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025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玻璃烘弯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的烘弯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玻璃技术的发展,为了避免传统一次成型烘弯模具容易使玻璃板局部变形量太大而造成荷叶边的缺点,并提高玻璃板的光学性能和外观质量,二次成型烘弯模具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二次成型烘弯模具的工作模式分为两种一、在烘弯炉内,用于玻璃板预成型的模框固定不动,用于玻璃板最终成型的模框由外力作用上升托起完成预成型的玻璃板;二、在烘弯炉内,用于玻璃板最终成型的模框固定不动,用于玻璃板预成型的模框在使玻璃板完成预成型后自动或在外力作用下降落以使玻璃板落在用于玻璃板最终成型的模框上。以上两种工作模式的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在完成一片玻璃板烘弯工序后,并在装载下一片玻璃板之前,均需要对上升的最终成型模框或者下降的预成型模框进行复位操作以保证玻璃板烘弯工序的循环进行。目前经常采用的工作模式为预成型模框下降的二次成型烘弯模具,一般包括基座、第一成型框、第二成型框和复位机构,其中基座用于固定和支撑该烘弯模具的其他部件,第一成型框用于玻璃板的第一次自重力成型即预成型,第二成型框用于玻璃板的第二次自重力成型即最终成型,第二成型框固定在该基座上,第一成型框可相对第二成型框升降,复位机构用于复位第一成型框以便装载下次要烘弯的玻璃板,该复位机构分布于该烘弯模具的左右两侧。使用该二次成型烘弯模具的过程一般为首先将平板玻璃放置于烘弯模具上,此时由第一成型框支撑,因为在初始位置的时候,第一成型框的位置高于第二成型框的位置,然后烘弯模具和玻璃板一起进入烘弯炉接受加热烘弯,随着温度的提升,平板玻璃逐渐软化,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软化的玻璃板逐渐与第一成型框贴合并最终在第一成型框上完成第一次自重力成型;然后第一成型框下降至第二成型框下方以使完成第一次成型的玻璃板落于第二成型框上,在第二成型框上玻璃板继续完成第二次成型;完成第二次成型的玻璃板和烘弯模具一起进入冷却段,最后在卸载区将弯曲的玻璃板取下。在装载下一片或若干片平板玻璃之前,要人工使用复位机构将落于第二成型框下方的第一成型框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使第一成型框复位至高于第二成型框的位置,以往的复位动作由人工使用复位机构在烘弯模具左右两侧分别操作以升起第一成型框,这就浪费了大量时间,降低了上片速度,影响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第一成型框两侧的复位动作不同时进行而使得模具容易发生变形,最终会导致第一次成型的玻璃板形状异化,影响了玻璃板成品的质量。同时,工作模式为预成型模框下降的二次成型烘弯模具更复杂地可进一步包括有抗重机构,包含有抗重机构的二次成型烘弯模具的第二成型框包括活动外框和固定外框, 其中固定外框固定在基座上,活动外框与固定外框铰链连接,抗重机构与活动外框固定在一起,如专利CN101376559中公开的抗重机构,所述抗重机构是复杂曲率和大曲率玻璃板由平转弯的关键部分,不但起到平衡作用,而且还能防止玻璃板在受热软化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而过快地弯曲。这样的抗重机构与上述的第一成型框一样,都需要在装载下一片玻璃板之前对其进行复位操作,此种包括抗重机构的二次成型烘弯模具的复位过程更是复杂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复位操作费时费力且不能同时复位等缺点,提供一种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 包括基座、第一成型框、第二成型框和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转动杆、四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成型框支撑臂、传动机构和操作臂,两根转动杆分别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边铰链连接;四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顶端分别设置一根水平杆,水平杆的轴线与转动杆的轴线平行,水平杆动配合套有转动轴套,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底端焊接在转动杆上,水平杆位于第一成型框的相对两边的正下方;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根等长且相互平行的连杆臂和一个连杆,连杆的两端与两根连杆臂的顶端分别铰链连接,两根连杆臂的底端分别焊接在转动杆位于所述基座外侧的部分上;所述操作臂的底端焊接在其中一根转动杆上并位于所述传动机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夹角为30 70度。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夹角为45度。进一步地,与两根转动杆铰链连接的相对两边分别是所述基座的大头边和小头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型框优选位于第二成型框内侧。