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95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属于车库机械控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立体车库有很多种,例如升降横移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等:例如中国专利CN2718149公开了一种塔式多层车库,占地少,有多个停车泊位,是解决目前城市、社区和公共场所停车难的最好途径,它的升降传动机构使停车盘及底座随罗杆升降,停车盘又能在底座上旋转,快捷的把车子停放在任一个泊位,而且关紧门锁能防盗和人为破损车子,车子安全,车主放心。该专利通过升降传动机构将车子送至预定塔式楼层,后续通过旋转平台将车子对准环形塔式的车库门,由该专利记载的技术内容及附图可知,该专利存在以下技术不足:1.该专利只具有一个车辆出入口,并且升降通道只有一个,降低了存车、取车的效率;2.通过平台升降到指定层高时,还需要传动平台对准目标车库门,增加了车库的机械负载,增加了设计和使用成本;3.各层车库没有设置有移动车辆的传动机构,还需要驾驶员自驾至固定车库内,不但增加了驾驶事故的几率,也不利于统筹高效停放车辆;4.该专利所述的车库只具有单一的传送机构,一旦发生机械故障将难以处置,大大降低了存取车辆的效率,不利于大型公共的停车场。例如中国专利CN201007097涉及一种多层车库,包括桥吊(I),其特征是在桥吊
(I)的两侧设有多层车库(2),多层车库(2)由若干个停车位(3)构成,在桥吊(I)的下方吊装有车箱(5),车箱(5)内设有转盘(8)。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还可根据需要现场组装而成,可广泛用于小区、饭店、停车场等公共场所。该专利采用吊桥类的升降机构对车辆进行垂直升降,为了保证安全,该专利在现实实施时还需要增加多种安全监控装置,增加了设计和安全维护成本;另外,该专利中垂直移动平台也需要通过旋转实现车辆的准确调头存取,使用复杂,车辆存取效率较低。例如中国专利CN201074413涉及一种抽屉式立体车库,它包括多层车库框架和升降机,每层车库框架内设置有多个停车位,所述每个停车位和升降机的底板上均设有车辆输送装置。所述升降机设置于位于多层车库框架的前部的升降机架内,所述多层车库框架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升降机架的横向滑道。所述位于每个停车位底部的车辆输送装置包括通过齿轮与电机连接的螺杆和套在所述螺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母上连接有设有弹簧的推杆。所述位于升降机底板上的车辆输送装置包括通过齿轮与电机连接的螺杆和套在所述螺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母上连接有设有弹簧的推杆,所述螺杆一端的上部设有压杆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自动存车取车、可存放大量车辆等特点。该专利在实际应用当中的不足在于,传送装置只能单向移动,当纵向移动的传动装置将车辆移至目标车位时,纵向移动的传动装置不能横向移动,因此该专利在每个停车位上设置横向移动的传送装置,当车辆到达停车口时,停车位上的横向传送装置触发启动将车辆传入停车位。该专利的传动机构较多,设计复杂,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车库。本实用新型采用平移机构、升降机构和智能分送机构同时分工工作,多通道存取车辆,每通道为双向通道,大大提高了存取车辆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同时采用车辆传送装置的故障备用管理机制,确保车库在工作时无故障盲点,全天候实时工作,满足现有公众对高效存取车辆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体车库,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并排的车库单元,所述每个车库单元包括多个垂直排列的车库组;在每个车库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有I个车辆进/出口 ;在每个车库单元沿y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I个平移机构和I个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车库在车库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有I个车辆进/出口,既可以采用同层设置也可以错层设置,克服了传统车库设计中只能采用单一出口和入口的技术偏见,突破性的在车库单元中沿y向引入2个车辆进/出口,使每个车辆进/出口都能实现车辆的停取功能,不但能够分流停车队伍,而且还能保证单一车辆进/出口故障时,另外一个车辆进/出口能够正常运行,大大提高了停车的效率;所述平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辆进/出口内,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底盘和平移栅格平台,所述的平移底盘通过第一升降装置与所述的平移栅格平台相连,在平移底盘的底部设置有沿I向滑动的滑轮;所述升降机构沿Z向在每个车库单元的两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框架、在升降框架的底部设置有4个停车栅格轮座;所述平移栅格平台在第一升降装置的传动下呈现2种位置状态: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高于升降机构中4个停车栅格轮座的高度,所述第二位置低于升降机构中4个停车栅格轮座的高度;本设计的优点在于,同时采用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对车辆进行停取,动静分离,确保驾驶员停车和取车的安全,完全避免因升降故障给驾驶员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采用栅格结构的平台或轮座,使车辆三维移动成为可能;所述每个车库组包括沿y向设置的纵向轨道,在所述纵向轨道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车位;所述的车位包括车位框架、四个车位栅格轮座和沿X向设置的横向轨道,所述横向轨道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位框架的底部;在所述横向轨道的上方且在所述车位框架的4个立柱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车位栅格轮座供停放车辆的车轮;所述横向轨道与所述纵向轨道垂直对齐,所述横向轨道高于所述纵向轨道;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精简每个车位的机械结构组成,整体采用框架式机构,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巧妙的采用上下错开设置的纵向轨道和横向轨道,打破传统设计思维,便于传动搭载车辆的智能分送机构实现三维移动,免受轮、轨搭配的设计限制;在每个车库组的纵向轨道上设置有智能分送机构,所述智能分送机构包括分送底盘、横向传动装置、横向传动盘和分送栅格平台,所述分送底盘通过滑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纵向轨道上,所述横向传动盘通过横向传动装置与分送底盘相连,在横向传动盘底部设置有沿X向滑动的滑轮,所述滑轮的设置高度与所述横向轨道相适应;所述分送栅格平台通过第二升降装置与横向传动盘相连,所述分送栅格平台在第二升降装置的传动下呈现2种位置状态: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高于车位框架中4个车位栅格轮座的高度,所述第四位置低于车位框架中4个车位栅格轮座的高度;所述的横向传动盘包括传动齿轮,所述横向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和链条,所述横向传动装置中的电机通过链条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实现传动横向传动盘沿横向轨道滑动;本设计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能够三维传动的智能分送机构,使车辆在其上面实现沿X向、沿y向、沿Z向三维移动,精准无误的被停放在所述的车位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每个车库单元中设置有维修室,所述维修室内备有一个或多个智能分送机构。当某层的车库组中的智能分送机构出现故障时,通过升降机构将故障的智能分送机构运至所述的维修室进行维修,同时维修室调运一个完好的智能分送机构至相应的车库组继续工作;该设计的优点在于,大幅度提高了整个立体车库的运转效率,保持车库整体运转的O故障率,特别适合在公共停车场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每个车库单元中的顶层设置有维修室,所述维修室内备有一个或多个智能分送机构。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在车库顶部设置有维修室,方便维修室内照明采光,节约空间及能源。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每个车库单元中的同一车库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辆进/出口。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机械升降机;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为机械升降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传动电机、螺杆、分别与螺杆两端螺纹连接的曲臂活动支架;所述传动电机通过传动链与所述螺杆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螺纹轴套,下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螺纹轴套,所述曲臂活动支架通过螺纹轴套与所述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曲臂活动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平移栅格平台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的下部与所述平移底盘相连;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传动电机、螺杆、分别与螺杆两端螺纹连接的曲臂活动支架;所述传动电机通过传动链与所述螺杆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螺纹轴套,下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螺纹轴