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σ-丁内酰胺之药物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医药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52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σ-丁内酰胺之药物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医药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介绍一个新型药理活性的苯基和苄基取代的δ-丁内酰胺(在下文称为“黄皮酰胺”)的制备,包括这类化合物从芸香科黄皮属类植物分离,黄皮酰胺的某些衍生物及它们作为缺氧保护剂和抗健忘剂的应用。本发明还介绍了含有黄皮酰胺或其衍生物的药物组分的制备方法。
已有报导芸香科非州黄皮在非州的某一地区作为草药。(I.Mester等人,Planta Medica32(1)81,1977)。也有报导;印度黄皮的粗提物对心血管有作用,并且从五叶黄皮中分离的两个香豆素衍生物clausmarins A和B具有解痉作用(Dhan PraKash等人,Phytochem.17,1194,1978;Aboo Shoeb等人,J.C.S.Chem.Commun.281,1978)。已从不同种属的黄皮根、茎等中分离出了约50种组份。这些组份的大多数是香豆素咔唑和萜烯的衍生物;据报导到目前为止仅有两个直链羧酸酰胺存在于黄皮属植物的叶中(S.R.Johns等人,Aust.J.Chem.20,2795,1967;Dhan PraRosh等人,Indian J.Chem.Sect.B19B(12),1975)。
现已知榔色黄皮叶中含有一种δ-丁内酰胺,它含有一个苯基和一个苄基取代物,是以两种立体异构体存在的(“黄皮酰胺”和“化合物(9)”)榔色黄皮叶中还含有一种在结构上十分相近的二环丁内酰胺。还发现黄皮酰胺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有价值的药理性质。化学衍生法和光谱数据已证实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
本发明提出通式(Ⅰ)为
的化合物,式中;
R为1-10碳的烷基,芳基和芳烷基。
R1表示氢,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一个烷基,芳基或芳烷基,具有1至18个碳原子的一个酰基,或者与R3一起表示一个化学键;
R2表示氢或者与R3一起表示氧;
R3表示氢、羟基、1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苯氧基或苯烷氧基团,具有1至18个碳原子的酰氧基,与R1或R4一起表示一个化学键,或者与R2一起表示氧;
R4是氢,与R3一起表示一个化学键或与R5同;
R5和R6是相同或不同;表示氢,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香基或芳香基团,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一个烷氧基、苯氧基或苯烷氧基,1至18碳酰基、CF3、OCF3、硝基、羟基、卤素、氨基,1-4碳烷基取代的二烷胺基、羧基、SO3H或1-18碳的酰胺基。
在上述定义中,“烷基”和“烷氧基”最好含1至6个碳原子,并且特别指着甲基或甲氧基,“芳基”,“芳烷基”,“苯氧基”和“芳烷氧基”最好分别为苯基、苄基、苯氧基和苄氧基,“酰基”最好含1至4个碳原子并且特别是乙酰基。
根据通式(Ⅰ)的首选化合物为R为甲基;
R1是氢,烷基,酰基或与R3一起表示一个化学键;
R2是氢;
R3表示羟基、烷氧基,酰氧基或分别与R1,或R4,一起表示化学键。
R5和R6是氢。
上述可以从榔色黄皮叶中分离出的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黄皮酰胺”
“化合物(9)” “化合物(0)”(X-射线衍射证实了该立体化学)本发明也提出了黄皮酰胺的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用沸水浸润榔色黄皮的叶,b)将浓缩的提取液与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砂子,矽藻土,纤维素或多聚酰胺)混合,c)用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酸乙酯,醚、二氯甲烷和氯乙烯,最好为氯仿,提取上述吸附剂。