同时,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包括基座、第一成型框、第二成型框、抗重机构和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转动杆、四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成型框支撑臂、四个相互平行的抗重机构支撑臂、传动机构和操作臂,两根转动杆分别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边铰链连接;四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顶端分别设置一根第一水平杆,第一水平杆的轴线与转动杆的轴线平行,第一水平杆动配合套有第一转动轴套,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底端焊接在转动杆上,第一水平杆位于第一成型框的所述相对两边的正下方;四个抗重机构支撑臂的顶端分别设置一根抗重水平杆,抗重水平杆的轴线与转动杆的轴线平行,抗重水平杆动配合套有抗重转动轴套,抗重机构支撑臂的底端焊接在转动杆上,抗重水平杆位于抗重机构各边的正下方;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连杆臂和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杆臂的顶端铰链连接,两个连杆臂的底端分别焊接在转动杆位于所述基座外侧的部分上;操作臂由手持臂和转动臂组成,手持臂固定在转动臂上,转动臂的中间部位铰链连接在位于两根转动杆中间位置的所述基座上,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动臂的两端铰链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抗重机构支撑臂的夹角为30 70度。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抗重机构支撑臂的夹角为45度。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夹角为30 70度。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夹角为45度。进一步地,与两根转动杆铰链连接的相对两边分别是所述基座的大头边和小头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型框优选位于第二成型框内侧。本发明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通过改进其复位机构,使得该烘弯模具可以快速复位,提高复位速度,节约复位操作的时间,并且避免了对成型框两边分别进行复位操作时容易造成模具变形的缺点,满足了高效复位的要求,提高了烘弯工序的上片速度,增加了生产效率和烘弯产品的质量。


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在实际生产中,一般进行二次烘弯的玻璃板具有四条边,其中有一对边,中心对称并且长度相等;另外一对边中,相对较长的称为“大头边”,相对较短的称为“小头边”,用于二次烘弯该种玻璃板的模具也具有大致相似的形状。同样地,模具上对应支撑玻璃板“大头边”的边也称为大头边,对应支撑玻璃板“小头边”的边称为小头边。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所示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包括基座1、第一成型框2、第二成型框3和复位机构4,图中所述第一成型框2优选位于第二成型框3内侧,这样便于设置所述复位机构4,但不限于此种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将所述第一成型框2设置于所述第二成型框3外侧。图中还有一些未注明的部件及机构,由于这些部件及机构不影响本发明发明点的描述,故在本发明中不一一介绍。如图2所示,所述复位机构4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转动杆41,四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传动机构和操作臂43 ;两根转动杆41分别与所述基座1的相对两边铰链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与两根转动杆41铰链连接的相对两边分别是所述基座1的大头边 11和小头边12,这样设置是因为基座1的两侧边中心对称,便于转动杆41对称设置,操作方便且能够在复位时保证平稳性。同时,四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彼此相互平行且顶端朝向相同,四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的顶端分别设置一根水平杆421,水平杆421的轴线与转动杆41的轴线平行,水平杆421动配合套有转动轴套422,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的底端焊接在转动杆41上,水平杆421位于第一成型框2的相对两边的正下方。在本实施例中,靠近操作臂43的一端的两个水平杆421设置于第一成型框2的小头边的正下方,且两个水平杆421朝向操作臂43 ; 远离操作臂43的一端的两个水平杆421设置于第一成型框2的大头边的正下方,且两个水平杆421背向操作臂43。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根等长且相互平行的连杆臂44和一个连杆45,连杆45的两端与两根连杆臂44的顶端分别铰链连接,两根连杆臂44的底端分别焊接在转动杆41位于所述基座1外侧的部分上。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杆臂44的底端分别焊接在位于基座1的小头边12外侧的转动杆41上,这样做是为了操作方便,因为操作者一般站在靠近小头边的位置;同时,为了在旋转操作臂43时能一起旋转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并支撑起第一成型框 2到一定高度,在操作时需要将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至少从0度旋转至90度,所以为了省力和操作方便,将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44与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的夹角设置为30 70 度,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特别地将该夹角设置为45度。