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74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抗菌处理剂,(2)将织物置于步骤(1)抗菌处理剂内充分含浸,(3)将经步骤(2)处理的织物热风式烘箱内烘干,得到抗菌织物;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抗菌处理剂,其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含:纳米锌粉液1-5%,悬浮分散液2-5%,稀释剂55-90%,密着剂1-3%,稳定剂1-2,染色剂0-3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生产的抗菌织物,抗菌效果好,杀菌效果达99.99%以上,具有自动杀菌机制,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性,适用于贴身衣物及医用织物。应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抗菌织物用作医用绷带或纱布时,能够有效杀灭伤口处产生的各种菌类,无需频繁的更换即可保证伤口处的清洁,降低了伤患的痛苦,杜绝了伤口的感染及恶化。本发明还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具有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和竞争力。
【专利说明】—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抗菌时代新诉求:近年来,层出不穷因细菌感染传播危害事件的发生,人类对于抗菌的重要性更深入认识,因此对于3C电子产品、民生用品,例如贴身内衣裤、袜子、婴幼儿成人纸尿裤、妇女卫生用品,如卫生棉垫,浴室卫生间用品,如清洁剂、洁手乳、护手霜、消毒杀菌液,居家防护用品,如口罩、空气空调系统清洁滤网、医疗用品,如绷带、创伤贴布、人造皮、抗菌消毒食盐水等,居家建材等的健康要求,已从原材料的环保、安全,避免传统防腐剂的接触使用,进一步提升到对抗菌的要求。加上民众生活质量提升与要求,具有抗菌功能的产品已形成一个重要的环节。
[0003]织物的应用领域极为广阔,分为衣着用织物、装饰用织物、汽车用织物、产业用织物、医用织物及航天军工用织物等,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相关的各个领域。随着抗菌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织物抗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面上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具有抗菌功能的织物,但是由于织物本身容易吸附、滋生细菌、真菌的微生物,使得目前市面上的抗菌织物的抗菌效果均不理想,特别是在贴身衣物、及医用织物,极大地影响人身健康,由于贴身衣物抗菌能力弱,导致人体产生皮肤过敏甚至癣疹等病状,而医用绷带、纱布如果抗菌处理达不到理想标准,在用作伤口包扎时,需要频繁更换,增加了伤患的痛苦,甚至很多伤患的伤口受到绷带及纱布表面附着的细菌产生感染,进一步加重了伤患的病症及痛苦。
[0004]研究表明,利用带正电荷的锌离子与细菌接触时,因细菌的细胞膜/壁被拉破而产生破洞,使细菌无法进行细胞膜/壁被拉破而产生破洞,使细菌无法进行细胞膜/壁的生成而影响繁殖。当锌离子被负电荷吸音进入细菌体内,与内部硫醇基(-SH)、氢氧基等官能基结合,使细菌因蛋白质变质,无法正常进行催化其它反应而影响代谢功能,直至细菌死亡并完全消失止。具有高度活性、约0.05%的纳米锌粒子的添加,即可造成人类感染常见的五种病原菌,如多重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黑曲菌等产生99.99%的杀菌效果,对超级细菌、H1N1、退伍军人菌等亦有明显功能。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抗菌织物,具备更好的抗菌能力。
[0006]为了达到以上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抗菌处理剂;
(2)将织物置于步骤(1)抗菌处理剂内充分含浸;
(3)将经步骤(2)处理的织物热风式烘箱内烘干,得到抗菌织物。
[0007]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抗菌处理剂,其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 纳米锌粉液1-5%; 悬浮分散液2-5% ;
稀释剂 55-90% ;
密着剂 1-3% ;
稳定剂 1-2 ;
染色剂 0_30%。
[0008]优选的,步骤(I)所述的抗菌处理剂,其组成成分以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纳米锌粉液3%;
悬浮分散液2.5% ;
稀释剂 76% ;
密着剂 2% ;
稳定剂 1.5 ;
染色剂 15%。
[0009]所述纳米锌粉液由颗粒直径为5?15nm、振实密度为7.1?7.2g/m3的纳米锌粉按1:10的比例稀释制成。
[0010]所述悬浮分散液为丙烯酸类共聚物悬浮分散剂。
[0011]所述稀释剂为水。
[0012]所述稳定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或环氧类稳定剂。
[0013]所述染色剂选用环保型染色剂,颜色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0014]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织物为经过退浆、精炼的织物。
