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止痛剂的旋光苯基嘧啶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77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作止痛剂的旋光苯基嘧啶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嘧啶化合物,其制备,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制剂以及该化合物在治疗中的应用。
EP-A-21121中公开了一组3,5-二氨基-6-(取代苯基)-1,2,4-三嗪类化合物,它们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紊乱的治疗,如对癫痫病的治疗具有活性。这种三嗪化合物之一为3,5-二氨基-6-(2,3-二氯苯基)-1,2,4-三嗪(或称作拉莫三嗪)。
EP-0372934-A中公开了可用于治疗CNS紊乱的嘧啶化合物。EP-0372934-A的实施例18公开了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
本发明提供了式(I)嘧啶化合物及其酸加成盐
式(I)嘧啶称作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其中基本上不含相应的S(+)对映体S(+)-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所述S(+)对映体具有式(II)结构
较之拉莫三嗪,本发明的R(-)对映体具有更需要的性质对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的活性较低,而在镇痛和抗惊厥试验中具有较高活性。本发明化合物还显示出比S(+)对映体具有更需要的特性。例如-R(-)对映体比S(+)对映体具有更好的药动力学分布,例如不易被快速代谢,因而具有更长的半衰期(作用持续时间);-R(-)对映体显示出优于S(+)对映体的镇痛活性;-R(-)对映体显示出优于S(+)对映体的抗惊厥活性;和-较之S(+)对映体,R(-)对映体显示出较低的抗DHFR活性。
令人惊奇的是R(-)对映体在所有这些方面都优于S(+)对映体。所得R(-)对映体为基本纯净的。例如,R(-)对映体S(+)对映体的比例可为至少94∶6,如至少98∶2或至少99∶1。优选所得的R(-)对映体具有至少99.5%异构纯度。
R(-)对映体及其酸加成盐可以用本发明的下述第一种方法制备,该方法包括(i)用合适的手性酸拆分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并重结晶所得盐,得到实质上仅由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的盐组成的盐;和(ii)如果需要的话,将所得重结晶盐转化成游离碱或其它合适的酸加成盐。
拆分步骤(i)是在合适的溶剂中借助合适的手性酸完成。所述酸优选为(-)-二苯甲酰基-L-酒石酸。其它合适酸可以通过试验确定。优选溶剂为乙醇。同样,其它合适的溶剂也可通过试验确定。
所得的可分离盐主要由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盐组成。其中可能存在微量S(+)对映体盐。R(-)对映体盐的比例可通过进行一次或多次(如两或三次)步骤(i)中所述的重结晶提高。
为此,可将拆分得到的结晶盐溶解到用于重结晶的溶剂中。这一过程可通过温热完成。从所形成的溶液中重结晶出盐,这可通过使溶液冷却实现。溶剂可以为乙醇。从而可提高其中R(-)对映体盐的比例,直至基本纯净,即其中实质上仅存在R(-)对映体盐。
拆分步骤所得的母液和每一次重结晶所得的母液中富含S(+)对映体。这些母液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或全部母液可用碱如氢氧化钠处理以除去任何残留的手性酸,从而得到游离碱。所得游离碱可加以干燥。
然后,将富含S(+)对映体的游离碱转化成外消旋物。此过程可通过在溶剂(如甲苯)中加热回流如12至48小时完成。如此得到的外消旋物然后可再循环到本方法的步骤(I)中,从而可提高收率。
步骤(i)得到的盐为用于拆分的手性酸与R(-)对映体(其中基本上无S(+)对映体)形成的盐。此盐可按照本方法步骤(ii)转化成游离碱或其它酸加成盐。例如将手性酸和R(-)对映体形成的盐用碱(如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得到游离碱。然后将游离碱再转化成酸加成盐。
步骤(ii)中形成的适宜的酸加成盐包括与有机酸或无机酸形成的盐。这类酸加成盐一般为药学上可接受的。因此,合适的盐包括与下述酸形成的盐盐酸,氢溴酸,硫酸,柠檬酸,酒石酸,磷酸,乳酸,丙酮酸,乙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草酰乙酸,甲磺酸,乙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磺酸和羟乙磺酸。这些盐可通过反应游离碱和适宜的酸来制备。优选的盐包括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甲磺酸盐和羟乙磺酸盐。其中盐酸盐和甲磺酸盐特别适合静脉内施用。
另一方面,R(-)对映体及其酸加成盐还可以按照本发明的下述第二种方法制备,该方法包括(a)用合适的手性酸拆分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并重结晶所生成的盐,以得到实质上仅由(-)-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的盐组成的盐;(b)如果需要的话,将所得重结晶盐转化成游离碱或其它盐;(c)在(-)-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或所生成的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不发生外消旋作用的条件下,氟化步骤(a)所得的重结晶盐或步骤(b)所得的游离碱或所述的其它盐;和(d)如果需要的话,将所形成的氟化化合物转化成游离碱或转化为其适宜的酸加成盐。
拆分步骤(a)是在合适的溶剂中借助合适的手性酸完成。所述酸优选为(+)-二-对甲苯酰基-D-酒石酸。其它合适酸可以通过试验确定。优选溶剂为乙醇。同样,其它合适的溶剂也可通过试验确定。
所得的可分离盐主要由(-)-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盐组成。其中可能存在微量(+)对映体盐。其中(-)对映体盐的比例可通过进行一次或多次(如两或三次)步骤(a)中所述的重结晶增高。
为此,可将拆分得到的结晶盐溶解到用于重结晶的溶剂中。这一过程可通过温热完成。从所形成的溶液中重结晶出盐,此过程可通过使溶液冷却实现。溶剂可以为乙醇。这样可提高其中(-)对映体盐的比例,直至基本纯净,即其中实质上仅存在(-)对映体盐。