套,所述曲臂活动支架通过螺纹轴套与所述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曲臂活动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分送栅格平台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的下部与所述横向传动盘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所述平移机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平移底盘的滑轮在纵向轨道上沿y向滑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所述智能分送机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分送底盘的滑轮在纵向轨道上沿y向滑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纵向轨道包括多条首尾相接的H型钢;所述横向轨道包括多条首尾相接的H型钢。此设计的优点在于,所用的纵向轨道和横向轨道采用多段H型钢,消除了整条轨道受气温而热胀冷缩的影响;为配合H型钢之间的缝隙设置、避免各个平台对所搭载车辆的震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平移栅格平台包括纵向排列的骨排、在所述骨排下方固定横向设置有固定杆;当所述固定杆为I根时,所述固定杆位于骨排长度的正中间位置;当所述固定杆为2根时,所述固定杆分别位于骨排长度的I / 3的位置和位于骨排长度的2 / 3的位置;所述停车栅格轮座包括与升降框架固定连接的骨排,所述述停车栅格轮座的骨排与所述平移栅格平台的骨排交错对齐;[0022]所述分送栅格平台包括纵向排列的骨排、在所述骨排下方固定横向设置有固定杆;当所述固定杆为I根时,所述固定杆位于骨排长度的正中间位置;当所述固定杆为2根时,所述固定杆分别位于骨排长度的I / 3的位置和位于骨排长度的2 / 3的位置;所述述分送栅格平台的骨排与所述停车栅格轮座的骨排交错对齐;所述车位栅格轮座包括与车位框架固定连接的骨排,所述述车位栅格轮座的骨排与所述分送栅格平台的骨排交错对齐。此处设计的优点在于,边缘开放的骨排结构,便于所述平移栅格平台、分送栅格平台能穿插在各个栅格轮座的上方和下方,无需驾驶员后续驾驶操作便可成功的转移车辆。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特定机械结构的平移机构、升降机构和智能分送机构同时工作,提高了车辆的存取速度和车库空间的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在车库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车辆进/出口、在车库内设置有维修室,便于存取车辆方便,分流车流堵塞。在一个车辆进/出口的存取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另一车辆进/出口的设备可以将故障存取设备提升到顶层维修间进行维修,在故障设备进行维修的同时,备用存取设备对车辆继续进行存取,解决了因为车库存取设备故障而导致的拥堵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车库中车库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立体车库中车库组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平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分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4中,1、车库单元;2、车库组;3、车辆进/出口 ;4、平移机构;4_1、平移底盘;4-2、平移栅格平台;4-3、第一升降装置;4-4、在平移底盘4-1的底部设置有沿y向滑动的滑轮;5、升降机构;5-1、升降框架;5-2、停车栅格轮座;6、纵向轨道;7、车位;7-1、车位框架、7-2、车位栅格轮座;7-3、沿X向设置的横向轨道;8、智能分送机构;8-1、分送底盘;8-2、横向传动装置;8-3、横向传动盘;8-4、分送栅格平台;8-5在分送底盘8_1底部设置的滑轮;8-6、链条;8-7、在横向传动盘8-3底部设置有沿X向滑动的滑轮;8-8、第二升降装置;8-9、传动齿轮;10-1、传动电机;10_2、螺杆;10_3、曲臂活动支架;10_4、传动链;10_5、上支撑杆;10-6、下支撑杆;10_7、螺纹轴套;10_8、螺纹轴套;11-1、传动电机;11_2、螺杆;11_3、曲臂活动支架;11_4、传动链;14、所述纵向轨道6包括多条首尾相接的H型钢;15、所述横向轨道包括多条首尾相接的H型钢;16、纵向排列的骨排;17、在所述骨排16下方固定横向设置有固定杆;18、所述述停车栅格轮座的骨排;19、纵向排列的骨排、20、固定杆;21、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4所示。[0037]一种立体车库,包括3个相互并排的车库单元I,所述每个车库单元I包括2个垂直排列的车库组2 ;在每个车库单元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I个车辆进/出口 3 ;在每个车库单元I沿y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I个平移机构4和I个升降机构5 ;所述平移机构4设置在所述车辆进/出口 3内,所述平移机构4包括平移底盘4-1和平移栅格平台4-2,所述的平移底盘4-1通过第一升降装置4-3与所述的平移栅格平台
