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54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成型于料带上的金属壳体冲切下来的金属壳体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5至图8,现有的金属壳体下料装置包括基座(图未示)、固定于基座上的下裁切件60’、可上下移动的压料机构70’以及冲切件80’,下裁切件60’设有向外凸出的刀口 61,。工作时,首先,金属壳体92’随料带91,移动而套置于刀口 61,上;接着,压料机构70’将料带91’压紧于下裁切件60’上;然后,冲切件80’与刀口 61’配合将金属壳体 92,从料带91,上冲切下来。但是,金属壳体92,随料带91,移动而套置于刀口 61,上时,需抬离下裁切件60, 一定距离,如此刀口 61’的厚度只有设计较小才能使金属壳体92’套置于刀口 61’上,而冲切件80’冲切力量很大,重复多次操作后,刀口 61’很容易损坏,寿命短,经常维护或者更换刀口 61,使得成本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刀口不易损坏的金属壳体下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用于将成型于料带上的金属壳体冲切下来,该金属壳体下料装置包括基座、下裁切件、顶销、弹性件、压料机构及冲切件。基座上开设有导槽,下裁切件具有支撑部及从支撑部上向外凸伸的下刀口。下裁切件和顶销可上下滑动的装设于基座的导槽内,顶销位于下裁切件的正下方,弹性件装设于基座的导槽内,其位于顶销的正下方且可向上弹性抵顶顶销。压料机构包括压料件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驱动压料件将料带压靠于下裁切件上,冲切件与下裁切件相对设置,该冲切件具有上刀口。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体下料装置可在送料时通过弹性件及顶销将下裁切件弹性向上顶出一定距离,在冲裁时又可将下裁切件压下,因此刀口的厚度相比现有技术可以增大,由此可延长刀口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的压料件未下压之前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的压料件下压到位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的冲切件冲切时的示意图。图5至图8为现有的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的下料过程的侧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13]料带100金属壳体200[0014]顶销10顶帽11[0015]销针12下裁切件20[0016]定位槽21下刀口22[0017]支撑部23弹性件30[0018]压料件40冲切件50[0019]上刀口51定位杆80[0020]下板91下导槽911[0021]中板92中导槽921[0022]上板93上导槽93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用于将成型于料带100上的金属壳体200冲切下来,料带100上设有定位孔(图未示)。该金属壳体下料装置包括基座(图未示)、可上下滑动的装设于基座上的下裁切件20、顶销10、装设于基座上的弹性件30、可将料带100压靠于下裁切件20上的压料机构(图未示)及与下裁切件20相对设置的冲切件50。其中,顶销10位于下裁切件20的正下方,弹性件30位于顶销10的正下方且可向上弹性抵顶顶销10,从而抵顶下裁切件20高出基座之工作面一定距离。顶销10包括直径较大的顶帽11及直径较小的销针12。基座上开设有导槽(图未示),弹性件30、顶销10及下裁切件20从下向上依次装设于导槽内。具体地,该基座包括下板91、中板92及上板93,且下板91、中板92及上板93 上分别开设有与顶销10的顶帽11直径相当的下导槽911、与顶销10的销针12直径相当的中导槽921及与下裁切件20相对应的上导槽931。顶销10的顶帽11及弹性件30装设于下导槽911内,销针12穿过中导槽921并可伸入上导槽931内,下裁切件20装设于上导槽 931 内。下裁切件20上设有用于定位料带100的定位槽21。下裁切件20具有支撑部23 及从支撑部23上向外凸伸的下刀口 22。料带100定位于下裁切件20上,料带100的与金属壳体200连接处置于下刀口 22上。金属壳体200悬空于下刀口 22外。压料机构包括压料件40和驱动机构(图未示),压料件40装设于正对金属壳体 200以及料带100相互连接处的上方,即压料件40的一部分正对下裁切件20,另一部分悬空,由此驱动机构可驱动压料件40将料带100压靠于下裁切件20上。压料件40上开设有贯孔(图未示),冲切件50穿设于贯孔内并可向下伸出贯孔,冲切件50具有上刀口 51,该上刀口 51恰好正对金属壳体200的与料带100连接处,即冲切件50的上刀口 51穿过贯孔而恰好悬空。该金属壳体下料装置还包括一定位杆80,该定位杆80装设于定位槽21正上方并可上下滑动的插入定位槽21。请参阅图2至图4,在将金属壳体200及料带100输送至下裁切件20时,金属壳体200及料带100的连接面高于基座的工作面。