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7064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治糖尿病药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属“消渴症”范畴,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多认为与饮食失节、劳欲过度、五志过极、先天禀赋不足等有关。中医对该病机的传统认识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持续高血糖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从而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变及神经病变,这些病症为糖尿病病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威胁。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独具特色。但临床用药量大、服用不方便、价格比较贵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疗效明确、成本低廉、服用方便、用量小,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包括蔷薇果黄酮和其它中药提取物,其它中药提取物包括黄芪、天花粉、玄参、黄连、丹参;蔷薇果黄酮和其它中药提取物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蔷薇果黄酮10-20%,中药提取物80-90%;其它中药提取物中各生药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芪15-25%、天花粉15-25%、玄参10-20%、丹参10-20%和黄连5_10%。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①提取蔷薇果黄酮,用60%的乙醇、温度80°C回流提取总黄酮,再用树脂吸附,使黄酮类物质纯度高;
②其它中药提取物的制备,其它中药提取物包括黄芪、天花粉、玄参、黄连、丹参,其它中药提取物中各生药按成分混合,重量百分比为黄芪15-25%、天花粉15-25%、玄参10_20%、 丹参10-20%和黄连5-10% ;进行有效成分提取和加工,将中药药材按照中医传统散、煮并用原则,采用煮散的方法,提高煎煮质量,降低用药成本并能提高疗效;
③制备制剂,将蔷薇果黄酮与其它中药提取物按组方含量要求比例混合均勻,重量百分比为蔷薇果黄酮10-20%,中药提取物80-90%。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可以根据需要制成胶囊、片剂、散剂等等。本发明的方药组成为蔷薇果黄酮、黄芪、天花粉、玄参、黄连、丹参。蔷薇果黄酮为蔷薇科野蔷薇果的总黄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增强抗缺氧、耐疲劳、抗氧化、降血糖作用。黄芪含皂苷、黄酮、多糖、氨基酸、亚油酸、生物碱、胆碱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保护血管、心肌、肝脏作用,改善糖代谢作用。天花粉主要含天花粉蛋白、多种氨基酸、皂甙。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清肺润燥,生津解渴的功效。药理研究发现天花粉提取物有降血糖、抗癌、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玄参含生物碱、糖类、甾醇、氨基酸、微量挥发油、胡萝卜素等。有滋阴,降火,除烦, 解毒的功效。药理作用有降压、降血糖、解热、利胆等作用。黄连主要含生物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炎、解热、改善心血管系统、降血糖作用。丹参含丹参酮、丹参醌、丹参酸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改善冠脉流量和微循环,抗氧化作用,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力、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根据上述方中各味药的作用特点,表明全方作用于全身多个脏器、系统,并非单一的降低血糖,而是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达到治疗II型糖尿病的目的。本发明应用于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治疗,显示明显的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糖尿病典型症状,表明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对糖尿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节约药物资源用药剂量明显小于饮片剂量,可节约二分之一左右的中药材,而且可缩短煎药时间。煮散采用药材颗粒,与饮片相比其半径大大缩小,所以浸出物质的量会增加; 以粗末煮散,并非细粉,所以粘度不会增加而易于煎透。因此可减少药材用量并能提高疗效。配方科学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根据现代医药学理论和中医药传统理论进行组方,本发明将天然植物有效成分与传统中药相结合,制成现代中药制剂。选用资源丰富的蔷薇果为原料,从中提取有效的活性成分蔷薇果黄酮,与黄芪、天花粉、玄参、黄连、丹参混合的提取物配伍,制成现代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本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黄酮提取率和纯度高。将组方中其它中药成分混合进行了有效成分提取和加工,保留了有效成分。应用方便、效果明显应用于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治疗,显示明显的降低血糖、血脂、 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糖尿病典型症状,表明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对糖尿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和设备,可推广应用。该制剂符合“三效、三小、三方便”的现代中药要求,体现了 “创新、继承、现代化”的道路。


附图1是本发明大鼠实验中各组大鼠进食量的动态变化图; 附图2是本发明大鼠实验中各组大鼠体重的动态变化附图3是本发明大鼠实验中各组大鼠引水量的动态变化图; 附图4是本发明大鼠实验中各组大鼠血糖的动态变化图; 附图5是本发明大鼠实验中各组大鼠糖耐量的动态变化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