4-2相连,在平移底盘4-1的底部设置有沿y向滑动的滑轮4-4 ;在所述平移机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平移底盘4-1的滑轮4-4在纵向轨道上沿7向滑动。所述升降机构5沿z向在每个车库单元的两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升降框架5-1、在升降框架的底部设置有4个停车栅格轮座5-2 ;所述平移栅格平台4在第一升降装置4-3的传动下呈现2种位置状态: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高于升降机构中4个停车栅格轮座5-2的高度,所述第二位置低于升降机构中4个停车栅格轮座5-2的高度;所述每个车库组2包括沿y向设置的纵向轨道6,在所述纵向轨道6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8个车位7 ;所述的车位7包括车位框架7-1、四个车位栅格轮座7-2和沿X向设置的横向轨道7-3,所述横向轨道7-3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位框架7-1的底部;在所述横向轨道7-3的上方且在所述车位框架7-1的4个立柱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车位栅格轮座7-2供停放车辆的车轮;所述横向轨道7-3与所述纵向轨道6垂直对齐,所述横向轨道7-3高于所述纵向轨道6 ;在每个车库组2的纵向轨道6上设置有智能分送机构8,所述智能分送机构8包括分送底盘8-1、横向传动装置8-2、横向传动盘8-3和分送栅格平台8-4,所述分送底盘8_1通过滑轮8-5滑动设置在所述纵向轨道6上,所述横向传动盘8-3通过横向传动装置8-2与分送底盘8-1相连,在横向传动盘8-3底部设置有沿X向滑动的滑轮8-7,所述滑轮8-7的设置高度与所述横向轨道7-3相适应;所述分送栅格平台8-4通过第二升降装置8-8与横向传动盘8-3相连,所述分送栅格平台8-1在第二升降装置8-8的传动下呈现2种位置状态: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高于车位框架中4个车位栅格轮座7-2的高度,所述第四位置低于车位框架中4个车位栅格轮座7-2的高度;所述的横向传动盘8-3包括传动齿轮8-9,所述横向传动装置8-2包括电机和链条8-6,所述横向传动装置中的电机通过链条8-6与所述传动齿轮8-9传动连接。在每个车库单元I中的顶层设置有维修室,所述维修室内备有2个智能分送机构8。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3为机械升降机;所述第二升降装置8-8为机械升降机。在所述智能分送机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分送底盘
8-1的滑轮8-5在纵向轨道上沿y向滑动。所述平移栅格平台4包括纵向排列的骨排16、在所述骨排下方固定横向设置有固定杆17 ;当所述固定杆17为I根时,所述固定杆17位于骨排16长度的正中间位置;当所述固定杆17为2根时,所述固定杆17分别位于骨排16长度的I / 3的位置和位于骨排16长度的2 / 3的位置;所述停车栅格轮座5-2包括与升降框架固定连接的骨排18,所述述停车栅格轮座的骨排18与所述平移栅格平台的骨排16交错对齐;所述分送栅格平台8-4包括纵向排列的骨排19、在所述骨排19下方固定横向设置有固定杆20 ;当所述固定杆20为I根时,所述固定杆20位于骨排16长度的正中间位置;当所述固定杆20为2根时,所述固定杆20分别位于骨排19长度的I / 3的位置和位于骨排长度的2 / 3的位置;所述述分送栅格平台8-4的骨排19与所述停车栅格轮座的骨排18交错对齐;所述车位栅格轮座7-2包括与车位框架固定连接的骨排,所述述车位栅格轮座的骨排与所述分送栅格平台的骨排19交错对齐。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立体车库的工作方法,包括停车和取车两个过程:其中所述的停车过程,包括步骤(I) - (6):(I)定点停车:驾驶员将车辆驶入车库单元的车辆进/出口,将车辆停至所述平移机构的平移栅格平台上;(2)平移机构将车辆沿I向平移入升降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将车辆平移至所述的升降机构后复位至车辆进/出口内;所述平移机构的平移栅格平台在第一升降装置的驱动下至第一位置:所述平移机构沿纵向轨道将所述的车辆移送至所述升降机构的停车栅格轮座的上方,所述平移栅格平台和停车栅格轮座对应交错对齐;所述平移机构的平移栅格平台在第一升降装置的驱动下至第二位置:所述平移机构的平移栅格平台下降至所述升降机构的停车栅格轮座的下方,所述停车栅格轮座接替平移栅格平台搭载车辆;(3)升降机构将车辆沿z向搭载至目标车库组的一端侧;选定车辆欲停的车库组为目标车库组,所述升降机构将所述车辆升降运输至目标车库组的一端侧;(4)智能分送机构将车辆沿y向由升降机构中平移转出;所述目标车库组的智能分送机构沿纵向轨道平移至所述升降机构的停车栅格轮座的下方,所述停车栅格轮座和分送栅格平台对应交错对齐,所述智能分送机构的分送栅格平台上升至所述停车栅格轮座的上方,所述分送栅格平台接替停车栅格轮座搭载车辆;(5)智能分送机构将车辆沿I向搭载至目标车位的一端侧;所述智能分送机构搭载车辆沿纵向轨道驶向所述目标车位的一端侧;(6)智能分送机构将车辆沿X向停入目标车位;所述智能分送机构沿横向轨道驶向目标车位,所述智能分送机构的分送栅格平台位于所述车位栅格轮座的上方,所述分送栅格平台和车位栅格轮座对应交错对齐,所述分送栅格平台下降,所述车位栅格轮座接替分送栅格平台搭载车辆;完成停车;其中所述的取车过程包括步骤(7)- (11)(7)智能分送机构将车辆沿X向移出目标车位;所述智能分送机构沿横向轨道驶向目标车位,所述智能