拆分步骤得到的母液和每次重结晶步骤得到的母液中富含(+)对映体。这些母液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或全部母液可用碱如氢氧化钠处理以除去任何残留的手性酸,从而得到游离碱。所得游离碱可加以干燥。
然后,将富含S(+)对映体的游离碱转化成外消旋物。此过程可通过在溶剂(如甲苯)中加热回流如12至48小时完成。如此得到的外消旋物然后可再循环到本方法的步骤(a)中,从而可提高收率。
这些步骤中得到的盐为用于拆分的手性酸与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的(-)对映体形成的盐。所述(-)对映体具有式(III)结构
(+)对映体则具有式(IV)结构
手性酸与(-)对映体(其中基本上无(+)对映体)形成的盐可按照本方法的步骤(b)转化成游离碱或另一种盐。手性酸盐可用碱(如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以得到游离碱。
(-)-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的氟化在步骤(c)中进行。所述(-)对映体可以盐或游离碱形式存在。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所述(-)对映体都基本上不含(+)对映体。因而,实际上仅有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生成。
氟化是在6-羟甲基和6-氟甲基(-)对映体不发生外消旋作用的条件下进行。因此温度应当低于80℃,例如低于50℃。氟化可通过例如反应(-)-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和三氟化二乙氨基硫(DAST)来完成。此反应可在-78℃下在二氯甲烷中进行。然后搅拌溶液并在4.5小时内温热至-10℃以得到(-)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
如果需要的话,可将所得的氟化化合物转化成游离碱或其酸加成盐。适宜的酸加成盐见上所述。这些盐可通过用适宜的酸处理游离碱形式的R(-)对映体制得。
本发明第一种方法以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为原料。所述原料可用下述两种方法制备方法1在例如甲苯/甲醇混合物中采用硼氢化钠完全还原2,3-二氯苯甲醛。在分解了过量的硼氢化钠之后,用甲磺酰氯处理所得的2,3-二氯苄醇悬浮液,得到甲磺酸酯,此化合物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与氰化钾水溶液反应,直接转化成2,3-二氯苯基乙腈。
在甲醇钠存在下,使2,3-二氯苯基乙腈和氟乙酸乙酯在甲醇中进行Claisen型缩合,产生烯醇钠。调节pH值,得到粗制2-(2,3-二氯苯基)-4-氟-3-羟基-2-丁烯腈。
2-(2,3-二氯苯基)-4-氟-3-羟基-2-丁烯腈的烷基化适宜在碳酸钾存在下,在二甲基甲酰胺中采用乙基碘进行,从而得到粗制2-(2,3-二氯苯基)-3-乙氧基-4-氟-2-丁烯腈。
在甲醇钠存在下,在甲醇中偶联2-(2,3-二氯苯基)-3-乙氧基-4-氟-2-丁烯腈和盐酸胍得到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
方法2在甲醇中采用硼氢化钠的碱性溶液完全还原2,3-二氯苯甲醛,得到2,3-二氯苄醇。
在甲苯中用甲磺酰氯处理2,3-二氯苄醇得到甲磺酸酯,然后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用氰化钾水溶液处理直接将此化合物转化成2,3-二氯苯基乙腈。
在叔丁醇钾存在下,使2,3-二氯苯基乙腈和二乙氧基乙酸乙酯在二甲氧基乙烷中进行Claisen型缩合,得到烯醇钾。采用乙基碘烷基化烯醇钾,产生粗制2-(2,3-二氯苯基)-3,4,4-三乙氧基-丁-2-烯腈。
在乙醇钠存在下,在乙醇中偶联2-(2,3-二氯苯基)-3,4,4-三乙氧基-丁-2-烯腈和盐酸胍,得到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二乙氧基甲基嘧啶。
在盐酸水溶液中,在90℃下水解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二乙氧基甲基嘧啶,经冷却和中和之后,得到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甲酰基嘧啶。
在乙醇中用硼氢化钠还原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甲酰基嘧啶,得到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
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的氟化可以采用三氟化二乙氨基硫(DAST)完成。此氟化反应可以在二氯甲烷中,先在-78℃,继之在温热至-10℃的温度下进行4.5小时,得到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
本发明的第二种方法以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为原料。此原料化合物可按方法2所述制备。
式(I)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可用作止痛药。因而它们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疼痛。它们可用于改善患有疼痛的宿主(一般指人)的病症。它们可用于缓解宿主的疼痛。因此,式(I)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可用作术后痛的预止痛药;可用于治疗急性疼痛,例如术后痛如拔牙后疼痛;以及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如慢性炎性痛,神经痛和癌痛。这里所述的神经痛包括例如AIDS性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病和三叉神经痛。式(I)化合物还可以用于治疗或预防与片头痛有关的疼痛。
式(I)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可进一步用于治疗功能性肠病,包括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非心脏性胸痛,尤其是过敏性大肠综合症。过敏性大肠综合症是一种胃肠病,其特征为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但无任何器质性疾病迹象。式(I)化合物或其盐因而可用于缓解与过敏性大肠综合症有关的疼痛。从而可改善患有过敏性大肠综合症的患者的症状。
式(I)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还可用作抗惊厥药。因而它们可用于治疗癫痫。它们可用于改善患有癫痫的宿主(一般指人)的病症。它们可用于缓解宿主的癫痫症状。
