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电机轴承外圈自动磨超装置及应用方法
【专利摘要】精密电机轴承外圈自动磨超装置及应用方法是轴承磨床磨削技术,它解决了其它同类技术存在的问题,它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磨超加工及外径检测所需设备用龙门式机械手和自动输送带进行连线整合,它是由输送带、龙门机械手、输送带相连,实现一端半成品进入生产线,另一端直接自动出成品的高度智能化加工和在线检测。
【专利说明】 精密电机轴承外圈自动磨超装置及应用方法
[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轴承磨床磨削技术,尤其是精密电机轴承外圈自动磨超装置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精密电机轴承外圈自动磨超生产线在国内、外还没有实际应用。电机轴承磨超加工设备主要由轴承外圈外径粗磨,轴承外圈沟道粗磨,轴承外圈外径精磨,轴承外圈沟道精磨,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五台设备完成。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加工精度不稳定、废品率高且占用人力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的产出高品质和高稳定性的精密电机轴承内圈。
[00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机多用的精密电机轴承外圈自动磨超装置及应用方法,它解决了其它同类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磨超加工及外径检测所需设备用龙门式机械手和自动输送带进行连线整合。实现一端半成品进入生产线,另一端直接自动出成品的高度智能化加工和在线检测;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位于轴承外圈储料盘中,轴承外圈储料盘与第一输送带的首端相连,第一龙门机械手与第一输送带的末端相连,第一龙门机械手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床与第一平板式退磁机相连,第一平板式退磁机与第二输送带的首端相连,第二龙门机械手与第二输送带的末端相连,第二龙门机械手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与第二平板式退磁机相连,第二平板式退磁机与第三输送带的首端相连,第三龙门机械手与第三输送带的末端相连,第三龙门机械手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与第三平板式退磁机相连,第三平板式退磁机与第四输送带的首端相连,第四输送带的末端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相连,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与第五输送带的首端相连,第四龙门机械手与第五输送带的末端相连,第四龙门机械手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与第四平板式退磁机相连,第四平板式退磁机与第六输送带的首端相连,第六输送带的末端与第五龙门机械手相连,第五龙门机械手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与第七输送带的首端相连,第七输送带的末端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接料盘相连。
[0003]本发明的应用方法: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位于轴承外圈储料盘中,轴承外圈储料盘与第一输送带相连,第一龙门机械手从第一输送带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床内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内圈半成品取出放到第一平板式退磁机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进入第二输送带,第二龙门机械手从第二输送带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内加工,力口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取出放到第二平板式退磁机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进入第三输送带,第三龙门机械手从第三输送带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内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内圈半成品取出放到第三平板式退磁机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进入第四输送带,第四输送带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送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内进行自动检测,检测合格后自动进入第五输送带,第四龙门机械手从第五输送带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内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取出放到第四平板式退磁机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进入第六输送带,第五龙门机械手从第六输送带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内超精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取出放到第七输送带,第七输送带再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放到轴承外圈成品接料盘中。
[000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填补了国内在该项目上的空白,可以实现大批量的产出高品质和高稳定性的精密电机轴承外圈,而且还在调整方便、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产品加工智能化、降低能耗、清洁环保上进行了优化。
[0005]【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图1为精密电机轴承外圈自动磨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 2、轴承外圈储料盘 3、第一输送带 4、第一龙门机械手 5、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床 6、第一平板式退磁机 7、第二输送带 8、第二龙门机械手 9、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 10、第二平板式退磁机 11、第三输送带 12、第三龙门机械手 13、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 14、第三平板式退磁机 15、第四输送带 16、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 17、第五输送带 18、第四龙门机械手 19、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 20、第四平板式退磁机 21、第六输送带 22、第五龙门机械手23、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 24、第七输送带 25、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接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是由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1、轴承外圈储料盘2、第一输送带3、第一龙门机械手4、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床5、第一平板式退磁机6、第二输送带
7、第二龙门机械手8、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9、第二平板式退磁机10、第三输送带11、第三龙门机械手12、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13、第三平板式退磁机14、第四输送带15、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16、第五输送带17、第四龙门机械手18、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19、第四平板式退磁机20、第六输送带21、第五龙门机械手22、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23、第七输送带24、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接料盘25连接而成,它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磨超加工及外径检测所需设备用龙门式机械手和自动输送带进行连线整合,实现一端半成品进入生产线,另一端直接自动出成品的高度智能化加工和在线检测;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位于轴承外圈储料盘2中,轴承外圈储料盘2与第一输送带3的首端相连,第一龙门机械手4与第一输送带3的末端相连,第一龙门机械手4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床5与第一平板式退磁机6相连,第一平板式退磁机6与第二输送带7的首端相连,第二龙门机械手8与第二输送带7的末端相连,第二龙门机械手8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9与第二平板式退磁机10相连,第二平板式退磁机10与第三输送带11的首端相连,第三龙门机械手12与第三输送带11的末端相连,第三龙门机械手12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13与第三平板式退磁机14相连,第三平板式退磁机14与第四输送带15的首端相连,第四输送带15的末端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16相连,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16与第五输送带17的首端相连,第四龙门机械手18与第五输送带17的末端相连,第四龙门机械手18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19与第四平板式退磁机20相连,第四平板式退磁机20与第六输送带21的首端相连,第六输送带21的末端与第五龙门机械手22相连,第五龙门机械手22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23与第七输送带24的首端相连,第七输送带24的末端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接料盘25相连。