由以上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被设置在位于基座1的小头边12 外侧的转动杆41上,但是不限于此种情况,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方便也可以将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位于基座1的大头边11外侧的转动杆41上,更甚至于,转动杆41与所述基座1的两对称侧边铰链连接,那样的话就将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左侧或者右侧。这些设置的原理及操作方法都是一致的,故在本发明中不再做具体介绍。操作臂43的底端焊接在其中一根转动杆41上并位于所述传动机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臂43的底端优选焊接在右侧转动杆41上,这是符合人的从左向右旋转的操作习惯的,当然同样可以选择将操作臂43焊接于左侧转动杆41上。如图2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转动杆41左侧的所述基座1的内框设置四根水平支杆46,水平支杆46平行于转动杆41,水平支杆46用于支撑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以使其在不工作状态时能够保持水平。下面具体介绍本实施例的复位工作过程在完成一次玻璃板烘弯成型后,所述第一成型框2落至所述第二成型框3下方,此时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水平横置于水平支杆46 上;然后为了放置下一片或多片玻璃板于所述第一成型框2上,需要将所述第一成型框2复位至高于所述第二成型框3的设定位置,首先顺时针开始旋转操作臂43,操作臂43带动右侧转动杆41顺时针旋转,右侧转动杆41通过连杆臂44和连杆45带动左侧转动杆41 一起顺时针旋转,两根转动杆41同时带动固定在它们上面的四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 —起顺时针旋转,随着操作臂43顺时针旋转的角度越来越大,转动轴套422开始接触所述第一成型框2的底面,随着操作臂43顺时针旋转的角度进一步增大,转动轴套422的高度被进一步提升,同时转动轴套422绕着水平杆421在所述第一成型框2的底面滚动,以此逐渐提高所述第一成型框2的高度,最终在操作臂43旋转到一定角度后,转动轴套422将所述第一成型框2提升至设定的位置并被支撑住,然后转动轴套422随同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 —起逆时针回到水平横置位置,接着将一片或多片玻璃板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框2上,然后一起进入烘弯炉内接受烘弯,烘弯结束后,所述第一成型框2又降落至所述第二成型框3的下方,再重复上述的复位动作以完成玻璃板烘弯的连续生产。如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所示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包括基座1、第一成型框2、第二成型框3、抗重机构5和复位机构4,此种带抗重机构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一般用于复杂曲率和大曲率玻璃板的烘弯工序。图中所述第一成型框2位于第二成型框3内侧,所述第二成型框3包括活动外框31和固定外框32,其中固定外框32 固定在基座1上,活动外框31与固定外框32铰链连接,抗重机构5与活动外框31固定在一起。图中还有一些未注明的部件及机构,由于这些部件及机构不影响本发明发明点的描述,故在本发明中不一一介绍。如图4所示,所述复位机构4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转动杆41、四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四个相互平行的抗重机构支撑臂48、传动机构和操作臂43,两根转动杆 41分别与所述基座1的相对两边铰链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与两根转动杆41铰链连接的相对两边分别是所述基座1的大头边11和小头边12,这样设置是因为基座1的两侧边中心对称,便于转动杆41对称设置,操作方便且能够在复位时保证平稳性。同时,四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的顶端分别设置一根第一水平杆421,第一水平杆421的轴线与转动杆41的轴线平行,第一水平杆421动配合套有第一转动轴套422,第一水平杆421位于第一成型框2的相对两边的正下方,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的底端焊接在转动杆41上,左侧转动杆41上焊接的两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相互平行且顶端朝向相同, 右侧转动杆41上焊接的两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相互平行且顶端朝向相同,左侧转动杆 41上焊接的两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与右侧转动杆41上焊接的两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 42顶端朝向相对。