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卸料的平压压痕切线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7285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上卸料的平压压痕切线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上卸料的平压压痕切线机,其特征是,包括:压痕切线机构、上料机构和卸料机构;所述压痕切线机构包括压切底座(11)、固定压板(12)和活动压板(13),所述固定压板(12)和所述活动压板(13)具有相向设置的压合面,所述固定压板(12)固定设置于所述压切底座(11)上,且所述固定压板(12)的压合面上设置有切模,所述活动压板(13)活动设置于所述压切底座(11)上,且所述活动压板(13)上设置有活动转轴(14),所述活动转轴(14)通过连杆(15)连接所述压切底座(11);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活动转轴(14)的径向一侧,且所述活动压板(13)位于所述固定压板(12)和所述上料机构之间;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平托底板(21),所述平托底板(21)包括送料端和上料端,所述送料端朝向所述活动压板(13),所述上料端背向所述活动压板(13),且所述送料端的高度低于所述上料端,所述送料端设置有送料挡板(22),所述平托底板(21)上设置有送料弹簧(23),所述送料弹簧(23)的上方设置有送料辊(24),所述送料弹簧(23)和所述送料辊(24)之间的位置用于放置片状加工件;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托板(31)和卸料气缸(32),所述卸料托板(31)和所述卸料气缸(32)分别设置于所述活动转轴(14)的沿轴向方向的两侧,所述卸料气缸(32)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卸料推板(33),所述卸料推板(33)在所述活动压板(13)的压合面上沿所述活动转轴(14)的轴向运动;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上料底座(25)和调节螺杆一(26),所述平托底板(21)的送料端底部与所述上料底座(25)的顶部铰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一(26)上端支撑所述平托底板(21)的上料端底部,所述调节螺杆一(26)下端与所述上料底座(25)螺纹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卸料的平压压痕切线机,其特征是,所述送料辊(24)的两端通过调节支杆支撑,所述调节支杆包括上支杆(27)、下支杆(28)、以及连接所述上支杆(27)和所述下支杆(28)的连接套管(29),所述上支杆(27)和所述下支杆(28)与所述连接套管(29)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管(29)用以旋转调节所述送料辊(24)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卸料的平压压痕切线机,其特征是,所述卸料托板(31)包括卸料端和落料端,所述卸料端朝向所述活动压板(13),所述落料端背向所述活动压板(13),所述卸料端的上方设置有卸料辊(34),所述卸料辊(34)垂直于所述活动转轴(14)且平行于所述卸料托板(31),所述落料端的上方设置有卸料挡板(3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上卸料的平压压痕切线机,其特征是,所述卸料机构还包括卸料底座和调节螺杆二(37),所述卸料底座包括支撑顶板(36),所述卸料托板(31)包括高侧边和低侧边,所述高侧边和所述低侧边分别位于所述卸料辊(34)的轴向两端,且所述低侧边朝向所述固定压板(12)一侧,所述高侧边背向所述固定压板(12)一侧,所述低侧边底部与所述支撑顶板(36)铰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二(37)上端支撑所述高侧边底部,所述调节螺杆二(37)下端与所述支撑顶板(36)螺纹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上卸料的平压压痕切线机,其特征是,所述卸料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顶板(36)底部的升降装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上卸料的平压压痕切线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交叉铰连接的支撑叉臂(381),两个所述支撑叉臂(381)的上端支撑所述支撑顶板(36)的底部,两个所述支撑叉臂(381)的下端各设置有一个滚轮(382),两个所述滚轮(382)之间通过两个调节油缸(383)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油缸(383)的缸筒相互共线连接且固设于地面,两个所述调节油缸(383)的活塞杆自由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滚轮(382)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