另外,式(I)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还可用于治疗双相性精神障碍(又称作躁狂性抑郁)。I或II型双相性精神障碍可被治疗。式(I)化合物或其盐因而可用于改善患有双相性精神障碍的患者的病症。它们可用于缓解宿主的双相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式(I)化合物还可用于治疗单相性精神障碍。
更进一步讲,式(I)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还可用于预防或解除对依赖性诱导剂的依赖症,或用于预防或解除对依赖性诱导剂的耐受性或反耐受性。依赖性诱导剂的实例包括阿片样物质(如吗啡),CNS抑制药(如乙醇),精神兴奋药(如可卡因)和烟碱。
式(I)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也可以用于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如Alzheimer病,ALS,运动神经元病,尤其是Parkinson病。式(I)化合物还可用于治疗休克,创伤性脑损伤等疾病引起的神经变性。
因此,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式(I)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上面充分描述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进一步包括治疗患有,或易感染上面充分描述的疾病的患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患者施用治疗有效量式(I)化合物。
对宿主(特别是病人)施用的式(I)化合物或其盐的精确剂量将由主治医师的确定。不过所用剂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要治疗的确切病症及其严重程度,以及给药途径。
按游离碱计,式(I)化合物及其盐可以0.1-30mg/kg体重/天的剂量施用。对于成年人,剂量范围一般为8-2400mg/天,优选35-1050mg/天(按游离碱计)。
尽管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可以以未加工的化学品形式施用,但优选它们以药物制剂形式施用。本发明的制剂包括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和一种或多种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以及任选的其它治疗组分。载体必须是“可接受的”是指它们与制剂中的其它成分是相容的,而且对接受者是无害的。
制剂包括适于口服,胃肠外(包括皮下,真皮内,鞘内,肌内和静脉内),直肠和局部(包括经皮,经颊和舌下)途径施用的制剂,但最适宜的给药途径取决于例如接受者的病症和不适。制剂可以方便地以单位剂量形式提供,而且可通过制药领域所公知的任何方法制备。所有方法都包括混合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活性成分”)和由一种或多种辅助成分所组成的载体的步骤。一般来讲,制剂是按下所述制备均匀致密地混合活性成分和液体载体或细碎固体载体或这两种载体,然后,如果需要的话,加工成型所得产物,得到所需制剂。
片剂可通过任选地与一种或多种辅助成分一同压制或模压制得。压制片剂可通过在合适的机器中压制任选地与粘结剂,惰性稀释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混合的活性成分来制备,其中活性成分为自由流动形式,如粉末或颗粒形式。模压片剂可通过用合适的机器模压被惰性液体稀释剂湿润的粉状化合物制备。片剂可任选地包衣或刻痕,而且还可以如此配制,以便能缓慢或受控释放其中的活性成分。
胃肠外给药用制剂包括无菌注射水和非水溶液,它们含有抗氧剂,缓冲剂,制菌剂和可赋予与预定接受者的血液成等渗性的溶质;和无菌含水或非水悬浮液,其中包含悬浮剂和增稠剂。所述制剂可装入到单位剂量或多剂量容器中,如密封的安瓿和小瓶,并且也可以仅需要在使用之前当即加入无菌液体载体(例如注射用水)的冷冻干燥(冻干)形式贮藏。当场配制的注射液和悬浮液可由无菌粉末,颗粒和上述种类的片剂来制备。
用于直肠给药的制剂可以以由普通载体如可可脂,硬化脂或聚乙二醇配制的栓剂形式存在。
用于口腔(例如经颊或舌下)局部给药的制剂包括活性成分混合在调味基质如蔗糖和阿拉伯胶或黄耆胶中所形成的糖锭,和活性成分混合在基质如明胶和甘油或蔗糖以及阿拉伯胶中所形成的锭剂。
除上面特别提及的成分外,制剂中还可以包括上述制剂领域中的其它常规物质。例如,适于口服的制剂可包含调味剂。
优选的单位剂量制剂为含有上述有效日剂量,或其适当系数量的活性成分。按游离碱计,适宜为5mg-500mg,更适宜为10mg-250mg,最适宜为20mg-200mg。
下述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本发明还提供了参考实施例。
参考实施例1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的合成1.制备2,3-二氯苯基乙腈1小时内,向2,3-二氯苯甲醛(40kg,228.6摩尔)的甲苯(254升)和甲醇(40升)悬浮液中分批加入硼氢化钠(2.59kg,68.6摩尔)。搅拌混合物30分钟,然后用丙酮(20升)处理。加水(80升)分解过量的硼氢化物。向甲苯相中加入甲苯(54升)并温热悬浮液至42℃±2℃,以便在分离之前得到溶液。蒸馏有机相除去54升共沸物,并如此进行以除去水,丙酮和异丙醇。
冷却所得的2,3-二氯苄醇的甲苯溶液。向所得悬浮液中加入三乙胺(27.8kg,274.3摩尔),接着在1.5小时内(维持温度为0℃±2℃)加入甲磺酰氯(31.4kg,274.3摩尔)。
搅拌混合物1小时,然后向悬浮液中加入100升水,并剧烈搅拌混合物,然后分离。
向甲磺酸酯的甲苯溶液相中加入硫酸氢四丁基铵(15.6kg,45.8摩尔),并在40分钟内加入氰化钾(22.4kg,342.8摩尔)的水(70升)溶液。
将两相混合物搅拌过夜,分离并用水(70升)洗涤有机相。在木炭(2.8kg)和代卡利特硅藻土(dicalite)(2.8kg)存在下蒸馏甲苯相除去130kg甲苯。向残留物中加入石油醚60/80(300升),热过滤混合物并真空结晶,得到2,3-二氯苯基乙腈(30kg,72%收率)。
2.制备2-(2,3-二氯苯基)-3-乙氧基-4-氟-2-丁烯腈向2,3-二氯苯基乙腈(45kg,241.9摩尔)的甲醇(90升)悬浮液中加入30%w/w甲醇钠的甲醇溶液(113.5kg,630.6摩尔),然后加入氟乙酸乙酯(29.7kg,280.1摩尔)。搅拌反应混合物过夜并将产物从盐酸(63.7kg,648摩尔)的水(350升)溶液中沉淀出。过滤浆状液,将固体溶于乙酸乙酯,并用盐水溶液洗涤。真空蒸馏除去乙酸乙酯(100升),加入DMF(70升),继续蒸馏除去剩余的乙酸乙酯。
10分钟内,向所得的烯醇DMF溶液中加入碳酸钾(20kg,145摩尔).在70℃采用乙基碘(37.7kg,241.9摩尔)烷基化烯醇钾1.2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分配在甲苯(140升)和水(75升)之间,并水(50升)洗甲苯相。蒸除甲苯(75升),得到粗产物的甲苯溶液。
