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式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297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式萃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萃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式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其主要有三种:作为矿物的基本组成元素,稀土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构成矿物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这类矿物通常称为稀土矿物,如独居石、氟碳铈矿等。作为矿物的杂质元素,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分散于造岩矿物和稀有金属矿物中,这类矿物可称为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物,如磷灰石、萤石等,呈离子状态被吸附于某些矿物的表面或颗粒间。这类矿物主要是各种粘土矿物、云母类矿物。这类状态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氯化稀土主要用作电解混合稀土金属、稀土合金和提取单一稀土元素的原料,也可作石化催化剂、助催化剂和稀土抛光粉原料。溶剂萃取法其萃取过程与分级沉淀、分级结晶、离子交换等分离方法相比,具有分离效果好、生产能力大、便于快速连续生产、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一系列优点,因而逐渐变成分离大量稀土的主要方法。溶剂萃取法的分离设备有混合澄清槽、离心萃取器等,提纯稀土所用的萃取剂有:以酸性磷酸酯为代表的阳离子萃取剂如p204稀土萃取剂、p507稀土萃取剂,以胺为代表的阴离子交换液n1923和以tbp、p350等中性磷酸酯为代表的溶剂萃取剂三种。这些萃取剂的粘度与比重都很高,与水不易分离。通常用煤油等溶剂将其稀释再用。

现有的用于稀土料液的萃取装置,由于采用传统的结构,导致料液的混合反应效果差效率低,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进度,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稀土料液的萃取装置,由于采用传统的结构,导致料液的混合反应效果差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式萃取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式萃取装置,包括有萃取筒、料剂输送装置、混合反应装置、大轴承、l形连接杆、大万向轮、底座、旋转电机、排料液管和排料液阀门;在萃取筒的上方设置有料剂输送装置,在萃取筒上设置有混合反应装置,大轴承套在萃取筒上,大轴承的内圈与萃取筒的外筒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大轴承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l形连接杆,l形连接杆的上端与大轴承的外圈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连接杆的下端与大万向轮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大万向轮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在大万向轮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大万向轮与底座设置为活动连接,旋转电机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上端与萃取筒底部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萃取筒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排料液管,排料液管的上端与萃取筒的下斜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排料液管与萃取筒相连通,排料液管上安装有排料液阀门。

优选地,料剂输送装置包括有萃取剂箱、送料软管ⅰ、高压泵ⅰ、阀门ⅰ、料液箱、送料软管ⅱ、高压泵ⅱ、阀门ⅱ、固定板和上下晃动气缸;萃取剂箱左侧壁的下部与送料软管ⅰ的右上端设置为固定连接,送料软管ⅰ与萃取剂箱相连通,高压泵ⅰ安装在送料软管ⅰ上,阀门ⅰ安装在送料软管ⅰ上,阀门ⅰ设置在高压泵ⅰ的下方,送料软管ⅰ设置在萃取筒的左侧,送料软管ⅰ的下端为封闭式设置,料液箱右侧壁的下部与送料软管ⅱ的左上端设置为固定连接,送料软管ⅱ与料液箱相连通,高压泵ⅱ安装在送料软管ⅱ上,阀门ⅱ安装在送料软管ⅱ上,阀门ⅱ设置在高压泵ⅱ的下方,送料软管ⅱ设置在萃取筒的右侧,送料软管ⅱ的下端为封闭式设置,萃取剂箱和料液箱的底部均与固定板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高压泵ⅰ和高压泵ⅱ的底部均与固定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板的底部与上下晃动气缸伸缩杆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上下晃动气缸的底部与萃取筒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混合反应装置包括有上隔板、左上喷液管、右上喷液管、右下喷液管、左下喷液管和下隔板;上隔板设置在萃取筒内的上部,上隔板与萃取筒的内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上隔板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孔,左上喷液管和右上喷液管均设置在上隔板的上方,左上喷液管插在右上喷液管内,萃取筒左侧壁的上部开有孔,左上喷液管通过萃取筒左侧壁的上部的孔向左伸出到萃取筒外,左上喷液管与萃取筒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上喷液管的左端与送料软管ⅰ的右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左上喷液管位于右上喷液管内的部分上开有若干个孔,萃取筒右侧壁的上部开有孔,右上喷液管通过萃取筒右侧壁的上部的孔向右伸出到萃取筒外,右上喷液管与萃取筒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右上喷液管的右端与送料软管ⅱ的左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右下喷液管和左下喷液管均设置在上隔板的下方,左下喷液管插在右下喷液管内,萃取筒左侧壁的中部开有孔,左下喷液管通过萃取筒左侧壁的中部的孔向左伸出到萃取筒外,左下喷液管与萃取筒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下喷液管的左端与送料软管ⅰ的右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左下喷液管位于右下喷液管内的部分上开有若干个孔,萃取筒右侧壁的中部开有孔,右下喷液管通过萃取筒右侧壁的中部的孔向右伸出到萃取筒外,右下喷液管与萃取筒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右下喷液管的右端与送料软管ⅱ的左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下隔板设置在右下喷液管和左下喷液管的下方,下隔板开有若干个孔,下隔板位于萃取筒内,下隔板与萃取筒的内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上下气缸、上下伸缩杆、挡板、柱塞、搅拌电机和搅拌桨;上下气缸的底部与萃取筒的内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上下气缸与上下伸缩杆的下端相连接,上下伸缩杆的上端与挡板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挡板的顶部焊接有若干个柱塞,柱塞与下隔板的孔相对应,挡板设置在下隔板的下方,柱塞与下隔板的孔相匹配,挡板和柱塞均与下隔板设置为活动连接,搅拌电机设置在上下晃动气缸的左侧,搅拌电机与萃取筒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萃取筒的顶部开有孔,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萃取筒顶部的孔伸入到萃取筒内,搅拌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与搅拌桨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搅拌桨位于萃取筒内的右上喷液管的上方,搅拌电机和搅拌桨均为左右对称式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有收料液缸、托板和小万向轮;收料液缸位于排料液管的正下方,收料液缸放置在托板上,托板底部焊接有若干个小万向轮,小万向轮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小万向轮与底座设置为活动连接。

