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3740发布日期:2019-10-09 08:1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锯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木工机床是木工设备常见的一种加工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及装饰用工木材的加工。当前技术水平下的机床对木材进行加工时,需要操作人员用手移动加工木材保持平稳的移动,以便于机床的加工。但是,用手移动加工木材的工作不仅工作强度较高,而且在手推木材进行的过程中也存在较高的隐患,此外还增加了人工成本。

木材传输的过程中机械抓手使用局限大,不能对木材进行旋转,使得传输装置的安装位置受到限制,影响了使用效果。同时现有的机械抓手仅是通过两侧向中间的挤压力将木材抓取,容易使木材变形;木材一般都不是正方形,存在方向问题,现有的抓手一般只能抓取固定数量的木材,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自动化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锯料装置,包括基座滑轨和设置在基座滑轨上的支架;所述支架活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能在支架纵向移动;所述横梁活动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能沿所述横梁移动;所述旋转装置下部设有机械抓手;

所述机械抓手包括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的吊架,所述吊架端部设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端部设有抓料杆,所述抓料杆垂直于所述推动组件;

所述抓料杆远离所述推动组件的一侧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有托料杆;

所述托料杆还转动连接有托料气缸,所述托料气缸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吊架;所述托料杆下端向内侧弯折形成弯折部;

所述机械抓手下方设有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一端设有切料机构;

所述切料机构包括切料板和切料组件,所述切料板开设有切料口;

所述切料组件位于所述切料板下方,所述切料机构包括锯车主板,所述锯车主板通过升降装置连接设有第一切料组件、第二切料组件。

优选的,所述输送轨道上设有整料组件,所述整料组件包括连接于输送轨道的整料气缸和设置于所述整料气缸的一端的整料板,所述整料板垂直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传输面。

优选的,所述吊架端部还设有磁尺;所述切料板上方设有压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切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切料板下方的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转移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轨道;所述第一切料机构设有第一切料锯片,所述第二切料机构设有第二切料锯片;所述第一切料机构和第二切料机构并列设置,且第一切料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切料机构和传输轨道之间。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托料杆的中部,所述托料杆上端连接所述托料气缸。

优选的,所述托料杆转动轴平行于所述旋转装置的转动平面。

优选的,所述抓料杆设置于所述推动组件外侧端;所述托料杆长度大于所述抓料杆,所述托料杆转动后其下端弯折部的端部能位于所述抓料杆内侧。

优选的,所述托料杆的主体结构为“L”型;“L”型的所述托料杆上端向外侧弯折,且该转折部连接于所述抓料杆。

优选的,所述抓料杆下端内侧设有抓料凸起;所述抓料凸起截面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所述推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通过机械手臂的旋转,从而实现板材的转动,实现板材不同方向的调整;

2.设置抓料杆和托料杆,通过抓料杆抓起后使用托料杆对板材承托,板材承托效果更好;

3.能通过设备系统的协调控制,根据需要夹取不同数量的板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抓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切料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滑轨,2支架,3横梁,4机械抓手,5输送轨道,10旋转装置,20吊架,22托料气缸,30推动组件,31抓料杆,32托料杆,33转动组件,51整料气缸,52整料板,310抓料凸起,320弯折部,6切料机构,61切料组件,62切料板,610锯车主板,620切料口,7压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锯料装置,包括基座滑轨1和设置在基座滑轨1上的支架2;支架2活动设有横梁3,横梁3能在支架2纵向移动;横梁3活动设有旋转装置10,旋转装置10能沿横梁3移动;旋转装置10下部设有机械抓手4。

旋转装置10包括设置于支架2的第一齿轮,以及设置于吊架20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在支架2上转动,第二齿轮固定于吊架,然后能在支架2上转动,当第一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在支架转动,从而带动吊架20转动。

机械抓手4包括与旋转装置10连接的吊架20,吊架20端部设有推动组件30,推动组件30端部设有抓料杆31,抓料杆31垂直于推动组件30;通过旋转装置10使吊架20相对横梁3转动。吊架20一般有两个端部,而旋转装置10上可以设有多个吊架20。

抓料杆31设置于推动组件30外侧端;抓料杆31远离推动组件30的一侧设有转动组件33,转动组件33转动连接有托料杆32;转动组件33凸于抓料杆31的侧面,更便于托料杆32的转动。托料杆32转动轴平行于旋转装置10的转动平面。

托料杆32还转动连接有托料气缸22,托料气缸23的另一端连接吊架20;托料杆32下端向内侧弯折形成弯折部320;更好的方式是:转动组件33连接于托料杆32的中部,托料杆32上端连接托料气缸22。托料杆32与转动组件33连接点上部的托料杆32向外侧弯曲,然后连接托料气缸22。通过托料气缸22伸缩带动托料杆32上端移动,从而通过杠杆原理使托料杆32以转动组件33为轴转动。托料气缸23转动连接于吊架20更便于托料气缸23推动托料杆32。

