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钻孔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175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自动钻孔生产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在管材上钻孔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时在管件上进行定距钻孔的机器,大部分只是半自动化,即只在钻台装置的进和退功能上实现自动,但在管件的进料、定位、夹紧、出料以及钻台装置的间距调整上并没有实现自动化。于是在生产过程中仍需要工人实时参与。这使得生产效率仍相对较低。

于是需要考虑对现有的钻孔生产线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钻孔生产线,以提高管材钻孔的总体生产效率。

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自动钻孔生产线,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沿单一方向排列的若干滑板,在所述滑板上安装有钻台装置;特别地,在所述滑板上还设有夹紧装置、送料装置和行走装置;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座、上夹块、下夹块、上夹紧用气缸和下夹紧用气缸;夹紧座和下夹紧用气缸均固定在滑板上,上夹紧用气缸固定在夹紧座上,上夹块安装连接在上夹紧用气缸的活塞杆上;下夹块安装连接在下夹紧用气缸的活塞杆上;上夹块与下夹块上下布置,该两者之间为夹紧装置的管材穿入位;

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座、上压轮、下导轮、送料动力装置和背压用气缸;送料座和送料动力装置固定在滑板上,下导轮安装在滑板上且可相对滑板转动,送料动力装置对下导轮进行驱动,背压用气缸固定在送料座上,上压轮与背压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一起;上压轮与下导轮上下布置,该两者之间为送料装置的管材穿入位;送料装置的管材穿入位与夹紧装置的管材穿入位正对;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动力装置和行走主动齿轮;行走动力装置固定在滑板上,行走主动齿轮连接在行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

在机架上还设有齿条,各滑板的行走装置的行走主动齿轮均与齿条配合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对滑板的位置进行设定就可设定在管件上的钻孔位置,本生产线设有行走装置,于是通过行走装置可以实现滑板的电动定位而非手动操作。各滑板的位置被设定好了以后,上游的输送设备将把待钻孔的管件输入到本生产线。本生产线各滑板上的带有动力的下导轮共同构成一条自动输送线,而上压轮以及背压用气缸则可向管件施加压向下导轮的作用力,确保管件与下导轮之间不会因打滑而确保管件能被往前推进。送料装置的管材穿入位与夹紧装置的管材穿入位是靠得很近的,管件穿过送料装置的管材穿入位时,也会穿过夹紧装置的管材穿入位。此后管材被自动挡料,各滑板上的夹紧装置的上夹块将向下运动,下夹块将向上运动而共同地将管件固定住,同时各下导轮停止转动,各上压轮向上缩回。此后钻台装置启动钻孔工序。钻孔完成后各夹紧装置的上夹块上升下夹块下降而松开管件。此后上压轮恢复向下施压,下导轮恢复转动,从而将完成钻孔的管件输送出本生产线。至此完成整个自动钻孔生产过程。

作为改进,在机架上还设有尺条,在滑板上还设有指针。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可以直观地设定相邻滑板之间的间距,从而设定管件上相邻孔的孔距。

所述送料动力装置优选是电机及减速器构体;所述行走动力装置优选是电机及减速器构体。

所述行走主动齿轮优选设置在滑板的下方,且其转动轴线为竖直方向。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铁屑或杂物对齿条的影响。

在一件滑板上优选设置有2套钻台装置,2套钻台装置优选布置在所述夹紧装置的两侧。另外,在夹紧装置的夹紧座两侧优选设有钻套,钻台装置的钻头穿入所述钻套进行钻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大幅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生产过程几乎不用人工介入,大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滑板及其载承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滑板;3-钻台装置;4-夹紧装置;5-送料装置;6-行走装置;11-导轨;21-滑块;41-夹紧座;42-上夹块;43-下夹块;44-上夹紧用气缸;45-下夹紧用气缸;51-送料座;52-上压轮;53-下导轮;54-送料动力装置;55-背压用气缸;61-行走动力装置;62-行走主动齿轮;63-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钻孔生产线,包括:机架1、4件滑板2、以及8套钻台装置3。在机架1上设有一对导轨11,4件滑板2分别通过其滑块21而可沿导轨11行走,该4件滑板2由此在机架1上也呈现出沿单一方向排列的布局。

以下以一个滑板上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图4、图5所示,每件滑板2上设有2套对向设置的钻台装置3,还设有1套夹紧装置4、1套送料装置5和1套行走装置6。夹紧装置4、送料装置5和行走装置6位于2套钻台装置3之间。

如图3、图5所示,夹紧装置4包括夹紧座41、上夹块42、下夹块43、上夹紧用气缸44和下夹紧用气缸45。夹紧座41和下夹紧用气缸45均固定在滑板2上,上夹紧用气缸44固定在夹紧座41上,上夹块42安装连接在上夹紧用气缸44的活塞杆上;下夹块43安装连接在下夹紧用气缸45的活塞杆上;上夹块42与下夹块43上下布置,该两者之间形成夹紧装置的管材穿入位。

如图5所示,送料装置5包括送料座51、上压轮52、下导轮53、送料动力装置54和背压用气缸55。送料座51和送料动力装置54固定在滑板2上,下导轮53安装在滑板2上且可相对滑板2转动,送料动力装置54对下导轮53进行驱动,背压用气缸55固定在送料座51上,上压轮52与背压用气缸55的活塞杆连接在一起。上压轮52与下导轮53上下布置,该两者之间形成送料装置的管材穿入位。本实施例的送料动力装置54是电机及减速器的构体。

如图5所示,送料装置5处在夹紧装置4的上游位置,但两者的间距很短。并且送料装置5的管材穿入位与夹紧装置4的管材穿入位是正对的。于是管件穿过送料装置5的管材穿入位时,也会穿过夹紧装置4的管材穿入位。

如图3、图4所示,行走装置6包括行走动力装置61和行走主动齿轮62。行走动力装置61固定在滑板2上,行走主动齿轮62连接在行走动力装置61的输出轴上。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行走主动齿轮62是设置在滑板2的下方的,且其转动轴线为竖直方向。本实施例的行走动力装置61是电机及减速器构体。

为配合滑板2上的行走装置6,如图2所示,在机架1上还设有齿条63,各滑板2的行走装置6的行走主动齿轮62均与齿条63配合动作,行走主动齿轮62正转或反转时,滑板2将在机架上对应前行和后行。

生产前先通过行走装置6设定好各滑板2的位置,之后上游的输送设备将把待钻孔的管件输入到本生产线。本生产线各滑板2上的带有动力的下导轮53共同构成一条自动输送线,而上压轮52以及背压用气缸55则可向管件施加压向下导轮53的作用力,确保管件与下导轮53之间不会因打滑而确保管件能被往前推进。此后管材被自动挡料,各滑板2上的夹紧装置4的上夹块42将向下运动,下夹块43将向上运动而共同地将管件固定住,同时各下导轮53停止转动,各上压轮52向上缩回。此后位于夹紧装置4两旁的钻台装置3启动钻孔工序。钻孔完成后各夹紧装置4的上夹块42上升,下夹块43下降而松开管件。此后上压轮52恢复向下施压,下导轮53恢复转动,从而将完成钻孔的管件输送出本生产线。至此完成整个自动钻孔生产过程。

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