优选地,旋转电机的转速设置为600-1800r/min,上下晃动气缸的缸径设置为400-800mm,上下晃动气缸的行程设置为1-4m,上下气缸的缸径设置为30-150mm,上下气缸的行程设置为2-6m,搅拌电机的转速设置为400-1600r/min。

工作原理:因为本发明包括有萃取筒、料剂输送装置、混合反应装置、大轴承、l形连接杆、大万向轮、底座、旋转电机、排料液管和排料液阀门,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料剂输送装置将萃取剂溶液和氯化稀土溶液输送到混合反应装置内,再通过混合反应装置进行混合后洒入到萃取筒内,同时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进行转动,旋转电机带动萃取筒进行旋转,从而带动萃取筒内的萃取剂溶液和氯化稀土溶液进行旋转搅拌,使两种溶液进行更好的混合。当对萃取筒内的萃取剂溶液和氯化稀土溶液进行旋转搅拌一定的时间后,再对其进行静置一定的时间,氯化稀土溶液中的稀土元素被萃取剂溶液中的萃取剂萃取,两种不同的溶液进行传质。当传质完成后,失去稀土元素的氯化稀土溶液变成萃余液,得到稀土元素的萃取剂溶液变成萃取液,两者形成明显的上下分层。然后工作人员打开排料液阀门,通过排料液管先将萃余液排出到其它收集装置内,当萃余液排出完毕后,再换上新的其它收集装置,然后通过排料液管将萃取液排出到新的其它收集装置内即可。大轴承和l形连接杆为萃取筒提供支撑,大万向轮为萃取筒提供旋转支撑。

因为料剂输送装置包括有萃取剂箱、送料软管ⅰ、高压泵ⅰ、阀门ⅰ、料液箱、送料软管ⅱ、高压泵ⅱ、阀门ⅱ、固定板和上下晃动气缸,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先将萃取剂溶液加入到萃取剂箱内,然后再将氯化稀土溶液加入到料液箱内,然后工作人员启动上下晃动气缸进行伸缩动作,上下晃动气缸通过固定板带动萃取剂箱和料液箱进行上下晃动,从而分别对萃取剂溶液和氯化稀土溶液进行上下晃动,使两种溶液更加的均匀,为后续的混合提供方便。然后工作人员分别打开阀门ⅰ和阀门ⅱ,并分别启动高压泵ⅰ和高压泵ⅱ,萃取剂溶液通过送料软管ⅰ高速流入到与之连接的混合反应装置内,再通过混合反应装置进入到萃取筒内,氯化稀土溶液通过送料软管ⅱ高速流入到与之连接的混合反应装置内,再通过混合反应装置进入到萃取筒内。

