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642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于多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指心肌收缩或/及舒张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周围组织灌注不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发病率与致死率呈逐年攀升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主要为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但许多西药有明显的副作用,且对有些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的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具有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寻找并开发一种防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成药物,这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民间验方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一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该药物用于心力衰竭治疗时可以显著延缓心衰进展,降低心衰死亡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经水提醇沉法所得上清液制备而成:老鼠耳9-15份、黑大豆15-22份、玳玳花4-8份、牛大力27-33份、菠菜子4-8份、萱草根12-18份、银不换9-15份、旱荷叶12-18份、朝天罐15-22份。

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经水提醇沉法所得上清液制备而成:老鼠耳11-13份、黑大豆17-19份、玳玳花5-7份、牛大力29-31份、菠菜子5-7份、萱草根14-16份、银不换11-13份、旱荷叶14-16份、朝天罐17-19份。

再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经水提醇沉法所得上清液制备而成:老鼠耳12份、黑大豆18份、玳玳花6份、牛大力30份、菠菜子6份、萱草根15份、银不换12份、旱荷叶15份、朝天罐18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老鼠耳9-15份、黑大豆15-22份、玳玳花4-8份、牛大力27-33份、菠菜子4-8份、萱草根12-18份、银不换9-15份、旱荷叶12-18份和朝天罐15-22份,合并粉碎;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浸泡0.5-1.0h,然后捞出置于提取装置中,加水煎煮1-4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总量的8-16倍,武火煮沸文火煎煮1-3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9-1.2,加乙醇使体积含醇量达73-77%,搅拌,静置使充分沉淀,过滤,所得上清液经干燥后即得。

通过动物试验研究发现,药物高、低剂量组与心衰模型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和心率均明显上升,左心室内压峰值下降,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5)差异,这预示着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药用途,即:上述原料组合物经水提醇沉法所得上清液在制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使用时,药物作用全面,能够迅速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好转,降低心衰死亡率。并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毒副作用小,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基层医院使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制备实施例和效果试验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中药材原料具有如下来源:老鼠耳选用鼠李科植物老鼠耳Berchemia lineata(L.)DC.的干燥嫩茎叶;黑大豆选用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Phaseolus max L.]的黑色种子;玳玳花选用芸香科植物玳玳花Citrus aurantium L.var.amara Engl.的干燥花蕾;牛大力选用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soa Champ.的干燥根;菠菜子选用藜科植物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的叶种子;萱草根选用百合科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的干燥根;银不换选用防己科植物毛叶轮环藤Cyclea barbata(Wal1.)Miers的干燥根;旱荷叶选用菊科植物毛裂蜂斗菜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的干燥花蕾;朝天罐选用野牡丹科锦香属植物朝天罐Osbeckia crinita Benth.ex Wall.的干燥根。

实施例1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老鼠耳1.2kg、黑大豆1.8kg、玳玳花0.6kg、牛大力3.0kg、菠菜子0.6kg、萱草根1.5kg、银不换1.2kg、旱荷叶1.5kg和朝天罐1.8kg,合并粉碎;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浸泡0.5-1h,然后捞出置于提取装置中,加水煎煮3次,第1次加水135L,武火煮沸文火煎煮2h,第2次加水120L,武火煮沸文火煎煮1.5h,第3次加水120L,武火煮沸文火煎煮1.5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在0.08M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5℃测),加95%乙醇使体积含醇量达75%左右,搅拌,静置48小时使充分沉淀,过滤,所得滤液在0.08MPa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冷冻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到中药提取物干粉。

实施例2中药提取物对对异丙肾上腺素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影响试验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8周龄,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取出8只作为空白对照,其它大鼠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ISO,170mg/kg,分2次,间隔24h)进行造模,空白对照大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5ml。造模6周后,应用彩色超声监测仪以二维成像模式在左室短轴切面位于乳头肌水平测量相关指标,测定值均为5个心动周期测定的均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即为造模成功。将2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分组后开始给药治疗,中药高、低剂量组灌胃给予中药提取物(按实施例1的处方工艺制备),剂量分别为526、263mg/kg,给药容积为1mL/100g,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同容积纯化水。

各组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给药16周,饲养环境(22±2)℃,常规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实验过程中,每日观察动物饮食、存活情况及行为活动,每周测量体重,根据体重调整药物用量。给药实验结束,将大鼠以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应用左心导管插入左心室,通过压力换能器输人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由实验系统软件处理获得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左心室内压峰值、心率。

通过表1的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药高、低剂量组与心衰模型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和心率均明显上升,左心室内压峰值下降,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5)差异,这预示着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表1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与模型组比较,P<0.0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