在本实施例中,靠近操作臂43的一端的两个第一水平杆421设置于第一成型框2的小头边的正下方,且两个第一水平杆421朝向操作臂43 ;远离操作臂43的一端的两个第一水平杆421设置于第一成型框2的大头边的正下方,且两个第一水平杆421背向操作臂43。同样地,四个抗重机构支撑臂48的顶端分别设置一根抗重水平杆481,抗重水平杆481的轴线与转动杆41的轴线平行,抗重水平杆481动配合套有抗重转动轴套482,抗重水平杆481位于抗重机构5各边的正下方,抗重机构支撑臂48的底端焊接在转动杆41上且位于操作臂43的外侧,其中左侧转动杆41上焊接的两个抗重机构支撑臂48相互平行且顶端朝向相同,右侧转动杆41上焊接的两个抗重机构支撑臂48相互平行且顶端朝向相同,左侧转动杆41上焊接的两个抗重机构支撑臂48与右侧转动杆41上焊接的两个抗重机构支撑臂48顶端朝向相对。在本实施例中,靠近操作臂43的一端的两个抗重水平杆481被设置在抗重机构5靠近基座的小头边12的两臂的正下方,且抗重水平杆481朝向操作臂43 ; 远离操作臂43的一端的两个抗重水平杆481被设置在抗重机构5靠近基座的大头边11的两臂的正下方,且抗重水平杆481朝向操作臂43。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连杆臂44和两个连杆45,两个连杆4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杆臂44的顶端铰链连接,两个连杆臂44的底端分别焊接在转动杆41位于所述基座1外侧的部分上;两个连杆臂44顶端相对;连杆臂44与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的夹角为30 70度,优选为45度;同时连杆臂44与抗重机构支撑臂48的夹角也为30 70度,优选为 45度,这样是为了在旋转操作臂43时能一起旋转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和抗重机构支撑臂 48,用来支撑起第一成型框2和旋转抗重机构5复位到设定位置,同时也为了省力和操作方便。操作臂43由手持臂46和转动臂47组成,转动臂47的中间部位铰链连接在位于两根转动杆41中间位置的所述基座1上,手持臂46固定在转动臂47上,优选固定在转动臂47的上半部分的中间位置,这样可以更省力和操作方便;同时,转动臂47的中间部位与所述基座1铰链连接的位置位于基座的小头边12上。连杆45的另一端分别铰链连接转动臂47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左侧连杆45铰链连接于转动臂47的底端,右侧连杆45铰链连接于转动臂47的顶端,这样是便于操作臂 43的顺时针旋转操作,以符合人们的日常操作习惯,当然也可以设计为逆时针操作,这取决于实际生产的需要。
8
由以上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和操作臂43被设置在基座的小头边12外侧,但是不限于此种情况,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方便也可以将所述传动机构和操作臂43设置在基座的大头边11外侧,更甚至于,转动杆41与所述基座1的两对称侧边铰链连接,那样的话就将所述传动机构和操作臂43设置在基座1的左侧或者右侧。这些设置的原理及操作方法都是一致的,故在本发明中不再做具体介绍。如图4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转动杆41左侧的所述基座1的小头边12的内框设置两根水平支杆49,水平支杆49平行于转动杆41,水平支杆49用于支撑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以使其在不工作状态时能够保持水平,同时使抗重机构支撑臂48在不工作状态时能够保持水平。下面具体介绍本实施例的复位工作过程在完成一次玻璃板烘弯成型后,所述第一成型框2降落至所述第二成型框3下方,此时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水平横置于水平支杆 49上;然后为了放置下一片或多片玻璃板于所述第一成型框2上,需要将所述第一成型框2 复位至高于所述第二成型框3的设定位置,首先顺时针旋转操作臂43,即手握住手持臂46 顺时针用力带动转动臂47绕其与所述基座1的铰接点顺时针转动,转动臂47的顺时针转动带动其左侧连杆45向左运动,带动其右侧连杆45向右运动;左侧连杆45的向左运动将带动与之铰接的连杆臂44逆时针旋转,该连杆臂44的逆时针旋转进一步带动左侧转动杆 41逆时针旋转,左侧转动杆41的逆时针旋转进一步带动固定在它上面的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和抗重机构支撑臂48逆时针旋转并升高;同理,右侧连杆45的向右运动将带动右侧的转动杆41的顺时针旋转,进一步带动固定在它上面的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和抗重机构支撑臂48顺时针旋转并升高;随着转动臂47顺时针旋转角度的增大,左侧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和抗重机构支撑臂48逆时针旋转的角度逐渐增大,右侧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和抗重机构支撑臂48顺时针旋转的角度也逐渐增大,位于它们上面的第一转动轴套422和抗重转动轴套482也被提升的越来越高;随着旋转角度的进一步增大,第一转动轴套422开始接触所述第一成型框2的下表面,抗重转动轴套482开始接触所述抗重机构5的下表面,当旋转角度继续增大时,第一转动轴套422绕着第一水平杆421在所述第一成型框2的下表面滚动并以此逐渐提高所述第一成型框2的高度,抗重转动轴套482绕着抗重水平杆481在所述抗重机构5的下表面滚动使所述抗重机构5和活动外框31绕着活动外框31与固定外框 32的铰接点旋转;最终在转动臂47旋转到一定角度后,第一转动轴套422将所述第一成型框2提升至设定的位置,抗重转动轴套482将所述抗重机构5和活动外框31复位至设定位置,然后第一转动轴套422和抗重转动轴套482随同第一成型框支撑臂42和抗重机构支撑臂48 —起回到初始位置,接着将一片或多片玻璃板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框2上,然后一起进入烘弯炉内接受烘弯,烘弯结束后,所述第一成型框2又落至所述第二成型框3的下方, 再重复上述的复位动作以完成玻璃板烘弯的连续生产。