d)浓缩有机洗脱液。
e)用冷却的C1-C6-醇或C2-C6-酮(例如甲醇)洗涤液浓缩物。
另外,本发明提出化合物(O)的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用沸水浸润榔色黄皮的叶;
b)在浓缩的提取液中加入稀酸(例如HCl);
c)将上清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最好为H+型;
d)用碱,最好是氨水浸润树脂;
e)用有机溶剂,诸如乙醚、三氯甲烷,二氯甲烷、C1-C6醇的乙酸酯或C2-C6酮,最好是乙醚提取树脂;
f)用三氯甲烷、一氯甲烷、乙醚或三氯甲烷/甲醇混合物作为洗脱剂,在二氧化硅或氧化铝层析分离浓缩提取物;
g)收集浓缩Rf值与化合物(0)相应的洗脱液,(硅胶为吸附剂,氯仿为洗脱剂时,Rf=0.8)。
本发明还提出分离化合物(g)的方法,该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a)用沸水浸润榔色黄皮叶;
b)将稀酸(如盐酸)加到浓缩过的提取液中;
c)上清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最好是H+-型;
d)用碱,例如氨水浸润树脂;
e)用有机溶剂,诸如醚、三氯甲烷、二氯甲烷、C1-C6-醇的乙酸酯或C2-C6-酮提取树脂;
f)在SiO2或Al2O3上进行浓缩提取物的层析分离,三氯甲烷、二氯甲烷、醚或三氯甲烷/甲醇混合物作洗脱剂;
g)收集并浓缩Rf值与化合物(9)(硅胶吸附,氯仿洗脱,Rf=0.2)相应的洗脱液(如通过TLC监测)。
我们认为,用上述分离方法得到的粗产物最好在醇。(例如甲醇或乙醇)中重结晶。
根据通式(Ⅰ)的黄皮酰胺的衍生物,化合物(9)和化合物(0)可以由人们已知的还原法(例如,催化氢化),氧化法(例如,用氧化铬),酯化法和醚化法来合成。
本发明还提出含有通式(Ⅰ)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份和药剂以及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通式(Ⅰ)的化合物用于治疗缺氧症和健忘症。
在动物实验中,通式(Ⅰ)的化合物具有显著的保护大脑缺氧和抗健忘作用,该作用明显强于2-吡咯烷酮乙酰胺(Piracetam)。在大脑的治疗和nootrpics范围内,2-吡咯烷酮乙酰胺(Piracetam)是最接近地有关的化合物结构。
2-吡咯烷酮乙酰胺(Piracetam)即使在高量时,动物在他们的行为方面也不显示任何重要改变。这种缺氧保护作用显然不是由于一种非特异的镇静作用而引起的,(后者因此而引起降低对氧的需求。)我们发现(Ⅰ)式化合物的急性毒性是很低的。
按照本发明药制组方可以成膏状、胶体、糊状、乳状、喷雾(包括悬乳微粒),洗剂,乳浊液,溶液,以及水或非水稀释剂中的乳胶,糖浆,颗粒或粉末。
该配方最好制成无菌等渗水溶液或制成片剂,胶囊,药丸和栓剂,本发明的化合物可单独用药或与稀释剂混合。
该稀释剂应用到药物组成(例如制粒),适应形成片剂,糖衣丸,胶囊和药丸包括下列在该配方中所用的适于制成片剂,糖衣片、胶囊,丸剂的稀释剂(如制粒)(a)填料,例如,淀粉、糖、硅酸;
(b)粘合剂,例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
(c)保温剂,例如,甘油;
(d)崩解剂,例如,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
(e)吸收促进剂,例如,四价铵化合物;
(f)表面活性剂,例如,鲸蜡醇;
(g)吸附载体,例如,高岭土和膨润土;
(h)润滑剂,例如,滑石粉,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和固态的聚乙烯乙二醇。
由本发明的药用成分制造平体药片、糖衣药丸,胶囊和药丸的成形可以用通常的包衣,包裹物和保护基质,上述这些可以含有遮光剂。这样制成的上述药物有效成份可以只在或绝大部分在肠道释放,而且有可能维持很长时间。包衣、包裹物和保护片基可以用聚合材料和石蜡制备。
这个组份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上述稀释剂一起以微囊的形式制剂。
上述药学成分和药剂的生产,可以通过在工艺上人们所知道的任何方法进行,例如,把有活性的组分与稀释剂混合形成一种药学组方(例如,湿粒)再做成剂形(例如片剂)。
本发明提出的药物组方最好含总组分重量的0.1至99.5%的有效成分,最佳为0.5至95%。
本发明的治疗服用最佳剂量是每天0.001毫克至0.2毫克的有效成分。
下面的实例对这个发明作一说明例1.