[00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生产的抗菌织物,抗菌效果好,功效持续时间长,通过SGS JIS Z 2801抗菌测试规范,能够将造成人类感染常见的五种病原菌,如多重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黑曲菌等产生99.99%的杀灭效果,对超级细菌、H1N1、退伍军人菌等亦有明显功能;经过SGS ASTMF1980测试,具备5年以上抗菌功效。本发明的抗菌织物具有自动杀菌机制,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性,适用于贴身衣物及医用织物。应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抗菌织物用作医用绷带或纱布时,能够有效杀灭伤口处产生的各种菌类,无需频繁的更换即可保证伤口处的清洁,降低了伤患的痛苦,杜绝了伤口的感染及恶化。本发明还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具有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和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7]实施例1:
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抗菌处理剂;
步骤二,将织物置于步骤一的抗菌处理剂内充分含浸;
步骤三,将经步骤二处理的织物热风式烘箱内烘干,得到抗菌织物。
[0018]步骤一所述的抗菌处理剂,其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 纳米锌粉液3%;
悬浮分散液2.5% ;
稀释剂 76% ;
密着剂 2% ;
稳定剂 1.5 ;
染色剂 15%。
[0019]所述纳米锌粉液由颗粒直径为5?15nm、振实密度为7.1?7.2g/m3的纳米锌粉按1:10的比例稀释制成。
[0020]所述悬浮分散液为丙烯酸类共聚物悬浮分散剂。
[0021]所述稀释剂为水。
[0022]所述稳定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或环氧类稳定剂。
[0023]所述染色剂选用环保型染色剂,颜色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0024]步骤(2)所述的织物为经过退浆、精炼的织物。
[0025]利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抗菌织物,抗菌效果好,功效持续时间长,通过SGS JIS Z2801抗菌测试规范,能够将造成人类感染常见的五种病原菌,如多重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黑曲菌等产生99.99%的杀灭效果,对超级细菌、H1N1、退伍军人菌等亦有明显功能;经过SGS ASTM F1980测试,具备5年以上抗菌功效。本发明的抗菌织物具有自动杀菌机制,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性,适用于贴身衣物及医用织物。应用本发明工艺生产的抗菌织物用作医用绷带或纱布时,能够有效杀灭伤口处产生的各种菌类,无需频繁的更换即可保证伤口处的清洁,降低了伤患的痛苦,杜绝了伤口的感染及恶化。本发明还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具有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和竞争力。
[0026]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抗菌处理剂, 将织物置于步骤(1)抗菌处理剂内充分含浸, 将经步骤(2)处理的织物热风式烘箱内烘干,得到抗菌织物; 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抗菌处理剂,其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 纳米锌粉液1-5%; 悬浮分散液2-5% ; 稀释剂 55-90% ; 密着剂 1-3% ; 稳定剂 1-2 ; 染色剂 0_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抗菌处理剂,其组成成分以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纳米锌粉液3%; 悬浮分散液2.5% ; 稀释剂 76% ; 密着剂 2% ; 稳定剂 1.5 ; 染色剂 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锌粉液由颗粒直径为5~15nm、振实密度为7.1~7.2g/m3的纳米锌粉按1:10的比例稀释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分散液为丙烯酸类共聚物悬浮分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或环氧类稳定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剂选用环保型染色剂,颜色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织物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织物为经过退浆、精炼的织物。
【文档编号】D06M11/83GK104018341SQ201410275418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徐良, 李韵秋 申请人:江苏凯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