因为混合反应装置包括有上隔板、左上喷液管、右上喷液管、右下喷液管、左下喷液管和下隔板,而且左上喷液管插在右上喷液管内,左上喷液管位于右上喷液管内的部分上开有若干个孔,左下喷液管插在右下喷液管内,左下喷液管位于右下喷液管内的部分上开有若干个孔,同时左上喷液管和左下喷液管的右端也可以设置为封闭式,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送料软管ⅰ将萃取剂溶液高速输送到左上喷液管和左下喷液管内,并通过左上喷液管和左下喷液管分别在右上喷液管和右下喷液管内高速喷出,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送料软管ⅱ将氯化稀土溶液高速输送到右上喷液管和右下喷液管内,并通过右上喷液管和右下喷液管高速喷出,并分别与左上喷液管和左下喷液管喷出的萃取剂溶液混合在一起,然后一起进入到萃取筒内,并在萃取筒内进行立体混合搅拌,然后再通过上隔板和下隔板的孔向下流入到萃取筒的内底部,并在萃取筒的内底部进行静置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上下气缸、上下伸缩杆、挡板、柱塞、搅拌电机和搅拌桨,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上下气缸进行动作,上下气缸通过上下伸缩杆带动挡板和柱塞向上进行运动,并将柱塞插入到下隔板的孔内,然后工作人员启动搅拌电机进行旋转,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桨对萃取筒内上隔板上方的萃取剂溶液和氯化稀土溶液进行搅拌,使两种溶液更好的进行混合传质。然后工作人员再启动上下气缸进行动作,上下气缸通过上下伸缩杆带动挡板和柱塞向下进行运动,柱塞将挡住的下隔板的孔打开,然后下隔板上方的混合液和上隔板上方的混合液自上而下流入到萃取筒的内底部,并在萃取筒的内底部进行静置,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柱塞再一次的将下隔板的孔挡住,在萃取筒内底部静置混合液的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料剂输送装置和混合反应装置继续向萃取筒内输送溶液,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因为还包括有收料液缸、托板和小万向轮,收料液缸放置在托板上,托板底部焊接有若干个小万向轮,小万向轮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排料液管分别将萃余液和萃取液排出到收料液缸内,然后再通过小万向轮将收料液缸移动到需要的地方。

因为旋转电机的转速设置为600-1800r/min,所以搅拌效果更好,上下晃动气缸的缸径设置为400-800mm,上下晃动气缸的行程设置为1-4m,上下气缸的缸径设置为30-150mm,上下气缸的行程设置为2-6m,所以运行更加平稳,性能更加安全可靠,搅拌电机的转速设置为400-1600r/min,所以搅拌效率更高,混合效果更好。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式萃取装置,通过采用料剂输送装置与混合反应装置相结合的方式,使两种料液能够进行冲击式混合,极大的提高了料液的混合反应效率,混合反应效果好,极大的加快了工作的进度,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下气缸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萃取筒,2-料剂输送装置,3-混合反应装置,4-大轴承,5-l形连接杆,6-大万向轮,7-底座,8-旋转电机,9-排料液管,10-排料液阀门,21-萃取剂箱,22-送料软管ⅰ,23-高压泵ⅰ,24-阀门ⅰ,25-料液箱,26-送料软管ⅱ,27-高压泵ⅱ,28-阀门ⅱ,29-固定板,30-上下晃动气缸,31-上隔板,32-左上喷液管,33-右上喷液管,34-右下喷液管,35-左下喷液管,36-下隔板,41-上下气缸,42-上下伸缩杆,43-挡板,44-柱塞,45-搅拌电机,46-搅拌桨,51-收料液缸,52-托板,53-小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式萃取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萃取筒1、料剂输送装置2、混合反应装置3、大轴承4、l形连接杆5、大万向轮6、底座7、旋转电机8、排料液管9和排料液阀门10;在萃取筒1的上方设置有料剂输送装置2,在萃取筒1上设置有混合反应装置3,大轴承4套在萃取筒1上,大轴承4的内圈与萃取筒1的外筒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大轴承4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l形连接杆5,l形连接杆5的上端与大轴承4的外圈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连接杆5的下端与大万向轮6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大万向轮6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在大万向轮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大万向轮6与底座7设置为活动连接,旋转电机8的底部与底座7顶部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8输出轴的上端与萃取筒1底部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萃取筒1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排料液管9,排料液管9的上端与萃取筒1的下斜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排料液管9与萃取筒1相连通,排料液管9上安装有排料液阀门10。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式萃取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萃取筒1、料剂输送装置2、混合反应装置3、大轴承4、l形连接杆5、大万向轮6、底座7、旋转电机8、排料液管9和排料液阀门10;在萃取筒1的上方设置有料剂输送装置2,在萃取筒1上设置有混合反应装置3,大轴承4套在萃取筒1上,大轴承4的内圈与萃取筒1的外筒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大轴承4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l形连接杆5,l形连接杆5的上端与大轴承4的外圈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连接杆5的下端与大万向轮6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大万向轮6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在大万向轮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大万向轮6与底座7设置为活动连接,旋转电机8的底部与底座7顶部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8输出轴的上端与萃取筒1底部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萃取筒1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排料液管9,排料液管9的上端与萃取筒1的下斜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排料液管9与萃取筒1相连通,排料液管9上安装有排料液阀门10。

