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铃壳体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201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壶铃壳体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壶铃、壶铃壳体及壶铃壳体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举重训练是对于身体和心理有益的举重运动,可以发展骨骼肌的力量和尺寸,用壶铃进行健身锻炼时,可以做各种推、举、提、抛和蹲跳等练习。壶铃训练与哑铃、杠铃训练的不同之处在于,壶铃对于全面提高整体的爆发力更加有效。

壶铃的结构包括水壶式塑料壳体,壳体内填充配重物。目前的壶铃壳体外表面的全表面为凸面,锻炼者进行举练习时,手部正握或反握壶铃把手,腕部下方的手臂与壶铃外表面接触,因壶铃壳体的外表面为凸面,手臂与其接触时会受到向外的顶力,且受力面积小,单位面积的压强大,锻炼者感觉不舒适,举练习结束后,常会出现手臂红肿、酸痛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壶铃、壶铃壳体及壶铃壳体的成型模具,增大手臂与壶铃壳体的接触面积,提高锻炼舒适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壶铃,包括壶铃壳体和壳体内填充的配重物,所述壶铃壳体上设有条形环槽,所述条形环槽自壶铃壳体的前侧延伸至壶铃壳体后侧,围于所述条形环槽内部的壶铃壳体外表面为凹面。

其中,所述壶铃壳体前后侧均设有嵌装于凹面上的标识牌。

进一步,所述标识牌由硬质贴片和胶质贴皮构成,所述硬质贴片上设有突出于其表面的外缘和字体,所述胶质贴皮包胶成型于外缘和字体之间的硬质贴片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壶铃壳体,所述壶铃壳体由壳体本体和把手一体吹塑成型,所述壶铃壳体于吹塑成型时在合模处形成外合模线和内合模线,所述外合模线绕壶铃壳体一周,所述内合模线环绕把手和壳体本体围成的通孔一周,所述壳体本体上设有条形环槽,所述条形环槽自壳体本体的前侧延伸至壳体本体后侧,围于所述条形环槽内部的壳体本体的外表面为凹面。

其中,所述壶铃壳体还包括嵌装于壳体本体前后侧的凹面上的标识牌。

进一步,所述标识牌由硬质贴片和胶质贴皮构成,所述硬质贴片与壳体本体相连,所述硬质贴片上设有突出于其表面的外缘和字体,所述胶质贴皮包胶成型于外缘和字体之间的硬质贴片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条形环槽为两端位于壶铃壳体前后的腰形环槽,所述条形环槽的槽底面为斜面,所述凹面为两端位于壶铃壳体前后侧的腰形面。

上述的壶铃壳体的成型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硬质贴片的成型工艺、标识牌的成型工艺和壶铃壳体的成型工艺。

其中,所述硬质贴片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1)PP料拌色烘干,烘干温度为70~90℃;

(1-2)将硬质贴片注塑模具置于注塑机上,将步骤(1-1)烘干后的物料倒入注塑机的料筒内,启动注塑机,射胶,其中,机台温度为:射嘴200~240℃、一段230~260℃、二段200~240℃、三段200~235℃、四段210~230℃、五段200~220℃,射胶压力为:一段30~40N、速度20~30mm/s,二段20~35N、速度15~30mm/s,溶胶位置为:30、40、50、60、70、80;

(1-3)保压5~8s后放气冷却30~50s,开模,取出硬质贴片;

标识牌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1)TPE拌色烘干,烘干温度为50~70℃;

(2-2)将标识牌注塑模具置于注塑机上,步骤(2-1)烘干后的物料倒入注塑机的料筒内,启动注塑机,标识牌注塑模具开模,然后将硬质贴片卡装在注塑模具内侧的相应位置上,合模;

(2-3)射胶,机台温度为:射嘴180~200℃、一段200~210℃、二段180~200℃、三段185~195℃、四段180~190℃,射胶压力为:一段20~30N、速度15~25mm/s,二段10~20N、速度15~20mm/s,溶胶位置为:20、30、40、50、60;

(2-4)保压5~8s后放气冷却20~25s,开模,取出标识牌;

壶铃壳体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1)HDPE料拌色烘干,烘干温度为60~80℃;