黄皮酰胺的分离八十公斤干燥的SReeLs榔色黄皮叶首先与水煮沸。将该提取液浓缩得到18公斤的糖浆状粗品,该糖浆状粗品液与硅胶混合,用氯仿提取。该氯仿提取液被浓缩得到一褐色糖浆状物,用冷甲醇洗该褐色糖浆状液,如此获得的黄色粉末用甲醇重结晶,得到黄皮酰胺的白色针状结晶。
黄皮酰胺白色针状结晶,m.p.239-40℃〔α〕21D0.00(0.53在甲醇中),经元素分析和高分辨质谱测定(M+297、1364);分子式为C18H19NO3可溶于热甲醇中,DMSO和DMF,仅仅微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例如CHCL3,CH2CL2,醚,乙酸乙酯,等。
IRγKBrmaxcm-13400,3310(OH),1680(酰胺),1600,1580,1490,1450,740,690(芳环的单取代)。
UVλMeoHmaxnm(Lgε)257(2.70)。
高分辨率MS m/z297.1364(M+,C18H18NO3),298.1448(C18H20NO3),191.0946(C11H13NO2),190.0881(C11H12NO2),174.0912(C11H12NO),162.0924(C10H12NO),144.0815(C10H10N),134.0687(C9H10O),133.0646(C9H9O)。
元素分析得出C=72.39,H=6.39,N=4.51表1,H1-NMR;化学位移及黄皮酰胺的归属ppm 氢3.05(S;3H) N-CH33.50(dd,J=10.8;1H) C4-H3.90(d,J=10;1H) C3-H)4.30(dd,J=8.2;1H) C5-H4.65(d,J=2;1H) C7-H4.70-5.40(m;2H) OH
6.50-6.70(m;2H) 芳香H6.90-7.30(m;8H) 芳香H)13C-NMR数据在下面表9中给出,X-射线衍射数据同样证实了黄皮酰胺的化学结构。
例2化合物(0)和化合物(9)的分离。
80公斤的干燥的SKecLs榔色黄皮(Lcur)叶用水煮沸。浓缩该浸液,得到18公斤的糖浆状粗品。16公斤的该糖浆状粗品用0.06NHCL(80L)处理和上层清液通过湿的H+-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由48公斤的Na+-形式阳离子交换树脂转换而成。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该树脂,用2%氨水(32.2L)处理和最后用(60L)乙醚萃取。浓缩该醚提取物的氯仿溶液被用氯仿作为洗脱剂在硅胶柱(不同的比率从100∶1至20∶1)上反复处理。收集并浓缩Rf=0.8(化合物(0))和Rf=0.20(化合物(9))的洗脱液。得到的结晶体用甲醇重结晶,得到0.18克的白色梭状结晶,溶点,164-6℃,(化合物(0))和3.31克的方形结晶,m.p.205~6℃(化合物(9))化合特(0)〔α〕24.5D=-40°(0.225in MeOH)元素分析理论值(C18H17NO2) 实验值C 77.42 77.06H 6.09 6.13N 5.02 4.76
高分辨率MS(M++1)=280,1371IRγKBrmaxcm-11690(酰胺-羧基),3080,3060,3010,1600,1500,750,730,705,700UVλMeOHmaxnm(Lgε)209(4.35),257(2.60)表21H-NMR(在氘代氯仿中)化合物(0)的化学位移和归属,ppm 氢2.95(S;3H) N-CH33.60(S;1H) C4-H4.09(S;1H) C5-H4.81(S;1H) C3-H5.00(S;1H) C7-H7.10-7.50(m;10H) 芳香H13C-NMR的数据在表9中给出化合物(9)〔α〕19D=0.00(0.29在甲醇中)元素分析理论值(C18H19NO3) 实验值C 72.76 73.00H 6.45 6.46N 4.72 4.50高分辨率MS(M++1)=298.1453(C18H20NO3)IRγKBrmaxcm-13440,3340(OH),1600(酰胺-羰基),3060,3030,1600,1490,750,770(单基取代苯)UVλMeOHmaxnm(Lgε)258(2.59)表31H-NMR(在DMSO中);化学位移和归属ppm 氢2.90(S;3H) N-CH33.07(t;J=7;1H) C4-H3.89(m;2H) C3-H;