分送机构的分送栅格平台位于所述车位栅格轮座的下方,所述分送栅格平台和车位栅格轮座对应交错对齐,所述分送栅格平台上升,所述分送栅格平台接替车位栅格轮座搭载车辆,所述分送栅格平台沿X向移至纵向轨道;(8)智能分送机构将车辆沿I向移至升降机构中;所述智能分送机构沿纵向轨道平移至所述升降机构的停车栅格轮座的上方,所述停车栅格轮座和分送栅格平台对应交错对齐,所述智能分送机构的分送栅格平台下降至所述停车栅格轮座的下方,所述停车栅格轮座接替分送栅格平台搭载车辆;(9)升降机构将车辆沿z向搭载至车辆进/出口的一端侧;(10)平移机构将车辆沿I向平移出升降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将车辆平移至车辆进/出口内;所述平移机构的平移栅格平台在第一升降装置的驱动下至第二位置:所述平移机构沿纵向轨道平移至所述升降机构的停车栅格轮座的下方,所述平移栅格平台和停车栅格轮座对应交错对齐;所述平移机构的平移栅格平台上升至所述升降机构的停车栅格轮座的上方,所述平移栅格平台接替停车栅格轮座搭载车辆;(11)定点取车:驾驶员将车辆驶出车库单元的车辆进/出口。实施例2、如图3、4所示。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3包括传动电机10-1、螺杆10-2、分别与螺杆10-2两端螺纹连接的曲臂活动支架10-3 ;所述传动电机
10-1通过传动链10-4与所述螺杆10-2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10-3包括上支撑杆10_5、下支撑杆10-6,上支撑杆10-5的下部设置有螺纹轴套10-7,下支撑杆10-6的上部设置有螺纹轴套10-8,所述曲臂活动支架10-3通过螺纹轴套与所述螺杆10-2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曲臂活动支架10-3的上部与所述平移栅格平台4-2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10-3的下部与所述平移底盘4-1相连;所述第二升降装置8-8包括传动电机11-1、螺杆11-2、分别与螺杆11_2两端螺纹连接的曲臂活动支架11-3 ;所述传动电机11-1通过传动链11-4与所述螺杆11-2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11-3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螺纹轴套,下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螺纹轴套,所述曲臂活动支架11-3通过螺纹轴套与所述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曲臂活动支架11-3的上部与所述分送栅格平台8-4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
11-3的下部与所述横向传动盘8-3相连。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其区别在于,所述纵向轨道6包括多条首尾相接的H型钢14 ;所述横向轨道包括多条首尾相接的H型钢15。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该立体车库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并排的车库单元,所述每个车库单元包括多个垂直排列的车库组;在每个车库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有I个车辆进/出口 ;在每个车库单元沿I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I个平移机构和I个升降机构; 所述平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辆进/出口内,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底盘和平移栅格平台,所述的平移底盘通过第一升降装置与所述的平移栅格平台相连,在平移底盘的底部设置有沿I向滑动的滑轮;所述升降机构沿Z向在每个车库单元的两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框架、在升降框架的底部设置有4个停车栅格轮座;所述平移栅格平台在第一升降装置的传动下呈现2种位置状态: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高于升降机构中4个停车栅格轮座的高度,所述第二位置低于升降机构中4个停车栅格轮座的高度; 所述每个车库组包括沿y向设置的纵向轨道,在所述纵向轨道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车位;所述的车位包括车位框架、四个车位栅格轮座和沿X向设置的横向轨道,所述横向轨道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位框架的底部;在所述横向轨道的上方且在所述车位框架的4个立柱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车位栅格轮座供停放车辆的车轮;所述横向轨道与所述纵向轨道垂直对齐,所述横向轨道高于所述纵向轨道; 