托料杆32长度大于抓料杆31,弯折部320能位于托料杆32下方,托料杆32转动后其下端弯折部320的端部能位于抓料杆31内侧,从而能够使弯折部320位于抓料杆32抓取板材的下方,对板材起到支撑作用。

机械抓手4下方设有输送轨道5,输送轨道5上设有整料组件,整料组件包括连接于输送轨道5的整料气缸51和设置于整料气缸51的一端的整料板52,整料板52垂直于输送轨道5的传输面。整料组件成对设置,通过整料气缸51发现拉动或推动使整料板52做相互靠近的运动。板材位于两个整料板52之间,通过整料板52的运动使板材位置摆正。

吊架20端部还设有磁尺。磁尺可以在抓料杆31下移时,探测抓料凸起310下移越过的板材的数量,从而给中控器信号,实现抓手抓取特定块数板材的功能,磁尺结构、工作原理为公知技术。

抓料杆31下端内侧设有抓料凸起310;抓料凸起310截面为三角形。

旋转装置10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推动组件30。

如图3所示,托料杆32的主体结构为“L”型,托料杆32上部向外侧弯折,该处的折弯点转动连接于抓料杆31,当托料杆32转动时,以该折弯点为轴转动,此处的折弯点是为了便于表述,不限定于点状。

所述输送轨道5一端设有切料机构6;所述切料板62上方设有压料机构7;当木板到达切料板62时,压料机构7下压,将木板下压,便于切料板62下方的切料组件61切割木板。

所述切料机构6包括切料板62和切料组件61,所述切料板62开设有切料口620,切料口620一般为长条形;

所述切料组件61位于所述切料板62下方,所述切料机构61包括锯车主板610,所述锯车主板610通过升降装置611连接设有第一切料组件612、第二切料组件613;

所述第一切料机构612和第二切料机构613并列设置,且第二切料机构613位于所述第一切料机构612和传输轨道50之间;如图5中,第一切料机构612位于第二切料机构613右侧,切料时,第一切料机构612先从木材左端切料,然后第二切料机构613对切开的口子进行修补;

所述切料机构61设置于所述切料板62下方的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转移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轨道5;锯车主板610滑动设置在平移机构,切料机构61在平移机构上移动,所述第一切料机构612设有第一切料锯片6120,所述第二切料机构613设有第二切料锯片6130。

在切料机构61外围还设有防尘罩,防尘罩的具体结构和安装位置为公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作方式为:

通过齿轮和齿条的传动使支架2在基座滑轨1上移动,使机械抓手4移动至板材上方,然后通过丝杆螺纹控制横梁3相对支架2向下移动,同时,可以通过推动组件30推动抓料板31向两侧外移,抓料板31随着横梁3进一步下移,磁尺开始计数(根据设定的板材厚度,和测量的抓料板31端部下降的距离计算抓料板31向下移动的距离,从而实现板材块数的计量,一般以抓料凸起310下降的距离计算),当抓料凸起310到达预定板材下表面水平位置时,横梁3停止下降。

推动组件30向内侧收缩,使两相对设置的抓料杆31夹住板材的两侧,抓料凸起310起到了进一步的限位作用,其在最下方板材的端角,防止摩擦力不足掉落。夹取后,横梁3上移,当板材分离后,托料气缸22向外侧推动托料杆32的上端,使托料杆32以转动组件33为轴转动,托料杆32下端向内侧转动,然后其下端的弯折部320部分越过抓料杆31下端到达抓料杆31内侧,进一步说是位于抓取板材的下方。然后,推动组件30向外侧推动一定距离,使抓料杆31与板材分离,板材落在弯折部320上。

旋转装置10转动,调整板材的方向,通过支架2在基座滑轨1移动,到达传输轨道5上,横梁3下降,托料气缸22收缩,弯折部320向外侧移动,板材放入相对设置的整料板52之间,通过整料气缸51带动整料板52推动板材,从而调整板材的位置,板材随着传输轨道5移动。

横梁3在支架2的移动方式,旋转装置10沿横梁3的移动方式,支架2在基座滑轨1的移动方式,可以为螺母和丝杆的传动、传送带的传送方式或齿轮齿条传动等,凡是能实现该种移动方式的均可,具体的传动结构为一种公知技术。

结合图6,当木板一端传送至切料板62时,下压机构7下移将木板下压,同时切料机构61在平移装置上移动,当移动至需要位置时,切料机构的升降装置611带动第一切料机构612和第二切料机构613上移,使得第一切料锯片6120和第二切料锯片6130向上移动,然后部分从切料口620穿过,对切料板62上的木材进行切割;

在切割过程中,如图4、5中,第一切料锯片6120位于第二切料锯片6130右侧,随着木材向左移动,第一切料锯片6120一般为大锯片先将木材切开,然后第二切料锯片6130为小锯片,对木材切口进行修补,去除毛刺等。

本文中的内侧和外侧一般以图1中方位参考解释为:靠近支架20中部的位置为内侧,远离支架20中部的位置为外侧;其中“上下左右”也以图1中方位为参考,均是为了便于表述,不具备其他特殊含义。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