料剂输送装置2包括有萃取剂箱21、送料软管ⅰ22、高压泵ⅰ23、阀门ⅰ24、料液箱25、送料软管ⅱ26、高压泵ⅱ27、阀门ⅱ28、固定板29和上下晃动气缸30;萃取剂箱21左侧壁的下部与送料软管ⅰ22的右上端设置为固定连接,送料软管ⅰ22与萃取剂箱21相连通,高压泵ⅰ23安装在送料软管ⅰ22上,阀门ⅰ24安装在送料软管ⅰ22上,阀门ⅰ24设置在高压泵ⅰ23的下方,送料软管ⅰ22设置在萃取筒1的左侧,送料软管ⅰ22的下端为封闭式设置,料液箱25右侧壁的下部与送料软管ⅱ26的左上端设置为固定连接,送料软管ⅱ26与料液箱25相连通,高压泵ⅱ27安装在送料软管ⅱ26上,阀门ⅱ28安装在送料软管ⅱ26上,阀门ⅱ28设置在高压泵ⅱ27的下方,送料软管ⅱ26设置在萃取筒1的右侧,送料软管ⅱ26的下端为封闭式设置,萃取剂箱21和料液箱25的底部均与固定板29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高压泵ⅰ23和高压泵ⅱ27的底部均与固定板29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板29的底部与上下晃动气缸30伸缩杆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上下晃动气缸30的底部与萃取筒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式萃取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萃取筒1、料剂输送装置2、混合反应装置3、大轴承4、l形连接杆5、大万向轮6、底座7、旋转电机8、排料液管9和排料液阀门10;在萃取筒1的上方设置有料剂输送装置2,在萃取筒1上设置有混合反应装置3,大轴承4套在萃取筒1上,大轴承4的内圈与萃取筒1的外筒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大轴承4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l形连接杆5,l形连接杆5的上端与大轴承4的外圈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连接杆5的下端与大万向轮6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大万向轮6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在大万向轮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大万向轮6与底座7设置为活动连接,旋转电机8的底部与底座7顶部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8输出轴的上端与萃取筒1底部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萃取筒1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排料液管9,排料液管9的上端与萃取筒1的下斜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排料液管9与萃取筒1相连通,排料液管9上安装有排料液阀门10。