3.制备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向盐酸胍(25.4kg,266摩尔)/甲醇(60升)中加入30%w/w甲醇钠的甲醇溶液(49.2kg,273.3摩尔)。将悬浮液加热至55℃±2℃。45分钟内加入2-(2,3-二氯苯基)-3-乙氧基-4-氟-2-丁烯腈的甲苯溶液,并沸腾回流所得混合物4小时,冷却,然后倒入水(230升)中骤冷。固体沉淀用5份甲醇(25升)洗涤,得到外消旋物,系灰白色固体(26.3kg,按2,3-二氯苯基乙腈计收率38%)。
参考实施例2合成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的另一种方法1.制备2,3-二氯苄醇在1小时内,向2,3-二氯苯甲醛(500g,2.85摩尔)/甲醇(3.5升)中加入硼氢化钠(113.5g,2.975摩尔)溶在0.2N氢氧化钠(241ml)中的碱性溶液。2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到水(3.7升)中骤冷,并利用冰乙酸(125ml)调节至pH6。过滤得到2,3-二氯苄醇,为白色固体(467g,92%收率)。
2.制备2,3-二氯苯基乙腈向2,3-二氯苄醇(470.5g,2.658摩尔)/甲苯(1.97升)中加入三乙胺(322.8g,3.19摩尔)和二甲氨基吡啶(16.23g,0.13摩尔)。在1小时内加入甲磺酰氯(365.4g,3.19摩尔)。2小时后,水洗甲苯溶液。
向甲磺酸酯的甲苯溶液中加入硫酸氢四丁基铵(180.5g,0.53摩尔)的水(641ml)溶液,接着加入氰化钾(259.6g,3.987摩尔)的水(712ml)溶液。搅拌两相反应混合物过夜,分离并用水(1069ml)洗有机相。真空除去甲苯,产物用石油醚60/80(1069ml)沉淀,过滤并用石油醚60/80(356ml)洗涤,得到粗制2,3-二氯苯基乙腈(406g,83%收率)。
3.制备2-(2,3-二氯苯基)-3,4,4-三乙氧基-丁-2-烯腈向2,3-二氯苯基乙腈(100g,0.54摩尔)/二甲氧基乙烷(750ml)和二乙氧基乙酸乙酯(142g,0.81摩尔)中一次性加入叔丁醇钾。沸腾回流混合物4.25小时,冷却,然后加入乙基碘(169.8g,1.08摩尔),随后在65℃加热过夜。冷却混合物并浓缩,所得残留物分配在水(1.5升)和乙酸乙酯(1升)之间。水溶液用乙酸乙酯(1升)提取,合并的有机相用水(500ml)洗涤,MgSO4干燥,并真空蒸发,得到所需的烯醇醚,为一油状物,该产物不需进一步纯化而直接使用。
4.制备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二乙氧基甲基嘧啶向盐酸胍(308.1g,3.24摩尔)中加入乙醇钠/乙醇(1.15kg,3.54摩尔)和乙醇(3升)。向所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粗制烯醇醚(664g,1.62摩尔)和另一份乙醇(1.85升)。室温反应2小时后,将混合物加热至65℃反应过夜,浓缩得到残留物,然后倒入水(5升)中骤冷。过滤沉淀,水(1升)洗,并分配到温热乙酸乙酯(9升)和水(1升)之中。浓缩有机相并过滤,得到二乙氧基甲基嘧啶(207g)。浓缩母液成残留物,用异丙醇(2.5升)重结晶,另外得到159g,总收率为266g(63%)。
5.制备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甲酰基嘧啶向盐酸(232ml/水(6.5升)中加入二乙氧基甲基嘧啶(315g,0.88摩尔)。加热混合物至90℃反应2小时,冷却,然后中和,得到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甲酰基嘧啶,为低聚衍生物(218g,87%收率)。
6.制备(+/-)-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方法A向上述甲酰基嘧啶(64g,0.23摩尔)的乙醇(343ml)悬浮液中加入硼氢化钠(3.4g,0.09摩尔)。利用TLC法确定反应完成后加入乙酸乙酯(262ml),并搅拌混合物过夜,过滤并用乙醇洗涤。
将固体在水(2升)中浆化,过滤,水(1升)洗并干燥,得到膏状固体(43.8g,68%)。通过浓缩乙醇滤液成残留物和在乙酸乙酯(5体积量)浆化,得到第二批所需产物(4.3g,6.6%)。总产量(48.14g,75%)。
方法B向上述甲酰基嘧啶(52.3g,0.18摩尔)的乙醇(250ml)浆状液中加入硼氢化钠(5g,0.13摩尔)。室温搅拌所得悬浮液至反应完全为止,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TLC)测定。然后加水(750ml)。过滤浆状物并用水(3×250ml)洗涤,干燥,得到所需产物(40.8g,78%收率)。
7.制备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将外消旋羟甲基嘧啶(125g,438.6摩尔)在二氯甲烷(1.25升)中冷却至-78℃。一次性加入三氟化二乙氨基硫(DAST)(291.67g,2193摩尔)。在-78℃下搅拌所得混合物1小时,然后温热至-10℃,并在此温度下搅拌4.5小时。在90分钟内加入碳酸氢钠饱和溶液(3.5升)至pH7。从有机沉淀中滗出水相和有机相,分离并用乙酸乙酯(3×1.5升)提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并用盐水溶液洗涤,用Na2SO4和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黄色固体。将其与橙色固体合并并用甲醇研制,得到所需产物,为白色固体。通过浓缩甲醇液体可以得到又一批产物(110g,87%)。
参考实施例3采用手性酸拆分1.一般方法将10-4摩尔手性酸与10-4摩尔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或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混合。向此混合物中加入1ml无水乙醇。温热混合物使固体溶解,然后使之结晶。滗析并洗涤,得到所生成的盐,然后采用手性位移试剂(R-2,2,2-三氟-9-蒽基乙醇)进行手性HPLC或NMR分析。下列手性酸被测试1.(+)-二苯甲酰基-D-酒石酸一水合物.
2.(+)-二-对甲苯酰基-D-酒石酸.
3.(-)-二苯甲酰基-L-酒石酸一水合物.
4.(-)-二-对甲苯酰基-L-酒石酸.
5.(S)(+)O′-乙酰基扁桃酸.
6.1R(-)樟脑-10-磺酸.
7.R(-)扁桃酸.
8.S(+)扁桃酸.
9.1R,3R,4R,5R(-)奎尼酸.
10.L(-)苹果酸.
11.L(+)酒石酸.
12.(+)酒石酸(右旋).
13.1R,3S(+)樟脑酸.
14.L(-)酒石酸.
15.(1S)(+)3-溴樟脑-10-磺酸一水合物.
16.S(+)磷酸氢1,1-联萘2,2′-二基酯.
17.R(-)磷酸氢1,1-联萘2,2′二基酯.
18.D(+)苹果酸。
19.(1S)(+)樟脑-10-磺酸.
20.2,34,6-二-O,O-异丙叉-2-酮-L-葡糖酸一水合物.
