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锰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8944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锰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锰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氧化石墨烯,因其较大的表面积、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性能,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石墨为原料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hummers法,其特点是用kmno4和浓硫酸作为氧化剂制备氧化石墨烯。

然而,现有的hummers法需要繁琐的控温过程,通常由低温、中温和高温三个步骤,能耗较高;同时,过量的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加入增加了后续双氧水的用量,直接增加了制备成本;而且,传统的分离过程需要离心,也是能耗较高的工序。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需要提供一种更好的制备功能化石墨烯的方法,尤其是对氧化石墨烯的现有制备方法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mno3+作为插层剂在制备嵌锰石墨烯中的应用,嵌锰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一种低密度的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mno3+作为插层剂在制备嵌锰石墨烯中的应用。

插层剂:石墨层间连接紧密,为了促使其剥离,制备出具有较低片层的石墨烯或石墨烯衍生物,需要将极性分子插层到石墨层间,增大其层间距,这类插层到片层间的极性分子即为插层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锰石墨烯。

其中,所述的嵌锰石墨烯为紫色。

其中,所述的嵌锰石墨烯包含如下结构:

其中,r为h、oh、hso4、mno4、cooh或氢键相连的h2o;本发明使用的插层剂mno3+为平面结构,这就使得mno3+作为插层剂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就能够较容易地嵌入到石墨片层间。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嵌锰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石墨的预处理:25±2℃下,取石墨、硝酸钠和浓硫酸,混匀,得混合物a;

②、制备mno3+:25±2℃下,取硝酸钠、高锰酸钾和浓硫酸,混匀,得混合物b;

③、mno3+作为插层剂制备嵌锰石墨烯:25±2℃下,将混合物b加入到混合物a中,进行反应,得嵌锰石墨烯。

本发明制备嵌锰石墨烯可能的机理是:预处理后的石墨粉,其表面含有羟基(类似膨胀石墨粉),与mno3+反应,使平面结构的mno3+与羟基氧结合并放出氢离子,mno3+的平面构型转化为-mno4的四面体结构并连接在氧化石墨烯表面,使得石墨片层间距增大,有利于mno3+进一步插层。

其中,r为h、oh、hso4、mno4、cooh或氢键相连的h2o。

其中,步骤①中,所述石墨与硝酸钠的重量比为1:0.8~1.2,优选为1:0.9~1.1;所述石墨与浓硫酸的重量体积比为1:40~50g/ml,优选为1:44~48g/ml。

其中,步骤②中,所述硝酸钠与高锰酸钾的重量比为1:5~10,优选为1:5~6;所述硝酸钠与浓硫酸的重量体积比为1:140~150g/ml,优选为1:144~148g/ml。

其中,步骤①和②中,所述浓硫酸的含水量在2%w/w以内,优选为1%~2%w/w。

其中,步骤③中,所述混合物b是分次加入到混合物a中的,两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5~25分钟,优选为18~22分钟,更优选为20分钟;每次将2~5体积份的混合物b加入到20~25体积份的混合物a中;步骤③中,混合物b的总量为70~80体积份;优选的,混合物b的总量为70~75体积份。

上述嵌锰石墨烯在制备氧化石墨烯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密度为1.00~1.08g/ml。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嵌锰石墨烯;

b、25±2℃下,取嵌锰石墨烯,加入双氧水,得氧化石墨烯。

其中,步骤b中,所述双氧水中的过氧化氢含量为27.5%~30%w/w;所述嵌锰石墨烯与双氧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2~10g/ml,优选为1:5~10g/ml。

本发明使用具有平面结构的mno3+作为插层剂,其制备方法为方程(3):

(1)2kmno4+h2so4=mn2o7+k2so4+h2o(2:1)

(2)2kmno4+2h2so4=mno3++hso4-+hmno4+k2so4+h2o(1:1)

(3)kmno4+3h2so4=k++mno3++3hso4-+h3o+(1:3)

反应式(1)和(2)是目前现有技术的主要机理,本发明是在浓h2so4过量的情况下制备的,式(3)为本发明制备mno3+的主要反应,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制备mno3+消耗的kmno4的量比较小,而且反应后的mno3+和浓硫酸能够以液体的形式分离出反应体系,可以回收利用。

