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28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模板和下模具,模板固定在下模具上,模板对称设置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通孔,模板中间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相应的,上模具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凸台,上模具中间设置有两个冲针;下模具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通孔,下模具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其中,将龙骨设置在模板与下模具之间,龙骨在上模具冲压的作用下形成具有吊装孔与卡接部的卡式龙骨。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卡式龙骨制造【技术领域】,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卡式龙骨在安装过程中,操作简便、精度高、且易于调节;还可根据空间要求字形选择相应的吊装孔进行吊装操作,实施性高的技术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卡式龙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卡式龙骨应用到吊顶系统时,由于直接与吊杆连接,因此卡式龙骨本身的水平度将直接影响到最终吊顶系统的水平度。现场安装过程中,一般通过调节吊杆与卡式龙骨吊装孔的安装螺母,来实现卡式龙骨的水平度的调节。
[0003]其中,现有的吊装孔间距为10mm,吊装孔在与吊杆连接后经常与顶部空间的配套吊装结构部件发生干涉;当发生干涉情况时,需将与吊杆连接的吊装孔更换为相邻的吊装孔;相邻的吊装孔与吊杆连接后再进行水平度的调整;由于吊装孔间距较大,存在着安装操作不便、以及安装后无法调节吊顶的垂直度;对于室内空间要求平行度较高的场所,一般都是通过现场在吊装孔一侧间距5mm处另行钻出一个吊装孔,以满足安装要求;然而,上述钻孔操作页存在猪多缺点:如钻孔精度不够,不能保证与原吊装孔在同一直线上;如现场临时进行钻孔操作,一定程度上影响可了现场吊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通过改进现有的卡式龙骨冲压模具,经过上述改进冲压模具冲压的卡式龙骨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安装操作简便、安装精度高、且易于调节;还可根据空间要求字形选择相应的吊装孔进行吊装操作,实施性闻。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模板和下模具,所述模板固定在所述下模具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对称设置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通孔,所述模板中间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
[0006]相应的,所述上模具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凸台,所述上模具中间设置有两个冲针;所述下模具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通孔,所述下模具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
[0007]其中,将龙骨设置在所述模板与所述下模具之间,所述龙骨在所述上模具冲压的作用下形成具有吊装孔与卡接部的卡式龙骨。
[0008]上述卡式龙骨冲压模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8_12mm,所述冲针的直径比圆形通孔的直径小1mm。
[0009]上述卡式龙骨冲压模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10mm,所述冲针的直径为9mm。
[0010]上述卡式龙骨冲压模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两个圆形通孔的间距为5cm。
[0011]上述卡式龙骨冲压模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冲针长度为7cm。
[0012]上述卡式龙骨冲压模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模板与所述下模具之间通过螺栓连接。[0013]上述卡式龙骨冲压模具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模板的厚度为3m。
[0014]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具、模板和下模具,模板固定在所述下模具上;其中,模板对称设置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通孔,模板中间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相应的,上模具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凸台,上模具中间设置有两个冲针;下模具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通孔,下模具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本实用新型在冲压过程中,可将龙骨设置在模板与下模具之间,龙骨在上模具冲压的作用下形成具有吊装孔的卡式龙骨;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卡式龙骨卡接部与吊装孔的一次成型;能够提高车间生产效率。
[001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间距为5mm、直径为IOmm的圆形通孔,以及直径为7mm的冲针;最终冲压形成的卡式龙骨吊装孔能够在吊装过程中安装方便,且易于调节卡式龙骨的水平度。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式龙骨冲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式龙骨冲压模具的冲压示意图;
[0021]图3为卡式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结合图1、2、3所示,可以包括上模具
2、模板4和下模具5,上模具2、下模具5固定在冲压设备I上,模板4固定在下模具5上,模板4对称设置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通孔,模板4中间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7、8 ;
[0024]相应的,上模具2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凸台,上模具2中间设置有两个冲针3 ;下模具5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通孔,下模具5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
[0025]冲压过程中,将龙骨设置在模板4与下模具5之间,龙骨在上模具2冲压的作用下形成具有吊装孔与卡接部的卡式龙骨6。
[0026]具体操作中,如图1所示,根据实际安装情况,圆形通孔7、8的直径可以是8-12_,冲针3的直径比圆形通孔的直径小Imm即可。
[0027]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龙骨吊装孔吊装操作的边界,以及与卡式龙骨6吊装面之间的合理布局,以及受力综合分析;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中,圆形通孔7、8的直径可以是10mm,冲针3的直径为9mm。
[0028]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中,圆形通孔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安装需要、以及生产需要;进行间距的选择和设定;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中,将两个圆形通孔的间距优选确定为5cm,这样就能将新增的吊装孔合理分布在原有吊装孔的中间位置,使得整体吊装依旧能够保持原有的平衡。
[002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中,冲针长度可以是7cm,模板4的厚度可以是3m ;模板4与下模具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式龙骨6冲压模具,能够将卡式龙骨6的吊装孔进行合理冲压;并且经过上述改进冲压模具冲压的卡式龙骨6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安装操作简便、安装精度高、且易于调节;还可根据空间要求字形选择相应的吊装孔进行吊装操作,实施性高;上述卡式龙骨6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当中与另一种吊顶产品配套使用过程当中,能够简化调整平行高度操作,施工快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003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模板和下模具,所述模板固定在所述下模具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对称设置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通孔,所述模板中间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 相应的,所述上模具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凸台,所述上模具中间设置有两个冲针;所述下模具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式龙骨卡接部形状的通孔,所述下模具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圆形通孔; 其中,将龙骨设置在所述模板与所述下模具之间,所述龙骨在所述上模具冲压的作用下形成具有吊装孔与卡接部的卡式龙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龙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8-12mm,所述冲针的直径比圆形通孔的直径小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式龙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IOmm,所述冲针的直径为9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卡式龙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圆形通孔的间距为5c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卡式龙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针长度为7c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卡式龙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与所述下模具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卡式龙骨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的厚度为3m ο
【文档编号】B21D28/34GK203695733SQ20132085954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宋春立 申请人:广安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