C5-H5.00(dd,J=5.3;1H) C7-H5.53(d,J=7;1H) C3-OH;在D2O的加入后消失5.73(d,J=5;1H) C7-OH;在D2O的加入后消失6.75-6.93(m;2H) 芳香H6.95-7.33(m;8H) 芳香H13C-NMR的数据在下表9中给出例3黄皮酰胺的衍生物的合成具有的通式
(立体化学与前述给出的黄皮酰胺本身相同)a)化合物(Ⅰ)R1=CH3CO-;R2=CH3COO-;R3=R4=H600毫克的黄皮酰胺被溶解在10毫升的无水吡啶和醋酸酐的混合物(1∶1)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24小时后,将该反应物倾注到30的冰水中,和用乙醚液萃取三次,随后用2%HCl(15ml)和水(25ml,20ml,15ml)洗涤醚萃取液。用Na2SO4干燥和除去溶剂得到750毫克的半透明糖浆状液。该反应粗产物在甲醇中重结晶得到570毫克的白色方体结晶,m.p.165-7℃。
元素分析理论值(C22H23NO5) 实验值C 69.29 69.12H 6.04 6.04N 3.67 3.68IRγKBrmaxcm-11735(酰胺-羰基),1715(肩峰,酯羰基),1700(酰胺-羰基),1215(C-O)。
MS m/z(%)382(M++1;0.5),261(0.3),232(17),172(100),144(9),91(8),43(40)。
表41H-NMR(在氘代氯仿中);化学位移和归属ppm 氢1.88(S;3H) CH3COO1.98(S;3H) CH3COO2.59(S;3H) N-CH3表4(续)ppm 氢4.07(dd,J=10.8;1H) C4-H4.43(dd,J=8.2;1H) C5-H5.72(d,J=10;1H) C3-H5.74(d,J=21H) C7-H6.08-7.50(m;10H) 芳香Hb)化合物(Ⅳ)R1=CH3CO-;R2=R3=R4=H500mg的化合物(Ⅰ)在40ml甲醇中,用200mg pd/c作催化剂,20大气压下,40℃,催化氢化7.5小时,除去催化剂和溶剂,得到464mg半透明浆状粗品,在SiO2上层析得非晶形化合物(Ⅳ),薄层层析,Rf=0.58(SiO2铺板,展开剂苯/甲醇95∶5)。
IRγfilmmaxcm-11740(酯-羰基),1710(酰胺-羰基),1203(C-O)。
表51H-NMR(在氘代氯仿中);化学位移和归属。
ppm 氢2.10(S;3H) CH3COO2.49(dd,J=2.8;2H) C7-H2.56(S;3H) N-CH33.78-4.18(m;2H) C4-H,C5-H6.03(d,J=10;1H) C3-H6.78-7.00(m;2H) 芳香H7.11-7.51(m;8H) 芳香HMS m/z(%)324(M+1;37),264(M-60;4),232(M-91;39),172(M-60-91;100),91(39)。
c)化合物(Ⅴ)R1=R2=R3=R4=H50毫克的化合物(Ⅳ)在2毫升的2%KOH-MeOH中,水浴上加热50分钟。加入2毫升的水,5毫升的氯仿和2毫升的甲醇。分离氯仿层,用Na2SO4干燥,浓缩,得到一半透明糖浆状粗品,该粗品通过加醚析出结晶,得到白色粒状结晶,m.p.123-5℃。
IRγKBrmaxcm-13290(OH),1680(酰胺-羰基)MS m/z(%)282(M+1;5),190(
;100),162(190-CO;38),134(47),91(42)d)化合物(Ⅵ)R1=R4=H;R2+R3=0,
1.5克的黄皮酰胺在20毫升的吡啶溶液中被用30毫升的Conforth′s试剂氧化,该Conforth′s试剂的制备,是将3克CrO3溶于3ml水中,然后将此溶液加到27ml冰冷却的吡啶中。该混合物放置过夜,然后倾注到100毫升的水中,用乙醚提取。该醚溶液用水洗两次,Na2SO4干燥。除去溶剂,剩余物用甲醇重结晶。得到白色梭形晶体的m.p.207-10℃。
