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盖和筒体立式压装翻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15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盖和筒体立式压装翻边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压装翻边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盖和筒体立式压装翻边机。



背景技术:

在摩托车尾气管中,尾盖和筒体是两个单独的部件,需要装配在一起,压装机构能实现尾盖和筒体的装配工序。装配之后,尾盖和筒体的连接处通过焊机进行点焊,此时筒体连接处未经焊接的部分容易出现漏气,而且比较锋利,使尾气管安全性降低,因此需要再通过翻边机构使锋利的连接边翻成圆滑的边,提高圆筒的密封性、安全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自动实现压装和翻边的尾盖和筒体立式压装翻边机。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尾盖和筒体立式压装翻边机,包括机架、压装机构和翻边机构;

所述压装机构和翻边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底板、第一支架、下模具、上模具、第一伸缩轴和压装增压缸;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底板,为龙门结构;所述下模具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第一伸缩轴的下端安装有所述上模具;所述压装增压缸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龙门结构的顶板,其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轴和所述上模具;

所述翻边机构包括支撑芯、第二支架、横向固定装置、预翻边装置、翻边增压缸、底模具、模芯和第二伸缩轴;所述支撑芯安装于所述机架,支撑所述底模具;所述底模具为圆柱形套筒,套在所述筒体的窄端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为龙门结构;所述模芯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轴的下端;所述翻边增压缸驱动所述第二伸缩轴;

所述横向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侧方,其包括固定夹件、活动夹件和横向气缸,所述横向气缸驱动所述活动夹件,配合所述固定夹件将所述筒体夹住;

所述预翻边装置包括活动板,活动板气缸和预翻边模具;所述预翻边模具安装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所述活动板气缸驱动所述活动板;所述预翻边模具的内部为斜边。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所述第一伸缩轴和所述下模具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横向固定装置还安装有横向接近开关组件,其包括尾架、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一感应圈;所述尾架固定在所述横向气缸上;所述第一感应圈安装于所述横向气缸的端部;所述第一感应开关安装在所述横向气缸上;所述第一感应圈随横向气缸运动;所述尾架和第一感应开关相对于机架静止。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气缸分布于所述活动板的四个角。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轴还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模芯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翻边装置的侧面还设置有竖直接近开关模组,其包括第二接触开关、第二感应圈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接触开关和第二感应圈安装于固定架上;所述第二感应圈随活动板运动;所述第二接触开关相对于机架静止。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光栅,所述光栅安装在面向操作者的一面。

进一步的,所述光栅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部和下部。

优选的,所述机架下方安装有防护网,其面向操作者的竖直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操作面板。

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实现尾盖和筒体的压装和翻边,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筒体和尾盖连接处圆滑、密封性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例的压装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翻边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翻边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筒体预卷边效果图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a的筒体最终卷边效果图的放大图。

其中:机架1、防护网11、操作面板12、压装机构2、底板21、第一支架22、下模具23、上模具24、第一伸缩轴25、压装增压缸26、翻边机构3、支撑芯31、第二支架32、横向固定装置33、固定夹件331、活动夹件332、横向气缸333、横向接近开关组件334、尾架3341、第一感应开关3342、第一感应圈3343、预翻边装置34、活动板341、活动板气缸342、预翻边模具343、竖直接近开关模组344、第二接触开关3441、第二感应圈3442、固定架3443、翻边增压缸35、底模具36、模芯37、第二伸缩轴38、连接头381、连接法兰382、光栅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尾盖和筒体立式压装翻边机,包括机架1、压装机构2和翻边机构3;所述压装机构2和翻边机构3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压装机构2包括底板21、第一支架22、下模具23、上模具24、第一伸缩轴25和压装增压缸26;所述底板21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支架22安装于所述底板21,为龙门结构;所述下模具23安装于所述底板21的中部;所述第一伸缩轴的下端安装有所述上模具24;所述压装增压缸26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22的龙门结构的顶板,其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轴25和所述上模具24;