2.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结晶由所用的20种酸得到的15种盐。只有(-)-二苯甲酰基-L-酒石酸和(+)-二苯甲酰基-D-酒石酸能够进行拆分,而且前者提供了增大的R(-)对映体与S(+)对映体之比。
3.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结晶由所用的20种酸得到的11种盐。其中,(+)-二-对甲苯酰基-D-酒石酸提供了增大的R(-)对映体与S(+)对映体之比。
4.溶剂可以使用溶剂如丁酮,丙酮,甲醇和乙酸乙酯来进行拆分。
此外,也可使用诸如异丙醇,正丁醇以及水与甲醇,丙酮或乙醇的混合物之类溶剂来进行拆分(+/-)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
实施例1小规模拆分制备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1.向置在烧瓶内的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0.8006g)中加入(-)-二苯甲酰基-L-酒石酸·H2O(1.0490g)。加入无水乙醇(27.7ml),温热混合物并放置所得溶液过夜。然后滗析母液与所形成的白色结晶固体分离。将固体在真空烘箱中于50℃干燥过夜。所得结晶物质(0.9534g)的收率大约为52%。
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R(-)对映体”)与S(+)-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S(+)对映体”)之比为81∶19。
2.在温热条件下,将初拆分步骤1中得到的结晶物(0.8796g)溶于无水乙醇(36ml)中。使溶液放置变凉过夜。滗析母液。将所得的白色结晶固体在真空烘箱中于50℃干燥过夜;收率(0.611g)69%。R(-)对映体与S(+)对映体之比为94∶6%。
3.在温热条件下,将步骤2所得的再结晶物(0.5227g)溶于无水乙醇(25ml)中。放置所得溶液冷却过夜。然后滗去母液。所剩的白色结晶固体用乙醇(1ml)洗涤,并在真空烘箱中于50℃干燥过夜;收率(0.397g)76%。R(-)对映体与S(+)对映体之比为99.8∶0.2%。
4.然后,用2MNaOH溶液碱化步骤3所得的结晶盐。为此,向所述盐中加入蒸馏水。室温搅拌所形成的浆状液。然后加入2MNaOH直至pH固定为12。放置所得悬浮液1小时。然后滤出固体并用水洗涤。将潮湿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
实施例2大规模拆分制备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1.向置在烧瓶内的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78.83g)中加入(-)-二苯甲酰基-L-酒石酸·H2O(103.27g),接着加入无水乙醇(2727ml)。加热回流混合物直至所有固体全部溶解为止。放置溶液18小时使之冷却至室温。滤出所形成的白色固体并在50℃真空干燥3小时。干燥固体用无水乙醇(2×1500ml)重结晶两次。将所得固体在50℃真空干燥6小时。所得干燥结晶物(22g)中R(-)对映体与S(+)对映体之比为99∶1。
2.真空浓缩重结晶得到的母液,然后用2MNaOH(水溶液)处理以碱化所述盐。为此,向所述盐(98g)中加入水(100ml),接着加入2MNaOH溶液(250ml),每批50ml,同时剧烈搅拌此悬浮液。将悬浮液在pH12下保持2小时。滤出白色固体,水(5×50ml)洗至保持pH7。将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4小时,得到游离碱(39g)。干燥游离碱中R(-)对映体与S(+)对映体之比为30∶70。
3.然后将富含S(+)对映体的游离碱再循环成外消旋物。为此,向游离碱(39g)中加入甲苯(500ml),加热回流混合物24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滤出棕色固体,并在50℃下真空干燥3小时。所得干燥物(33g)中R(-)对映体与S(+)对映体之比为50∶50。
4.然后,将此外消旋物重复步骤1过程,得到更高比例的R(-)对映体,其对映体纯度>99%。然后将合并的盐用2MNaOH溶液碱化。例如,向盐(86.6g)中加入蒸馏水(250ml),并室温搅拌浆状液。然后加入2MNaOH(154ml),其加入方式为先50ml为一批,随后两批每批2ml,直至保持pH12。放置所得悬浮液1小时,然后滤出固体并用水(7×100ml)洗涤,在50℃下真空干燥所得的潮湿固体,该批得到37.9g浅黄色固体。不过其它批次得到的为白色固体。干燥物质中R(-)对映体与S(+)对映体之比为99.7∶0.3。化学纯度=99.2%。
实施例3由(-)-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制备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1.制备(-)-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按照参考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
2.将(+)-二-对甲苯酰基-D-酒石酸(7.091g)和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5g)在60ml乙醇中加热回流至完全溶解。然后使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放置冷却过夜。有固体形成,然后过滤并在50℃下真空干燥14小时。
NMR分析测得所得干燥物(3.12g)中(-)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对映体”)与(+)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对映体”)之比为82∶18。
然后,取2.5g上述物质溶于最小量乙醇(60ml)中。使乙醇溶液放置冷却过夜,过滤,在50℃真空干燥14小时后,得到1.74g手性盐(70%回收率)。干燥物中(-)对映体与(+)对映体之比为95∶5。
取1.5g 95∶5,(-)(+),物质再用最小量乙醇(60ml)重结晶。放置乙醇溶液过夜,然后过滤并在50℃真空干燥所得固体5.5小时。所得结晶物(1.19g)的收率为80%。(-)对映体与(+)对映体之比为>98∶2,采用1HNMR法测定(DCI,使用甲基环糊精为溶剂)99.8∶0.2,采用手性HPLC测定Daicel Chirapak AD柱(250×4.6mm,不锈钢),流动相己烷∶丙-2-醇=650∶350;室温;在254nm处用UV检测;注射20μl溶在20ml乙醇中的结晶物;流速1.0ml/min;衰减0.05aufs。
2.制备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将步骤1得到的(-)对映体(0.13g,0.00046摩尔)在二氯甲烷(2×2ml)中冷却至低于-50℃。向此悬浮液中加入三氟化二乙氨基硫(DAST)(0.153g,0.00115摩尔)。1小时后,温热反应混合物至-10℃。40分钟后,再将所得的橙色溶液冷却至低于-50℃,然后加入碳酸氢钠饱和溶液(1.6ml)。全部混合物用乙酸乙酯提取,并用水和饱和盐水依次洗涤合并的提取液,硫酸镁干燥。浓缩滤液,用石油醚60/80研制后,得到灰白色产物(80mg,61%收率)99.6%R(-)-对映体,和0.4%S(+)-对映体。
实施例4制备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羟乙磺酸盐首先,用羟乙磺酸钠水溶液洗脱AG1×8离子交换树脂(50目),使其从氯离子型转化成羟乙磺酸盐型。水洗之后,柱子用稀盐酸洗涤,得到羟乙磺酸水溶液,然后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将0.46M羟乙磺酸(11.35ml,1.0eq)加到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1.5gms,5.22mmol)的水(100ml)悬浮液中。然后过滤溶液,冻干,得到膏状固体产物。
收率2.1gms(89%)mg85-90℃.
实施例5制备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甲磺酸盐将甲磺酸(0.158ml,0.234g,2.39×10-3摩尔)加到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的无水乙醚(21ml)悬浮液中。室温搅拌所得混合物2小时。过滤悬浮液,用无水乙醚(5ml)充分洗涤,抽吸至干,然后在室温下真空干燥。
收率0.911g(93%)M.p.245-247℃.
