温度高,易造成提取物失活和有机溶剂残留等问题,包括将绵茵陈除杂、筛选、干燥;在绵茵陈中加入提取剂,浸提,抽滤得到黄酮提取粗液,提取剂是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而成;将黄酮提取粗液经真空浓缩后加入无水乙醇,得纯化的黄酮提取液,然后低温浓缩并回收乙醇,同时将浓缩液干燥,得粉末状黄酮提取物。本发明提取温度低,降低了对杂质的溶解能力,提取物纯度高和提取率好;得到的绵茵陈黄酮为纯天然产品,采用冷冻干燥,保持黄酮有效成分不被破坏,生物活性高,最终产品无有机溶剂残留;工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产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A61P9/12GK101317869SQ200810055368
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5日
发明者徐建国, 朱洪梅, 胡青平, 猛 赵 申请人:山西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