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衡轴总成安装定位的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2098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平衡轴总成安装定位的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安装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平衡轴总成安装定位的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各种动力性、安全性的提升,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严,NVH成为汽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很大一部分NVH来自发动机运动机构,所以大部分汽车发动机都在运动动机构中添加了减低NVH的平衡轴总成,平衡轴总成在安装时候有相位要求,所以需要很多时候需要纤维保证装配的简便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平衡轴总成进行装配时对平衡轴进行定位的定位工具。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平衡轴总成安装定位的卡具,平衡轴总成包括平衡轴以及用于放置平衡轴的平衡轴壳体,平衡轴壳体放置在安装工位上,在平衡轴上设有固定孔,在平衡轴壳体上也设有固定孔,在平衡轴总成上设有用于对平衡轴与平衡轴壳体进行固定的卡具,所述卡具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与固定孔相适配的固定柱。

所述平衡轴壳体上设有二个以上的固定孔,平衡轴端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固定孔。

所述底板连接有用于推动卡具卡接在平衡轴总成上的推进气缸。

所述卡具上设有自动调控系统。

所述调控系统包括设置在安装工位上的检测模块以及与检测模块相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有气缸模块。

所述安装工位上设有用于支撑气缸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对底板导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道。

所述底板上设于与支撑板上滑道相适配的滑动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结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简单固定柱与底板的配合就可以实现平衡轴的固定,提高了装配的精确性,同时本卡具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源,同时结构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需要固定的平衡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具加设推进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1、卡具,2、平衡轴壳体,3、平衡轴,4、固定孔,5、底板,6、固定柱,7、推进气缸,8、支撑板,9、支撑架,10,滑槽,11、滑动条,12、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表示的一种用于平衡轴总成安装定位的卡具1,平衡轴总成包括平衡轴3以及用于放置平衡轴3的平衡轴壳体2,平衡轴壳体2放置在安装工位上,在平衡轴3上设有固定孔4,在平衡轴壳体2上也设有固定孔4,在平衡轴总成上设有用于对平衡轴3与平衡轴壳体2进行固定的卡具1,卡具1包括底板5以及设置在底板5上与固定孔4相适配的固定柱6,通过底板5上固定柱6与平衡轴3端部和平衡轴壳体2上的固定孔4相配合,可以实现对平衡轴3的固定,方便后续平衡轴总成其他部件的安装,保证安装相位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平衡轴壳体2上设有二个以上的固定孔4,平衡轴3端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固定孔4,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平衡轴总成更加稳定的固定,因为平衡轴壳体2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固定孔4就可以避免单一平衡轴壳体2上固定孔4容易旋转的问题,并与平衡轴3上的固定孔4相适配,平衡轴总成上就会具有三个以上的固定孔4,固定孔4数量在不影响平衡轴总成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设置的越多平衡轴总成稳定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底板5连接有用于推动卡具1卡接在平衡轴总成上的推进气缸7,可以减少人力安放,实现解放人力的效果,同时因为推进气缸7与卡具1一直在接触,可以起到一定的稳定效果,提高卡具1安放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卡具1上设有自动调控系统,调控系统包括设置在安装工位上的检测模块以及与检测模块相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有气缸模块,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平衡轴总成是否处于安装工位,当检测到平衡轴总成处于安装工位,控制模块接收检测模块传来的新型,进而控制气缸模块运作,使得气缸开启,推动卡具1卡接平衡轴3与平衡轴壳体2,实现对平衡轴3的固定。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工位上设有用于支撑气缸的支撑架9,在支撑架9上设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设有用于对底板5导向的滑槽10,滑槽10内设有滑道12,底板5上设于与支撑板8上滑道12相适配的滑动条11,通过滑槽10、滑道12和滑动条11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卡具1运动的直线性,同时为气缸提供安装位置,同时作为更大的优化,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9包括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上支撑架中空,上支撑架套接子啊下支撑架上,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支撑架9的高度可调,使得本装置适用范围增加,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不同高度,实现对不同尺寸高度的平衡轴总成进行固定。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