实施例6制备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一氢氯化物将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0.70g,0.0024摩尔)悬浮在醚合氢氯酸(5.60ml)中并室温搅拌2小时。过滤悬浮液,用无水乙醚(×2,10ml)充分洗涤,抽吸至干,然后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
收率0.773g(98%)M.p.232-235℃(-)-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的性质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179-181℃分子式C11H10Cl2N4O分子量331.20旋光度[α]26D=-49.06°(c=0.5,EtOH)[α]26Hg546=-54.82°(c=0.5,EtOH)(+)对映体的旋光度[α]23Hg546=+65.09°(c=0.5,EtOH)[α]23D=+32.05°(c=0.5,EtOH)NMR数据7.62(双二重峰(dd),1H,4′);7.39(三重峰(t),1H,5′);7.23(dd,1H,6′);6.08(单峰(s),2H,2-NH2);5.83(s,2H,4-NH2);4,55(t,1H,OH);3.85(t,2H,CH2).
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的性质1.化学/物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215-216℃分子式C11H9Cl2FN4分子量287.13旋光度[α]25.5D=-56.75°(c=0.53,EtOH)25.5Hg546=-72.07°(c=0.53,EtOH)S(+)对映体的旋光度[α]25.5D=+59.20°(c=0.52,EtOH)[α]25.5Hg546=+70.00°(c=0.52,EtOH)NMR数据7.65(dd,1H,4′);7.39(t,1H,5′);7.23(dd,1H,6′);6.15(s,2H,2-NH2);5.98(s,2H,4-NH2);4,88(四重峰(q),1H,CH2F);4.64(q,1H,CH2F).
2.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测定法,分别测定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其S(+)对映体和拉莫三嗪抑制大鼠肝脏DHFR的活性。测定系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20,561-574,1971中所述的改进方法。结果如下R(-)对映体=25%抑制率(100μM)S(+)对映体=33%抑制率(100μM)拉莫三嗪IC50=119.6μM3.谷氨酸释放的抑制作用按癫痫(Epilepsia)27,490-497,1986中所述的方法,测试R(-)对映体,S(+)对映体和拉莫三嗪对藜芦碱激发的大鼠脑切片谷氨酸释放的作用。所得结果如下R(-)对映体64%抑制率(10μM)S(+)对映体0%抑制率(10μM)拉莫三嗪IC50=21μM.
4.抗电势控制钠通道活性采用全细胞记录方法,研究R(-)对映体对中国苍鼠卵细胞稳定表达的大鼠IIA型钠通道的作用,并与拉莫三嗪比较。R(-)对映体(1-500μM)和拉莫三嗪都以浓度依赖和电势依赖方式产生Na+电流抑制作用。在两种不同保持电势(holding potentials)(Vh)下的IC′50值如下R(-)对映体18μM(Vh=-60mV)
160μM(Vh=-90mV)拉莫三嗪98μM(Vh=-60mV)413μM(Vh=-90mV).
天然通道(a)培养大鼠纹状体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记录方法,研究R(-)对映体对培养大鼠纹状体神经元中的天然通道的作用。化合物对Na+电流产生浓度及电势依赖性抑制。在-60mV保持电势(Vh)下的IC50值为大约8μM,与Vh=-90mV下相比低得多的效力相比。10-30μM浓度R(-)对映体产生的抑制作用实质上可通过超极化细胞消除至Vh=-120mV。
(b)培养的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膜片钳术研究R(-)对映体和拉莫三嗪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中全细胞钠电流的作用。施加20msec偶极脉冲诱发钠电流,从而使膜电势从-60mV保持电势降至-10mV。这三种化合物都显示出浓度依赖性峰钠电流降低,其IC50如下R(-)对映体4μMS(+)对映体20μM拉莫三嗪16μM5.镇痛活性对PGE2诱发的急性痛觉过敏形成的作用足底注射PGE2(100ng)之前一小时,对大鼠口服给药R(-)对映体、S(+)对映体和拉莫三嗪。注射PGE2后3小时测量反应时间与脚压力的关系。与此同时观测并记录放在活动场所中的大鼠的运动失调情况。结果示于下表1中。运动失调用运动失调与痛觉缺失ED50(p.o.,n=5)之比表示。
表1
对建立的PGE2诱发急性痛觉过敏的作用在足底注射PGE2(100ng)后2小时痛觉过敏建立,此时口服给用R(-)对映体。注射PGE2后3小时,测量反应时间与脚压力间的关系。痛觉缺失ED50和95%置信限为3.4(3.1-3.7)mg/kg。
6.抗惊厥活性最大电休克试验这一发作模型采用耳夹电极(ear-clip electrodes),并且对临床上用于控制阵挛性/强直性痉挛(癫痫大发作)和具有次生泛化(secondarygenealisation)的部分发作的镇癫痫药是敏感的(Swinyard,J.Am.Pharm.Ass.38,201-204,1949;Loscher和Schmidt,Epilepsy Res.2,145-181,1988)。
(a)持续作用时间在腹膜内(i.p.)注射后的不同时间间隔,在大鼠中对R(-)对映体、S(+)对映体和拉莫三嗪进行测试。下表2中所示的ED50值为预防50%动物后肢伸展的剂量。
表2
这些数据表明,R(-)对映体是强有效的抗惊厥药,其活性高于拉莫三嗪2-3倍,并且比其S(+)对映体高15-20倍。此外,通过i.p.途径施用时,R(-)对映体的羟乙磺酸盐(按碱计算)的活性与R(-)对映体碱相同(ED50(2hrs)分别为1.8和2.5mg/kg;p<0.05)。
在一系列独立试验中,R(-)对映体在雄性大鼠体内的半衰期(t1/2)为5.4hrs,而S(+)对映体的t1/2为3.1hrs。
(b)不同给药途径经不同途径给药后1小时,在受试小鼠中对R(-)对映体和拉莫三嗪进行评估。结果示于下表3内。
表3
在另一独立研究中,i.v.途径给药1小时后,在试验大鼠中评估R(-)对映体羟乙磺酸盐。与其它方法所用的电流(20mA)相比,本方法采用强度较大的电流(200mA)。R(-)对映体盐的ED50(按碱计算)为1.5mg/kg(拉莫三嗪的ED50为2.5mg/kg)。
这些结果表明,R(-)对映体为强有效的抗惊厥药。在大鼠及小鼠的最大电休克试验中,各种给药途径的试验R(-)对映体的活性大约等同,而且比拉莫三嗪强2-3倍。R(-)对映体具有较长的持续作用时间,而且所有给药途径都有效。