〔α〕25D=0.00(0.26在CHCL3中)IRγKBrmaxcm-13260(OH),1690(芳香酮),1670(酰胺-羰基),3060,3040,1600,1500,UVλMeOHmaxnm(Lgε)205(4.31),252(4.07)MS m/z(%)295(M+;1),190(
;100),162(190-CO;45),134(70),133(40),105(35),91(20),77(50)。
表61H-NMR在氘代氯仿中;化学位移和归属ppm 氢2.01(br;1H) OH2.92(S;3H) N-CH33.86(t,J=8;1H) C4-H4.95(d,J=8;1H) C5-H5.40(d,J=8;1H) C3-He)化合物(Ⅶ)R1=R2=H;R3+R4=化学键150毫克的黄皮酰胺在30毫升的6NHCL中,在封闭管内,在105℃,水解24小时。最后,白色薄片在溶液中出现。过滤该混合物,用醚(60毫升,50毫升和40毫升)抽提滤液三次。该醚萃取液被合在一起用水洗一次。干燥之后,醚挥发干得到半透明糖浆状粗品在醚中结晶,该粗品用醚重结晶。得到白色针状晶体,m.p.188-90℃。
高分辨率的MS279,1176〔理论值(C18H17NO2)279,1259〕MS m/z(%)279(M,100)IRγKBrmaxcm-13300(OH),1680(酰胺-羰基),1600,1490,768,750,710。
UVλMeOHmaxnm(Lgε)220(3.60),263(2.(2.90)。
表71H-NMR在氘代氯仿中;化学位移和归属ppm 氢2.57(S;1H) OH(加入D2O消失)2.96(S;3H) N-CH33.99(m;1H)4.36(m;3H)6.90-7.55(m;9H) 芳香H下面表9中给出13C-NMR数据。
f)化合物(Ⅷ)R1=CH3CO-;R2=H;R3+R4=化学键
15毫克的化合物(Ⅶ)溶解在1.5毫升的醋酸酐/吡啶中(1)。该混合物在室温放置两天。然后减压蒸除挥发物,残余物溶解在3毫升的氯仿溶液中。用2毫升的10%NH4OH液洗该氯仿溶液,接着用2毫升的水洗该氯仿溶液三次,除去溶剂。得到白色无定形固体,m.p.148-51℃。
IRγfilmmaxcm-11745(酯-羧基),1710(酰胺-羰基),1230(C-O),3060,3030,1600,1500,750,720,700。
MS m/z(%)321(M+;5),279(30),261(M-CH3COO;100)。
表8H-NMR在代氯仿中化学位移和归属ppm 氢2.22(S;3H) CH3COOH3.09(S;3H) N-CH34.00(dd,J=7.2;1H) C5-H4.34(dd,J=7.3;1H) C4-H4.51(d,J=2;1H) C7-H5.30(d,J=3;1H) C3-H7.00-7.80(m;9H) 芳香H例4化合物(9)的衍生物的合成a)将150mg的化合物(9)溶于8毫升的乙酸酐/吡啶(1)中,室温下搅拌此溶液2天,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氯仿提取,除去氯仿,残余物用甲醇重结晶,得到135mg的醋酸酯(方体结晶),m.p.125-6℃。
b)在2毫升吡啶中的150毫克的化合物(9)用3毫升的Confort'h试剂氧化,该试剂是由在0.3毫升的H2O中的0.3克CrO3加入到2.7毫升的冰冷吡啶而制备的。该混合物静止过液然后倾注进10毫升水用乙醚提取,醚溶液用水洗三次,并用Na2SO4干燥,除去溶剂后,剩余物用甲醇再结晶,得到57毫克的结晶固体,m.p.202-205℃。
表913C-NMR(在CDCL3中);黄皮酰胺,(Ⅶ),化合物(0)及化合物(9)的化学位移和归属碳 黄皮酰胺 (Ⅶ) (0) (9)(ppm) (ppm) (ppm) (ppm)2 173.6 174.6 172.2 172.73 68.9 75.6 80.3 69.34 49.9 55.9 50.7 46.75 65.3 72.2 70.7 68.46 30.4 29.0 27.3 28.27 71.9 51.5 82.5 77.31′ 136.0 134.9 133.3 140.52′ 143.41″ 140.5 141.6 139.1 141.8芳香的 126.3 128.9 125.4 125.9碳 128.9 124.9 128.5 128.5