在每个车库组的纵向轨道上设置有智能分送机构,所述智能分送机构包括分送底盘、横向传动装置、横向传动盘和分送栅格平台,所述分送底盘通过滑轮滑动设置在所述纵向轨道上,所述横向传动盘通过横向传动装置与分送底盘相连,在横向传动盘底部设置有沿X向滑动的滑轮,所述滑轮的设置高度与所述横向轨道相适应;所述分送栅格平台通过第二升降装置与横向传动盘相连,所述分送栅格平台在第二升降装置的传动下呈现2种位置状态: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高于车位框架中4个车位栅格轮座的高度,所述第四位置低于车位框架中4个车位栅格轮座的高度;所述的横向传动盘包括传动齿轮,所述横向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和链条,所述横向传动装置中的电机通过链条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实现传动横向传动盘沿横向轨道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车库单元中设置有维修室,所述维修室内备有一个或多个智能分送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车库单元中的顶层设置有维修室,所述维修室内备有一个或多个智能分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机械升降机;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为机械升降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传动电机、螺杆、分别与螺杆两端螺纹连接的曲臂活动支架;所述传动电机通过传动链与所述螺杆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螺纹轴套,下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螺纹轴套,所述曲臂活动支架通过螺纹轴套与所述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曲臂活动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平移栅格平台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的下部与所述平移底盘相连; 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传动电机、螺杆、分别与螺杆两端螺纹连接的曲臂活动支架;所述传动电机通过传动链与所述螺杆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螺纹轴套,下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螺纹轴套,所述曲臂活动支架通过螺纹轴套与所述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曲臂活动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分送栅格平台相连,所述曲臂活动支架的下部与所述横向传动盘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移机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平移底盘的滑轮在纵向轨道上沿y向滑动;在所述智能分送机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分送底盘的滑轮在纵向轨道上沿y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轨道包括多条首尾相接的H型钢;所述横向轨道包括多条首尾相接的H型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栅格平台包括纵向排列的骨排、在所述骨排下方固定横向设置有固定杆;当所述固定杆为I根时,所述固定杆位于骨排长度的正中间位置;当所述固定杆为2根时,所述固定杆分别位于骨排长度的I / 3的位置和位于骨排长度的2 / 3的位置;所述停车栅格轮座包括与升降框架固定连接的骨排,所述述停车栅格轮座的骨排与所述平移栅格平台的骨排交错对齐; 所述分送栅格平台包括 纵向排列的骨排、在所述骨排下方固定横向设置有固定杆;当所述固定杆为I根时,所述固定杆位于骨排长度的正中间位置;当所述固定杆为2根时,所述固定杆分别位于骨排长度的I / 3的位置和位于骨排长度的2 / 3的位置;所述述分送栅格平台的骨排与所述停车栅格轮座的骨排交错对齐; 所述车位栅格轮座包括与车位框架固定连接的骨排,所述述车位栅格轮座的骨排与所述分送栅格平台的骨排交错对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并排的车库单元,所述每个车库单元包括多个垂直排列的车库组;在每个车库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有1个车辆进/出口;在每个车库单元沿y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1个平移机构和1个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平移机构、升降机构和智能分送机构同时分工工作,多通道存取车辆,每通道为双向通道,大大提高了存取车辆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同时采用车辆传送装置的故障备用管理机制,确保车库在工作时无故障盲点,全天候实时工作,满足现有公众对高效存取车辆的需求。
文档编号E04H6/22GK202954599SQ201220655699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王洪君, 张雷恩, 孙玉菊, 李斌 申请人:山东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