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轴承套圈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9765发布日期:2018-06-15 22:1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微型轴承套圈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具体涉及微型轴承套圈自动上料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微型轴承特别是直径小于10mm的零件,传统手工上、下料难度较大,操作人员需要逐一完成零件对正、装卡等工作,高强度条件下人员需要轮换休息,严重影响生产效率。需要一种装置能够实现自动上下料,从而解放操作者,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微型轴承套圈磨削过程中采用人工上料劳动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而提出微型轴承套圈自动上料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料斗,料斗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储料腔和出料通道,且储料腔与出料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料斗由前板和背板组成,前板和背板均是长方形板体,前板的两端与背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储料腔是轮廓由上至下依次缩小的锥形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腔体的锥度为60°~80°。

进一步的,料斗的上方设有冷却液出口,且冷却液出口位于储料腔的上方。

进一步的,前板上设有多个固定孔。

进一步的,出料通道的的宽度大于轴承外圈的外径小于轴承外圈外径的两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加工成本40%左右,结构简单可靠。完全能够实现零件的自动装填,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工作负担,提高生产效率两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微型轴承套圈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料斗1,料斗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储料腔1-1和出料通道1-2,且储料腔1-1与出料通道1-2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微型轴承套圈自动上料装置的料斗1由前板1-3和背板1-4组成,前板1-3和背板1-4均是长方形板体,前板1-3的两端与背板1-4的两端固定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微型轴承套圈自动上料装置的储料腔1-1是轮廓由上至下依次缩小的锥形腔体。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微型轴承套圈自动上料装置的锥形腔体的锥度B为60°~80°。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微型轴承套圈自动上料装置的料斗1的上方设有冷却液出口2,且冷却液出口2位于储料腔1-1的上方。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微型轴承套圈自动上料装置的前板1-3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3-1。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微型轴承套圈自动上料装置的出料通道1-2的的宽度W大于轴承外圈3的外径小于轴承外圈3外径的两倍。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工作原理

轴承套圈3预先码放在料斗1内的储料腔1-1内,受冷却液推力及自重,由料斗1下方出料通道1-2逐一漏出,出料通道1-2对应磨削工具支点,当工件落入支点后由电磁卡盘吸住稳定,然后开始磨削加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