例5本发明提出的化合物对肝功能的影响在整个实验中采用体重为18~22克的雄性昆明种鼠。待试的化合物悬浮在5%吐温80中,然后用管饲法口服给药,5%吐温80溶液的载体同相同的方法给与对照组的鼠。在体外实验中,化合物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直接加进培养混合物。
肝毒学(hepatotoxicity)所采用的参数包括血清氨基转移酶(SGPT),肝三酸甘油脂和肝切片的病理检验。肝损伤主要由发炎和坏死的程度来记录,并将其分成0至4级。
a)保护肝的作用试验鼠分成三组,对照组喂载体。其它两组分别给予每个化合物的两个剂量(250mg/kg),间隔为8小时。第二次喂进化合物后24小时,按10ml/kg皮下注射溶解在植物油中的0.1%Ccl4,禁食16小时,然后断头杀死。测定SGPT和肝炎脂物。做肝切片供病理观察。
如表9所示,黄皮酰胺和化合物(0)两者都明显地减轻了CCl4中毒鼠的SGPT程度。
b)黄皮酰胺对CCL4,硫代乙酰胺和扑热息痛的保护作用。
抗CCL4肝毒理学的实验程序与上述过程相同。所采用的活性化合物的剂量是125mg/kg和250mg/kg。列于表10的数据表明,125mg/kg和250mg/kg剂量的黄皮酰胺显著地降低了CCL4引起的SGPT的提高。肝损伤、诸如用250mg/kg的化合物治疗的鼠的肝炎和肝坏死低于对照鼠,肝脂没有降低。
在另一实验中,首先每天给鼠注射三次10mg/kg在植物油中的0.15%CCL4。第一次注射CCL4后,从第二天到第五天开始用黄皮酰胺(250mg/kg,每天治疗鼠。在试验的第七天进行SGPT的测定和肝切片的病理检验。所得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有明显抑制SGPT的降低作用,但并不影响肝损伤(见表11)。
在硫代乙酰胺肝毒理学实验中,根据第一次实验的程序治疗鼠,但使用硫代乙酰胺(50mg/kg)而不是使用CCL4。我们发现,黄皮酰胺明显降低了SGPT水平(表12)。
用下述方法进行抗-扑热息痛肝毒理学的实验,第一天给鼠两次黄皮酰胺(250mg/kg)接下去的第二天给与同样剂量。最后一次给药后6小时,按150mg/kg剂量给鼠皮下注射扑热息痛。注射扑热息痛后20小时,测定SGPT并检验肝组织,黄皮酰胺明显降低了SGPT的水平并减轻了肝损伤(见表13)c)对正常鼠的血清和肝氨基转移酶(GPT)的影响。
分别给两组鼠喂载体或250mg/kg的黄皮酰胺,每天一次,连续七天。最后一次喂药后二十四小时,测定血清和肝GPT。如表14所示,用黄皮酰胺治疗过的鼠的SGPT水平稍高于对照鼠的SGPT,但差别不明显。对肝GPT,也得到了类似结果。
d)对肝微体细胞色素p-450诱导作用在Xenobioties的解毒过程中,肝微体细胞色素p-450起到关键作用。给试验鼠喂250mg/kg的黄皮酰胺,每天一次,连续3天。对照鼠接受载体。禁食过夜后杀死试验鼠。制备肝微粒,然后测定微粒单氧酶。
数据示于表15。肝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氨基比林脱甲酶和苯并芘羟化酶活性都明显提高。
在另外的实验中,给试验鼠250mg/kg的黄皮酰胺。服该化合物后,在服药后1小时和24小时皮下注射戊巴比妥钠(50mg/kg)。由记录正常反射的消逝和恢复间隔来估计睡眠时间。数据列于表16。在注射戊巴比妥前24小时服进黄皮酰胺,鼠的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反之戊巴比妥注射前一小时服用该化合物,鼠的睡眠时间明显延长而不是缩短。然而,提前服该化合物并不影响由巴比妥诱导鼠的睡眠时间。因为巴比妥并不是通过肝脏代谢的。这说明黄皮酰胺所致的戊巴比妥睡眠时间的延长是由于抑制了肝的药物代谢酶。所以,该化合物对肝微体细胞色素p-450具有两相作用,即;先抑制后诱导。
e)急性中毒实验10只鼠按3克/kg黄皮酰胺剂量口服给药,7天内无死亡。
表9对Ccl4中毒鼠的SGPT程度的影响(每组9只鼠)。
SGPT单位% PX±SE对照组 1678±261 <0.01化合物(0) 391±94黄皮酰胺 617±323 <0.01