料剂输送装置2包括有萃取剂箱21、送料软管ⅰ22、高压泵ⅰ23、阀门ⅰ24、料液箱25、送料软管ⅱ26、高压泵ⅱ27、阀门ⅱ28、固定板29和上下晃动气缸30;萃取剂箱21左侧壁的下部与送料软管ⅰ22的右上端设置为固定连接,送料软管ⅰ22与萃取剂箱21相连通,高压泵ⅰ23安装在送料软管ⅰ22上,阀门ⅰ24安装在送料软管ⅰ22上,阀门ⅰ24设置在高压泵ⅰ23的下方,送料软管ⅰ22设置在萃取筒1的左侧,送料软管ⅰ22的下端为封闭式设置,料液箱25右侧壁的下部与送料软管ⅱ26的左上端设置为固定连接,送料软管ⅱ26与料液箱25相连通,高压泵ⅱ27安装在送料软管ⅱ26上,阀门ⅱ28安装在送料软管ⅱ26上,阀门ⅱ28设置在高压泵ⅱ27的下方,送料软管ⅱ26设置在萃取筒1的右侧,送料软管ⅱ26的下端为封闭式设置,萃取剂箱21和料液箱25的底部均与固定板29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高压泵ⅰ23和高压泵ⅱ27的底部均与固定板29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板29的底部与上下晃动气缸30伸缩杆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上下晃动气缸30的底部与萃取筒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混合反应装置3包括有上隔板31、左上喷液管32、右上喷液管33、右下喷液管34、左下喷液管35和下隔板36;上隔板31设置在萃取筒1内的上部,上隔板31与萃取筒1的内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上隔板31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孔,左上喷液管32和右上喷液管33均设置在上隔板31的上方,左上喷液管32插在右上喷液管33内,萃取筒1左侧壁的上部开有孔,左上喷液管32通过萃取筒1左侧壁的上部的孔向左伸出到萃取筒1外,左上喷液管32与萃取筒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上喷液管32的左端与送料软管ⅰ22的右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左上喷液管32位于右上喷液管33内的部分上开有若干个孔,萃取筒1右侧壁的上部开有孔,右上喷液管33通过萃取筒1右侧壁的上部的孔向右伸出到萃取筒1外,右上喷液管33与萃取筒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右上喷液管33的右端与送料软管ⅱ26的左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右下喷液管34和左下喷液管35均设置在上隔板31的下方,左下喷液管35插在右下喷液管34内,萃取筒1左侧壁的中部开有孔,左下喷液管35通过萃取筒1左侧壁的中部的孔向左伸出到萃取筒1外,左下喷液管35与萃取筒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下喷液管35的左端与送料软管ⅰ22的右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左下喷液管35位于右下喷液管34内的部分上开有若干个孔,萃取筒1右侧壁的中部开有孔,右下喷液管34通过萃取筒1右侧壁的中部的孔向右伸出到萃取筒1外,右下喷液管34与萃取筒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右下喷液管34的右端与送料软管ⅱ26的左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下隔板36设置在右下喷液管34和左下喷液管35的下方,下隔板36开有若干个孔,下隔板36位于萃取筒1内,下隔板36与萃取筒1的内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稀土料液的新式萃取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萃取筒1、料剂输送装置2、混合反应装置3、大轴承4、l形连接杆5、大万向轮6、底座7、旋转电机8、排料液管9和排料液阀门10;在萃取筒1的上方设置有料剂输送装置2,在萃取筒1上设置有混合反应装置3,大轴承4套在萃取筒1上,大轴承4的内圈与萃取筒1的外筒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大轴承4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l形连接杆5,l形连接杆5的上端与大轴承4的外圈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连接杆5的下端与大万向轮6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大万向轮6为左右对称式设置,在大万向轮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大万向轮6与底座7设置为活动连接,旋转电机8的底部与底座7顶部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8输出轴的上端与萃取筒1底部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萃取筒1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排料液管9,排料液管9的上端与萃取筒1的下斜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排料液管9与萃取筒1相连通,排料液管9上安装有排料液阀门10。

