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C形排30×40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276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双面C形排30×40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异形排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C形排30×40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铜材生产过程中,标准铜排一般用挤压机挤压而成。双面C形排具有抗变形,节省能耗可任意安装的特点。双面C形排的加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挤压方式,C形排是铸锭后水封挤压,挤压产品的精度,以及表面质控制困难,且模芯在挤压C形槽排时易发生断裂;第二种方式是采用连续挤压机冷挤压。相比较而言,冷挤压模具生产成本较低,且成品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C形排的挤压模具,该模具能够克服挤压过程中模芯易断裂,耐高温,强度大,且结构简单。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C形排30×40挤压模具,所述挤压模具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上开设有贯穿主体部的通槽,所述通槽包括进料槽以及与所述进料槽相连的出料槽;所述进料槽的横截面与要挤压的产品形状相符,所述进料槽与所述出料槽相连接的位置设有模具定形区,所述定形区与进料槽垂直设置;所述出料槽包括有第一端部和出料口,所述第一端部和进料槽横截面相等,所述出料口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端部横截面。进料槽与出料槽连通设置,出料槽出料口的横截面大于第一端部的横截面,便于出料。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槽的任意一个面与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A,4≤A≤6°。出料槽的出料口和第一端部之间呈多棱柱台型,其棱和中心轴的夹角为4-6°。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槽的进料口出设有倒角R。进料槽进料口处设有倒角便于进料。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R角度为2-4°。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槽和出料槽的长度比为1:2。进料槽和出料槽的长度比为1:2时,挤压出的双面C形排质量最优。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定形区的宽度为模具厚度的10%-15%。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材料为H13模具钢。H13模具钢为电渣重熔钢,该钢具有高的淬透性和抗热裂能力,该钢含有较高含量的碳和钒,耐磨性好,韧性相对有所减弱,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较高温度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的韧性,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

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模具生产的半成品质量稳定,且可保证长时间连续使用而不损坏,寿命比较长,可生产半成品10吨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顶视图;

图3为图2- BB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进料槽,11-进料口,2-出料槽,21-第一端部,22-出料口;3-模具定形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双面C形排30×40挤压模具,所述挤压模具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上开设有贯穿主体部的通槽,所述通槽包括进料槽1以及与所述进料槽相连的出料槽2;所述进料槽和出料槽的长度比为1:2;所述进料槽的横截面与要挤压的产品形状相符,所述进料槽1的进料口11出设有倒角R,所述进料槽与所述出料槽相连接的位置设有模具定形区3,所述定形区3与进料槽1垂直设置;所述出料槽2包括有第一端部21和出料口22,所述第一端部21和进料槽横截面1相等,所述出料口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端部横截面。所述出料槽2的出料口22和第一端部21之间呈多棱柱台型,其棱和中心轴的夹角A为4-6°,最好是5°。

所述模具定形区的宽度为模具厚度的10%-15%。

所述模具材料为H13模具钢。

当所述C形状排的外尺寸为30X40时,模具厚度为42mm,进料口11处倒角半径为3mm,模具定形区3的宽度为5mm,横截面处的夹角A为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