而在起始状态,弹性件30向上抵顶顶销10, 从而向上抵顶下裁切件20移动一定距离,此距离与金属壳体200及料带100的连接面高出基座的工作面的距离基本一致。此时,顶销10的顶帽11上端卡抵于中板92的中导槽921 周圈的下表面上,以限定下裁切件20向上浮动高出基座的工作面的高度。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体下料装置工作时,首先,将带有金属壳体200的料带100输送至下裁切件20处,并将料带100的定位孔定位于定位槽21处;接着,定位杆80向下插入定位槽21,从而将料带100及金属壳体200定位于下裁切件21上;其次,驱动机构驱动压料件40向下移动,直至压料件40向下压紧金属壳体200和料带100,下裁切件20在压料件 40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完全容置于上导槽931内,此时,弹性件30受压收缩,顶销10亦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下裁切件20上表面与基座的工作面平齐。压料件40 —部分压紧于金属壳体200与料带100连接处,另一部分压紧于料带100与金属壳体200连接处。最后,冲切件50向下移动,通过冲切件50的冲力将金属壳体200切离料带10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体下料装置可在送料时通过弹性件30及顶销10将下裁切件20弹性向上顶出一定距离,此距离与在将金属壳体200及料带100输送至下裁切件20时金属壳体200及料带100连接面高出基座的工作面的距离基本一致。料带100与金属壳体200定位于下裁切件20上时,下刀口 22部分伸入金属壳体200内,在冲裁时压料件40又可将下裁切件20压下,金属壳体200、料带100及下裁切件20 —起向下移动,则在整个过程中,下刀口 22在金属壳体200围成的空间内没有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移,因此下刀口 22的厚度相比现有技术可以适当增大,由此可延长下刀口 22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用于将成型于料带上的金属壳体冲切下来,包括基座、下裁切件、压料机构及冲切件,下裁切件具有支撑部及从支撑部上向外凸伸的下刀口,压料机构包括压料件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驱动压料件将料带压靠于下裁切件上,冲切件与下裁切件相对设置,该冲切件具有上刀口,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下料装置还包括顶销及弹性件;基座上开设有导槽;下裁切件和顶销可上下滑动的装设于基座的导槽内,顶销位于下裁切件的正下方;弹性件装设于基座的导槽内,其位于顶销的正下方且可向上弹性抵顶顶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件的一部分正对下裁切件,另一部分悬空,压料件上开设有贯孔,冲切件穿设于贯孔内并可向下伸出贯孔,冲切件的上刀口穿过贯孔而恰好悬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销包括直径较大的顶帽及直径较小的销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壳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下板、中板及上板,且下板、中板及上板上分别开设有与顶销的顶帽直径相当的下导槽、与顶销的销针直径相当的中导槽及与下裁切件相对应的上导槽;顶销的顶帽及弹性件装设于下导槽内,销针穿过中导槽并可伸入上导槽内,下裁切件装设于上导槽内,顶销的顶帽上端可卡抵于中板的中导槽周圈的下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体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上设有定位孔,下裁切件上设有用于定位料带的定位槽,该金属壳体下料装置还包括一定位杆,定位杆装设于定位槽正上方并可上下滑动的插入定位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用于将料带上的金属壳体冲切下来,其包括设有导槽的基座、可上下滑动的装设于导槽内的下裁切件和顶销、装设于导槽内的弹性件、压料机构及与下裁切件相对设置的冲切件。压料机构包括压料件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驱动压料件将料带压靠于下裁切件上。下裁切件具有支撑部和下刀口。顶销位于下裁切件的正下方,弹性件位于顶销的正下方且可向上弹性抵顶顶销。本金属壳体下料装置的下刀口的厚度可以适当增大,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B21D28/02GK202052835SQ20102070146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张青青, 胡森雄, 谭东华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