所述翻边机构3包括支撑芯31、第二支架32、横向固定装置33、预翻边装置34、翻边增压缸35、底模具36、模芯37和第二伸缩轴38;所述支撑芯31安装于所述机架1,支撑所述底模具36;所述底模具36为圆柱形套筒,套在所述筒体的窄端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架3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为龙门结构;所述模芯37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轴38的下端;所述翻边增压缸35驱动所述第二伸缩轴38;

所述横向固定装置33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32的侧方,其包括固定夹件331、活动夹件332和横向气缸333,所述横向气缸333驱动所述活动夹件332,配合所述固定夹件331将所述筒体夹住;

所述预翻边装置34包括活动板341,活动板气缸342和预翻边模具343;所述预翻边模具343安装于所述活动板341的底部,所述活动板气缸342驱动所述活动板341;所述预翻边模具343的内部为斜边。(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的设备的工序是:

1、压装阶段:尾盖放置于所述下模具23上,然后在尾盖上方立上筒体,按下压装机构2的开关,压装增压缸26推动第一伸缩轴25带动上模具24向下伸出,向下施加的力使尾盖和筒体装配在一起,上模具24所走的位移根据实际需要已设定好。

压装好的筒体经过另外的电(图中未示出)焊机在连接处进行点焊。

2、翻边阶段:把点焊好的筒体倒置在支撑芯31上的底模具上,按下翻边机构的开关,横向气缸333驱动活动夹件332,配合固定夹件331将筒体夹住;然后活动板气缸342驱动活动板341向下运动,预翻边模具也随之向下,由于模具内侧为斜边(图中未示出),使筒体边沿向里弯折形成预翻边效果(如图5所示),最后翻边增压缸35驱动第二伸缩轴38和模芯37向下运动,使筒体的边沿完成完全翻边(如图6所示)。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24、所述第一伸缩轴36和所述下模具23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

这样能使翻边力度均匀,保证其美观度。

优选的,所述横向固定装置33还安装有横向接近开关组件334,其包括尾架3341、第一感应开关3342和第一感应圈3343;所述尾架3341固定在所述横向气缸333上;所述第一感应圈3343安装于所述横向气缸333的端部;所述第一感应开关3342安装在所述横向气缸333上;所述第一感应圈3343随横向气缸335运动;所述尾架3341和第一感应开关3342相对于机架1静止。

横向气缸333的运动,推动所述活动夹件332靠近所述固定夹件331夹紧所述筒体,当第一感应圈3343随横向气缸333的运动而靠近第一感应开关3342时,横向固定装置活动停止。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气缸342分布于所述活动板341的四个角。

所述活动板341是长方体,在四个角上安装活动板气缸342,可以保证活动板341平稳的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轴38还安装有连接头381,所述连接头381通过连接法兰382与所述模芯37连接。

对筒体卷边的第二步是最终卷边,所述模芯37内侧斜度比所述所述预翻边模具343更斜(图中未示出),使筒体完成最终卷边,效果如图6所示。

优选的,所述预翻边装置34的侧面还设置有竖直接近开关模组344,其包括第二接触开关3441、第二感应圈3442和固定架3443,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接触开关3441和第二感应圈3442安装于固定架3443上;所述第二感应圈3442随活动板341运动;所述第二接触开关3441相对于机架1静止。

当第二接触开关3441和第二感应圈3442接触时,活动板341停止活动,避免活动板341的位移超出限度,造成模具和机器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32还包括光栅39,所述光栅39安装在面向操作者的一面。

进一步的,所述光栅39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32的上部和下部。

在机器操作时,工人的手或其他身体部位若进入工作区,很容易发生人身意外,因此,光栅39能检测到机器启动过程中是否有异物进入工作区,若有,机器会自动停止,从而防止意外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机架1下方安装有防护网11,其面向操作者的竖直面设置。

在机器操作时,防护网11可以防止工人的身体过于靠近工作区,以防意外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机架1上还安装有操作面板12。

所述操作面板12方便工人操作所述尾盖和筒体立式压装翻边机的运动。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