7.过敏性大肠综合症使用重100-150g的雄性Listar突冠(hooded)大鼠。
ip给药含卵白蛋白,(10μg/ml)百日咳疫苗(1mg/ml)和氢氧化铝(10mg/ml)的溶液敏化大鼠,每只大鼠1ml。对照组动物给用盐水。
七天后,大鼠用异氟醚(isofurane)麻醉,使外斜肌暴露出。将两根镍铬合金电线植入到肌肉内,并且外置电线到颈的背部,缝合皮肤,使动物苏醒。
六天后,禁食动物过夜。第二天麻醉动物并用盐水冲洗结肠直肠。将扎在portex管上的4cm长乳汁气囊与充气机连接,并将颈背部上的镍铬电极连接到磁头级(head stage)上。
用能计数电脉冲次数的数据捕获系统(‘脉冲2’)记录外斜肌的电活性。绘制敏化组和对照组动物的顺序压力响应曲线(10-100mmHg)。在每一压力下充气气囊1分钟,接着静止5分钟。
在每一压力下计数对照组动物,敏化组动物和用R(-)对映体处理的敏化组动物的平均脉冲次数。在进行压力响应曲线前60分钟,口服给用R(-)对映体或赋形剂(0.25%甲基纤维素)(5ml/kg)。
结果对于正常大鼠,结肠直肠的膨胀在腹肌上产生压力相关的电活性增加(压力超过大约40mmHg)。在用卵白蛋白敏化大鼠后,对于给定膨胀(压力),这些肌肉的电活性明显增高,而且对于这种活性(大约20mmHg)其阀值则降低。p.o.10mg/kg R(-)对映体能完全抵消卵白蛋白诱发的变化。
这些结果表明,在超敏反应的条件下如在过敏性大肠综合症中所看到的那样,R(-)对映体能够有效地逆转超敏反应,因而能减轻疼痛并减少与过敏性大肠综合症有关的死亡率(dismotility)。
8.MPTP诱导的神经中毒模型动物及治疗物将六周龄雄性C57B1/6鼠(Japan SLC Co.,Hamamatu)置于恒温室中的笼内,每笼10只,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循环,对动物给予自由进食和饮水。
注射MPTP前12小时,对小鼠i.p.注射溶在橄榄油中的R(-)对映体和S(+)对映体(30mg/kg),然后每12小时注射一次,共再注射5次受试化合物。对照组小鼠仅接受橄榄油。
对小鼠s.c注射溶在生理盐水中的MPTP·HCl(40mg游离碱/kg;Research biochemicals)。对照组小鼠仅接受生理盐水。
测定纹状体多巴胺水平使用带有电化学检测器的HPLC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水平(J.C.Garcia′Journal of Chromtography B.656(1994)77-80)。注射MPTP后七天,杀死小鼠(每组7.9只)并取出纹状体,立即冷冻。分析之前一直在-80℃下贮存。测定当天,组织样品在10mlvol(wt/vol)含有1.6μg/ml 3,4-二羟基苄胺氢溴酸盐(Sigma)作为内标的0.1M高氯酸/1.9mM亚硫酸钠中声化处理。浓缩(2,800×g,10分钟,室温)和过滤(0.5μm;微孔滤膜)之后,取10μl上清液注入到Inertsil ODS3柱(4.6x250mm;GL Sciencw,Tokyo)内。流动相由88%115mMNaH2PO4/0.178mM Na2EDTA/0.92mM 1-辛烷磺酸(pH=2.6)溶液和12%乙醇组成。流速为1.0ml/min。用Scimazu电化学检测器LECD-6A(700mV)检测各峰。
表4注射MPTP的C57BL/6鼠的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含量治疗物 n 多巴胺 保护率 死亡/使用(μg/g湿组织) (%) (死亡百分率)+分率。生理盐水(s.c.)+橄榄油(i.p.) 8 13.84±2.27 0/8(0)MPTP(1x40mg/kg,s.c.)+ 9 6.50±3.380/9(0)橄榄油(i.p.)R(-)对映体(30mg/kg,i.p.)7 12.45±1.18 81.0 0/7(0)S(+)对映体(30mg/kg,i.p.)7 7.99±1.55 20.3 0/7(0)在1-2天期间,腹膜给药受试化合物6次(12小时间隔)。在第0天皮下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第7天断头处死小鼠。采用HPLC-ECD系统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第1-7天之间的死亡百分率。对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的盐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研究1.试验盐合成各重10mg的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的乙酸盐、苯甲酸盐、盐酸盐、甲苯磺酸盐、benzylate、琥珀酸盐、水杨酸盐、酒石酸盐、(L)-乳酸盐、硫酸盐、富马酸盐、柠檬酸盐、丙二酸盐、磷酸盐、萘磺酸盐和甲磺酸盐。熔化图采用Mettler温阶仪(hotstage)和显微镜肉眼检测加热过程。然后采用DSC扫描进一步确认所观测的过程并确定各过程类型。采用配有TAC7/DX记录器的Perkin Elmer DSC-7系统进行DSC实验。为捕获尽可能多的信息,采用10℃/min扫描速率和1-2mg试样量。用一个或两个样品进行DSC扫描,温度为40℃至400℃间,或者是温阶仪上所观测的任何过程之外50℃的温度。样品和参比物(空气)放在50μl具有孔洞的铝盆内。溶解度和pH值采用药物加入法测定溶解度。室温下,将药物加到0.25ml去离子水中。将样品稀释至2ml用于pH测定。进行了单次测定。2.结果下表5简要说明了采用Mettler温阶仪和DSC测定的盐的熔化图。
表5
<p>加热时未观测到外消旋作用的盐和其外消旋发生的温度比游离碱要高的化合物被选为具有潜在的良好稳定图的选择物。试验表明,甲苯磺酸盐,benzylate,酒石酸盐,硫酸盐,柠檬酸盐,丙二酸盐,磷酸盐,萘磺酸盐和甲磺酸盐能够提供良好的稳定性。甲苯磺酸盐,benzylate,丙二酸盐和磷酸盐在低于100℃下熔融。因此,这些盐可能难以加工,因而可能不太适用于制剂目的。
下表6中示出了室温下各种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转化成相同碱的溶解度,以及溶液的pH值。
表6
*样品未饱和表6表明,有四种盐(乙酸盐,苯甲酸盐,(L)-乳酸盐和萘磺酸盐)的溶解度低于1mg/ml。因此,这四种盐不太可能适于口服和IV使用。有五种盐(HCl,硫酸盐,磷酸盐,甲磺酸盐和羟乙磺酸盐)具有高于或大约25mg/ml的相同碱溶解度,但其中仅有两种盐在溶液中具有大于3的pH值。如果欲避免注射部位的不利影响,注射用溶液应当具有大于3的pH值。根据本试验,推荐HCl盐和甲磺酸盐用于静脉注射制剂中。药物制剂实施例1.片剂片剂1R(-)对映体 150mg)乳糖200mg)玉米淀粉50mg)聚乙烯吡咯烷酮 4mg)硬脂酸镁4mg))=每片中各组分含量将R(-)对映体与乳糖和淀粉混合并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成粒。干燥所得颗粒,并与硬脂酸镁混合,然后压制成片剂。