(重量百分比)蔷薇果黄酮10%,其它中药提取物90%,其它中药提取物中各生药比例为黄芪25%、天花粉25%、玄参20%、丹参15%和黄连15%。实施例二
(重量百分比)蔷薇果黄酮15%,其它中药提取物85%,其它中药提取物中各生药比例为黄芪20%、天花粉20%、玄参25%、丹参20%和黄连15%。实施例三
(重量百分比)蔷薇果黄酮20%,其它中药提取物80%,其它中药提取物中各生药比例为黄芪15%、天花粉25%、玄参15%、丹参25%和黄连20%。各实施例的制备工艺如下
①蔷薇果黄酮的制备蔷薇果含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其黄酮的提取工艺流程为将蔷薇果破碎,用60%的乙醇、温度80°C回流提取两小时,将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上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再用70%乙醇洗脱,浓缩干燥,将干燥物研磨成细粉,通过60目筛即为蔷薇果黄酮,经测定该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达90% ;
②其它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⑴原料选择及重量百分比黄芪15-25%、天花粉15-25%、玄参10_20%、丹参10-20%和黄连5-10% ;
⑵提取物的制备按上述百分比要求量取黄芪、天花粉、玄参、黄连和丹参,把药材加工成直径在0. 4-0. 7mm颗粒,加水煎煮三十分钟,用滤布滤过,将药渣再加水煎煮二十分钟滤过,合并滤液,80-90°C水浴上搅拌,浓缩成膏状,放厚玻璃板上,80°C烤箱中干燥;将干燥物研磨成细粉,通过60目筛;
③制剂制备取蔷薇果黄酮,比例为10-20%,其它中药提取物,比例为80-90%,充分搅拌混均制成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实施例一制成胶囊,实施例二制成片剂,实施例三制成散剂。本发明通过大鼠实验研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实验报告如下 1材料
1.1实验动物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80-200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 (京)2006-0008。自由饮水、进食,室温(25士2) °C,分笼喂养,适应性喂养20天。 饲料普通大鼠饲料(含碳水化合物50%,脂肪10%,蛋白质20%)和高脂饲料均由北京科奥协力饲料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 (京)2009-0008。1. 2药品及试剂
复方蔷薇果黄酮胶囊蔷薇果黄酮由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提取分离(经鉴定为黄酮类,总黄酮含量为90%),其他药材提取物及胶囊制备(委托唐山市中医院制剂科加工);消渴丸(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链脲佐菌素(STZ) (sigma公司);康博士血糖试纸(上海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糖化血红蛋白(BA YER公司);内皮素、C肽、血管紧张素、胰岛素试剂盒(北京邦定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测定试剂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牛血清白蛋白(BSA,sigma公司);血、尿肌酐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1. 3主要仪器
电子天平(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TGL-16G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液氮生物容器YNZ-35-50 (四川亚西机械厂)、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SZ-93 (上海容亚生化仪器厂)、 光学显微镜(日本Nikon公司产品)、超低温冰箱(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电热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医疗仪器厂)、超薄切片机(德国Leica RM2145)、酶标仪(BIO-RAD company)、血糖仪 (上海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FT630G型微机多探头放免仪(北京市核仪器厂)、GL-20G- II 型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722型分光光度计(北京市六一仪器厂)、日立 85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公司)。2.实验方法
2.1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大鼠90只,适应饲养1周后,随机抽取15只为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大鼠进行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禁食18小时,腹腔注射STZ 30mg/kg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STZ 临用前用0. lmol/L的柠檬酸一柠檬酸钠溶液(Ph=4.3)稀释为1%的浓度,避光放在冰板上, 快速腹腔注射。同时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一柠檬酸钠溶液。一周后同法同剂量再一次腹腔注射STZ。末次腹腔注射STZ 72h后,测空腹血糖在>10.0 mmol/L为造模成功。 造模成功的大鼠60只,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灌胃蒸馏水0. 3ml/kg ;复方蔷薇果黄酮胶囊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用蒸馏水配制的复方药物溶液0.3ml/kg,给药量分别为1. 2和0. 6 g/kg ;消渴丸组灌胃用蒸馏水配置的消渴丸溶液0. 3ml/kg,给药量 0. 83g/kg ;正常对照组,灌胃蒸馏水0. 3ml/kg。上述各组大鼠均每天给药一次,连续12周。2.2检测指标