料剂输送装置2包括有萃取剂箱21、送料软管ⅰ22、高压泵ⅰ23、阀门ⅰ24、料液箱25、送料软管ⅱ26、高压泵ⅱ27、阀门ⅱ28、固定板29和上下晃动气缸30;萃取剂箱21左侧壁的下部与送料软管ⅰ22的右上端设置为固定连接,送料软管ⅰ22与萃取剂箱21相连通,高压泵ⅰ23安装在送料软管ⅰ22上,阀门ⅰ24安装在送料软管ⅰ22上,阀门ⅰ24设置在高压泵ⅰ23的下方,送料软管ⅰ22设置在萃取筒1的左侧,送料软管ⅰ22的下端为封闭式设置,料液箱25右侧壁的下部与送料软管ⅱ26的左上端设置为固定连接,送料软管ⅱ26与料液箱25相连通,高压泵ⅱ27安装在送料软管ⅱ26上,阀门ⅱ28安装在送料软管ⅱ26上,阀门ⅱ28设置在高压泵ⅱ27的下方,送料软管ⅱ26设置在萃取筒1的右侧,送料软管ⅱ26的下端为封闭式设置,萃取剂箱21和料液箱25的底部均与固定板29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高压泵ⅰ23和高压泵ⅱ27的底部均与固定板29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板29的底部与上下晃动气缸30伸缩杆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上下晃动气缸30的底部与萃取筒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混合反应装置3包括有上隔板31、左上喷液管32、右上喷液管33、右下喷液管34、左下喷液管35和下隔板36;上隔板31设置在萃取筒1内的上部,上隔板31与萃取筒1的内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上隔板31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孔,左上喷液管32和右上喷液管33均设置在上隔板31的上方,左上喷液管32插在右上喷液管33内,萃取筒1左侧壁的上部开有孔,左上喷液管32通过萃取筒1左侧壁的上部的孔向左伸出到萃取筒1外,左上喷液管32与萃取筒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上喷液管32的左端与送料软管ⅰ22的右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左上喷液管32位于右上喷液管33内的部分上开有若干个孔,萃取筒1右侧壁的上部开有孔,右上喷液管33通过萃取筒1右侧壁的上部的孔向右伸出到萃取筒1外,右上喷液管33与萃取筒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右上喷液管33的右端与送料软管ⅱ26的左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右下喷液管34和左下喷液管35均设置在上隔板31的下方,左下喷液管35插在右下喷液管34内,萃取筒1左侧壁的中部开有孔,左下喷液管35通过萃取筒1左侧壁的中部的孔向左伸出到萃取筒1外,左下喷液管35与萃取筒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下喷液管35的左端与送料软管ⅰ22的右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左下喷液管35位于右下喷液管34内的部分上开有若干个孔,萃取筒1右侧壁的中部开有孔,右下喷液管34通过萃取筒1右侧壁的中部的孔向右伸出到萃取筒1外,右下喷液管34与萃取筒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右下喷液管34的右端与送料软管ⅱ26的左侧壁设置为固定连接,下隔板36设置在右下喷液管34和左下喷液管35的下方,下隔板36开有若干个孔,下隔板36位于萃取筒1内,下隔板36与萃取筒1的内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还包括有上下气缸41、上下伸缩杆42、挡板43、柱塞44、搅拌电机45和搅拌桨46;上下气缸41的底部与萃取筒1的内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上下气缸41与上下伸缩杆42的下端相连接,上下伸缩杆42的上端与挡板43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挡板43的顶部焊接有若干个柱塞44,柱塞44与下隔板36的孔相对应,挡板43设置在下隔板36的下方,柱塞44与下隔板36的孔相匹配,挡板43和柱塞44均与下隔板36设置为活动连接,搅拌电机45设置在上下晃动气缸30的左侧,搅拌电机45与萃取筒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萃取筒1的顶部开有孔,搅拌电机45的输出轴通过萃取筒1顶部的孔伸入到萃取筒1内,搅拌电机45输出轴的下端与搅拌桨46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搅拌桨46位于萃取筒1内的右上喷液管33的上方,搅拌电机45和搅拌桨46均为左右对称式设置。

还包括有收料液缸51、托板52和小万向轮53;收料液缸51位于排料液管9的正下方,收料液缸51放置在托板52上,托板52底部焊接有若干个小万向轮53,小万向轮53设置在底座7的上方,小万向轮53与底座7设置为活动连接。

旋转电机8的转速设置为600-1800r/min,上下晃动气缸30的缸径设置为400-800mm,上下晃动气缸30的行程设置为1-4m,上下气缸41的缸径设置为30-150mm,上下气缸41的行程设置为2-6m,搅拌电机45的转速设置为400-1600r/min。

工作原理:因为本发明包括有萃取筒1、料剂输送装置2、混合反应装置3、大轴承4、l形连接杆5、大万向轮6、底座7、旋转电机8、排料液管9和排料液阀门10,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料剂输送装置2将萃取剂溶液和氯化稀土溶液输送到混合反应装置3内,再通过混合反应装置3进行混合后洒入到萃取筒1内,同时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8进行转动,旋转电机8带动萃取筒1进行旋转,从而带动萃取筒1内的萃取剂溶液和氯化稀土溶液进行旋转搅拌,使两种溶液进行更好的混合。当对萃取筒1内的萃取剂溶液和氯化稀土溶液进行旋转搅拌一定的时间后,再对其进行静置一定的时间,氯化稀土溶液中的稀土元素被萃取剂溶液中的萃取剂萃取,两种不同的溶液进行传质。当传质完成后,失去稀土元素的氯化稀土溶液变成萃余液,得到稀土元素的萃取剂溶液变成萃取液,两者形成明显的上下分层。然后工作人员打开排料液阀门10,通过排料液管9先将萃余液排出到其它收集装置内,当萃余液排出完毕后,再换上新的其它收集装置,然后通过排料液管9将萃取液排出到新的其它收集装置内即可。大轴承4和l形连接杆5为萃取筒1提供支撑,大万向轮6为萃取筒1提供旋转支撑。