与现有的hummers法相比,本发明以mno3+作为插层剂来制备嵌锰石墨烯,再进一步制备氧化石墨烯,其反应条件温和,全程在室温下操作,不需要中温、低温和高温等繁琐的操作和控制,其中,mno3+和浓硫酸能够以液体的形式分离出反应体系,可以再次使用,极为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无需双氧水等进行废水处理,环境友好,而且,本发明氧化石墨烯的密度小,可以用类似浮选法进行分离,简便易行,非常适合产业上的应用。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嵌锰石墨烯中间产物的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6正在制备氧化石墨烯的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6反应完全的氧化石墨烯的外观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6所制得的氧化石墨烯真空干燥后的外观图;

图5为本发明实验例1绘制的mno3+浓度与458.5nm处最大吸收值的标准曲线;

图6为本发明实验例2对氧化石墨烯红外光谱测试图;

图7为本发明实验例2所测得的x射线表面光电子能谱图;

图8为本发明实验例2所测得的原子力显微镜图谱;

图9为对比例1所制得中间产物的外观图;

图10为对比例1所制得氧化石墨烯的外观图;

图11为对比例2所制得氧化石墨烯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实施例1本发明嵌锰石墨烯的制备

(1)取0.5g石墨粉、0.5g硝酸钠和23ml浓硫酸(98%w/w),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h,混匀,得到混合物a。

(2)取0.5g硝酸钠粉末、3g高锰酸钾和73ml浓硫酸(98%w/w),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h,混匀,得到混合物b。

(3)每次取4ml混合物b加入到上述混合物a中,每隔20分钟重复一次,直至混合物b加完,然后搅拌4小时,得到紫色的嵌锰石墨烯,如图1所示。

实施例2本发明嵌锰石墨烯的制备

(1)取0.5g石墨粉、0.45g硝酸钠和22ml浓硫酸(98%w/w),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h,混匀,得到混合物a。

(2)取0.5g硝酸钠粉末、2.5g高锰酸钾和70ml浓硫酸(98%w/w),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h,混匀,得到混合物b。

(3)每次取3ml混合物b加入到上述混合物a中,每隔25分钟重复一次,直至混合物b加完,然后搅拌5小时,得到紫色的嵌锰石墨烯。

实施例3本发明嵌锰石墨烯的制备

(1)取0.5g石墨粉、0.55g硝酸钠和24ml浓硫酸(98%w/w),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h,混匀,得到混合物a。

(2)取0.5g硝酸钠粉末、5g高锰酸钾和75ml浓硫酸(98%w/w),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h,混匀,得到混合物b。

(3)每次取4ml混合物b加入到上述混合物a中,每隔22分钟重复一次,直至混合物b加完,然后搅拌6小时,得到紫色的嵌锰石墨烯。

实施例4本发明嵌锰石墨烯的制备

(1)取0.5g石墨粉、0.4g硝酸钠和20ml浓硫酸(98%w/w),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h,混匀,得到混合物a。

(2)取0.5g硝酸钠粉末、3g高锰酸钾和72ml浓硫酸(98%w/w),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h,混匀,得到混合物b。

(3)每次取2ml混合物b加入到上述混合物a中,每隔15分钟重复一次,直至混合物b加完,然后搅拌7小时,得到紫色的嵌锰石墨烯。

实施例5本发明嵌锰石墨烯的制备

(1)取0.5g石墨粉、0.6g硝酸钠和25ml浓硫酸(98%w/w),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h,混匀,得到混合物a。

(2)取0.5g硝酸钠粉末、4g高锰酸钾和74ml浓硫酸(98%w/w),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h,混匀,得到混合物b。

(3)每次取4ml混合物b加入到上述混合物a中,每隔18分钟重复一次,直至混合物b加完,然后搅拌8小时,得到紫色的嵌锰石墨烯。

实施例6利用嵌锰石墨烯制备氧化石墨烯

取20g嵌锰石墨烯,加入100ml双氧水(30%w/w),得到金黄色的氧化石墨烯,如图2所示,反应完全后的氧化石墨烯如图3所示。将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经真空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呈金黄色海绵状,如图4所示。