片剂2采用下述组分制备其它片剂,各片剂中R(-)对映体的含量分别为5.0mg,25.0mg,35.0mg,50.0mg,75.0mg和150.0mg。
表7
将R(-)对映体,乳糖,羟丙基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一同混合,形成干粉混合物。将聚烯吡酮溶于纯净水中,随后将此聚烯吡酮溶液加到含R(-)对映体的干粉混合物中以得到具有适于成粒稠度的湿润物。将所得湿润物过筛,干燥所得颗粒并筛分。加入硬脂酸镁,掺合并压制。2.注射剂注射剂1将R(-)对映体的甲磺酸盐溶于适合注射用的无菌水中。
静脉注射剂IIR(-)对映体的甲磺酸盐 200mg无菌,无热源磷酸缓冲液(pH9.0)加至 10ml在35-40℃下,将甲磺酸盐溶于大部分磷酸缓冲液中,然后补偿至一定体积,将其通过无菌微孔滤器过滤到10mlg玻璃管瓶(型号1)内,然后用无菌塞和密封物密封(按碱计算)。
下列实施例中,活性成分可以为R(-)对映体或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按碱计)。3.胶囊剂胶囊剂I
制剂I可通过混合各组分,并填充所得混合物到两部分硬明胶胶囊内的方法来制备。
mg/胶囊(a)活性成分 250(b)乳糖B.P. 143(c)淀粉乙醇酸钠 25(d)硬脂酸镁 2420胶囊剂IImg/胶囊(a)活性成分 250(b)聚乙二醇4000 BP 350600该胶囊剂可通过熔融聚乙二醇4000 BP,分散活性成分到熔融物中,并填充到两部分硬明胶胶囊内的方法制备。胶囊剂III(控释胶囊)mg/胶囊(a)活性成分 250(b)微晶纤维素125(c)乳糖BP125(d)乙基纤维素13513控释胶囊剂可按下所述制备用挤压机挤压混合后的组分(a)至(c),然后团成球状并干燥挤出物。干燥颗粒用乙基纤维素(d)包衣作为控释膜,随后填充到两部分硬明胶胶囊内。4.糖浆剂活性成分 0.2500g山梨糖醇溶液 1.5000g甘油 1.0000g苯甲酸钠 0.0050g调味剂 0.0125ml纯净水加至 5.0ml将苯甲酸钠溶在部分纯净水中,加入山梨糖醇溶液。加入活性成分并使之溶解。将所得溶液与甘油和调味剂混合,然后补加纯净水至所需体积。5.栓剂mg/栓剂活性成分(63μm)*250硬化脂,BP(Witepsol H15-Dynamit Nobel) 17702020*活性成分以粉末形式使用,其中至少90%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63μm。
将五分之一Witepsol H15在带蒸汽夹套釜中于最高45℃的温度下熔融。活性成分通过200μm筛子筛分,然后加到熔融基质中,并使用带有切头的Silverson混合,直至均匀分散为止。维持混合物温度在45℃,将剩余的Witepsol H15加到分散液中,并搅拌以确保均匀混合。然后将全部悬浮液通过25μm不锈钢筛,在继续搅拌下使之冷却至40℃。在38-40℃的温度下,取2.02g混合物等分液样注入到合适的塑料模具中,尔后冷却栓剂至室温。
权利要求
1.式(I)嘧啶化合物
或其酸加成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盐,其中所述盐为可药用的酸加成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盐,其中所述盐为硫酸盐,磷酸盐或羟乙磺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盐,其中所述盐为盐酸盐或甲磺酸盐。
5.制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式(I)嘧啶化合物或其酸加成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用合适的手性酸拆分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并重结晶所得盐,得到实质上仅由R(-)-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的盐组成的盐;和(ii)如果需要的话,将所得重结晶盐转化成游离碱或其它合适的酸加成盐。
6.制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式(I)嘧啶化合物或其酸加成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用合适的手性酸拆分外消旋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并重结晶所生成的盐,得到实质上仅由(-)-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的盐组成的盐;(b)如果需要的话,将所得重结晶盐转化成游离碱或其它盐;(c)在(-)-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羟甲基嘧啶或所生成的(-)-2,4-二氨基-5-(2,3-二氯苯基)-6-氟甲基嘧啶不发生外消旋作用的条件下,氟化步骤(a)所得的重结晶盐或步骤(b)所得的游离碱或所述的其它盐;和(d)如果需要的话,将所形成的氟化化合物转化成游离碱或转化为适宜的酸加成盐。
7.一种药物制剂,该制剂包括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式(I)嘧啶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作为活性成分以及可药用的载体或稀释剂。
8.用于治疗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嘧啶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
9.用于制备止痛药或抗惊厥药或制备治疗过敏性大肠综合症或双相性精神障碍的药物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嘧啶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
10.用于制备下述药物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嘧啶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止痛药或抗惊厥药,或用于治疗功能性肠病,双相性精神障碍或神经变性紊乱的药物,或用于预防或解除对依赖性诱导剂的依赖症,或用于预防或解除对依赖性诱导剂的耐受性的药物。
11.式(III)嘧啶化合物
全文摘要
式(Ⅰ)嘧啶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用作止痛药,抗惊厥药,或用于治疗过敏性大肠综合症或双相性精神障碍。
文档编号C07D239/48GK1200729SQ96197823
公开日1998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5日
发明者M·S·诺布斯, S·J·罗格尔斯 申请人:葛兰素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