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大圆机大盘齿轮的脉冲微调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圆机的调试员在下布时需要机台慢转速,即微调,来调整织物的编织工艺;调试员在更换不同针数的针筒时,对针筒的安装精度也需要微调;挡车工换坏织针时也需要微调。
上述的微调工作采用手摇方式进行操作,但是由于手摇操作不方便,使用超越离合器,使机台微调不稳定,可靠性低,而且扳动的时候只有在主脚的位置,仅一处有,操作范围只左右有15°,存在很大的操作盲区,有时候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调试工作,操作极其不方便,而且机台在高进纱口数的时候会重车,人工很难扳动,织针损坏的时候无法快速更换,对布面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每年给织造厂造成很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大圆机大盘齿轮的脉冲微调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大圆机大盘齿轮的脉冲微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脚17、手持式脉冲发生器20、大圆机控制器19、电动机18,所述主脚17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传动轴4和副传动轴10;所述主传动轴4和副传动轴10分别相对于主脚17可转动;所述主传动轴4上设有下研磨齿轮5和下同步轮8;所述主脚17上通过大盘2设有大盘齿轮1;所述大盘齿轮1与下研磨齿轮5相啮合;所述副传动轴10上设有皮带轮12和同步轮13;所述同步轮13与下同步轮8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电动机18设于主脚17上;所述电动机18的输出轴与皮带轮12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电动机18与大圆机控制器19相连接;所述手持式脉冲发生器20与大圆机控制器19相连接。
所述主传动轴4通过主传动轴承座6连接于主脚17上。
所述副传动轴10通过轴承座14连接于主脚17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手持式脉冲发生器,通过大圆机控制器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从而实现大盘齿轮的微转。手持式脉冲发生器连接线延长,使操作无死角,无需人工扳动机器,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布面的质量,给织造厂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大圆机大盘齿轮的脉冲微调结构,包括主脚17、手持式脉冲发生器20、大圆机控制器19、电动机18,主脚17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传动轴4和副传动轴10;主传动轴4和副传动轴10分别相对于主脚17可转动;主传动轴4上设有下研磨齿轮5和下同步轮8;主脚17上通过大盘2设有大盘齿轮1;大盘齿轮1与下研磨齿轮5相啮合;副传动轴10上设有皮带轮12和同步轮13;同步轮13与下同步轮8通过皮带相连接;电动机18设于主脚17上;电动机18的输出轴与皮带轮12通过皮带相连接;电动机18与大圆机控制器19相连接;手持式脉冲发生器20与大圆机控制器19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主传动轴4通过主传动轴承座6连接于主脚17上。
本实用新型副传动轴10通过轴承座14连接于主脚17上。
操作手持式脉冲发生器20,通过大圆机控制器19来控制电动机18的转速,电动机18带动皮带轮12转动,进而带动副传动轴10工作,副传动轴10带动同步轮13转动,同步轮13带动下同步轮8工作,下同步轮8带动主传动轴4工作,主传动轴4带动下研磨齿轮5转动,下研磨齿轮5带动大盘齿轮1转动,进而实现大盘齿轮1的微转。手持式脉冲发生器20连接线延长,使操作无死角,无需人工扳动机器,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布面的质量,给织造厂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