(3-2)将壶铃壳体注塑模具置于注塑机上,步骤(3-1)烘干后的物料倒入注塑机的料筒内,启动注塑机,壶铃壳体注塑模具开模,将标识牌卡装在注塑模具内侧的相应位置上;

(3-3)射胶,机台温度为:一段150~170℃、二段160~170℃、三段160~180℃、四段170~190℃、五段170~190℃、六段170~190℃、七段160~180℃、八段170~200℃,射胶压力为:450~500N,迫紧压力为:550~750N;

(3-4)吹气保压35~50s后放气冷却5~10s,开模,取出壶铃壳体。

其中,所述硬质贴片注塑模具包括硬质贴片注塑定模和硬质贴片注塑动模,所述硬质贴片注塑定模上设有硬质贴片定模凸头,所述硬质贴片注塑动模上设有容置硬质贴片定模凸头的硬质贴片动模凹腔,所述硬质贴片定模凸头的前表面和硬质贴片动模凹腔的底表面紧密贴合且均与壶铃壳体的前侧面拟形,所述硬质贴片动模凹腔的底表面上设有成型硬质贴片的硬质贴片模腔;

所述标识牌注塑模具包括标识牌注塑定模和标识牌注塑动模,所述标识牌注塑定模上设有标识牌定模凸头,所述标识牌定模凸头上设有定位安装硬质贴片的多个硬质贴片定位凸钉,所述标识牌注塑动模上设有容置标识牌定模凸头的标识牌动模凹腔,所述标识牌动模凹腔的底表面与标识牌定模凸头的前表面、嵌装的硬质贴片的前表面均紧密贴合;

所述壶铃壳体注塑模具包括壶铃壳体注塑定模和壶铃壳体注塑动模,所述壶铃壳体注塑定模和壶铃壳体注塑动模上均设有与壶铃壳体的一半拟形的壶铃壳体模腔,所述壶铃壳体模腔的底表面上设有嵌装标识牌的标识牌嵌装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壶铃壳体上设置内凹带,外形美观;锻炼者手握壶铃把手进行举练习时,手臂靠近壶铃一侧的部分躯体正好陷进内凹带内,受到包围力,而不是传统壶铃给予的小面积、大压强的压力,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有很大提升,加大壶铃的市场占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壶铃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硬质贴片注塑模具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标识牌注塑模具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壶铃壳体注塑模具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壶铃壳体;100、壳体本体;101、把手;102、条形环槽;2、标识牌;200、硬质贴片;201、胶质贴皮;3、硬质贴片注塑定模;4、硬质贴片注塑动模;5、硬质贴片定模凸头;6、硬质贴片动模凹腔;7、标识牌注塑定模;8、标识牌注塑动模;9、标识牌定模凸头;10、硬质贴片定位凸钉;11、底部镶块;12、壶铃壳体注塑定模;13、壶铃壳体注塑动模;14、壶铃壳体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壶铃,包括如图1、图2所示的壶铃壳体1和壳体内填充的配重物,所述壶铃壳体1由壳体本体100和把手101一体吹塑成型,所述壶铃壳体1于吹塑成型时在合模处形成外合模线和内合模线,所述外合模线绕壶铃壳体1一周,所述内合模线环绕把手101和壳体本体100围成的通孔一周。

所述壶铃壳体1的底部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将其封住的盖子。配重物包括水泥、黄沙、矿砂、铁砂、钢珠、铅粉、钢材下脚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把手101上有便于握持的防滑凹槽。

所述壶铃壳体1上设有条形环槽102,所述条形环槽102自壶铃壳体1的前侧向上延伸至壶铃壳体1后侧,围于所述条形环槽102内部的壶铃壳体1外表面为凹面。锻炼者手握壶铃把手进行举练习时,手臂的部分陷于凹面形成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条形环槽102为两端位于壶铃壳体1前后的腰形环槽,所述条形环槽102的槽底面为自外向内前的斜面,所述凹面为两端位于壶铃壳体1前后侧的腰形面。

所述壶铃壳体1前后侧均设有嵌装于凹面上的标识牌2。

所述标识牌2由硬质贴片200和胶质贴皮201构成,所述硬质贴片200上设有突出于其表面的外缘和字体,所述胶质贴皮201包胶成型于外缘和字体之间的硬质贴片200表面上。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一种上述的壶铃壳体的成型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硬质贴片的成型工艺、标识牌的成型工艺和壶铃壳体的成型工艺。