[0006]实施例2、本发明的应用方法是: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位于轴承外圈储料盘2中,轴承外圈储料盘2与第一输送带3相连,第一龙门机械手4从第一输送带3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床5内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5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内圈半成品I取出放到第一平板式退磁机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进入第二输送带7,第二龙门机械手8从第二输送带7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9内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9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取出放到第二平板式退磁机10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I进入第三输送带11,第三龙门机械手12从第三输送带11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13内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13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内圈半成品I取出放到第三平板式退磁机14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I进入第四输送带15,第四输送带15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送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16内进行自动检测,检测合格后自动进入第五输送带17,第四龙门机械手18从第五输送带17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19内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19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取出放到第四平板式退磁机20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I进入第六输送带21,第五龙门机械手22从第六输送带21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23内超精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23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I取出放到第七输送带24,第七输送带24再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I放到轴承外圈成品接料盘25中。
【权利要求】
1.精密电机轴承外圈自动磨超装置,它是由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轴承外圈储料盘(2)、第一输送带(3)、第一龙门机械手(4)、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床(5)、第一平板式退磁机(6)、第二输送带(7)、第二龙门机械手(8)、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9)、第二平板式退磁机(10)、第三输送带(11)、第三龙门机械手(12)、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13)、第三平板式退磁机(14)、第四输送带(15)、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16)、第五输送带(17)、第四龙门机械手(18)、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19)、第四平板式退磁机(20)、第六输送带(21)、第五龙门机械手(22)、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23)、第七输送带(24)、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接料盘(25)连接而成,其特征是:它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磨超加工及外径检测所需设备用龙门式机械手和自动输送带进行连线整合,实现一端半成品进入生产线,另一端直接自动出成品的高度智能化加工和在线检测;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位于轴承外圈储料盘(2)中,轴承外圈储料盘(2)与第一输送带(3)的首端相连,第一龙门机械手(4)与第一输送带(3)的末端相连,第一龙门机械手(4)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床(5)与第一平板式退磁机(6)相连,第一平板式退磁机(6)与第二输送带7的首端相连,第二龙门机械手(8)与第二输送带(7)的末端相连,第二龙门机械手(8)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9)与第二平板式退磁机(10)相连,第二平板式退磁机(10)与第三输送带(11)的首端相连,第三龙门机械手(12)与第三输送带(11)的末端相连,第三龙门机械手(12)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13)与第三平板式退磁机(14)相连,第三平板式退磁机(14)与第四输送带(15)的首端相连,第四输送带(15)的末端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16)相连,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16)与第五输送带(17)的首端相连,第四龙门机械手(18)与第五输送带(17)的末端相连,第四龙门机械手(18 )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19 )与第四平板式退磁机(20 )相连,第四平板式退磁机(20)与第六输送带(21)的首端相连,第六输送带(21)的末端与第五龙门机械手(22)相连,第五龙门机械手(22)跨过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23)与第七输送带(24)的首端相 连,第七输送带(24)的末端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接料盘(25)相连。
2.精密电机轴承外圈自动磨超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位于轴承外圈储料盘(2)中,轴承外圈储料盘(2)与第一输送带(3)相连,第一龙门机械手(4 )从第一输送带(3 )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床(5 )内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粗磨机(5)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内圈半成品(I)取出放到第一平板式退磁机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进入第二输送带(7),第二龙门机械手(8)从第二输送带(7)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9)内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粗磨机床(9)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取出放到第二平板式退磁机(10)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I)进入第三输送带(11),第三龙门机械手(12)从第三输送带(11)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13)内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精磨机床(13)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内圈半成品(I)取出放到第三平板式退磁机(14)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I)进入第四输送带(15),第四输送带(15)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送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外径自动检测机(16)内进行自动检测,检测合格后自动进入第五输送带(17),第四龙门机械手(18)从第五输送带(17)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19)内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精磨机床(19)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取出放到第四平板式退磁机(20)上,退磁后,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I)进入第六输送带(21),第五龙门机械手(22)从第六输送带(21)的末端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半成品(I)拿起后放入到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23)内超精加工,加工完成后再从数控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沟道超精机(23)内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I)取出放到第七输送带(24),第七输送带(24)再将精密电机轴承外圈成品(I)放到轴承外圈成品接料盘(25)中。`
【文档编号】B24B33/05GK103506899SQ201310363634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王玉峰, 张振林 申请人:濮阳贝英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