以上内容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内容的局限,所以凡依据本发明的技术要点进行的任何改进、等同修改和替换等,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包括基座、第一成型框、第二成型框和复位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转动杆、四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成型框支撑臂、传动机构和操作臂,两根转动杆分别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边铰链连接;四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顶端分别设置一根水平杆,水平杆的轴线与转动杆的轴线平行,水平杆动配合套有转动轴套,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底端焊接在转动杆上,水平杆位于第一成型框的相对两边的正下方;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根等长且相互平行的连杆臂和一个连杆,连杆的两端与两根连杆臂的顶端分别铰链连接,两根连杆臂的底端分别焊接在转动杆位于所述基座外侧的部分上;所述操作臂的底端焊接在其中一根转动杆上并位于所述传动机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夹角为30 7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夹角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与两根转动杆铰链连接的相对两边分别是所述基座的大头边和小头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框位于第二成型框内侧。
6.一种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包括基座、第一成型框、第二成型框、抗重机构和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转动杆、四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成型框支撑臂、四个相互平行的抗重机构支撑臂、传动机构和操作臂,两根转动杆分别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边铰链连接;四个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顶端分别设置一根第一水平杆,第一水平杆的轴线与转动杆的轴线平行,第一水平杆动配合套有第一转动轴套,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底端焊接在转动杆上,第一水平杆位于第一成型框的所述相对两边的正下方;四个抗重机构支撑臂的顶端分别设置一根抗重水平杆,抗重水平杆的轴线与转动杆的轴线平行,抗重水平杆动配合套有抗重转动轴套,抗重机构支撑臂的底端焊接在转动杆上,抗重水平杆位于抗重机构各边的正下方;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连杆臂和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杆臂的顶端铰链连接,两个连杆臂的底端分别焊接在转动杆位于所述基座外侧的部分上;操作臂由手持臂和转动臂组成,手持臂固定在转动臂上,转动臂的中间部位铰链连接在位于两根转动杆中间位置的所述基座上,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转动臂的两端铰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抗重机构支撑臂的夹角为30 7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抗重机构支撑臂的夹角为45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夹角为30 7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杆臂与所述第一成型框支撑臂的夹角为45度。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与两根转动杆铰链连接的相对两边分别是所述基座的大头边和小头边。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框位于第二成型框内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玻璃烘弯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的烘弯模具。所述烘弯模具包括基座、第一成型框、第二成型框和复位机构。本发明采用的汽车玻璃二次成型烘弯模具,通过改进其复位机构,使得该烘弯模具可以快速复位,提高复位速度,节约复位操作的时间,并且避免了对成型框两边分别进行复位操作时容易造成模具变形的缺点,满足了高效复位的要求,提高了烘弯工序的上片速度,增加了生产效率和烘弯产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C03B23/025GK102491624SQ20111038737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刘福 申请人: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