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9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清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们生活需要的物品,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清油器。
在宾馆等餐饮行业中及家庭炖肉、涮肉的锅内,清除汤液表面的浮油、油沫等杂质,常使用传统的小勺,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对漂浮在汤液上面的浮油、油沫迅速清除的清油器。
一种清油器,其特征在于由油液槽、连接柄、板机式提杆和压缩弹簧和组成;压缩弹簧装在连接柄内,板机式提杆也装在连接柄内,并顶住弹簧;板机式提杆和连接柄同时与油液槽连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是油液槽的示意图;图3是连接柄的主视、右视及仰视示意图;图4是板机式提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
图1所示,1是油液槽、2是板机式提杆、3是压缩弹簧、4是连接柄、5是支撑点、6是流液口。如图2所示,7是加强筋、8是倒扣、9是定位方块。如图3所示,10是空心圆柱体、11是内筋、12是内壁夹、13是壁勾,内壁夹12与壁勾13形成的间隙宽度是油液槽壁的厚度;14是左壁勾、15是右壁勾,左右壁勾的间隙正好是加强筋的宽度;16是手柄。如图4所示,17是流液口塞、18是定位档。
油液槽1呈碗型,选用塑料制成,油液槽上部开启数个“U”型口,以增加吸油能力;底部有2个支撑点5、一个流液口6,板机式提杆下端流液口塞从流液口伸出,板机式提杆下端的定位档18正好与定位块6配合,其高度与二支撑点一致,形成三点支撑,使整个清油器能平稳地立在一个平面上。
将压缩弹簧3装入空心圆柱体中,再将板机式提杆也装入空心圆柱体内;左右壁勾14、15顺加强筋7压下,上部内壁夹12与左右壁勾夹住油液槽边缘,下部左右壁勾勾住加强筋下部的倒扣8,即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油器具。
操作时,手拿连接柄,将清油器槽沉浸在欲分离液油的锅内,漂浮的汤油通过油液槽上部“U”型口流入油液槽内;由于汤液、浮油的比重不同,浮油在油液槽的上面,使用者手提板机式提杆,弹簧压缩,板机式提杆下端流液塞与流液口脱离,汤液从流液口流入锅内,通过控制板机式提杆,保持浮油留在油液槽内,从而达到了清除浮油、油沫的目的。
该实用新型取代了传统的小勺,造型美观、新颖,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清油器,其特征在于由油液槽、连接柄、板机式提杆和压缩弹簧组成;压缩弹簧装在连接柄内,板机式提杆也装在连接柄内,并顶住弹簧;板机式提杆和连接柄同时与油液槽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油器,其特征在于油液槽呈碗型,油液槽内有加强筋和定位方块,加强筋上有倒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油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柄内有内筋、内壁夹、壁勾、左壁勾、右壁勾、手柄;内壁夹与壁勾形成的间隙宽度是油液槽壁的厚度,左右壁勾的间隙正好是加强筋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油器,其特征在于板机式提杆上有流液口塞和定位档。
专利摘要一种清油器,由油液槽、连接柄、板机式提杆和压缩弹簧组成;压缩弹簧装在连接柄内,板机式提杆也装在连接柄内,并顶住弹簧;板机式提杆和连接柄同时与油液槽连接。在宾馆等餐饮行业中及家庭炖肉、涮肉的锅内,汤液表面常有浮油、油沫等杂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对漂浮在汤液上面的浮油、油沫迅速清除的清油器。
文档编号A47J43/00GK2301155SQ97208989
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8日
发明者李福源 申请人:李福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