实施例7利用嵌锰石墨烯制备氧化石墨烯

取20g嵌锰石墨烯,加入40ml双氧水(30%w/w),得到金黄色的氧化石墨烯。将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经真空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呈金黄色海绵状。

实施例8利用嵌锰石墨烯制备氧化石墨烯

取20g嵌锰石墨烯,加入200ml双氧水(27.5%w/w),得到金黄色的氧化石墨烯。将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经真空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呈金黄色海绵状。

实施例9利用嵌锰石墨烯制备氧化石墨烯

取20g嵌锰石墨烯,加入80ml双氧水(28%w/w),得到金黄色的氧化石墨烯。将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经真空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呈金黄色海绵状。

实施例10利用嵌锰石墨烯制备氧化石墨烯

取20g嵌锰石墨烯,加入150ml双氧水(29%w/w),得到金黄色的氧化石墨烯。将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经真空干燥后得到的样品呈金黄色海绵状。

以下通过实验例的方式来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

1、绘制mno3+标准曲线

(1)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0998g高锰酸钾于10ml具塞比色皿中,用98%的浓硫酸定容至10.00ml,震荡均匀,超声30s。

(2)分别取上述溶液1000μl,500μl,250μl,125μl,63μl,30μl,配置成浓度为0.009714mol/l,0.004857mol/l,0.002435mol/l,0.001218mol/l,0.0006988mol/l,0.0002914mol/l的溶液,放入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测定458.5nm处最大吸收值,得到mno3+浓度与458.5nm处最大吸收值的标准曲线,如图5所示。

2、测定上层清液中mno3+的物质的量

取实施例1中步骤(2)所得混合物b的上层清液,也就是反应前的上层清液,以及实施例1中步骤(3)中反应结束后的上层清液300μl于10毫升比色管中,加入浓硫酸稀释定容至10.00毫升,颠倒混合均匀,取出至比色皿中,测量其458.5nm吸光度。

将测得的458.5nm吸光度,对照上述绘制的mno3+浓度与458.5nm处最大吸收值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反应前,反应物的锰含量为0.01903mol,反应结束时剩余0.008749mol。

我们将mno3+和浓硫酸以液体的形式分离出反应体系,循环使用,极为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该方法节省反应试剂的物质的量为45.94%。

实验例2氧化石墨烯的表征与测试

1、红外光谱测试

对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得的氧化石墨烯进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结果表明在1630cm-1、1430cm-1和1178cm-1处有吸收峰。红外光谱中1630cm-1处的吸收峰,表明氧化石墨烯具有典型的羰基结构;红外光谱中的1430cm-1处的吸收峰,表明氧化石墨烯具有羟基结构。在1178cm-1处的红外吸收表明具有环氧基官能团。其红外光谱符合典型的氧化石墨烯特征。

2、x射线表面光电子能谱

该氧化石墨烯固体的c1s谱图分析表明该氧化石墨烯碳元素含量为58.51%,氧元素含量为36.29%,c:o为1.61,具有明显氧化石墨烯特征,如图7所示。

3、原子力显微镜图谱

对本发明所得的氧化石墨烯进行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本发明氧化石墨烯片层厚度为1.131nm,约为2-3层的叠合。

对比例1

1、制备中间产物

将步骤(1)中浓硫酸的用量改为0ml,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施例1的方法,得到褐色油状的中间产物,如图9所示。

2、制备氧化石墨烯

以上述褐色油状的中间产物为原料,重复实施例1的方法,得到土黄色带有黑色杂质的氧化石墨烯,产品质量差,如图10所示。

对比例2

1、制备中间产物

将步骤(3)混合物b加入混合物a的时间间隔改为40分钟,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施例1的方法,得到中间产物。

2、制备氧化石墨烯

以上述中间产物为原料,重复实施例1的方法,得到土黄色的氧化石墨烯,产品质量差,如图11所示。

由对比例1和对比例2可知只有在本发明的特定配比和反应条件下,才能制得本发明嵌锰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

综上,本发明的反应条件温和,全程在室温下操作,不需要中温、低温和高温等繁琐的操作和控制,其中,mno3+和浓硫酸能够以液体的形式分离出反应体系,可以再次使用,极为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而且,本发明氧化石墨烯的密度小,可以用类似浮选法进行分离,简便易行,非常适合产业上的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