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模及其挤压制备铝镁合金线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276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线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模及其挤压制备铝镁合金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铝镁合金线材的普遍生产工艺流程是:铝镁合金熔炼、除杂、浇铸、轧制、反复热处理与拉拔,最终制得合金线材。如:专利中国专利CN102456442B公开了一种导电率为57%IACS的中强度铝合金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步骤为:A.配料;B.熔炼合金液;C.浇铸铝合金铸锭;D.轧制中强度铝合金杆;E.拉制中强度铝合金单线;F.绞合成导电率为57%的中强度铝合金线成品。中国专利CN102682920B公开了一种铝镁合金线材的生产方法,该法步骤为铝镁合金线材经原料熔炼、平引铸杆、轧制、中间退火、拉拔、退火制成。

上述现有铝镁合金线制备技术中均需要铸锭和轧制工序,工序繁杂,生产效率低下;且不能实现批量初级线材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铝镁合金线制备技术工序繁杂、不能实现批量生产初级线材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孔模及其挤压制备铝镁合金线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孔模,包括模孔(1)、模腔(2)、活塞(3)与推杆(4),推杆(4)设置在活塞(3)的外部,活塞(3)大小与模腔(2)内径吻合,模孔(1)的一端连接模腔(2),另一端为初级线材出口,模孔(1)直径为3~10mm。初级线材直径超过10mm时会增加拉拔的难度,甚至需要轧制使直径变小后才能拉拔;初级线材直径小于3mm,增加多孔模挤出的难度。

进一步的,多孔模模孔直径选为3~5mm,初级线材直径为3~5mm时有利于合金线的挤出和下一道次的拉拔。

多孔模挤压制备铝镁合金线的步骤为:铝镁合金经过熔炼、除气除杂后,浇入预热的多孔模模腔(2),推动推杆(4),活塞(3)挤压铝熔体,在压力作用下,铝熔体通过模孔(1)挤出得到初级线材,初级线材经若干道次的拉拔与热处理得到合金线。通过多孔模挤出初级线材,可以实现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多孔挤压模挤出初级线材,在一个工序中能够实现批量初级线材的生产,同时,得到的初级线材不需要经过浇铸铸锭和轧制工序,直接进行热处理与拉拔,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孔模结构图。

图1中,1、模孔;2、模腔;3、活塞;4、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孔模,包括模孔(1)、模腔(2)、活塞(3)与推杆(4),推杆(4)设置在活塞(3)的外部,活塞(3)大小与模腔(2)内径吻合,模孔(1)直径为5mm;多孔模挤压制备铝镁合金线的步骤:铝镁合金经过熔炼、除气除杂后,浇入预热的多孔模模腔(2),推动推杆(4),活塞(3)挤压铝熔体,在压力作用下,铝熔体通过模孔(1)挤出得到初级线材,初级线材依次经过4个道次的拉拔与热处理得到尺寸为0.5mm的合金线,四次拉拔尺径变化分别为5mm、3mm、1.5mm、1.0mm、0.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