例6黄皮酰胺所致缺氧容限(动物)的提高一群雄性鼠(体重20克)放置在分成两室的塑料箱内(箱的体积为15×28×40cm,相当于每bos16.8升)。每一室内放置20只老鼠。箱内充入含3.5%氧气和96.5%氮气的混合气体。充入体积为4升/分钟。在进行实验前30分钟,口服试验物质和载体。
充入缺氧混合气开始后约7分钟,动物缺氧死亡。当左边室(对照动物组)的三只动物仅出现呼吸症状时,停止实验。打开箱子然后计算经处理后的一组动物仍然活着的个数。
根据Fishe和yates(1963)(Thomann等人,1975)提出的X2试验评价在两组中存活动物之间的差别。
表9剂量 存活数/总的动物数 作用(mg/kgp.o.) 对照组 黄皮酰胺 (%)10 9/60 19/60 19.630 9/60 31/60 41.1100 9/60 40/60 58.8P=0.05表9表明,黄皮酰胺显著提高缺氧容限,仅用极少的物质(巴比妥类)口服100mg/kg存活率就可以提高59%例7黄皮酰胺对在缺氧条件下记忆力减退(老鼠)的影响装置(39cm长,21cm高,21cm宽)由两室组成。一间由半透明塑料制成(长29cm)而另一间除黑(长10cm)。该装置有一金属栅网底,栅网与能提供20钞1.6mA电流的刺激装置连接。
两间由门连接,门可以关闭。
将雄性老鼠(体重100-120克)放置在大间,然后允许老鼠查看该装置的两室三分钟。
以后,将动物放置进小间(涂黑),关闭连接门,进行底振荡,然后把动物放进气密室,该气密室内充入含3.8%氧和96.2%氮的混合气体。把动物置于此种缺氧环境中,直到表现出表明即将出现呼吸衰竭的喘息为止(最长为15分钟)。
24小时后,老鼠再放回装置的亮间。观察时间为3分钟。
在三组15只老鼠中进行一次实验A组对照组,不经受缺氧环境。
B组对照组,在第一次训练后接受缺氧环境。
C组服药组,在第一次训练后接受缺氧环境。
评述动物进入暗间所需的时间用秒计算。
将两个对照组之间的时间差看作100%(A-B=100%)。
用百分数(C-B=X%)计算对照组B与服药组C之间的时间差,X为待检验物质抗遗忘效果的度量。
黄皮酰胺 X(mg/kgp.o.) (%)3 4710 6530 100
权利要求
1.分离分
黄皮酰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用沸水浸润榔色黄皮的叶子,b)混合浓缩的提取液与吸附剂,最好与硅胶混合,c)用有机溶剂,最好是三氯甲烷萃取吸附剂,d)浓缩有机洗脱液,e)用冷的C1-C6醇或C2-C6酮洗涤浓缩物。
2.分离化合物(0)和/或化合物(9)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用沸水处理榔色黄皮的叶子,b)将稀酸加到浓缩的萃取液中,c)合格的上层清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d)用碱、最好是氨水处理树脂,e)用有机溶剂萃取树脂,f)用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乙醚或三氯甲烷/甲醇混合物作为洗脱剂,在二氧化硅或氧化铝上色层分离浓缩的提取物,g)收集并浓缩分别相应于化合物(0)或化合物(9)的Rf值的洗脱物。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药物组分的制备过程,其特征在于得到二黄皮酰胺用作活性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药物组份的制备过程,其特点在于权利要求
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与稀释剂和/或其它添加剂或辅助剂混合。
专利摘要
通过萃取榔色黄皮叶,然后进行提纯,得到纯的黄皮酰胺,其分子式为
文档编号C07D207/26GK85106973SQ85106973
公开日1987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85年9月17日
发明者陈延镛, 杨明河, 黄量, 刘耕陶, 乌尔里克·本兹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拜尔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