其中,所述硬质贴片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1)PP料拌色烘干,烘干温度为80℃;

(1-2)将硬质贴片注塑模具置于注塑机上,将步骤(1-1)烘干后的物料倒入注塑机的料筒内,启动注塑机,射胶,其中,机台温度为:射嘴235℃、一段240℃、二段235℃、三段230℃、四段225℃、五段210℃,射胶压力为:一段40N、速度25mm/s,二段30N、速度20mm/s,溶胶位置为:30、40、50、60、70、80;

(1-3)保压5s后放气冷却40s,开模,取出硬质贴片。

其中,标识牌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1)TPE拌色烘干,烘干温度为65℃;

(2-2)将标识牌注塑模具置于注塑机上,步骤(2-1)烘干后的物料倒入注塑机的料筒内,启动注塑机,标识牌注塑模具开模,然后将硬质贴片卡装在注塑模具内侧的相应位置上,合模;

(2-3)射胶,机台温度为:射嘴195℃、一段200℃、二段195℃、三段190℃、四段185℃,射胶压力为:一段20N、速度20mm/s,二段15N、速度15mm/s,溶胶位置为:20、30、40、50、60;

(2-4)保压5s后放气冷却20~25s,开模,取出标识牌。

其中,壶铃壳体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1)HDPE料拌色烘干,烘干温度为75℃;

(3-2)将壶铃壳体注塑模具置于注塑机上,步骤(3-1)烘干后的物料倒入注塑机的料筒内,启动注塑机,壶铃壳体注塑模具开模,将标识牌卡装在注塑模具内侧的相应位置上;

(3-3)射胶,机台温度为:一段165℃、二段165℃、三段170℃、四段170℃、五段170℃、六段170℃、七段175℃、八段175℃,射胶压力为:480N,迫紧压力为:650N;

(3-4)吹气保压35s后放气冷却5s,开模,取出壶铃壳体。

上述制备工艺中所使用的模具结构如下述。

图3为硬质贴片注塑模具的结构分解图,包括硬质贴片注塑定模3和硬质贴片注塑动模4,所述硬质贴片注塑定模3上设有硬质贴片定模凸头5,所述硬质贴片注塑动模4上设有容置硬质贴片定模凸头5的硬质贴片动模凹腔6,所述硬质贴片定模凸头5的前表面和硬质贴片动模凹腔6的底表面紧密贴合且均与壶铃壳体1的前或后侧面拟形,所述硬质贴片动模凹腔6的底表面上设有成型硬质贴片的硬质贴片模腔。

图4为标识牌注塑模具的结构分解图,包括标识牌注塑定模7和标识牌注塑动模8,所述标识牌注塑定模7上设有标识牌定模凸头9,所述标识牌定模凸头9上设有定位安装硬质贴片的多个硬质贴片定位凸钉10,所述标识牌注塑动模8上设有容置标识牌定模凸头9的标识牌动模凹腔,所述标识牌动模凹腔的底表面与标识牌定模凸头9的前表面、嵌装的硬质贴片的前表面均紧密贴合。

图5为壶铃壳体注塑模具的结构分解图,包括壶铃壳体注塑定模12和壶铃壳体注塑动模13,所述壶铃壳体注塑定模12和壶铃壳体注塑动模13上均设有与壶铃壳体的一半拟形的壶铃壳体模腔14,所述壶铃壳体模腔14的底表面上设有嵌装标识牌的标识牌嵌装凹槽。壶铃壳体注塑定模12和壶铃壳体注塑动模13分型面处的下端分别设有底部镶块11。

本技术方案中的壶铃壳体成型模具可以是注塑模具,也可以是常规采用的吹塑模具,若采用吹塑模具,其成型工艺会根据塑制品的吹塑工艺做相应调整。

本实用新型在壶铃壳体上设置内凹带,外形美观;锻炼者手握壶铃把手进行举练习时,手臂靠近壶铃一侧的部分躯体正好陷进内凹带内,受到包围力,而不是传统壶铃给予的小面积、大压强的压力,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有很大提升,加大壶铃的市场占用率。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