每周记录一次下列指标进食量、饮水量、体重、尿量。每三周及实验结束时尾静脉取血用血糖仪测定大鼠空腹血糖一次。实验动物在12周末,取24h尿,同时各组大鼠进行糖耐量(OGTT)实验。大鼠糖耐量测定后,水合氯醛麻醉,颈总动脉取血,处死,并摘取胰腺、肾脏、 心脏组织及腹主动脉组织部分放入10%甲醛溶液固定保存,其余放入-80°C冰箱备用。(1) 血液检测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比色法)。(2)胰岛素(放免法)。(3)尿液检测指标尿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计算公式 Ccr =[尿肌酐浓度(mg/ml) Xl min尿量(ml)] /血肌酐浓度(mg/ml),并按体质量予以校正。(4)胰腺、肾脏、心脏组织及腹主动脉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2.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 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以Z 士s表示。 P<0. 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均数比较用q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3.结果
3.1各组大鼠进食量的动态变化
由图1可见,治疗前各组糖尿病大鼠进食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期间各组大鼠进食量不断增加,其中模型组增加最快。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进食量明显降低,复方药物低剂量组和消渴丸组进食量相近(P<0. 05),复方药物高剂量组大鼠进食量降低最明显(P<0. 01)。3.3各组大鼠体重动态变化
图2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随着时间的推移,体重也不断增加。而各组糖尿病大鼠体重在治疗前四周有所增加,但增加速度较缓,四周后体重不增或有所下降,糖尿病各组之间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P>0. 05)。
3.4各组大鼠饮水量的动态变化
给药前各组糖尿病大鼠饮水量和尿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药物治疗期间,各给药组大鼠饮水量和尿量虽有增加,但增加速度和增加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复方药物高、低剂量组降低作用更明显(p<0. 01),见图3。3.4各组大鼠血糖动态变化
模型组血糖值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各药物治疗组血糖值在用药初期有增加趋势,但增加的速度和幅度较模型组低,用药后期药物治疗组大鼠血糖值开始下降,复方药物高剂量组最明显(P<0. 01),说明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长期应用效果更好。见图4。3.5各组大鼠糖耐量值
图5显示,模型组大鼠糖耐量各点血糖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给药组大鼠各点血糖值及血糖变化速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特别是复方药物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 (P<0. 01)。表明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有改善糖耐量的作用。3. 6对糖尿病大鼠TG、CT、胰岛素和GHB的影响
表1结果显示,糖尿病模型组血清TG、CT、GH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胰岛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能使血清TG、CT、GHB含量显著下降,而使胰岛素含量升高。Tablel.对糖尿病大鼠TG、CT、胰岛素和GHB的影响(I 士s)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蔷薇果黄酮和其它中药提取物,其它中药提取物包括黄芪、天花粉、玄参、黄连、丹参;蔷薇果黄酮和其它中药提取物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蔷薇果黄酮10-20%,中药提取物80-90% ;其它中药提取物中各生药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芪15-25%、天花粉15-25%、玄参10_20%、丹参10-20%和黄连5_10%。
2.一种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①提取蔷薇果黄酮,用60%的乙醇、温度80°C回流提取总黄酮,再用树脂吸附;②其它中药提取物的制备,其它中药提取物包括黄芪、天花粉、玄参、黄连、丹参,其它中药提取物中各生药按成分混合,重量百分比为黄芪15-25%、天花粉15-25%、玄参10_20%、 丹参10-20%和黄连5-10% ;③制备制剂,将蔷薇果黄酮与其它中药提取物按组方含量要求比例混合均勻,重量百分比为蔷薇果黄酮10-20%,中药提取物8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它中药提取物的制备具体步骤按上述百分比要求量取黄芪、天花粉、玄参、黄连和丹参,把药材加工成直径在 0. 4-0. 7mm颗粒,加水煎煮三十分钟,用滤布滤过,将药渣再加水煎煮二十分钟滤过,合并滤液,80-90°C水浴上搅拌,浓缩成膏状,放厚玻璃板上,80°C烤箱中干燥;将干燥物研磨成细粉,通过60目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糖尿病的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治糖尿病药品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括蔷薇果黄酮和其它中药提取物,其它中药提取物包括黄芪、天花粉、玄参、黄连、丹参;蔷薇果黄酮和其它中药提取物之间的重量百分比为蔷薇果黄酮10-20%,中药提取物80-90%。其它中药提取物中各生药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芪15-25%、天花粉15-25%、玄参10-20%、丹参10-20%和黄连5-10%。本发明节约药物资源,配方科学,应用方便、效果明显,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和设备,可推广应用。该制剂符合“三效、三小、三方便”的现代中药要求,体现了“创新、继承、现代化”的道路。
文档编号A61P3/10GK102430001SQ20111040208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冯华, 包巨太, 吴范武, 李继安, 江春花, 王志文, 贾永森, 马会霞, 高秀娟 申请人:河北联合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