因为料剂输送装置2包括有萃取剂箱21、送料软管ⅰ22、高压泵ⅰ23、阀门ⅰ24、料液箱25、送料软管ⅱ26、高压泵ⅱ27、阀门ⅱ28、固定板29和上下晃动气缸30,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先将萃取剂溶液加入到萃取剂箱21内,然后再将氯化稀土溶液加入到料液箱25内,然后工作人员启动上下晃动气缸30进行伸缩动作,上下晃动气缸30通过固定板29带动萃取剂箱21和料液箱25进行上下晃动,从而分别对萃取剂溶液和氯化稀土溶液进行上下晃动,使两种溶液更加的均匀,为后续的混合提供方便。然后工作人员分别打开阀门ⅰ24和阀门ⅱ28,并分别启动高压泵ⅰ23和高压泵ⅱ27,萃取剂溶液通过送料软管ⅰ22高速流入到与之连接的混合反应装置3内,再通过混合反应装置3进入到萃取筒1内,氯化稀土溶液通过送料软管ⅱ26高速流入到与之连接的混合反应装置3内,再通过混合反应装置3进入到萃取筒1内。

因为混合反应装置3包括有上隔板31、左上喷液管32、右上喷液管33、右下喷液管34、左下喷液管35和下隔板36,而且左上喷液管32插在右上喷液管33内,左上喷液管32位于右上喷液管33内的部分上开有若干个孔,左下喷液管35插在右下喷液管34内,左下喷液管35位于右下喷液管34内的部分上开有若干个孔,同时左上喷液管32和左下喷液管35的右端也可以设置为封闭式,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送料软管ⅰ22将萃取剂溶液高速输送到左上喷液管32和左下喷液管35内,并通过左上喷液管32和左下喷液管35分别在右上喷液管33和右下喷液管34内高速喷出,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送料软管ⅱ26将氯化稀土溶液高速输送到右上喷液管33和右下喷液管34内,并通过右上喷液管33和右下喷液管34高速喷出,并分别与左上喷液管32和左下喷液管35喷出的萃取剂溶液混合在一起,然后一起进入到萃取筒1内,并在萃取筒1内进行立体混合搅拌,然后再通过上隔板31和下隔板36的孔向下流入到萃取筒1的内底部,并在萃取筒1的内底部进行静置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上下气缸41、上下伸缩杆42、挡板43、柱塞44、搅拌电机45和搅拌桨46,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上下气缸41进行动作,上下气缸41通过上下伸缩杆42带动挡板43和柱塞44向上进行运动,并将柱塞44插入到下隔板36的孔内,然后工作人员启动搅拌电机45进行旋转,搅拌电机45带动搅拌桨46对萃取筒1内上隔板31上方的萃取剂溶液和氯化稀土溶液进行搅拌,使两种溶液更好的进行混合传质。然后工作人员再启动上下气缸41进行动作,上下气缸41通过上下伸缩杆42带动挡板43和柱塞44向下进行运动,柱塞44将挡住的下隔板36的孔打开,然后下隔板36上方的混合液和上隔板31上方的混合液自上而下流入到萃取筒1的内底部,并在萃取筒1的内底部进行静置,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柱塞44再一次的将下隔板36的孔挡住,在萃取筒1内底部静置混合液的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料剂输送装置2和混合反应装置3继续向萃取筒1内输送溶液,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因为还包括有收料液缸51、托板52和小万向轮53,收料液缸51放置在托板52上,托板52底部焊接有若干个小万向轮53,小万向轮53设置在底座7的上方,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排料液管9分别将萃余液和萃取液排出到收料液缸51内,然后再通过小万向轮53将收料液缸51移动到需要的地方。

因为旋转电机8的转速设置为600-1800r/min,所以搅拌效果更好,上下晃动气缸30的缸径设置为400-800mm,上下晃动气缸30的行程设置为1-4m,上下气缸41的缸径设置为30-150mm,上下气缸41的行程设置为2-6m,所以运行更加平稳,性能更加安全可靠,搅拌电机45的转速设置为400-1600r/min,所以搅拌效率更高,混合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